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给自己来场思维革命
有一年下了一场特大的冰雹,望着眼看就要收获的苹果被砸得“遍体鳞伤”,杨戈一筹莫展。苹果已经订出去了,如果到时间发不出货,不仅自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经销商也会遭到连带的经济损失。再说,如果把被冰雹砸过的苹果发给经销商,大家不满意,同样是砸自己的牌子。
杨戈心事重重地来到苹果园,他捡起一个被打落的苹果,擦掉上面的泥,咬了一口,发现被冰雹打过的苹果,竟变得格外甜脆。
杨戈立即命令员工,采摘苹果,运送出去,同时在每一个苹果箱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朋友,这批苹果个个带伤,但请您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西北地区的苹果特有的标记。这种苹果,果肉紧实、味道甘甜、具有妙不可言的香味。”
很快,经销商们便收到了这种带伤的苹果,大家看着苹果难看的样子,半信半疑。可尝了一口,却发现口味非常独特、甘甜异常。
从此,人们更青睐西北苹果了,消费者甚至还向经销商提出建议,要求多进点这种带伤疤的苹果。
世间没有死胡同,就看你如何寻找方法。俗话说:“没有笨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积极地开动脑筋,给自己的思维来场革命。山不转,水转;路不转,人转。
任何资源都有价值,关键是你的利用能力。豆浆稀了可以做成豆奶,稠了就把它做成做豆腐,豆腐时间久了还可以做成可口的豆腐乳。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废人。转变思想废物就能变成宝了。“穷则思变,变则通”,打破思维定势,人做不了的还可以借助工具做。
罗天以前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厂,只有十几个雇工。当皮鞋工厂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其他的工厂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即使罗天提高工资,也难以把工人从其他工厂拉过来。没有工人,工厂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罗天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
罗天为此煞费脑筋。
他召集18家皮鞋工厂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坚信,3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协力,定能把问题解决。
罗天把缺少工人的难题告知大家,并宣布了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
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举起了右手,在罗天应允后,他站起来发言:“罗天先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造皮鞋。”
罗天还未表态,底下就有人嘲讽说:“小伙子,用什么机器造鞋呀?你能给我们造台这样的机器吗?”
那小伙子听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这时罗天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这小伙子说得很对,虽然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重要,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
“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小伙子可获得500元奖金。”
通过4个多月的大量研究和实验,罗天的皮鞋工厂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很多时候,因为没有突破视野的局限,“划地为牢”,人做不了的时候可以找机器做,当常规主义的思维扼杀了天才的想法时,我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创造力,更不要说把普通的事情做得精彩,把平凡的事情做得非凡了。这就需要我们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革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有一年,美国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电报电缆线因破损需要更换,这则小消息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一位不起眼的珠宝店老板却没有等闲视之,毅然买下了这根报废的电缆。
没有人知道小老板的企图,大家认为他一定是疯了。
他呢?关起店门,将那根电缆洗净、弄直,剪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金属段,然后装饰起来,作为纪念物出售。
大西洋底的电缆纪念物,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纪念品吗?
就这样他轻松地发迹了,他又买下欧仁皇后的一枚钻石。淡黄色的钻石闪烁着稀世的华彩。
人们不禁问:他是自己珍藏还是抬出更高的价位转手?
他不慌不忙地筹备了一个首饰展示会,观众当然是冲着皇后的钻石而来。
可想而知,梦想一睹皇后风采的参观者会怎样蜂拥着从世界各地接踵而至。
他毫不费力就赚了大笔的钱财。
他就是美国赫赫有名、享有“钻石之王”美誉的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一个磨坊主的儿子。
大西洋的一根光缆在别人眼里也许只是断掉了的电缆,但被珠宝店老板包装以后,突出了它在大西洋底待上了一段时间而身价倍增,成了热销的纪念品,这就是思维革命的神奇效果。
善用发散思维:方法藏在角度里
一位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
“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
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
“油炸!”
“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
女儿想了想:“烧鱼汤。”
妈妈追问:“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
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熘,或者吃生鱼片。”妈妈还要女儿继续想,这回,女儿思考了半天才答道:“还可以腌咸鱼、晒鱼干吃。”
妈妈首先夸奖女儿聪明,然后又提醒女儿:“一条鱼还可以有几种吃法,比如,鱼头烧汤、鱼身煎,或者一鱼三吃、四吃,是不是?”
女儿大受启发,心里暗想,原来方法还有这么多,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妈妈不经意间的一个问题让女儿的思路的闸门打开,也为女儿找到了学习的好方法。发散思维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去设想的展开型思考方法,向四方扩散,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甚至异想天开。发散思维可以使人的思维趋于灵活多样。
一个简单的问题:四个角的桌面砍掉了一角还剩几个角?
有人说五个,正确;有人说四个,也正确;还有人说三个,也正确……方法藏在角度里,不同的砍法不同的答案:对角砍,3个;切边砍,4个;砍小角,5个……
具有发散思维的人,在观察一个事物时,往往通过联想与想象,将思路扩展开来。拓展视野,而不仅仅局限于事物本身,就常常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与规律,从而提出多种新设想、新办法。因此,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发散性上。
在一次有许多中外学者参加的如何开发创造力的研讨会上,日本一位创造力研究专家应邀出席了这次研讨活动。面对这些创造性思维能力很强的学者同仁,风度翩翩的村上幸雄先生捧来一把曲别针(回形针),说道:“请诸位朋友动一动脑筋,打破框框,看谁能说出这些曲别针的更多种用途,看谁创造性思维开发得好、多而奇特!”
片刻,一些代表踊跃回答:“曲别针可以别相片,可以用来夹稿件、讲义。”
“纽扣掉了,可以用曲别针临时钩起……”
七嘴八舌,大约说了十多种,其中较奇特的是把曲别针磨成鱼钩,引来一阵笑声。村上对大家在不长时间内讲出十多种曲别针用途,很是称道。
人们问:“村上您能讲多少种?”
村上一笑,伸出3个指头。
“30种?”村上摇头。
“300种?”村上点头。
村上紧了紧领带,扫视了一眼台下那些透着不信任的眼睛,用幻灯片映出了曲别针的用途……这时只见中国的一位以“思维魔王”著称的怪才许国泰先生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
“对于曲别针的用途,我能说出3千种,甚至3万种!”
第二天上午11点,许国泰“揭榜应战”,走上了讲台,他拿着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村上幸雄曲别针用途求解。原先不以为然的听众一下子被吸引过来了。
“昨天,大家和村上讲的用途可用4个字概括,这就是钩、挂、别、联。要启发思路,使思维突破这种格局,最好的办法是借助于简单的形式思维工具——信息标与信息反应场。”他把曲别针的总体信息分解成重量、体积、长度、截面、弹性、直线、银白色等10多个要素。再把这些要素,用根标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根信息标。然后,再把与曲别针有关的人类实践活动要素相分析,连成信息标,最后形成信息反应场。许国泰从容地将信息反应场的坐标,不停地组切交合。
通过两轴推出一系列曲别针在数学中的用途,如,曲别针分别做成1、2、3、4、5、6、7、8、9、0,再做成+-×÷的符号,用来进行四则运算,运算出数量,就有1000万、10000万……在音乐上可创作曲谱;曲别针可做成英、俄、希腊等外文字母,用来进行拼读;曲别针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以用曲别针做指南针;可以把曲别针串起来导电;曲别针是铁元素构成,铁与铜化合是青铜,铁与不同比例的几十种金属元素分别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则是成千上万种……实际上,曲别针的用途,几乎近于无穷!他在台上讲着,台下一片寂静。与会的人们被思维“魔王”深深地吸引着。
许国泰先生用他的发散思维成功地为我们诠释了发散思维的魅力。从启蒙那天开始,社会、家庭和学校便开始向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每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要标新立异;这是规矩;那是白日做梦,等等。对于思维方法的培养,制定唯一的准则这一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如果对思维进行约束,则只能看到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在思考问题时,我们也往往认为找到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去寻找第二种,乃至更多的解决方案,因而难以产生大的突破。缺少发散思维,在理论上很难突破旧有的理论束缚,实现新的突破。
发散思维,并不只是看到一个事物或事件的几个方面,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上,也是一种发散思维。
一个星期天,法国著名医生雷内克瓦带着女儿到公园玩。女儿要求爸爸跟她玩跷跷板,他答应了。玩了一会儿,医生觉得有点累,就将半边脸贴在跷跷板的一端,假装睡着了。女儿见父亲的样子,觉得十分开心。突然,医生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睁眼一看,原来是女儿用小木棒在敲跷跷板的另一端。这一现象,立即使他联想到自己在医疗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当时医生听诊,采用的方式是将耳朵直接贴在患者有病部位,既不方便也不科学。
他想:既然敲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就能清晰听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通过某样东西,使病人身体某个部位的声响让医生能够清楚地听见呢?
雷内克瓦用硬纸卷了一个长喇叭筒,大的一头靠在病人胸口,小的一端塞在自己耳朵里,结果听到的心音十分清楚。世界上的第一个听诊器就这样产生了。后来,他又用木料代替了硬纸做成了单耳式的木制听诊器,后人又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现代广泛应用的双耳听诊器。
雷内克瓦通过一次偶然的发现——跷跷板传导声音,运用发散思维从而研制出听诊器改进了工作条件。工作中,主要的发散思维方法还有: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发散思维威力是很大的,创造者能够打破原有的思维格局,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工作中要及时运用,善于运用发散式思维。
逻辑思维——观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这一节与员工结合的不好]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吗?
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夕阳西下之时,一位英俊少年骑在一匹骏马上。马在奔腾着,马蹄高高扬起,一群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蹄痕上久久飞舞不愿离去。
考生交卷后,考官一张张评选。当他看到那张蝴蝶纷飞的画卷时,就会心地笑了。这张画被评为最佳。
被评为最佳的考生运用了逻辑思维,蝴蝶喜欢花香,整群的蝴蝶不是在乱舞,而是在追逐马蹄过去的余香。而踏花那个的地方芳香应该是用画笔无法描绘的。所以这个学生运用逻辑思维,传神的表达出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而寻求这种内在的联系,以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目的,则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来帮助。
用逻辑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察落叶而知秋”。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运用已知推出未知,通过现象找出事物发生的原因。
有一个工厂的存煤发生自燃,引起火灾。厂方请专家帮助设计防火方案。专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堆煤自动地燃烧起来是怎么回事?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煤是由地质时期的植物埋在地下,受细菌作用而形成泥炭,再在水分减少、压力增大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也就是说,煤是由有机物组成的。而且,燃烧要有温度和氧气,是煤慢慢氧化积累热量,温度升高,温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自燃!那么,预防的方法就可以从产生自燃的因果关系出发来考虑了。最后,专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存煤自然的问题:
(1)煤炭应分开储存,每堆不宜过大。
(2)严格区分煤种存放,根据不同产地、煤种,分别采取措施。
(3)清除煤堆中诸如草包、草席、油棉纱等杂物。
(4)压实煤堆,在煤堆中部设置通风洞,防止温度升高。
(5)加强对煤堆温度的检查。
(6)堆放时间不宜过久。
专家从产生自然的原因出发,找到了解决存煤的措施。运用逻辑思维排除了火灾。有时,事物的真相像隐匿于的很深,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非整个冰山。发现问题一是从原因到结果;二是从结果到原因。无论哪种思路,运用的都是逻辑思维法。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人能做到察于“青萍之末”,抓住线索“顺藤摸瓜”探寻到海平面下面的冰山全貌。正确的逻辑思考,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美国有一位工程师和一位逻辑学家是无话不谈的好友。一次,两人相约赴埃及参观著名的金字塔。到埃及后,有一天,工程师独自徜徉在街头,忽然耳边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叫卖声:“卖猫啦,卖猫啦!”
工程师一看,在老妇人身旁放着一只黑色的玩具猫,标价500美元。工程师用手一举猫,发现猫身很重,看起来似乎是用黑铁铸就的。不过,那一对猫眼则是珍珠镶的。
于是,工程师就对那位老妇人说:“我给你300美元,只买下两只猫眼吧。”
老妇人因孙子病重急需用钱,就同意了。工程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宾馆,对逻辑学家说:“我只花了300美元竟然买下两颗硕大的珍珠。”
逻辑学家一看这两颗大珍珠,忙问朋友是怎么一回事。当工程师讲完事情经过,逻辑学家忙问:“那位妇人是否还在原处?”
工程师回答说:“她还坐在那里,想卖掉那只没有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听后,忙跑到街上,给了老妇人200美元,把猫买了回来。
工程师见后,嘲笑道:“你呀,花200美元买了个没眼珠的黑铁猫。”
逻辑学家却不声不响地坐下来摆弄这只铁猫。突然,他灵机一动,用小刀刮铁猫的脚,当黑漆脱落后,露出的是黄灿灿的一道金色印迹。他高兴地大叫起来:“正如我所想,这猫是纯金的。”
原来,当年铸造这只金猫的主人,怕金身暴露,便将猫身用黑漆漆过,俨然是一只铁猫。对此,工程师十分后悔。此时,逻辑学家转过来嘲笑他说:“你虽然知识很渊博,可是缺乏一种缜密的逻辑思维。你应该好好想一想,猫的眼珠既然是珍珠做成,那猫的全身会是不值钱的黑铁所铸吗?”
逻辑学家正是运用逻辑思维法,从珍珠制作的猫眼,推断出猫身的价值会更高。而非表明看到的黑铁的价值。运用逻辑的慧眼,根据已知的条件推出未知的条件。
巧用逆向思维:倒过来,就是另一片天
美国的一个城市有一座著名的大厦,因客人不断增多,很多人常常被堵在电梯口。大厦主人决定增建一座电梯。电梯工程师和建筑师为此反复勘测了现场,研究再三,决定在各楼层凿洞,再安装一部新电梯。不久,图纸设计好了,施工也已准备就绪。这时,一个清洁工人听说要把各层地板凿开装电梯,便说:
“这可要搞得天翻地覆喽!”
“是啊!”工程师回答说。
“那么,这个大厦也要停止营业了?”
“不错,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再不安装一部电梯,情况比这更糟。”
“要是我呀,就把新电梯安装在大楼外边。”清洁工不以为然地说。
没料到,这个“不以为然”的想法,竟成为世界上电梯边装的“首创”者。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清洁工的一句话打破了两位工程师的思维习惯,打开了他们的思路。
按照清洁工的逆向思维,他们把电梯安装了大楼外边。
工程师一直习惯把电梯装在大楼里边,所以从来不会想在楼外装电梯。人一旦形成了某种认知,就会习惯地顺着这种思维定式去思考问题,习惯性地按老办法想当然地处理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解决问题,这是很多人都有的“难治之症”。殊不知,逆向去思考,反着去做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82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物理教授奥斯特,通过多次实验证实流存在磁效应。这一发现传到欧洲大陆后,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电磁学的研究。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怀着极大的兴趣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果然,只要导线通上电流,导线附近的磁针立即会发生偏转,他深深地被这种奇异现象所吸引。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思想已传入英国,法拉第受其影响,认为电和磁之间必然存在联系并且能相互转化。他想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也能产生电。为了使这种设想能够实现,他从1821年开始做磁产生电的实验。几次实验都失败了,但他坚信,从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并继续坚持这一思维方式。
十年后,法拉第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他把一块条形磁铁插入一只缠着导线的空心圆筒里,结果导线两端连接的电流计上的指针发生了微弱的转动,电流产生了!随后,他又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如两个线圈相对运动,磁作用力的变化同样也能产生电流。
法拉第十年不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1831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并根据这一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装置。
如今,他的定律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是运用逆向思维方法的一次重大胜利。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常常阻碍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展开,逆向思维就是要冲破框框,从现有的思路返回,从与它相反的方向寻找解决难题的办法。常见的方法是就事物的结果倒过来思考,就事物的某个条件倒过来思考,就事物所处的位置倒过来思考,就事物起作用的过程或方式倒过来思考。管理实践也证明,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考能力,它对于人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福特一个分公司任副总经理的艾科卡正在寻求方法,改善公司业绩。他认定,达到该目的的灵丹妙药在于推出一款设计大胆、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新型小汽车。
在确定了最终决定成败的人就是顾客之后,他便开始绘制战略蓝图。如何从顾客着手,反向推回到设计一种新车的步骤:顾客买车的唯一途径是试车。要让潜在顾客试车,就必须把车放进汽车交易商的展室中。吸引交易商的办法是对新车进行大规模、富有吸引力的商业推广,使交易商本人对新车热情高涨。说得实际点,他必须在营销活动开始前做好小汽车,送进交易商的展车室。为达到这一目的,他需要得到公司市场营销和生产部门百分之百的支持。同时,他也意识到生产汽车模型所需的厂商、人力、设备及原材料都得由公司的高级行政人员来决定。艾科卡一个不漏地确定了为达到目标必须征求同意的人员名单后,就将整个过程倒过来,从头向前推进。
几个月后,福特的新型车——野马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了,并在60年代风行一时。它的成功也使艾科卡在福特公司一跃成为整个小汽车和卡车集团的副总裁。
很多时候,产品是实验室的想法,但生产产品只有为消费对象容易接受,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从顾客出发的思维能带来了大把的钞票,也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思维和体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消费时代。
学会简单思考,直奔问题症结
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回到西班牙,女王为他摆宴庆功。
酒席上,许多王公大臣、名流绅士都瞧不起这个没有爵位的人,纷纷出言相讽。
“没什么了不起,我出去航海,一样会发现新大陆。”
“只要朝一个方向航行,就会有重大发现!”
“驾驶帆船,太容易了!女王不应给他这样高的奖赏。”
这时,哥伦布从桌上拿起一个鸡蛋,笑着问大家:“各位尊贵的先生,哪位能把这个鸡蛋立起来?”
于是一些自以为能力超群的人物纷纷开始立那个鸡蛋,但左立右立,站着立坐着立,想尽了办法,也立不住椭圆形的鸡蛋。
“我们立不起来,你也一定立不起来!”大家把目光盯住哥伦布。
哥伦布拿起鸡蛋,“砰”的一声往桌上磕了一下,蛋壳破了,鸡蛋牢牢地立在桌子上。
众人嚷道:“这谁不会呀!这太简单了!”
哥伦布微笑着说:“是的,这很简单,但在这之前你们为什么想不到呢?”
简化思维,有一个较为有名的法则——“奥卡姆剃刀”。他的提出者奥卡姆·威廉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难,那样只会使人处于自我束缚中。许多问题解决起来,既不需要太复杂的过程,也不必要有太多的顾虑,绝妙常常是存在于简单之中的。
“奥卡姆剃刀”原则在逻辑学中又被称为“经济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对任何事物准确的解释通常是那种“最简单的”,而不是那种“最复杂的”,这就像音响没有声音,我们总是会先看看是不是电源没有接好,而不会马上就将音响拆开检查是否哪个线路坏了。
许多年来,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磨砺着这把“剃刀”,使之日渐锋利,终于成为科学思维的出发点之一。凡善于使用这把“剃刀”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在“削”去理论或客观事实上的累赘之后,“剃”出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炼的科学结论。
从方法论角度出发,“奥卡姆剃刀”就是舍弃一切复杂的表象,直指问题的本质。可惜,当今有不少人,往往自以为掌握了许多知识,喜欢将一件事情往复杂处想。当我们的思路又变得开始复杂时,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该拿起奥卡姆剃刀了。因为,只有简单,才可以产生绝妙的主意。
一家著名的日用品公司换了一条全新的包装流水线,但是之后却连连收到用户的投诉,抱怨买来的香皂盒子里是空的,没有香皂。这立刻引起了这家公司的注意,并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一开始公司准备在装配线一头用人工检查,但因为效率低而且不保险而被否定了。这可难住了管理者,怎么办?不久,一个由自动化、机械、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博士组成的专业小组来解决这个问题,没多久他们在装配线的头上开发了全自动的X光透射检查线,透射检查所有的装配线尽头等待装箱的香皂盒,如果有空的就用机械臂取走。
这时,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老板吩咐流水线上小工务必想出对策解决问题。小工申请买了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放在装配线的头上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
同样的问题,一个花了大力气、高成本去研究X透视装备,一个却用简单的电风扇吹走空的肥皂盒,不同的方法一样解决问题。或许有人认为小工想到的用风扇吹走空肥皂盒的方法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它达到了目的,解决了问题,不是吗?这样的方法更简单易行、更省时省力省钱,不是吗?这样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快刀斩乱麻”。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有时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这也是简单思维的一种运用。
美国为宇航员能在太空漂浮写字而不受到影响,召集众多的科学家研制专门书写用的笔而大伤脑筋,实在没有办法,美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世界难题。结果一个小学生提出的方法解决了这个巨大的问题:铅笔。铅笔是固体而非液体,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地球引力的束缚。一个难倒世界一流科学家的问题,居然只需要一个小孩子的智力!许多问题解决起来,既不需要太复杂的过程,也不必有太多的顾虑,绝妙常常是存在于简单之中的。
阿普顿毕业于美国一所大学数学系,担任爱迪生的助手。一次,爱迪生让他测量一个电灯泡的容积。阿普顿对着灯泡量了又算,算了又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满头是汗,仍“只算好了一半”。
爱迪生轻松地说:“根本用不着这么费劲,只要你往灯泡里注满水,然后把水倒进量杯,不就可以测出灯泡的容积了吗?”
阿普顿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按照爱迪生所说的方法,很快就测量出灯泡的容积。
“奥卡姆剃刀”促使我们向着简单的道路迈进。经常听到人们说这样一句话:成功其实并不难。它的意思是说: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难,那样只会使人处于自我束缚中。
通用电气是一家多元化公司,拥有众多的事业部和成千上万的员工,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员工,使他们达到尽可能高的生产率,是杰克·韦尔奇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他认为,过多的管理造成了懈怠、拖拉的官僚习气,会把一家好端端的公司毁掉。最后他总结出一个在他看来是最正确而且也必将行之有效的结论:管理越少,公司情况越好。治理大国,就像烹小鱼一样。管理企业,就像照顾家庭一样。指挥作战,就像下棋一样。越简单的思维,就越容易解决问题。
迂回的智慧:结果就在拐弯处
一位奄奄一息的年迈父亲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说:“我这辈子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你们,只有17只羊,我要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可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得九分之一,但所有人必须分到活羊。”
父亲说完就咽气了,弟兄们安葬了父亲,就开始分羊,但是父亲的一条“死规定”把整个分配卡住了:所有人分到的羊必须是整只活羊。
这时候,一位带着一只羊赶路的智者路过此地,他听到了这件事,就对三个儿子说:“把我的那只羊也加入到你们分配的羊群里,你们就按父亲规定的比例去分吧。”这样他们就有了18只羊,按规定的比例,老大分到一半即9只,老二分到三分之一,就是6只,老三是九分之一,他分到了2只。大家高高兴兴地得到了自己的分配后,发现还有一只羊没有被分掉。智者说:“那只羊是我的,现在我就牵回去了。”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那就只能把羊分尸了,按照老父亲的安排活羊是分不周全的。但老人用添一只羊的智慧,迂回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羁绊时,往往不能非常清楚地找到问题的根源。要想找到根源,就要迂回一下,避开思路上的限制。
一块巨石挡住了河水,但河水依然从巨石的身旁迂回奔向前方,改变了路径并不会改变流水的最终方向。迂回思维是指在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用直接的方法得不到解决,就采取间接迂回的方法,设法避开障碍,取得成功。
从事微特电机技术的人都知道,电感移相器移相误差的测试是一项难题,高频移相器多相误差的测试更是难题。测试移相误差的专用仪器“相位计”,无论国内国外,测试准确度都不是很高。测试低频移相误差都很难保证测试准确度,测试高频移相误差根本不行,误差达到一度多。后来,操作者采用迂回思维方法想到,仪器从0~360度各点的误差确实太大,但仪器的每一点的重复精度是很高的,即每一次这点的测试误差基本是一样的。这样,只要我们在测试移相器的移相误差时,将移相器移相的15度、30度、45度等等各点,用另一移相器进行0度补偿,使它各点的移位度数相减后,始终是15度。这样,移相器虽然每15度一点,已经转了360度。但相位计每点均在15度点定角测试,仪器的定角点测试精度是很高的。这不但解决了低频移相器的相位误差测试问题,也解决了高频移相器无法用相位计测移相误差的问题。
“此路不通”就绕个圈,“这个方法不行”就换个方法,应该成为每个人的生活理念。思路一换天地宽,将问题转换一下,巧妙运用迂回思维法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式,能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在工作的过程中能体会到运用迂回思维的乐趣。
在按常规思维解决不了的时候,要采用迂回的思维方法,不要陷入死胡同,一个劲地追到底。转个方向,通往罗马的道路有很多条,及时转换思路,改变方法,以退为进,寻找一条更加通畅的路。
全自动洗碗机是一种厨房家用电器,十分适应现代生活。然而,当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率先将全自动洗碗机摆在电器商场的货架上后,却出人意料地遭到冷遇。
无论使用何种宣传手段,人们对洗碗机还是敬而远之。从商业渠道传来的信息也极为不妙,新研发的洗碗机眼看就要夭折在它的投放期内。
通用公司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原来是消费者的传统观念在起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连十来岁的孩子都能洗碗,自动洗碗机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即使用它也不见得比手工洗得好。机器洗碗先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增添了不少麻烦,还不如手工洗来得快。而且,自动洗碗机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儿”将损害“能干的家庭主妇”的形象。一部分人则不相信自动洗碗机真的能把所有的碗洗干净,认为机器太复杂,维护修理肯定麻烦。还有一些人虽然欣赏洗碗机,但认为它的价格让人不能接受。
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公司只好请教市场营销设计专家,看他们有何金点子。智囊们经过一番分析推敲,终于想出一个新办法:建议将销售对象转向住宅建筑商。
起初,人们对该建议普遍持怀疑态度,建筑商并不是洗碗机的最终消费者,他们乐意购买吗?在通用电器公司的公关人员的说服下,建筑商同意做了一次市场实验。他们在同一地区,对居住环境、建造标准相同的一些住宅,一部分安装自动洗碗机,一部分不装。结果,安装了洗碗机的房子很快卖出或租出去了,其出售速度比不装洗碗机的房子平均要快两个月。这一结果令住宅建筑商感到鼓舞。当所有的新建住房都希望安装自动洗碗机时,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的自动洗碗机的销售便十分畅通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条思路:其一,将洗碗机直接向家庭顾客推销,效果不佳;其二,将洗碗机安装在住宅里,借助房产销售卖给了家庭用户,结果如愿以偿。前者是直线思维,后者是迂回思维。运用迂回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避直就曲,通过拐个弯的方法,规避摆在正前方的障碍,走一条看似复杂的曲线,却可以尽快到达目的地。这是迂回思维的智慧,也是迂回思维的魅力所在。
整合资源,小舞台也能唱大戏
美国一个糖果厂商罗宾,只拥有一家糖果小厂和几家小店,销售状况不理想。公司因为是小厂没有广告部门,也请不起大策划公司为其产品的销售提供创意。面对越来越差的销售局面,罗宾整天都在想:怎样让小孩子都来买我的“香甜”牌糖果呢?
为此,他吩咐以观察家自居的员工杰克出去看看孩子的行为。一天,杰克看到一群孩子在玩游戏,孩子们把几颗糖果平均放在几个口袋里,由一个公选的人把一个“幸运糖”(一颗大一些的糖)放进其中某个口袋里,不许别人看见,然后大家随意选一个口袋,有幸拿到“幸运糖”的人就要享受特权,即他是皇帝,其他人是臣民,每人要贡献一颗糖。
杰克看到这个情景后,回去对他的同事约翰讲了这个故事,引起了约翰的注意。约翰思索着这种奇怪而有趣的游戏规则,突然一个灵感撞入脑海。当时,美国的许多糖果是以1分钱的价格卖给小孩的。约翰建议罗宾就在糖果包里包上1分钱的硬币作为“幸运品”。罗宾让很有游说天赋的巴特尔写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广告:“打开,它就是你的!”
如果买中了包有硬币的糖就等于完全免费,这一招很有效果。孩子们都去买来吃。罗宾的年轻女秘书建议把“香甜”这个名字也改为“幸运”。将“幸运”糖描绘成一种可以获得幸运机会的新鲜事物,并塑造出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形象作为标志,使人人都非常熟悉。因为这个促销方法奇特新颖,立即闻名全国。糖果的销量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涨了几百倍。
转眼间罗宾就拥有了800多万美元的资产。
罗宾在竞争激烈的糖果行业能赚得盆满钵满,在于他综合了员工的能力。虽然没有自己的创意策划公司,没有专业的广告公司,没有形象公关,但他集合了全公司员工的优势,创新突破,找到吸引小孩子的东西。一个有能力不退缩的人,能巧妙地运用资源,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舞台可以唱大戏,冷板凳也能坐成热炕头,关键是能否用好这个舞台。立足岗位、作风扎实的人可以把小舞台唱大,方法就是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薛先生是某国企新聘的销售总监。原来每年营销大会的时候都要在五星级大酒店要花费都要十几、二十万。薛先生刚去的那一年,公司换了新老板。营销活动只拔了五万块钱。老板还提出标准不能降低,而且要有新意,要让大家满意。
很多人都对他说:“薛总,我们这个新来的老板这么做,分明是给你出难题!”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这样的。资源不够,这是明摆着呢,但真的没法做吗?
薛先生却组织了一个与会者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推销会。
他租了一个技校的礼堂。“重温红军长征,发扬艰苦朴素精神,再展营销新雄风”是推销会的主题,与往年奢华花俏的宣传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是发扬艰苦朴素精神,到酒店做就没有这种氛围,技校礼堂反而更合适。他又去戏院里边租了一些很便宜的士兵服装和道具。在大会开始之前,先放映了一部电影《长征》。看完电影回来,所有的人一起过刀阵,参加推销会的客人最多在电视里看过,现在亲身体验都觉得极为新鲜。会场里贴着经典怀旧的毛主席语录。薛先生特意为每个分公司经理做了一套将服,后面还为他们配几个士兵,士兵还扛着写着经理姓氏的旗子,让这些经理都很惊喜。从茶楼里面租了几把太师椅,老板都穿着黄袍、文官服坐在上面。老板也极为震撼。
当所有分公司经理入场的时候,全场轰动!会场放着气势磅礴的古琴曲《将军令》。大会开完,所有分公司经理端着土罐,士兵开始倒酒,一人一碗,众人一饮而尽。然后老板拔出宝剑,大吼一声“出征”。
最终这届展销会签约资金大大超过了往年,而展销活动最后一共才花了两万七千块钱。
没有奢华的会议室、没有隆重的装扮,仅仅只有一个小礼堂、在别人眼中过时的景与物,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引起了分公司销售经理和客户老板的共鸣,这种从未有过的营销会也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虽然资源有限,但只要善于挖掘资源,运用得当,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类似的困境:资源有限,任务艰巨。但优秀员工的卓越之处就在于能充分挖掘有限资源的优势,匠心独运优化资源化腐朽为神奇,整合不同资源,做出别人达不到的业绩。
很多时候,位置的大小并不是最关键的,检验一个人的能力就是能否整合当前资源变拙为巧、把短处整合为长处,把劣势整合为优势。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整合资源的员工在职场才有极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