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以上所描述的煤炭基本状态,未来我国煤炭发展将呈现出十个方面的走势特点。
(一)国家高度重视,煤炭的战略地位提升
煤炭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经济发展及能源资源的结构来看,未来几十年内,煤炭依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由此而言,煤炭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门对煤炭的一系列重大举动是空前的。2003年初国务院召开第149次总理办公会议,作出了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重大决策;2004年8月11日,国务院召开第60次常务会议,专门就煤炭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04年8月27日国家在内蒙古包头召开“煤炭基地建设座谈会”,就煤炭基地和大集团建设进行讨论;2005年6月7日,国务院以国发〔2005〕18号文件正式下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的时期指导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上这些情况无不表明,国家对煤炭问题越来越重视,煤炭工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煤炭工业将在相当时期显现出其无以替代的战略地位。
(二)经济增长拉动,煤炭生产呈快速发展
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如不出现重大事件,在相当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高速度是完全可能的。作为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占近70%的煤炭产业,将受惠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呈现出高位发展态势。
煤炭生产:2004年煤炭产量19.56亿吨,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加2.28亿吨,增长13.2%;2005年煤炭产量将超过21亿吨,比2000年增加约11亿吨,增长约1.1倍。五年煤炭产量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长2亿多吨,年均增长16%。
据有关机构和专家初步预测,根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2010年煤炭总需求量将达到22亿吨以上,考虑扣除关井、自然减产等因素,在2010年前需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5亿吨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未来5年~6年间得益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煤炭产量将处在一个较高位的增长阶段。
(三)市场需求增长,煤价在高位上下波动
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价格的高低。当前,我国总的状况是“煤炭市场供求基本平稳,局部调整波动”。从我国所处重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及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耗煤行业的发展来看:2004年国内煤炭消费量18.9亿吨,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19.7亿吨标煤的68.5%。其中,发电及供热9.8亿吨,占52%;冶金2.5亿吨,占13%;建材2.1亿吨,占11%;化工0.9亿吨,占5%;居民生活和其他用煤3.6亿吨,占19%。预计2005年消费总量20亿吨左右,较去年增加2亿吨。其中,发电及供热用煤增加1.3亿吨,炼焦及冶金用煤增加3000万吨左右,水泥及建材用煤增加2000万吨左右,化工用煤增加1000万吨左右,其他用煤增加1000万吨。同时,煤炭行业开发建设的煤化工、电解铝等产业项目也将增加煤炭消耗。所以,未来5年~6年之间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应是平稳且有新的增长的。
从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四个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可以看到,这四个主要耗煤大户行业除水泥行业未来耗煤量略有减少外,其余行业耗煤量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也预示着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应是比较平稳的,在一定时期,部分地区出现上下波动也是正常的,煤价出现大幅度下降或出现重大拐点(质)变化情况是不大可能的。尤其是电煤价格,现实合同内电煤价格要比市场价格低出30元~100元/吨。国家决定从2005年开始,要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煤炭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自主交易,协商定价,政府将依法行政,不再直接干预企业交易活动。这意味着政府将逐步退出包揽或干预电煤交易活动。随着电力行业分体改革和煤炭行业重组整合,垄断对分散的局面被打破,“煤电之争”矛盾将有望破解,电力企业与煤炭企业将自主地实现平等公正的市场交易。同时,现存煤炭流通环节的高额费用问题,也将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而得到逐步扭转。
(四)战略导向趋同,煤基产业链日渐形成
在国际上,大型跨国煤炭公司的产业呈现出相关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了产业链,煤炭产品在企业内部直接进行消化和深加工,大幅度减少了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的数额,降低了产品的综合成本,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大部分跨国煤炭公司收入中煤炭收入只占30%左右。南非萨索尔公司2002年生产煤炭5200万吨,其中4600万吨进行深加工,液化生产成品油740万吨,煤炭收入仅占总收入的9.1%。在国内,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重组整合、扩张发展,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已率先在战略上提出了“平向产业链”——煤、路、港、航的发展思路,或提出“纵向产业链”——煤、电、化,煤、焦、化等发展思路。例如,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提出了“实行煤、电、路、港、油一体化开发,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发展战略;山西焦煤集团提出了建设“煤、电、材”高耗能产业链、“煤、焦、化”高附加值产业链和“资源、产品、废物利用”环保型闭式循环经济链;兖矿集团提出“煤、电、铝”产业链;中煤能源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大同煤矿集团等都提出煤、电、路、化等产业链的发展战略。以上所举国外、国内煤炭企业的产业布局情况,集中反映出一种共同发展战略趋向——通过推行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链条发展战略,实现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进而增强煤炭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五)适应市场竞争,大集团重组步伐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外煤炭企业正向着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目前,世界十大煤炭公司煤炭产量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在国内,为扭转煤炭产业集中度低、管理分割、经营分散、企业规模小、整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近几年,在中央提出加快培育煤炭大集团的决策推动下,各主要产煤省、区纷纷行动。神华集团快速扩张重组,煤炭产量已在全国第一个突破年产亿吨大关;山西省已成功组建了山西焦煤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宁夏将全自治区四家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成立了宁夏煤业集团;河南省从整合资源入手,分三大步整合重组全省煤炭企业;黑龙江省采纳剥离式重组方式,将四家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重组为龙煤矿业(集团);陕西省、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等地也都加快推进组建煤炭大集团。这种重组煤炭大集团的趋势还在继续深化和加快,照此下去,中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大大提高,将涌现一批年产过亿吨和年产5000万吨左右的大型煤炭集团。届时,中国煤炭市场竞争主体将形成大型化、集中化和高质化的新局面。
(六)保障煤炭供应,大基地建设迅速启动
国务院明确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并指出,加快大煤炭基地建设,是增强煤炭工业发展后劲,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按照初步规划,国家将建设神东、陕西、黄陇、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东北、宁东等13个基地,13个基地涉及14个产煤省区、40多个矿区,拥有煤炭保有储量6908亿吨,占全国70%。现有煤炭生产规模10亿吨左右,约占全国产量50%,到2010年生产规模达到17亿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开工煤矿建设规模约3亿吨,其中绝大多数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主要集中在产能增加较快的晋北、晋东、蒙东(东北)、陕北、神东、两淮、云贵等大型煤炭基地。“十一五”期间,还规划建设一批选煤厂、大型坑口电厂、劣质煤和煤矸石发电、煤层气开发等项目。
推动实施13个煤炭基地建设,将较好地解决煤炭资源勘探不足,资源开发混乱,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矿区环境治理及煤炭企业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充分发挥大型煤炭基地的应有功能,使其成为我国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
(七)为保持续发展,资源抢控战日趋激烈
煤炭企业是资源型的企业,没有煤炭资源作支撑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后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抢占、控制一定的优质煤炭资源储量,是近几年众多煤炭企业尤为关注的一个战略性课题。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储量分布不均衡,开发强度及需求情况也不一样。东部地区(京津冀、东北、华东和中南),经济较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保有储量仅有1200亿吨左右,且开发强度大,后续煤炭资源严重不足,本区内自给供应能力会越来越差;中部地区包括晋陕蒙三省区,煤炭资源极为丰富,本地区保有储量6500亿吨左右,目前虽然开发强度较大,但仍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是我国未来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基地,不仅能满足本地区市场需求,而且可以支持东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包括西南部分省区和西北的新甘宁青,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保有储量2200亿吨左右,生产规模小,开发强度不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自2000年煤炭市场趋向好转以来,各煤炭企业尤其是神华集团、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纷纷行动起来,跨地区、跨省区寻找抢占煤炭资源储量,有的已经跨国去开发资源。目前的局面是,东部地区煤炭储量已基本被抢占完毕,中部地区煤炭储量也已大部分被抢占,西部地区煤炭储量部分被抢占。在对煤炭资源储量的争夺抢占行动中,除煤炭企业之外,鲁能集团、华电集团等电力企业也积极参与了其中,以致抢占煤炭资源之战更趋激烈。
需要指出的是,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完善煤炭资源税费计征办法,研究将煤炭资源税费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的方案”。这一政策导向说明,控制太多资源储量也是要负担相应成本的,是有风险的。为此要注意,最大限度精采回收现占有的煤炭储量,提高回采率;适当在我国西部富煤区域寻求战略后备优质资源;适时在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寻求跨国煤炭生产经营基地。
(八)人才缺口增大,严重制约后续发展力
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拉动下,煤炭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新局面,但在这个“新局面”中已发生人才危机,主要表现为“流出多、供不足”,即国有煤炭企业内现有中青年技术及管理尖子人才大量流出,而专业对口高学历毕业生不愿进来,加之原有煤炭行业的院校大多已改名和调专业,煤矿专业毕业生大量减少。山东某矿业集团一次就被别的企业用高薪高位挖走50多名具有实战能力的技术及管理人才;河南某煤业集团一名30多岁且技术管理比较优秀的机电副矿长被人高薪挖走。这位机电副矿长临走时眼含泪水表示,从感情上讲我实在是不愿意走,但我两个孩子要上学,要买房子,而我年薪只有2~3万元,负担不起,跳槽后年薪十几万元,这些困难马上就可以解决了。某知名矿业集团的医院近几年先后送去培养的十余名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没有一个再回来工作的……。这种人才外流现象不是个别企业存在的,而是在各个国有煤炭企业中普遍存在,并且还会越来越严重。造成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从内部看,国有煤炭企业职工总体平均工资水平比较低,尤其是一般技术及管理人员的收入更低,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僵化,论资排辈及靠关系提拔等不良风气;从外部看,由于近几年煤炭市场看好,民营企业、电力企业等大举进入煤炭行业,他们虽缺乏人才但却拥有灵活的机制,可用高薪水和高职位来吸引招揽国有煤炭企业人才。照此发展,将会从根本上削弱国有煤炭企业的竞争内力,大大制约其发展。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后劲主要取决于两种资源,一则煤炭资源;二则人才资源。没有这两种资源支撑煤炭企业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国有煤炭企业应对此引起高度警觉,及早制定战略性应策和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
(九)煤矿事故不断,引起内外高度关注
煤矿是事故高发行业,在煤矿井下工作具有高危险性。2004年经过上下共同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有所好转,实现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起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四个下降”。但是煤矿安全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煤矿事故死亡6027人,特别是2004年10月20日郑煤集团大平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的悲剧;11月28日在陕西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矿又发生了重大瓦斯爆炸死亡166人的事故;2005年8月7日广东兴宁发生煤矿透水事故死亡123人;10月2日河南鹤壁二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34人,受伤19人。这些不断发生的重大事故表明,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财富再多也抵不上人的生命。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派出若干煤矿安全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并提出一系列整改意见,国务院召开办公会专门作出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特别规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连人的生命都不能保证的话,那怎么能体现落实中央以人为本的精神呢?所以,我们应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安全生产观,采取切实措施,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
(十)关注环保节约,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经过20余年改革开放、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现阶段出现了资源紧张、经营粗放、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及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制约和阻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此,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国务院以国发〔2005〕22号文件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对发展循环经济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宏观指导,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机制,依法推进,组织和领导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要求。这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开展循环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煤炭企业由于过去偏重追求发展速度及经济效益,加之政策不配套,造成采煤沉陷区、煤矸石堆积、瓦斯抽放、矿井水排出等缺少治理和利用,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国家对煤矿污染治理的法规将会越来越完备,标准要求会越来越高,处罚措施会越来越严格,这是一个必然而且是加强的趋势。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追求资源的减量、再用、循环(3R)目标,要求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实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用发展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的重要措施;是减轻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经济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必须采取的行动;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战略,如何将其贯彻落实到现实中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为此,我们要在总结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作为煤炭企业应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牢固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念,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矿区水资源的治理和保护;改革矿井开拓布置和采煤工艺,降低煤矸石排出量和土地塌陷面积;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广泛应用洁净煤技术;加快洗选加工、水煤浆和煤层气开发与利用,推进煤炭液化、气化;特别要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对煤炭、煤矸石、煤气、水等进行技术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加工增值,坚持走洁净、循环、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