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陕西·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报告集
36658200000025

第25章 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与探讨

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渗透。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核心,全球范围内正在掀起一股发展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浪潮。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高综合竞争力,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陕西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实施文化自身开发的重要途径,也必将成为陕西省经济总体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文化产业的开发上,陕西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厚的文化资源不仅直接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空间,而且也为其赋予了诸多的现代意义。这些文化资源特有的原创性和独立价值,以及原始、古朴的风貌,与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核心的社会构成了强大的参照和反差,从而使它在现代社会中重新获得了价值。因此,我省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便成为今天文化产业开发的热点,以民俗、地域文化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影视、文化娱乐、音像、艺术品等已经成为投资热点,至于文化旅游业,更是国内外投资者和消费者瞩目的亮点。

一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依托优势文化资源,实施科技和文化的融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升文化的创新能力,使文化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基础条件不断改善,产业领域不断扩大,结构层次逐步提高,文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文化产业已展现出良好开端和广阔前景。据统计,截止2007年底,全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结构10803个,从业人员58430人,年总经营收人22.53亿元,年增加值18.64亿元。

但就目前而言,陕西所具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文化产业在总量、规模、产值和效益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创新精神不强,对文化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认识不足,忽视文化软环境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文化发展规律研究不够,除西安有文化产业具体发展规划外,其余地市均没有出台相应规划。由于规划没有先行,致使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尚未形成,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没有完全打破区域、部门界线,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文化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二是制约陕西省文化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到位,现行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分为文化、文物、广电、出版、旅游等多个部门,不利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文化行政部门仅仅是本系统“小文化”的范畴,在管理职能上存在缺位问题,不能有效地履行管理社会文化产业单位的职责;三是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优势发挥不明显,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目前,只有少数文化单位效益较好,大多数文化单位经济效益很差,加之地方财政投人不足,开发利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致使部分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水桶的“短板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五是政策法规尚不完善,资本投人特别困难,投融资渠道十分有限,优惠税率难惠及;六是专门人才十分匮乏,特别是缺乏一大批既懂艺术生产规律,又懂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经营人才。

二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实力,已经成为陕西加快发展、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又快又好发展,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积极营造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一要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投融资渠道,加快筹建陕西省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转变资金投入方式,通过“拨改投”、“项目制”、“以奖代补”、“政府采购”及社会化运作等多种方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进人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申请上市或借“壳”上市。二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落实好与文化相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设备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尽快出台陕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配套政策,加大对文化发展项目在财政税收、投融资、资产处置、社会保障、项目用地、税费减免和拆迁安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三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切实做好转制企业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有条件的进入产权市场交易,整合和盘活国有资产。四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重点培育文化旅游、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游戏动漫和艺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以转企改制为重点,确立企业文化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组织。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五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推行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柔性流动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允许各类人才以其拥有的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参股和分配收益。鼓励文化产业单位与院校联合,发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教育,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熟悉国际规则的文化经纪人、会展策划和艺术家等专业人才。

第二,发挥资源优势明显的特点,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总体上看,陕西省近年来主要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呈现出资源型文化产业的特点。下一步要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用资本整合文化资源,用现代资本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打破现有的运行体制,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文化资源整合,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努力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根据陕西省文化资源现状和发展潜力,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1)文化旅游业要支持和鼓励文化单位加大研究、创作、开发和设计力度,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传媒技术,深人发掘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以“仿古迎宾人城式”、“仿唐乐舞”、“华山魂”等经典创意产品为典范,运用国际化的流行元素,打造包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震撼力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充分凸显“千年帝都”、“秦风唐韵”、“丝路起点”、“红色革命”、“黄土风情”、“世界佛都”、“生态人文”等文化旅游主题。围绕陕西省“168”旅游项目,鼓励产业集聚,策划与布局文化旅游创意项目,充分利用各地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名城、名人故居、历史传说、民情风俗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一批集旅游观光、艺术欣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园区,提升陕西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科技含量,扩大陕西文化旅游的规模和效益,打造文化特色旅游品牌,形成文化旅游的“金项链新亮点。

(2)文艺演出业。要把发展文娱演艺业与旅游、广播影视、体育、餐饮、休闲等活动相结合,以建立繁荣有序的演出市场为目标,改制、组建、新建各种形式的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艺术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和演出中介机构,形成公有制、非公有制、股份制等多种艺术表演经营组织形式并存竞争的格局。以深化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为契机,鼓励有经济实力的经营实体冠名、收购或兼并现有艺术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实现优势互补,推动演出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多种艺术表演经营组织形式和演出中介服务机构,形成适应市场的良好运行机制,引领文化娱乐走向超市化、连锁化、规模化和品牌化。

(3)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作为优势产业,必将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增长的新的增长’极。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是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制定完善符合创意产业发展规律的规划、政策,强化协调机制,统筹引领发展,加大创意产业投融资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产业对接,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要以西安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西安高新区创意产业园区,努力实现多媒体、数字技术与动漫游戏、电影拍摄、民间艺术等文化产品的有效结合,延伸文化产业链,充分发挥陕西省文化资源丰富、科教力量雄厚、高新企业密集等优势,积极扩大动漫产业发展。

第三,挖掘文化产业发展亮点,做大做译产业规模和品牌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高效应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叫得响的文化品牌既是文化产业发展可挖掘的亮点,也是实现陕西“文化强”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

文化基地建设方面,主要是:依托西安高新区,以西高新动漫企业集聚区为核心,努力建设国家级的文化创意(动漫)产业基地;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依托,建设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会展园区;以西安文艺路改造为重点,建设我国西部重要的文艺演出基地。同时,各市都要力争建设1-2个既有厚重文化底蕴和鲜明地方特色,又有集约化、规模化效益的文化产业园区,使其成为彰显文化底蕴的平台,成为陕西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和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