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所述,研究省际经济差异不仅要研究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过程,同时,要注重考察其相应的空间格局。下面,从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组和单个省区的角度分析在1978~2004年间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一、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组对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
本研究把1978~2004年历年的各省区按收入水平由高到低分成Ⅰ类收入区域组、Ⅱ类收入区域组、Ⅲ类收入区域组、Ⅳ类收入区域组和V类收入区域组等5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区域组。全国30个省区,每组6个省区(注:为了便于分组,将重庆市的数据并入四川省进行计算),但是各区域组的省区构成是不一样的。根据洛伦茨曲线,每个区域组的省区数占全国省区总数的20%,如果是各省区经济发展处于均衡状态,那么,每个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份额也应是20%。但是,现实的省际经济发展状况远不是这样。于是,就可以由此出发去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组对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
在1978~2004年间,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组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份额是不一样的。Ⅰ类收入区域组所占份额变动较大,在1978~1990年间处于下降趋势,共降低了8.4%;1991~1993年又转为上升趋势,共上升了2.99个百分点,在经过1993~1994年的下降之后,又开始缓慢爬升。在总体上与其他几个区域组保持很大的距离,所占份额在38%以上。Ⅱ类收入区域组所占份额从1978年到1994年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从16.3%上升到22.4%,1994年之后又开始下降,1995~2004年共下降1.7个百分点。Ⅲ类收入区域组、Ⅳ类收入区域组和V类收入区域组所占份额在1978~1990年间上升幅度很小,而且,从1991年开始,它们的份额趋于下降。就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5~2000年、2001~2004年这几个时期看,Ⅰ类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分别是-1.06个、-3.06个、-2.51个、0.57个、1.06个和0.53个百分点;Ⅱ类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变化分别是0.23个、1.45个、1.2个、2.15个、0.03个和-0.46个百分点;Ⅲ类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分别是0.48个、0.93个、0.52个、-0.84个、-0.53个和-0.16个百分点;Ⅳ类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分别是0.01个、0.44个、0.04个、-0.76个、-1.1个、和0.23个百分点;Ⅴ类收入水平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变化分别是0.34个、0.04个、0.75个、-1.12个、-0.46个和-0.13个百分点。从中可以明显看到,相对而言,在上述几个时期,Ⅰ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变化幅度最大,次之是Ⅱ类收入区域组,其他几个区域组的份额变化很小。其中,在“六五”期间,Ⅰ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下降幅度最大,Ⅲ类收入区域组、Ⅳ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上升幅度最大。在“七五”期间,上述几个区域组的份额变化趋势同“六五”,但变化幅度减小。Ⅴ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升幅度最大,次之是“八五”期间的上升幅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Ⅰ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开始上升,Ⅱ类收入区域组的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上升最大,之后就开始下降,其他几个区域组的份额均呈下降趋势,如表8-4所示。
就最高收入区域组与最低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份额比率的变化看,从1978~1990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上升了0.08;从1990~2004年趋于下降,同样下降了0.08.
与前述对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过程的分析结合起来,不难发现,省际经济的相对差异变化主要受Ⅰ类收入区域组和Ⅱ类收入区域组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而其他几个区域组的影响不是很大。
二、各省对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
以上仅就整体讨论了不同收入水平区域组对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但是,在不同年份,各区域组的省区构成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各省区对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贡献。
首先,根据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的距平值、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变化,分析各省区在1978~2004年间对省际经济绝对差异的贡献。
1978~2004年每两年的全国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洛伦茨曲线变化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其一,在1978~2004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距平值为都为正值的省区有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一直居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前3位。它们的距平值一直呈不断增大趋势,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大速度加快,21世纪之后,增长速度变得更加强劲。它们的距平值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4年的增长幅度,上海分别是154元、696元、1166元、9308元、10193元和13732元,北京分别是 208元、798元、1189元、4344元、5337元和7342元,天津分别是146元、419元、479元、3404元、3644元和7203元。辽宁的距平值总体上呈不断增大的趋势,但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出现过两次短暂的波动,进入21世纪之后,距平值开始下降,有后劲不足的趋势,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距平值在上述几个时段里的增幅分别是45元、244元、329元、1213元、1417元和63元。在1991年前,它一直居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第4位,但在1991年降为第5位,1993年位次有所回升,但之后又开始下降,从1996年开始跌入Ⅱ类收入组。黑龙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86年由第5位降为第6位,进入Ⅱ类收入区域组,其距平值变化起伏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一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却是先升后降,21世纪初又开始上升。它在上述几个时段里距平值的增长幅度分别是44元、7元、103元、406元、92元和355元。江苏大多数时候居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第6位,但在1985年、1990年、1991年、1993年、1994年、1998年、1999年曾退回过Ⅱ类收入组,位居第7位,2004年跃居至第5位,是历年来最靠前的位次。
其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距平值由负值变为正值的省区有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其中,浙江由20世纪80年代开始距平值变为正值,1985年进入Ⅰ类收入组,位居第5位,其后除了1988年、1989年、1992年曾退回Ⅱ类收入区域组外,一直稳居Ⅰ类收入区域组,从1997年开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升入全国第4位。其距平值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4年的增长幅度分别是53元、187元、155元、2804元、1927元和5094元。山东从1983年开始距平值由负值变为正值。在上述几个时段,其距平值增长幅度分别是0元、69元、123元、922元、642元和2267元,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次在1981年首次升为第12位,由Ⅲ收入区域组进入Ⅱ类收入区域组,1982年又跌回Ⅲ类,从1984年开始一直稳居Ⅱ类收入区域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波动,1995~2003年一直位居第9位,其他年份基本上位于第10位,2004年排名首次进入第8位。除了1979年外,广东的距平值在其他年度均为正值,在上述几个时段,其距平值增长幅度分别是 25元、130元、633元、2712元、1293元和1784元,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次在1988年由第7位升为第5位,并在1991年取代辽宁而居第4位。福建的距平值在1988年由负值变为正值,其距平值的增长幅度在上述几个时段里分别是-11元、-25元、218元、1807元、1386元和663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述这些省的距平值均呈加速增大趋势。
其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距平值正负之间波动较大的省份有山西、吉林、海南、西藏和新疆。其中,山西的距平值从1986年之后全部由正值转为负值,且呈迅速下降之势,在此之前的年份,除了1980年为负值外,均为正值。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4年几个时段里,它的距平值增长幅度分别是-9元、4元、-98元、-858元、-1162元和-503元。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范围在第8位到第15位之间变动,基本上呈下降趋势,1992年首先从Ⅱ类收入区域组下降到Ⅲ类收入区域组,1994年之后一直在Ⅲ类收入区域组内变动。吉林的距平值在1978年为正值,1979~1980年为负值,1981~1990年间又为正值,其余年份皆为负值。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距平值呈快速下降之势。在 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4年几个时段里,它的距平值增长幅度分别是 -22元、26元、33元、-264元、-395元和-901元,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次在第8位和第15位之间变动,1992年从Ⅱ类收入区域组下降到Ⅲ类收入区域组。海南的距平值在1993~1995年为正值,其他年份均为负值,在上述几个时段里,其距平值的增长幅度分别是 -46元、-16元、55元、620元、-685元和-1878元。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次波动较大,在第8位和第22位之间变动,1978~1991年在Ⅲ类与Ⅳ类收入区域组之间徘徊,1992年进入Ⅱ类收入组,从1997年开始又跌入Ⅲ类收入组。1978~1985年,西藏的距平值在正负之间交替变动,但变动幅度都不大,1986年之后呈急剧下降趋势,其在上述几个时段的距平值的增长幅度分别是10元、-12元、-302元、-1956元、-252元和-1721元。与海南一样,西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位次变动范围较大,最高排第9位,最低排到第29位,1978~2000年位次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年之后位次有所回升,从收入分组看,该区域1978~2000年逐渐从Ⅱ类收入组跌入Ⅴ类收入组,2000年之后又回升到Ⅳ类收入组,是变动幅度最大的一个省份。新疆的距平值在1982年、1986年、1990~1992年为正值,其他年份皆为负,其距平值的增长幅度分别是11元、24元、139元、-188元、224元和-907元,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位次在第9位到第17位之间变动,在Ⅱ类收入组与Ⅲ类收入组之间交替变动。
其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距平值全为负值的省区有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其中,除湖北外,其他省区的距平值大体上一直呈负增长趋势。而且,除福建外,所有这些省区的距平值都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加速的负增长。这些省区在1978~1980年、1981~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和2001~2004年几个时段里距平值的变化情况,如表8-6所示。
从中发现,在1978~2004年间距平值负增长超过1000元的省区有贵州、甘肃、广西、陕西、安徽、四川、江西、宁夏、湖北、湖南,云南。它们在上述几个时段的距平值负增长也相对较大。这些省区基本上都是属于V类收入区域组和Ⅳ类收入区域组。内蒙古和河北的增长都由负转变为正,1978年之后,内蒙古由Ⅲ类收入组跌入Ⅳ类收入组,从1982年开始又再次回到Ⅲ类收入组;河北1983年之后由Ⅲ类收入组跌入Ⅳ类收入组,1988年后开始又重新回到Ⅲ类收入组,1995年后跃居Ⅱ类收入组。湖北大部分年份在Ⅲ类收入区域组,1979年、1987年、1998年、1999年曾进入Ⅱ类收入区域组,而湖南则大部分年份处于Ⅳ类收入,1995年之后进入Ⅲ类收入组。青海从1981年由Ⅱ类收入组跌入Ⅲ类收入组,从1995年开始又由Ⅲ类收入组跌入Ⅳ类收入组。宁夏、河南在Ⅲ类至Ⅳ类收入区域组之间变动,其中,至20世纪末,宁夏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下降的过程,收入组类别相应下降,进入21世纪后位次开始回升,而河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位次在统计年份内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999年开始进入Ⅲ类收入组。其他省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不大,主要在V类和Ⅳ类收入区域组之间不断变化,其中,贵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统计年份内一直处于最末位,属于最贫困的省份。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论,中国省际经济绝对差异的空间表现是:
第一,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黑龙江6个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除黑龙江和辽宁外,其他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方向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黑龙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辽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进入21世纪之后也开始放缓。
第二,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河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5个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内蒙古、河北和河南外,其他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在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方向变化。其中,贵州、甘肃、广西、陕西、安徽、四川、江西、宁夏、湖南、云南等省区下降速度最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些省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方向加速下降。
第三,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升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增长加速。
第四,山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86年之前(1980年除外)均高于全国水平,1986年开始变为低于全国水平增长,且呈加速下降趋势。吉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8年高于全国平均值,而后转变为低于全国平均值,1981~1990年又变为高于全国平均值,之后又重新低于全国平均值,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下降速度加快。新疆在199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低于全国平均值而上升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南1993~1995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均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五,除了辽宁和黑龙江外,从20世纪70年代末、“六五”到“十五”期间,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8个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距平值呈正的加速增长,而其他省区则呈负的加速增长。
所有上述特征表明,在1978~2004年间,中国省际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绝对差异扩大加速。具体而言,就是原来经济基础好的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和经济发展速度快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10个省市与其他省区特别是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安徽、河南、江西、湖南等省区的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其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的经济发展与上海、北京、天津等的绝对差异在不断缩小,而与其他省区的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河北也有与上述10个省市差距不断缩小的趋势,内蒙古从21世纪开始差距也开始缩小。山西、吉林、海南、西藏、新疆都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这10个省市的经济绝对差异缩小,但其后又开始扩大。
根据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的比率变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洛伦茨曲线变化,分析各省区对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变化的贡献。
由表8-6和表8-7可看到如下情况:
其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率在1978~2004年一直大于100%的省区有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苏。而且,20世纪70年代末年到“六五”期间,它们的该比率呈不断下降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上海、北京和天津的该比率出现增大趋势,辽宁、黑龙江的比率较为稳定。但“十五”期间,这几个省的比率增长减缓。
其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率在1978~2004年一直小于100%的省区有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其中比率基本上一直保持在80%以下的省区有贵州、广西、云南、河南、安徽、陕西、宁夏。特别是,贵州的比率一直在55%以下,广西的比率一直在75%以下。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末,上述各省区的比率变化过程大致可分成几种类型:安徽、河南、贵州、陕西4省的比率一直在不断增大;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和云南7个省区的比率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出现了两次相对较大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又开始加速下降;甘肃、青海、宁夏3个省区的比率则在80年代末出现一次下降现象,其后一直趋于上升;西藏的比率变化不规则;进入90年代,除内蒙古和河南外,所有这些省区的比率均呈下降趋势。
其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率由小于100%而变为大于100%的省区有浙江、山东、广东、福建和河北。它们的比率由小于100%上升为大于100%的时间分别是:浙江、广东和山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则在80年代后期。
其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率由小于100%上升为大于100%,之后又下降为小于100%的省区有山西、吉林、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山西的比率曾在1978~1979年和1981~1985年上升为大于 100%,吉林的比率在 1978年、1981~1990年达到过100%,海南的比率只在1993~1995年达到过100%,西藏的比率曾在1978年、1980~1982年、1984~1985年达到过100%,青海只在1978年和1980年达到过100%,新疆的比率曾在 1982年、1986年、1988~1995年达到大于100%的水平。
第一,从1980~1990年,洛伦茨曲线在不断向平等线(45 °对角线)接近。其中,以“七五”期间曲线整体移动的幅度最大。这说明在1978~1990年间,中国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且以20世纪80年代末缩小的幅度最大。21世纪之后变化不大。
第二,2000年的洛伦茨曲线较之1990年的洛伦茨曲线远离平等线,说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又趋于扩大。2000年的广大幅度大于1995年。
第三,从洛伦茨曲线分段的移动情况看,其下端移动幅度最小。这说明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安徽等省与其他省的经济相对差异变化(缩小或扩大)较小。洛伦茨曲线的中上段在1978~1990年间接近平等线的移动幅度最大,而在1991~2004年之间远离平等线的移动中幅度较小。这说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经济发展对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缩小贡献很大。洛伦茨曲线中段在1978~1990年间接近平等线的移动中幅度次于中上段,但在1990年之后远离平等线的移动中幅度最大。这说明新疆、湖北、吉林、海南、河北、山西等省对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变化(缩小或扩大)的影响比较大。综合上述对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比率变化、各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洛伦茨曲线变化的分析,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是: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和黑龙江等省市与全国其他省的经济相对差异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趋于缩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趋于扩大(黑龙江除外)。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的经济发展对于全国省经济相对差异的缩小贡献最大。新疆、湖北、吉林、海南、河北、山西等省区对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缩小或扩大都有较大影响。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河南、陕西、安徽等省区与全国其他省区的经济相对差异缩小幅度有限。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在1978~1990年间的缩小趋势,主要表现为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黑龙江与其他省的相对差异缩小,尤其与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以及吉林、新疆、湖北、海南、河北等省区的相对差异缩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的扩大,则主要是由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市与其他省区之间相对差异的扩大引起的。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所出现的两次相对较大幅度的缩小除与前面讲的变化总趋势有关外,还与山西、内蒙古、海南、河南等省区在这两个时期的经济相对较快的增长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