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被秦军俘虏的消息传到大梁,魏惠王又惊又悲,急忙令人让庞涓上朝商议。
庞涓也早已听到了消息,上朝一见魏惠王,便奏说:“秦国俘虏了公叔相国,为什么就撤军了呢?这还不明白吗?秦国派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叔相国。公叔相国就是秦国的内应,到现在大王该看明白了吧?”
魏惠王说:“不论怎么说,公叔痤是我魏国的相国,被秦军俘虏,是我魏国的奇耻大辱啊!寡人准备出兵秦国,请卿为将。”
庞涓一听大笑起来,说:“大王决定现在用兵,时机抓得是很对的。我们魏国的相国被虏,各国都在看着我们如何行动,如果我们无声无息,各国就会说我们魏国软了怕了,我们就会失掉威信而难做一个大国强国。但是,依臣之计,用兵的方向不可在秦,请大王再作斟酌。”
魏惠王说:“现在不向秦出兵,救出相国,以雪国耻,各国不会耻笑魏国吗?”
庞涓说:“大王所说向秦出兵,这是长远的目标。大王要统一天下,最后要较量的恐怕就是秦国。但为了达到这个长远的目标,现在主攻的方向不宜是秦国,而首先应是力量较弱小的国家,比如说韩国和赵国;其次是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比如说齐国和楚国。魏国要先把韩、赵、燕、齐、楚消灭,然后再把进攻的矛头转向秦国,把秦国消灭,这样才能实现大王统一天下的宏愿。这就是臣的师父鬼谷子先生教给臣的要助一个大国称霸以‘弭兵’的主张,也是臣为报大王厚币之招而要使大王成为天下之王的抱负。自从来到大王身边,臣一直就是为实现这一抱负一步一步前进的。臣希望大王能理解臣的这一抱负。”
魏惠王思索了一下,说:“卿说得太好了,完全符合寡人之意,寡人也完全理解卿的抱负。可是眼下如不救公叔相国,不但要招致各国诸侯的耻笑,而且寡人也于心不忍呀!公叔痤一心为了魏国,的确是寡人从小就看到的呀!”
庞涓笑了一下,说:“大王说的是公叔相国在臣来到魏国以前的情况,具体地说,就是公叔相国推荐公孙鞅以前的情况。公叔相国推荐公孙鞅,大王没能任用,以后的情况还是如此吗?公孙鞅不是到了秦国并公开与魏国为敌了吗?公孙鞅视魏国为敌,而视公叔相国为恩人,这时公叔相国还能和以前的情况一样吗?大王总是好心,对孙膑私通齐国,开始也是下不了狠心。大王总念旧情,还一心想着公叔相国以前的好处。现在如果向秦国出兵,即使取得胜利,公叔相国还肯回魏国吗?即使公叔相国肯回魏国,大王难道就不追究他私通秦国的嫌疑吗?据臣揣度,秦国向我魏国出兵,为什么和公孙鞅向公叔相国写信正好赶在一起呢?而且秦国俘虏了公叔相国就急忙撤军,还有,公叔相国大病之后,老身虚弱,为什么主动向大王请求带兵出征呢?大王,如果把这些合在一起考虑,秦国这次出兵实际上是要把公叔相国接到秦国去。大王还用担心公叔相国的安危吗?所以依臣之计,大王对公叔相国的好心不如暂且收起,抓紧考虑向韩、赵这样的力量较弱的国家出兵。”
魏惠王说:“好吧,就依卿之计吧。”
庞涓大喜道:“臣可确保大王称霸天下。向韩、赵出兵,以前已有在浍地取胜的经验。再出兵就更有把握,最好是在两国之间选一个。请大王明鉴,应首先选择哪一个呢?”
魏惠王既不选韩国也不选赵国,而是选择中山国。这是在庞涓预料之中的,因为鬼谷子先生给他讲过一个有关中山国的故事。
庞涓说:“大王要攻中山国,的确是高明之策。大王心怀文侯之志,要振魏国之威,这也就是臣所思慕倾心的呀!可是要攻中山国,必经赵国,当年文侯的教训,不可不汲取呀!”
魏惠王说:“卿所说的教训,指的是什么呢?”
庞涓说:“文侯要攻中山国,向赵国借路,赵侯本来不想答应。赵国有个谋士,叫赵利,说,‘魏国攻打中山国,如果不能取胜,那么魏国必然疲惫,魏国疲惫,不就等于增强了我们赵国的势力吗?如果魏国打败了中山国,必然不能越过赵国而占有中山国。这就是说,用兵的是魏国而得地的是赵国。魏国借路,君不如答应,但要表示出是不得已的就可以了’。文侯当年进攻中山国有个进军的道路问题,现在我们进攻中山国,不也同样有个进军的道路问题吗?臣所说的教训,指的就是这个。”
魏惠王说:“卿说得好,那么应该怎么汲取教训呢?”
庞涓说:“教训不是借路吗?关键就在一个借字。干吗要借而不打呢?如果先打败赵国而后去攻打中山国,那么还会有武侯时赵国占领中山国的事吗?今天大王要为先君报仇,攻打中山国,就要先攻打赵国,扫清攻打中山国的道路。”
魏惠王说:“好吧,那就一切都由卿来安排吧。”
不久庞涓就向赵国出兵,一举就攻占了虎牢。赵国不得不向魏国示好。第二年,赵国派兵帮助魏国与齐国打了一仗。然而,庞涓攻赵的决心怎会改变?第三年,魏国在大白天降下了陨石雨。庞涓对魏惠王说:“天上的星星在大白天降在魏国,这是吉兆,这是上天在向我王显示,赵国必定会败给我们魏国。”于是,魏惠王征服赵国的信心更强了。但在表面上他却摆出与赵国友好的姿态,特别安排了在鄗地与赵成侯相会。
赵成侯为了谋取赵国的生存,内心矛盾,因而对魏国也采取自相矛盾的两面政策。他一方面奉迎魏惠王,派兵帮助魏国与齐国打仗,另一方面又时时谋取与齐国交好。在鄗地与魏惠王相会之后,他又向齐国派出了友好的使者赵孟。应齐国之约,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威王在平陆(今山东汶上)相会。
齐赵平陆相会,激怒了魏国。魏惠王终于找到了借口,觉得进攻赵国、以解中山之恨的时机到来了。
他派人叫庞涓上朝,讲明了这一想法。
庞涓说:“大王决策,实在英明!上天的旨意今天被大王讲明了。去年,邯郸刮了四次黑风,房屋倒了许多,百姓死了许多。这岂不是上天在向我们显示,赵国就要灭亡了吗?大王决定进攻邯郸,消灭赵国,就是实现上天的旨意呀!”
魏惠王说:“秦国会不会从背后进攻我们呢?”
庞涓说:“秦国去年派公孙鞅率兵攻打郑国,包围了焦城,不是没有攻克吗?秦国对小小的郑国都是如此,难道还会向我们魏国进攻吗?”
魏惠王说:“那么齐国会不会从一旁进攻我们呢?”
庞涓说:“也不会。去年,齐国军队和燕国打了一仗,齐国军队还不是逃跑了吗?”
于是,魏惠王就定下了誓师日期,命令庞涓率兵攻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