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是整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成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文化元素。因此重视民间文化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宝鸡曾是姜炎文化的故土,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宝鸡民间文化就是几千年来宝鸡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具有宝鸡地方特色的礼仪习俗、语言和艺术、美术、工艺的总和。这种文化是一种凝聚和激发宝鸡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发展宝鸡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其中的工艺美术、饮食文化和民间戏剧等只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以保护和发展,就能够满足人民的某些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建设旅游名市不仅要推出一批宝鸡的自然景观,而且还需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氛围与其相映衬。例如,人们到云南石林,除了欣赏那里的山水外,还要领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情。在营造旅游名市的人文环境方面,宝鸡民间文化大有可为,可以开展民俗游,可以向游人提供民间工艺美术、古玩之类的旅游纪念品,提供民间戏曲、舞蹈之类的文艺节目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一方面为宝鸡民间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其获得较大发展;另一方面又使其受到冲击而趋于异变或衰落。
其发展表现在一些工艺品的制作采用了现代机器,式样更加大方美观,而且由过去的小批量生产、小范围经营发展为较大规模生产和较大范围经营。如剪纸、刺绣等,过去完全是手工制作,现在已可运用电脑;过去销售一般不出市或县,现在则可销往省内外一些旅游景点和城市的工艺品商店,进入千家万户乃至世界上的不少国家。由民间鼓乐队组成的方阵在公祭和开业庆典等活动中大展雄风。民间社火、秧歌每年都能够在花灯节上演出一些时兴节目,搞出一些新花样,演出效果几可使城里万人空巷,给一年一度的春节增添了不少喜气。连续两年凤翔的泥塑马、泥塑羊被选为国家邮票图案,扩大了宝鸡工艺品的知名度。悄然兴起的奇石、古玩、字画等收藏热,成为宝鸡民间文化中的又一新亮点。随着宝鸡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宝鸡旅游业的发展,对文化和工艺美术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民间文化市场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其异变和衰落表现在:一是一些礼仪习俗由于专业公司的操作和传媒的影响,逐渐与外来礼仪习俗相融合而失去了宝鸡特色。如婚庆活动,因为婚庆礼仪公司主持或受电视中婚庆仪式的影响,其程序和做法已与过去的宝鸡地方传统相去甚远。二是由于学校普遍实行普通话教学,农民外出务工与人沟通需要比较规范的语言,使宝鸡方言逐渐趋向弱化和消失。三是饮食文化在急功近利、片面逐利等不良风气影响下,出现了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倾向,逐渐失去了传统风味。四是一些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如刺绣、剪纸、版画和皮影戏等,由于市场萎缩、效益比较低下,致使年青一代多不愿学以为业,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笔者并不认为过去的宝鸡民间文化都有其一尘不变、继续存在的合理性。衰落的不一定都要复兴。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民间文化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有些会逐渐消亡,被新的风俗、新的大众文化所取代;冇的必然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与时俱进获得发展,而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有的则会与周边的、外来的民间文化相融合,甚至被同化而失去地方特色。总之,新陈代谢,有兴有衰,激荡融合,发展变化,这是民间文化的本来面貌。
民间文化的这些变化是一种自发现象,其中有些变化是正常的、合理的,有些则相反。为了使宝鸡民间文化的变化趋向合理、趋向优秀,有利于宝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需要对其施以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文化工程。
关于保护。首要的是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民间文化,树立起民间文化是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的观念,切实解决缺人才、缺经费和基础设施差的问题。有条件的县应尽早建立博物馆,条件不具备的也要积极筹建,争取做到县县都有博物馆,用以收藏和展览民间文化遗产,以此教育青年,服务旅游业。宝鸡市文化主管部门对民间文化保护工作要加强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检査。其次是对一些即将失传,但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民间文化成果要加以抢救性整理。在这方面我们过去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多数县已编成了本县的《民间故事集成》、《民间美术集成》、《歌谣读语集成》等,有人已出版了{西府方言》。今后还应有计划、有组织地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整理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可以考虑将一些杰出民间剪纸、刺绣、泥塑等艺人的作品也纳入整理范围。在手段上除了整理成书外,还可以摄制成像、成碟,作为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再次是对民间文化市场进行整顿和规范。诸如岐山臊子面、凤翔豆花泡馍之类,完全可以由所在县作为商标予以注册登记,以利保护。今后凡以地方特色饮食冠名的饭店(馆),应由工商、文化等部门组织行家进行严格评审,达到名实相符后方可批准挂牌;对已冠名的要重新审查,合格的保留原牌子,不合格的由工商部门责令其摘牌更名。四是成立宝鸡市民间艺术学校,内设公共文化课及民间音乐戏剧、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文学、民间礼仪等专业课,为有志于民间文化的青年提供一个深造之地,才能使宝鸡民间文化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
关于发展。一是要采用当代新的技术、新的手法,对民间文化从内容、题材、式样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使其既保持浓郁的宝鸡乡土特色,又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二是要大力开拓民间文化市场。可以明确提出科技兴宝、文化兴宝、人才兴宝,把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作为一个产业纳人经济发展计划中逐步做大做强。要把民间文化渗透于宝鸡企业的商标、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服式和广告的设制、出版物的封面、饭店、街道的名称、导游的讲解词及其他服务之中,使外边的人一进入宝鸡就能强烈地感受到它无处不在,借助民间文化宣传宝鸡、推介宝鸡,提高宝鸡的知名度。政府要为民间文化企业的发展牵线搭桥,拓展市场。对新创办的文化企业应当在资金方面给予扶持,税收方面给予减免,在实现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中促进民间文化发展。三是要定期举办各县及全市民间文化交流会或艺术节。为民间文化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提供一个平台,通过交流实现其价值,促进其发展。四是要扶持研究宝鸡民间文化的新人新作。各社会科学学术单位每年都要在自己的科研课题中列出一定数量的民间文化课题,与其他课题一道进行评审奖励。市上还可设立宝鸡民间文化专项奖励基金,在宝鸡市文联或社科联成立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定期对发展和研究民间文化贡献突出、成果影响较大的新人新作进行重奖,以此调动人们发展宝鸡民间文化的积极性,引导其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