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汉风农业观光体验园区:1)“汉代农作体验+观光旅游”型果林业,包括农耕、果实采摘和销售、在园地指定位置观赏果园景观和休息野餐等综合体验;2)养殖与垂钓项目;3)汉代农作工具、农民服装等仿制品展示与出租服务项目;4)歇息性饮食等综合服务项目;5)陪葬墓标识性展示与游览;6)盆景观赏园。
(3)汉民俗聚落园区(三兆汉风民俗村):1)体现汉代风情的百姓嫁娶、寿诞生日、传统节日等特殊节日庆典礼仪展示体验及特色餐饮项目;2)农家乐型住宿餐饮业;3)灯笼制作工艺展示及体验项目;4)汉代民俗工艺品交易市场。
(4)汉代工商文明休闲体验园区:1)纺织业展示与纺织体验项目;2)酿酒工艺过程展示与体验项目;3)舟车制造业(虚拟成像)展示项目;4)漆器制造业(虚拟成像)展示项目;5)汉杜陵博物馆;6)森林旅游纪念品加工与销售;7)歇息性餐饮服务项目;(5)汉陵邑文化休闲园区:1)杜陵邑遗址展示项目;2)抢救性陪葬墓展示项目;3)陪葬墓标识性展示;4)登高观景台;5)斗兽场。
(6)甲第与夷邸园区:汉代府邸街,主要包括高品位、中低容量会所和园区相关参与机构办事处。
3.汉杜陵遣址区域遗址文化产业的关联性分析(1)文物遗址观赏产业间的区域关联性分析主陵展示区汉杜陵区域遗址整体风貌观赏业与寝园遗址展示、杜陵邑休闲区、杜陵邑遗址展示以及抢救性陪葬墓文物展示观赏业有强烈的整体观赏与局部补充观赏关系。在主陵区能够观赏区域陪葬墓的整体分布、壮观情景及陵邑的具体位置,但观赏不到杜陵邑遗址的具体现状和陪葬墓中的具体内容。而这些观赏内容在杜陵邑休闲区得到展示。
主陵展示区汉杜陵区域遗址整体风貌观赏与其他区域遗址观赏形成整体观赏与个体认识的关系:通过整体观赏确认特定墓葬的大概位置,以及其对遗址整体景观的影响,通过局部观赏认识具体墓葬(包括墓葬主人的身份、地位等)。同时,从主陵向外扩展,游人对遗址的感受可能淡化,行为上可能趋向于现代活动。通过陪葬墓内部文物的展示观赏,有利于再度提醒杜陵遗址的存在及其重要性,从而强化游人对汉杜陵遗址的保护意识。
(2)文物遗址观赏产业和区域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通过主陵区文物遗址观赏产业的发展,使游人不仅观赏到其他区域汉代文明现象,而且通过远景观赏感受到现代文明和汉代文明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者之间形成一种整体景观欣赏和区域体验感受的关系。通过上游观赏到下游实践体验,使游人达到心里满足。通过林木种植业的发展,借助不同树种保护、标识和展示陵墓遗址。通过汉代农业文明、工商业文明、各种生活习俗的展示欣赏与体验,加深人们对杜陵遗址价值的认识,提高杜陵文物遗址的综合价值和杜陵区域综合竞争力。
(3)森林产业间及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分析杜陵保护区的林木树种主要包括银杏树种、杨树树种、果林树种和观赏林树种。它们不仅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和观光效果,而且其主产品或副产品可以作为餐饮业和森林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从而在陵园保护区域系统中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另外主产品或副产品也能通过区域外部产业链延伸产生经济效益。
(4)休闲体验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现代游人虽然竞争压力大,工作辛勤劳苦,但对各种传统节日和旅游黄金周特别重视,通常喜欢在节日与亲朋好友聚会和放松。餐桌聚会,餐桌商务谈判、会议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总目标为指导,以汉杜陵区域背景为基础依托的一种特殊的多组织和谐运作模式,其基本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已经司空见惯,而参与体验式休闲旅游活动方式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休闲体验旅游业通过休闲体验旅游活动方式使各个园区的其他产业经营富有新意和旅游吸引力,延长产业链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汉杜陵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基本结构模式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汉杜陵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结构模式应该是以汉杜陵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总目标为指导,以汉杜陵区域背景为基础为依托的一种特殊的多组和谐运作模式,其基本结构形式如图7所示。
五地方政府在发展汉杜陵遗址文化产业集群中的重要职责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汉杜陵遗址区可以采取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方式,经过多方参与、和谐运作,促进杜陵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模式选择上,由于大遗址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稀缺性公共物品,实现大遗址的有效保护不仅是一个政治目标,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基础和前提条件。这一特点决定了发展区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只能采取政府主导型模式。在其中,政府要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政府必须扮演架构者和监控者角色;另一方面,政府还是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扮演架构者和监控者角色,就是要根据该区域的发展条件,不仅要制定规划方案,而且还要对其加大力度组织实施。在组织实施管理过程中,政府应具有以下九方面重要职责:第一,成立杜陵遗址区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管理委员会,创建新型区域运营管理体制。第二,通过对农户土地使用权分片地估价的办法,合理确定土地使用权价格,向区域农户整体购买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统一组织运作。或者根据园区发展规划要求,以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影子价格为依据,确定农户土地使用权股价和最低风险保证金,由政府担保,以此股金向企业入股,通过股份制形式将农户拥有政策使用权的土地集中起来,由企业集团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统一运营管理。第三,加强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投资与管理。首先应该按照杜陵保护规划中的道路系统规划建立汉杜陵区域的道路网络体系及其配套照明,绿化环境,同时根据道路网络体系和汉杜陵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各景区景点布局,建立公共给排水网络体系、公共供电网络体系、电子信息网络体系,并引人民营化委托代理机制对遗址保护区域的公共事业实行统一管理。前期的物业管理费由政府财政承担。待到该区域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后,物业管理费用可由园区进驻单位和地方政府按一定原则共同分担。第四,逐级落实规划项目。负责督促和审核企业、村庄制定详细发展规划,促进区域产业集群规划项目的落实,监控区内组织的其他不规范经营行为。第五,负责汉杜陵遗址区域对外经营方面的统一品牌建设与管理。第六,按照规划要求,对区域内现有组织进行整改。对详细规划及经营活动不符合遗址保护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要求的中小企业,应限期整改,对整改后还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应勒令尽快退出。第七,负责招商引资和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其他组织有序进人和多组织和谐运作。第八,建立健全地方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包括:(1)遗址文化遗产资源补偿基金的提取政策;(2)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土地使用政策;(3)遗址保护区域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4)吸引企业投资和可持续经营的税收优惠政策;(5)企业之间网络联系的行为规则。(6)对三兆村按照汉民俗文化要求改造建设新农村的相关支持政策。(7)区域社会保障政策等等。第九,积极负责举办区域内外大遗址文化产业发展相关的多组织参与活动,增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对该区域发展的多方关注。只有通过上述政府行为,才能为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网络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和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汉杜陵遗址区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
政府作为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应该适应时代变化,根据区域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制度建设和适时调整管理手段,提髙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监督调控水平。
总之,建立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科学规划引导、制定科学的支持政策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必须优先到位,才能引导其他组织有序进人和多组织和谐运作,这是大遗址区发展可持续性遗址文化产业集群的关键。否则,大遗址保护和组织发展均很难实现可持续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权东计、朱海霞着·(大遣址保护与遣址文化产业发展》[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6-7。
2008文化产业发展研究197[2]朱海霞、权东计·《大遗址保护与区城经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建立大遣址文化产业集群》[J]·长沙·经济地理.2007(5)。
[3]权东计、朱海霞等·(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07.8。
[4]曲江街道办事处综合统计站·《2000-2005年统计年鉴》[Z],西安:曲江街道办事处综合统计站,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