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陕西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最后确定在继续实施陕西省新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支持文化建设的“11234”工程,即设立1个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组建1个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实施2大工程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抓好3个特色园区;重点建设4大产业基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实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主要是通过不断完善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体实施四个重点项目。
——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工程。针对目前村级存在的“资金使用分散、试点村分散、村建设规模小、项目发挥作用小”的问题,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鼓励捐助、资源整352合”的思路,与目前实施的村级示范文化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设具有多功能、综合性的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同步实施室外体育场所建设和配备图书、体育健身器材、办公设备和文化活动设备等,预计2007-2015年需要总投人11.7亿元,其中:需要省财政投入3.4亿元。今年,需要省财政投人4300万元。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经调查,陕西省目前尚有32127个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需解决广播电视覆盖问题,其中属于国家计划的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盲村有23043个。为确保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使全省贫困地区农民群众能收听收看到中央和省台在内的35套以上电视节目和4套以上广播节目。该工程共需地方投人1.61亿元,其中:省发改委投入4500万元,省财政投入5900万元,广电局自筹2100万元,其余3600万元由西安、延安、榆林三市筹措。今年计划实施5900个村,需要省财政安排资金1085万元。同时,省、市、县三级要建立长效运行机制,解决“村村通”工程运行维护管理问题,确保“村村通”“长期通”。
-城市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城镇为依托,以社区为重点,搞好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省1616个社区中,只有450个社区建有体育活动场所和装有健身器材,占全省社区的28%。计划至2010年实现城市社区均有健身体育器材。每个社区配备3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1166个城市社区总计需要投人3498万元。今年,计划在200个城市社区配送体育健身器材,资金投入600万元。
——大型文艺演出。通过举办三年一次的全省少年儿童艺术节、全省农村文艺调演、全省社区调演等大型示范性活动,引导基层文化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年需资金100万元。
(2)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启动实施一批精品文化项目,重点打造一批经典文化产品,促进陕西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一陕西金版图书工程。支持出版(经典陕西》、(新农村书系》、(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库》、《四部文明》4种系列图书。其中,(经典陕西》已初步成型;(新农村书系)已进入正式编辑阶段,9月份可出版二分之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书库)已完成前期调研,大纲正在策划之中;(四部文明》与曲江产业园合作,取得2000万资金投人,正在编辑之中。需要省财政投入资金700万元。
——革命文化艺术精品工程。以延安市原有的《走进延安》为基础,创作重排反映红军延安生活、战斗情景和陕北民俗文化风情的大型历史歌舞剧目《红军延安十三年》。此剧目需要投入经费500万元。
——历史文化动漫精品。支持鼓励具有动漫制作能力的企业,开发制作反映陕西历史文化内涵的动漫精品。通过专家评审、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每部作品奖励金额为200万元,每年评选2部,共需财政投人400万元。
(3)组建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政府搭建集聚社会资本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通过股权投入,建立政府相对控股或参股,多个股东参与的股权多元化集团公司。建议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省财政一次性投入1亿元,省有色冶金集团等其他初始投资人募集4亿元。建成后,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连续5年投人2.5亿元;其他初始投资人按照股权,同比例注人资金。五年内,集团注册资金达到20亿元左右的规模。重点用于支持四个基地建设:
——西部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依托西部集团、广电网络等,支持西部影视数字化制作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影视、电视剧、音像制品业。
一陕西歌舞演艺基地。以文艺路各演艺团体为基础,建立陕西歌舞演艺基地,发展演艺业。
——出版发行、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面向市场,整合资源,加快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新闻出版发行业。
一陕西动漫基地。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园和西影基地,建立陕西动漫基地,充分发掘陕西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影视动漫业、游戏软件业、娱乐业。
(4)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通过组建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在搭建投资平台的基础上,依托陕西现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选择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打造陕西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议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地,省财政每年投入5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投人·业园区建设,逐步形成“民办官助”的投资机制。
一陕西民俗文化产业园。可在长安区大学城附近,建设大型民俗文化产业园区,把民俗文化产业园的开发和历史文化长廊的建设相结合。一是以陕西历史文化资源-从半坡遗址、人文始祖到周秦汉唐为主线,建设历史文化长廊,以周秦汉唐民俗文化为主体,在长廊四周分别建立四大民俗文化村;二是根据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兴建四个以不同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产业园,每个园内分别设置特色宾馆、饮食、民俗工艺品商店,街道上设置体现不同时代特点的雕塑;三是在园区内建设大型的广场,主要用于民间艺术表演。
——兵马俑大秦雄风遗址主题公园。通过门票收人抵押贷款,政府贴息的方式建设主题公园,公园内含博物馆、演艺馆、影视播放馆、雕塑群等。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兵马俑周围的配套设施和主题公园内部设施的建设。
一陕西书画艺术城。以西安美院为依托,利用城中村改造的机会,在美院附近划片建立陕西书画艺术城。通过政府财税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的方式,在书画城实现书法、美术作品生产和销售的完全市场化运作,形成规模经济。
综上,共需投入资金22685万元,需要省财政新增资金2亿元,其中基层文化设施建设5000万元,组建文化产业投资集团1亿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5000万元。
三保阵措施
1.规划先行,整合资源做好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形成合力,扩大公共文化覆盖面、受众面,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整合文化资源,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实行项目滚动管理制度,以项目支持方式,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2.分级分担,加大投入借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分担机制,在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建立省、市、县按项目、分比例分担机制,建立长效投人机制,保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具体是: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及设备主要由省财政负担;运行、维护和活动经费由市县负担,具体比例由设区市根据所辖县(市、区)财力状况自行决定。省财政按照以奖代补形式对实施较好的市县给予补助。
3.绩效评估,确保效果建立基层文化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陕西省财政厅牵头,组织文化厅、广电局、体育局、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建立基层文化建设质量评估近、中、远期指标体系,确保资金投入效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政策优惠,吸引投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陕西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通过政府引导的方式拓宽融资道;同时,通过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目录,明确文化产业投资方向,使社会资本进人该领域的目标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