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以上对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一、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
第一,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省际经济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的变化方向相反,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在此期间,相对差异于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出现了两次幅度相对较大的缩小过程;绝对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一次小幅度的缩小过程,在80年代末扩大速度大大变小。从它们的变化速度看,“六五”期间绝对差异扩大的速度最快,相对差异缩小的速度最快。
第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际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呈加速扩大趋势。而且,绝对差异的扩大速度比相对差异的扩大速度大。进入21世纪之后,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扩大速度进一步加快。
第三,代表省际经济差异极端情况的经济水平最高与最低省区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过程基本上与全国总体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中,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在1980年出现过一次减缓的现象,在1992~1996年出现过扩张后的一次缩小。进入2000年之后,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增长缓慢,并有缩小的趋势。
二、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格局
第一,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变化主要受Ⅰ类收入区域组和Ⅱ类收入区域组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Ⅲ类收入区域组、Ⅳ类收入区域组和Ⅴ类收入区域组对相对差异变化的影响较小。Ⅰ类收入区域组与其他区域组的经济相对差异在1978~1990年间趋于不断缩小,从1991年起又趋于扩大,而且,一直保持较大的差异幅度,2001~2004年间差异放慢。Ⅱ类收入区域组与Ⅰ类收入区域组的相对差异在1978~1990年间一直趋于缩小。Ⅱ类收入区域组、Ⅲ类收入区域组和Ⅳ类收入区域组与其他两个区域组间的相对差异在1978~1990年缩小的幅度很小,而且,从1991年开始转为扩大趋势。从它们之间相对差异变化速度来看,“六五”期间,Ⅰ类收入区域组与Ⅱ类收入区域组、Ⅲ类收入区域组及Ⅳ类收入区域组的相对差异缩小幅度最大,表现为Ⅰ类收入区域组的相对下降和其他几个区域组的相对上升。“七五”期间,它们之间的相对差异变化方向与“六五”期间相同,但变化幅度变小。Ⅴ类收入区域组与其他区域组相对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末缩小的幅度最大,次之是在“六五”期间。“八五”和“九五”期间,Ⅰ类收入区域组与其他区域组的经济相对差异进一步扩大。
第二,中国省际经济差异在省区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如下:
中国省际经济绝对差异在1978~1990年间不断扩大,特别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呈加速扩大趋势,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好的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和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市与其他省区,特别是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安徽、江西、湖南等省区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其中,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省的经济发展与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等省市的绝对差异在不断缩小,而与其他省区的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山西、吉林、湖北、西藏、新疆五省在20世纪80年代与这10个省市的绝对差异缩小,但其后又开始扩大。
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表现是,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与全国其他省区的经济相对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趋于缩小,进入90年代又趋于扩大(黑龙江除外),且扩大速度迅速,2000年之后,辽宁、黑龙江与其他省区的相对差异缓慢扩大。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的经济发展对于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的缩小贡献最大。山西、吉林、新疆、海南、湖北、河北的经济发展对全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的缩小和扩大都有较大的正向影响。贵州、广西、云南、四川、河南、陕西、安徽等省区与全国其他省区的经济相对差异缩小的幅度有限。
在1978~1990年间,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的不断缩小,主要表现为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江苏与其他省区尤其是与浙江、广东、山东、福建以及山西、吉林、新疆、湖北、海南、河北等省区的相对差异缩小。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的扩大,则主要是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与其他省区之间相对差异的扩大。21世纪初,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基本不变。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中国省际经济相对差异出现两次相对较大幅度的缩小,除了与上述变化总格局有关外,还与山西、内蒙古、海南、河南、云南、新疆等省在这两个时期经济相对较快的增长密切相关。
省际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形式是省际间产业的协调发展,省际间的经济联系主要表现在产业联系上。不管是投资活动、技术交流,还是产品的交换,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产业范畴。特别是,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省际间由于资源禀赋、开发方式等影响,使各自有着比较明显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产业分工,表现在农业生产上各省的农业部门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在工业生产上,东部省份主要是产加工制成品,重心不主要是生产资源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因而,省际间大宗产品的输入与输出就各有其特色。另外,交通、通信、金融、保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领域和服务部门的发展水平也有较大差别。各省都会在市场作用下来选择收益比较高的产业进行发展。显然,在一定时期,收益高的产业毕竟是有限的,于是就出现了省际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省际产业选择和发展的必然现象,尤其客观必然性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