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怯弱的。鬼谷子那里又没有埋伏雄兵百万,也没有虎豹豺狼,怎么就教他举步艰难呢?跟随先生学习三年,虽然不敢称已经目穷万卷、学究天人,但是,他敢说统兵十万他就将百战百胜,已经具有如此才能去大梁谋个将军之职也是绰绰有余吧?那么,为什么还如此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呢?
庞涓心里明白,如果在鬼谷山再待上一两年,他将能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这对于他将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可是大梁的诱惑叫他按捺不住,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反复权衡利弊,他决心一定要说服先生,让他下山,让他去大梁。
忽然,从鬼谷石屋里传出话来:“谁在外面?有话明天再说。”
庞涓一时语塞,心里想推门进去,对鬼谷子把心意表明。可先生不想见人,他硬闯进去会惹鬼谷子不高兴。真到那时,怕鬼谷子就是让他走也会怪他。无奈,庞涓只好悻悻地回到住处。
庞涓在焦灼中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庞涓在一山凹处的草地前找到了鬼谷子。
先生正在练功。庞涓看到鬼谷子盘腿坐在一个蒲团上,双手合掌举在胸前,微合双目,一动不动。草地上有许多鸟雀觅食叽噪,远处山林里有麋鹿跑过。庞涓拾起一块石头,向那群鸟扔去,鸟雀受惊四散飞去。庞涓再看先生,却见鬼谷子依然端坐,一动不动。
庞涓不敢惊动先生的练功,只好坐在不远处等候。
鬼谷子练完功,看见了早已等得汗流浃背的庞涓。不等庞涓说话,鬼谷子说:“人有六气,为元气、志气、运气、人气、灵气及和气。通过呼吸吐纳可以养气。也就是我常对你们说的,宁静可以养气,养气可盛神,因此将精气固住。这就是从神而化。”
鬼谷子先生不理会庞涓的烦躁情绪,只顾阐述他一生的修性养生经验,他说:“心志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心神就会散漫;心神散漫,志气就会消沉;志气消沉,思想就不通达。所以说心气如能有所统一,欲望就不会过多;欲望不过多,意志就不会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脉络就会通达。思想通了,气也就顺了,于是闷气也不会产生。因此,精神是这几气的统领,心灵是它们的居处,道德是它们的根本。”
庞涓早就不愿听鬼谷子所谓“出神入化”这套理论。他认为这是鬼谷子尘世不遇而逃避是非的自我安慰之说,他所说的五气也好,六气也罢,谁见过?长什么样?平时,他就不爱听先生这套理论,此时心中有事就更不愿听了。因此,几次,他都想打断他,可又总插不进话。此时,趁鬼谷子喘口气,他说:“先生,我想……”
鬼谷子旁若无人地继续叙说他的理论,说:“心志得不到培养,心气就不会坚定;心气不坚定,情绪就不会愉快;思虑不通达,意志就不会踏实;意志不踏实,应对就不会周到;应对不周到,就会使心气空虚,那就等于丧失了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灵魂,就会迷惘,干大事则不成,处小事则衰败。”
庞涓听到这里,才知是鬼谷子借说练功而教诲他今后的作为,他深情地喊一声:“先生!”低头拜于地下。
鬼谷子把他扶起来,说:“我知道你的心意,我不会拦你。学为了用,你既然已经觉得自己学成,想下山谋取功名,这是你的志气。走吧,你去寻朵花来,我为你占一卦。”
庞涓喜出望外,精神大振。他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以为鬼谷子会拦他不让他下山,却没想到,先生一点留的意思也没有,还鼓励他学为所用,下山寻求出路。他高兴得连蹦带跳寻找花去了。
鬼谷子站在一段山脊上,眺望远方,群峰连绵,烟雾缭绕。红日初升,云蒸霞蔚,满天都是勃勃向上的盛气。此时占卜正是最佳时候。
孙伯灵和众师兄听说庞涓要走及先生要为他占一卦,都纷纷登上山顶,想听先生对他说些什么。
这时正是六月,天气炎热,百花开过,没有山花。庞涓左顾右盼,寻了多时,只找到一棵草花,连根拔起,想呈给师父。但转而一想,这草花只能算草,不能算花,更不能作为大器。扔到地上,又寻找了一圈。可怪只怪再也寻不到别的什么花,只好转回身来,将那棵草花再捡起来,藏到袖中。
庞涓回到师父的房间,说:“山坡上没有什么花。”
鬼谷子笑着问道,说:“你的袖中是什么?”
庞涓不能隐藏,只得取出呈上。
这草花离土之后,又经日晒,已半枯萎了。
师父接过花看了一眼,又望了一眼庞涓,问道:“我知道你必然会采来此花的,你知道此花叫什么名字吗?”
庞涓摇摇头,显出无所谓的样子。
师父见他这副样子,就提高声调说:“此花就叫马兜儿铃呀。它一开十二朵,正是你下山之后时运的年数啊!”
庞涓一震,一改那副无所谓的样子,吃惊地望着师父。
师父接着说:“这花是采自鬼谷山,见到太阳就枯萎了;‘鬼’字的旁边加一个‘委’字,这就预示着你的出仕,必然是在魏国呀!”庞涓一震,心中暗暗称奇。
师父说:“这花一开十二朵,也象征着你三年来学术十二篇,今天拔来这花,就是说你的学业至此正好该结束了。”
庞涓第三次被震惊了,简直站都站不住了。
师父说:“庞涓,你学术十二篇,篇篇都背得很好。第四篇中说什么是‘萌芽峨罅’的一段,请再背给为师听一下。”
庞涓背诵道:“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峨罅’。”
师父说:“好!好!背得好。你这一去,望你和贪利诈伪者斗争,务必不要做诈伪欺人之事。须知诈伪欺人,到头来还被人欺,不可不戒!”
庞涓连磕三个头,连说三声:“感谢先生教诲!”起身告辞便收拾衣物去了。
孙伯灵默默记诵着先生的赠言,只觉庞涓太冲动、鲁莽,辜负了鬼谷子一片好心。
送庞涓下山的路上,孙伯灵把心里所想告诉了庞涓。
庞涓一心要下山,纵然是鬼谷子拿出镇山之宝,他也绝不犹豫。何况先生并没什么镇山之宝!
庞涓见孙伯灵仍有挽留他的意思,就说:“仁兄,先生不了解我,难道你也不了解我吗?下山求取功名是我想了几年的事。今天幸遇王团老弟,又闻魏王缺将少相,这正是我施展才能的机会。我就纳闷你和先生不但不支持,反而要强留我于山中,难道说我庞涓才疏学浅,不具备将帅才能?难道要我把全部的青春白白扔在山中才算是高世之才,才能够经文纬武、百战百胜?别人不说,单说先生他本人吧,在山中藏了一辈子,好几个国君、大夫请他出山,给以高官厚禄,他却不去,硬把一生的大好时光白白弃在山林之间、禽兽之中。现在,他自己这样碌碌无为、偷闲躲静了此一生也倒罢了,还想我也学他榜样,误我前程,我是决不答应的,你什么也不用说,我今天是决意要下山的!”
孙伯灵大吃一惊。他万没想到庞涓竟把先生和他的一片好意都误认为是要误他前程,更没想到,他跟随鬼谷子学艺三年,竟存如此不敬之心。不用细问,刚才先生的几句教诲他早已经丢到了九霄云外。想起先生为他算的那一凶卦,孙伯灵不禁为庞贤弟此次下山而担惊受怕。
孙伯灵送庞涓和王团下山,不觉间行到两年前庞涓送他的地方。伯灵想起那次被撵下山,感慨万千。
庞涓见孙伯灵环顾四周而神色黯然,也记起两年前由于他孙伯灵差点被先生赶走,心中不免愧意绵绵。他走到孙伯灵身边,真诚地说:“仁兄,咱们跟先生一起学艺三年,彼此都了解禀性。这几年里,小弟有得罪仁兄的地方,还望仁兄豁达而不计较。小弟拜别仁兄了!”说罢,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拜在孙伯灵脚前,眼中流出热泪。
孙伯灵跪地回礼,喊了声“贤弟!”便说不出话了。几年来的朝夕相处,同学习、共研磨,演习练兵、切磋剑术,春种秋收、砍柴采果,可谓形影不离、情同手足,而此时分手,不知什么时间才能聚首,孙伯灵心中不舍,但又不能强留,他说不出话来,眼泪却泉一般涌出眼眶。
庞涓感激孙伯灵三年里的关怀照应,庆幸自己在这深山鬼谷遇到一位待人敦厚善良且又聪慧盖世的兄长。他说:“仁兄在上,请受小弟再拜!这次我庞涓下山,谋不到功名便罢,一旦谋取高官,一定荐举仁兄,保举仁兄也有同样富贵之位!”
孙伯灵深为感动,忙搀扶庞涓起身。
庞涓不起,再次磕拜道:“仁兄在上,小弟我决不食言,来日如有富贵加身,定不忘仁兄。仁兄请相信我!皇天在上,我与仁兄已结为兄弟三年,此次下山,一旦功成名就,也要为我的仁兄求取功名。如有违约,叫我庞涓死于乱箭之下、乱刀之中!”
孙伯灵感动得涕泪横流,跪在地上,与庞涓紧紧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