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电影虽然是西影的主打产品和拳头产品,但西影同样也不能忽视纯商业性影片的创作。西影一直以来所进行的纯商业片的创作为西影赢得了高额的票房收入,为陕西的文化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黄河大侠》《东陵大盗》系列《独孤九剑》《大话西游》等影片就普遍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像西影2005年拍摄的商业片《情颠大圣》也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收人,在国产影片票房前十位中名列第六位。
总之,西影集团只有继续拍摄一系列为全国观众乃至世界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商业片,同时又要拍摄一大批为国内外影坛所认可的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俱佳的西部电影,那么西影才会真正走向一条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陕西电视剧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潜力
从新时期以来直至整个80年代,陕西的电视剧生产不仅数量少,且都反响平平。这种“波澜不惊”的窘境在1990年的《铁市长》和1992年的《半边楼》出现后得到了根本改观;《半边楼》荣获了第13届“飞天奖”一等奖、优秀编剧奖。继《半边楼》之后,《神禾塬》(荣获第14届“飞天奖”二等奖)、《秦川牛》(荣获第15届“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二等奖)、《道北人》《庄稼汉》《大秦腔》《老城墙》《老房子》等一批具有“黄土地气息”、“古城风韵”和“关中风情”的电视剧纷纷涌现,充分证明了陕西电视剧的创作实力,这些电视剧在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特征。
以2004年为例,陕西全年共生产电视剧533集,以每集投资30万计算,投资可以达到1.6亿元,加上电视电影,陕西省2004年影视剧的总投资至少也在2亿元左右,产业利润估计有4000万元。从2000年到2005年的5年间,陕西共拍摄电视剧109部2162集,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发展到133家,影视生产综合实力进人全国四强。仅2002年就有6部由西安制作机构参与制作的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2003年又有《铿锵玫瑰》、《世纪突围》等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其中《好人李司法》(荣获第20届“金鹰奖”优秀作品奖,第22届“飞天奖”中篇电视剧二等奖)、《郭秀明》(获第24届飞天奖三等奖、第九届全国农业影视“神农奖”)……除了这些获奖的作品外,另外还有收视率极高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西安事变》《郭秀明》《失乐园》《西安虎家;K关西无极刀》《关中刀客》《关中匪事》《关中秘事》《关中女人》(关中男人》等,这一大批电视剧标志着陕西的电视剧产业开始得以真正兴起;在全国的电视荧屏上成为诠释大西北文化和大西北人精神的一道亮丽风景。
当然,陕西的电视剧生产与创作从生产数量和影视公司的规模实力上来说,一直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电视剧的生产质量还亟待提高,因为绝大多数电视剧都是小规模制作;制作精良、上央视的电视剧极少,这些电视剧既没有取得一定的艺术水准,同时也没能获得一定的商业效应。另外,绝大多数陕西民营影视公司自成体系,各自为政,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因而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不可能拍出鸿篇巨制,也无法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任。陕西电视剧产业的发展除了依靠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部电影集团等国有制作单位的努力外,也急需对西安的民营影视公司进行力量整合,使之共同致力于陕西电视业的发展。各影视公司零星拍片容易造成题材撞车、资源浪费,只有走集团化的道路才是大势所趋。也只有把陕西国有影视制作资源与民营影视制作资源进行联合、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陕西的电视剧产业才能进一步做强做大,从而去抢占国内乃至国际的影视市场。
五对构建陕西影视文化产业平台的一些想法与建议
就陕西影视文化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我以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陕西的影视文化产业平台,打造西部影视产业的高地:
首先,对外打造精品,宣传陕西,努力占领国内外影视市场影视精品的创作生产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途径,它对陕西和西安文艺创作和西部文化强省、强市的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影视精品的创作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有观众、市场和生命力;在走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同时又不乏思想性、艺术性的前提下,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陕西的影视剧肩负着宣传陕西,塑造陕西形象,展现陕西魅力的重要任务。因此,陕西影视剧必须有精品意识,以精品再现陕西厚重文化的实质和陕西人的精神实质,把真实的陕西、美好的陕西展现出去,从而宣传和重塑陕西形象。另外,精品生产与创作也是弘扬先进文化、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最佳途径。由于影视这种传播媒介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工具,因而先进文化的建设就离不开影视精品的打造和繁荣。优秀的影视作品总会高扬时代主旋律,反映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激励和讴歌崇高的民族精神。如获“飞天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的《好人李司法》、《郭秀明》等剧就是此类的代表。总之,打造陕西影视精品,我们既要以速度和数量来占领市场份额,又要以品位和质量来引导大众消费,以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先进性。
其次,对内走有区城文化自我特色的大众化之路陕西影视剧不仅有对外塑造陕西形象的任务,也有对内满足陕西人民文化、精神需求的任务。区域文化、通俗化、大众化是陕西电影、电视剧应始终坚持的方向之一。
陕西既有着辉煌而又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又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与共聚的区域。厚重的传统历史积淀以及现实的多元文化使得陕西影视剧在走大众化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因此,陕西影视剧产业的整体发展,必须对自己的家底进行详细的调査研究,充分考虑本地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及本地人民的实际需求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与特征,制作出符合.本地人们需求的大众化的节目,同时也能够在差异竞争中赢得外区域受众的认可。电视连续剧《西安虎家》和以《关中匪事》为代表的城市剧与关中风情剧就走了一条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它们在充分利用区域特色和区域资源之际,更是通过直观影像具象地传达和演绎了古城特色和关中风情。而近年陕西电视台的《都市碎戏》、西安电视台的《狼人虎剧》等电视方言短剧的兴起与热播也是陕西电视剧走通俗化、大众化之路的一种方略,值得总结经验和教训。
再次,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路线“本土化”就是依据本地域的特殊环境,立足本区域的社会现实,按照本地域电影、电视剧、电视产业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本地电影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电影作品和电视节目。“国际化”是指影视剧和电视节目的创作在影像直观上,要运用跟世界同步乃至世界一流的视听语言;而在思想、内容以及主题上,则一定要反映全人类心灵息息相通的,具有普适性、共通性乃至前瞻性的永恒母题。另外,在产业化运营方面,要更多吸收国际国内先进的影视产业运营经验,走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之路。只有“本土化”与“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才会使陕西影视剧的“本土化”获得更大、更多的张力和空间。
总之,如何立足于陕西本地域的文化平台,创造和形成具有自己文化独特性的陕西影视剧产业,建构西部文化产业高地,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力求在坚持地域性的同时,寻找到地域性与普遍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连接点,在多重的文化平台和多元的文化语境之中,使陕西的影视文化产品能够反映出人性在深层次上的共通性之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范畴,更加具备文化产业的商业属性。也只有创作出一大批“陕西制造”的具有“陕西”“关中”“长安”“西安”风味的影视剧广陕西影视”的品牌才会真正得以崛起,陕西的影视文化产业才会真正傲视群雄,而我们也会无愧于历史对陕西丰厚文化资源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