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唐宋诗精品鉴赏
36373700000039

第39章 宋诗篇(7)

颈联诗意:俯视近处北塘,水鸟捕食小鱼后,在那里用嘴梳理着羽毛,好像很知足地悠闲自乐;仰望远处山岭,雨云绕山飘浮,只是浮云游荡而无雨下。此联中“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不一定是眼前实景,可能是作者用象征手法阐述人生哲理,要像水鸟那样“知足”长乐,“岭云”那样来去无心,亦即庄子“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的“无为”思想。人生不要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只追求内在的精神品格,才会不受世俗所累,也才会旷神自得的生存。

末联诗意:在林阴蔽天、清风习习的北塘边避暑饮酒,不觉酒尽酣睡,不知又是什么使我从酣梦中清醒?原来是满塘成千上万朵莲花的香气薰醒了我,醒来一看自己刚才是枕山而眠。此联并非说韩琦逃入酒乡消愁,而是北塘避暑,景美迷人,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意,也衬托出他胸襟清高、超尘拔俗。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景祜元年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号称“铁面御史”。历知杭州、青州、成都。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再外知成都。卒谥清献。有《清献集》遗世。

和宿硖石寺下[1]

赵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2]。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3]。

注释:[1]硖石寺:依诗中“淮岸”应在淮河边上,大约在安徽凤台西南,具体地址不详。[2]浮屠:即塔。离尘缘:指修为达到很高境界的人,与世隔绝,不问俗事。[3]松关:以松木做的门栓,这里指寺门。

鉴赏:一、二句诗意:游船泊在淮河边上,从船中仰视,硖石山上矗立着高入云天的宝塔;山上有一座古寺。试想这幽静高远的寺里的修行僧人,一定是看破红尘的世外老僧。诗中“半倚天”是作者从舟中仰视并不算高的山上寺景。“山僧”是作者由寺产生的联想:有寺必有僧,僧可能是修行得道的高僧。

三、四句诗意:天刚傍晚,想上岸登山寺造访老僧,在舟中纵目远眺,但发现寺门已紧紧关闭,寂无人迹,只有悠扬的暮钟声声传入河边停泊的画船里。诗句“松关暮锁无人迹”使人心里的希望变成了失望,令人凄清,“钟声入画船”又慰人寂寥、发人深省、令人神往。此三、四两句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恍如隔世,心随眼看耳听之景物起伏。

题杜子美书室赵抃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1]。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注释:[1]骚:屈原《离骚》的简称。雅:《诗经》中的一类。浇淫:既指世风,亦指文风。琼贝:玉石。

鉴赏:首联额联诗意:杜甫在诗歌创作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古体、律诗;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扬了《离骚》《诗经》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起着继往开来,压制浇薄、淫巧世风、文风的作用。他的许多诗篇如宝玉奇石,价值连城、光照千秋。他的诗风多种多样,富于变化、规模气概横绝、包罗天地万象,在他笔下天地间有形无形之万物都难以逃避。以上两联看似作者对杜诗赞扬太过,其实不然,杜诗风格“沉郁顿挫”,有《杜工部集》传世。

颈联诗意:天宝十四年冬,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遭受离乱之苦,在羁危之极时,不忘有志在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羁危之身始终抱厚民之意。此联诗人写出了杜甫不同于其他诗人的地方“欲厚民生”、“每饭不忘君”。

尾联诗意:作者在杜甫书室和遗像前瞻仰追悼、品味杜甫诗的广博和欲厚民生的深意,颇觉自己真正理解杜甫诗意、真正成为杜甫的知音不容易,世人恐怕也如杜甫《陈拾遗故宅》诗“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石象之字简夫,生卒不详,新昌(今浙江)人。庆历二年进士。官至太常丞。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1]。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2]。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3]

注释:[1]窗涵:窗棂,窗格子。[2]千寻:形容丝长而多乱。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帀地丝:遍地的丝绳。帀:匝的异体字,遍地、满地的意思。[3]五侯:古代汉朝皇帝同封五人为侯。这里泛指达官贵人。

鉴赏: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影无踪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

额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有二,一是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青春少妇被抛弃之悲愁。二是心中有愁情的人借酒浇愁,待酒醒后眼见残月斜照窗棂,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月的“阴晴圆缺”,“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愁肠百结,忧愁悲伤。

颈联写“愁”的情状。苦恼的忧愁如藏在愁人的心中,印在愁人的眉间,那愁人就会感觉到“愁”像万顷连天草铺天而下挥不去,就像千万条盖地丝绳网冲不破,他被严严盖住、紧紧捆住,困在其中,痛苦不堪。想挣脱这“柔”若草“乱”若丝的“愁”绪实叫人无可奈何。

末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倡立盱江书院。皇祐初,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拥护庆历新政,极力排斥佛、道二教。以文章知名。有《直讲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

忆钱塘江

李觏

当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1]。

注释:[1]涵:容受。水仙:指水中女神。钱塘、西湖一带有水仙王庙。

鉴赏:首句诗意:忆当年,我乘着酒醉,醉醺醺地高挂起归船的风帆,向故乡南城(今属江西)驶去。诗中“当年”与“忆”、“举归帆”与“钱塘江”相照应切题,“乘醉”二字统摄全诗,后面写忆景才会有似真似幻、虚无缥缈之美。

次句写忆景落日奇观。诗意:我站在船头,举目远眺,夕阳已西沉,醉眼朦胧地看到前方隐隐约约有一座山峰,它已衔进了半只太阳,剩下的另一半正在山顶放射出耀眼的霞光。“隐隐”说明作者是醉态所见。“衔”是说醉眼看太阳像镶嵌在天边的山峰上。

末尾两句咏江面奇景。诗意:我近看江面,金光返照入江,江水泛红,片片白帆也反射出淡红的光茫;水面上,好像一群穿着粉红衣裳的水仙,凌波微步,艳丽动人。“水仙”并非是钱塘江水中的女神,而是作者醉态眼花所见的霞光返照的船帆。

璧月

李觏

璧月迢迢出暮山,素娥心事问应难。

世间最解悲圆缺,只有方诸泪不干[1]。

注释:[1]方诸:古代于月下承露取水之器,又名阴鉴、鉴燧。远古用蛤壳,后用铜铸,圆如月,可照人。

鉴赏:首两句诗意:圆如玉璧的月亮,从很远的地方直行到傍晚才又出现在暮色笼照的山巅。而此时月宫里的素娥却有难以言说的心事。“问应难”三字意义含蓄,如东坡《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是事物之常情,不问也可知,如人要问之,则又难于说清楚深意,也像问人的心事,则很多东西难于言表,如果以人世间的事问天上的素娥,素娥又怎么能说清楚呢次两句继续咏月,仍以月抒情。诗意:人世间痛苦之事莫过于悲欢离合、生离与死别,但世人像“山中石多真玉少”,相互间深情知己者又有几人?只有璧月含情、方诸含泪,心心相印,彼此相惜,朗月普照人间哀苦。诗中“泪”是万人愁苦之泪。此两句作者只是想说璧月方诸有情有义而世人竟无情,所以有如此浩叹。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1]。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极:尽。

鉴赏:这是一首抒情诗。

一、二句从极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的所见所感。人们都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实更在天涯之外,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逼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的青山。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青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逼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诗用“还被”二字唤起,既与“已恨”相呼应,又直使人觉得障碍重重,恨重重。诗人不用“青”、“绿”,而用“碧”来形容山,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暮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重情绪。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逐步收缩,色调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解不开。

秋晚悲怀

李觏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山松生命合经霜[1]。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2]。

注释:[1]春水句:梁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2]壶中旬: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籖》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

鉴赏:首联诗意: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时光很快流逝,忧心劳碌一生,人生的秋天已到垂暮之年,与这时令的秋天“天寒日短”一样,怎么不使人更加伤心呢?此联作者见时已暮、天又寒,日又短,易逝的时光又不会给素志未酬的人留情。从悲秋入笔抒发自己的悲伤之真情。

额联续写秋景,并寓情于景中。诗意:晚秋的黄叶被秋霜染上了红色,“霜叶红于二月花”层林尽染,景色迷人,但毕竟不及花开鸟语的春光啊!黄昏快到了,夕阳西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哪抵得上黎明的曙光与八九点钟的朝阳。树叶由绿变黄再变红,太阳由曙光成朝阳再成夕阳,这是自然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像人的生、老、病、死规律一样不可回避。此联因诗人见景生情而多感,面对现实难免产生哀愁。这也是人之常情。

颈联写作者想到春水、山松,要从现实中求振奋。诗意:曾在那小溪流淌过的春水啊!可能流到了江河,汇集到无边无际浩瀚的海洋中,成了沧海一粟,海水中有它生命的一分子;山上的青松老干擎天枝叶茂盛,四季常青,它的较强生命力取决于它不怕风欺、霜打雪压的坚强性格吧。作者借“春水”喻自己已过的岁月,借老松喻自己人老心不老的气节,想从现实中找到慰藉,并鞭策自己奋进。

末联仍写作者想从悲“秋”中超脱。诗意:要学那弱柔的春水、不老的山松,从现实中解脱,但晚秋映入眼帘的尽是秋霜染就的黄叶、快要落山的夕阳。秋风袭人体寒心凉,那就只有追随壶中的仙翁,去过那不管日月长短、万物枯荣的神仙生活,再也不会有岁月蹉跎难复的忧虑了吧。

苦雨初霁[1]

李觏

积阴为患恐沉绵,革去方惊造化权[2]。

天放旧光还日月,地将浓秀与山川。

泥途渐少车声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语残云好知足,莫依河汉更油然[3]。

注释:[1]霁:雨雪后转晴。[2]革去:开除去。这里指瞬间叫雨停住。[3]莫依:别靠着。

鉴赏:首联诗意:阴天冥冥,淫雨霏霏,使人惟恐这连绵阴雨难于摆脱,真令人喜出望外、惊讶不已,这潆潆细雨霎时停住,只有奥秘的大自然才会有这么巨大的权力消除阴雨积患。诗中“积阴为患”、“沉绵”点出题面的“苦”。

额联、颈联写消除梅雨后,使人耳目一新的另一番景象。诗意:雨去晴来,日升月恒恢复原有的光亮,昼夜普照大地,山川锦秀依旧,泥泞的路上车水马龙,车辙辘辘。初霁林木葱茏,果香四溢,看着色鲜,尝尝味美。诗中“旧光还日月”不用日月重光、“浓秀与山川”不说山川增秀,是作者用拟人写法把天地万物写活了。“活”、“全”二字平常朴素中见奇异,表达出一种愉快之感。

尾联写作者的担心与期望。诗意:天上的一缕缕云丝啊!你可要知足一点了,可别依靠天上银河的水势,凭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兴云下雨,使这美好的初晴被破坏。此联写出了作者苦于久雨,刚遇初晴,见天空一溜淡云,心有余悸,所以用语重心长的末联结束此诗。

张俞字少愚,号白云先生,生卒不详,益州郫县(今四川)人,屡试不第。官至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时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有《白云集》遗世。

蚕妇[1]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

注释:[1]蚕妇:养蚕的妇女。[2]罗绮(qǐ)者:指身穿绮罗的人。罗绮:纯丝织品,有花纹鉴赏:诗前两句写蚕妇入城与归来。诗意:蚕妇昨日到城里去了一趟以后,回来时却感到很悲伤,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把一件粗布衣服都浸湿了。诗中用一个“满”字形容蚕妇伤心已极,泪流很多。至于蚕妇为什么入城,是去卖蚕茧或卖自己缫的丝还是做其他事,前二句给人留下了一个悬念,引人深思。

后两句写她伤心的原因。诗意:蚕妇进城归来后泪水湿衣裳,是遇强盗了,还是受凌辱了?都不是,原来是她看到城里那些浑身上下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全没有一个辛辛苦苦的养蚕人,内心刺激很大,才使这位没见过世面的蚕妇泪流满面,悲痛极了。“遍身罗绮者”是指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他们不养蚕、缫丝、织布,却穿的全是丝织的罗绮。而养蚕人自己穿的是“巾”之类的粗布。这司空见惯的不公现实怎不使人怵目惊心、悲愤呢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康节。北宋哲学家,先范阳(今河南涿)人,后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三十余年,名所居为安乐窝。后常出游河、汾、淮、汉。与司马光、吕光著等从游甚密。一生精周易象数之学,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遗世。

安乐窝[1]

邵雍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注释:[1]安乐窝:邵雍的隐居之所。安乐:可诠释为安闲乐道或安贫乐道。

鉴赏:诗的一、二句“半记”与“不记”、“似愁”与“无愁”,这些相互对立的状况融于一体,这种似醉非醉、物我两忘、迷离朦胧的情态与舒适感是一个隐居四十载终身不仕的人想得到的,也是大多数想解脱困惑的人所向往的。浑然一气的上下对偶句,恰是作者在居所所入境界的高度概括。

三句是说作者酣睡初醒神情恍惚而懒起。“未欲起”是说因留恋物我两忘的心态,是一二两句涵义的延伸与跌宕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