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操一家在冷家庄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刘氏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孙膑。
“孙膑”这个名字是太史公司马迁(约前154~前90)在他的《史记》中创造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后人便把这个膑了脚的“齐孙子”叫做孙膑。那么,这个“孙膑”真实的名字叫什么谁也不知道,更无处可考。1991年,经过山东省菏泽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以及许许多多热爱孙膑、崇敬孙膑的人们的多方调查、寻找,再加上全国许多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论证,终于找到了孙膑的出生地——今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红船乡孙老家村(即冷家庄),并且在一位孙氏老人手中发现一部清朝顺治十年(1653)修撰的《孙氏族谱》和一部清光绪年间(1883)修撰的《孙氏族谱》。两部《族谱》上均记载:“我始祖膑号伯灵者……”
原来孙膑号伯灵。
孙伯灵的降生给孙操一家带来无比的幸福和无限的生机。伯灵半岁时就会叫“爹、娘”了,这使孙操夫妻更加疼爱这个老三。伯灵不满周岁,便学会了走路。虽然时不时地被一块很小的石子或一道很矮的土坎绊倒,但他从不哭闹,自己爬起来又继续跑。刚学会走路那几个月里,他脚一落地就快步跑,几乎没好好走过路,慌得刘氏跟在他身后紧追不舍,生怕他摔坏了身体。
伯灵四五岁时就跟着父亲孙操学文化习武艺。他虽然远不及大哥孙江的棍棒翻飞有力,也不如二哥孙河的拳术地道,可他充满稚气的一招一式的认真劲儿,令冷家庄乡亲看了个个赞叹夸奖。尤其在学文断字上,老三伯灵的表现常常出乎夫妻俩的预料:孙伯灵的记忆和理解比两个哥哥更快更好。这不能不使孙操和刘氏振奋。尤其孙操,无论是在教伯灵识字学文还是教伯灵练习武艺时,常常深深地望着三儿子想:莫非又要出一个孙武吗?每当想到先祖孙武,孙操就热血沸腾,心胸豁朗;每当想到眼前这个还是小孩子的伯灵也许几十年后就是又一个孙武,孙操顿觉肩上的使命沉重,顿觉生活得有滋味、有奔头。
这时候,冷家庄的乡亲们在族长冷善人带领下为孙操一家盖起了两间半土坯草房。孙操一家总算有了自己的住宅,他不再四乡出游揽活,而是在家门口支起了一个铁匠铺。刘氏期望自己的孩子们也像别人家孩子一样满街跑的理想也算实现了。
孙操这时再也不想离开冷家庄了。冷家庄人如父母一样待他一家人,他去哪里还能找到像冷善人一样善良正直的好人?他们一家人还要到哪儿去投奔如冷家庄乡亲一样亲爱可敬的乡亲?冷家庄乡亲就是他孙家的再造父母,冷家庄就是他孙操一家的故土家乡!孙操从那以后更加热爱古鄄邑冷家庄这片土地,更加敬重冷氏族人,并再三教诲刘氏和三个孩子:孙家后代永远不可以忘记冷善人,永远尊崇冷氏族人,为冷家庄增添光彩。
可是,称心如意的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在伯灵七八岁那年秋天,天连降大雨,济河和古雍水泛滥成灾,冲毁了大片即将成熟的庄稼,冲毁了冷家庄一半以上的房屋。孙操的二儿子染上疾病,不久就夭折了。
二儿子的死使孙操夫妻如雷轰顶,如电击身。自此,孙操的铁匠铺子里的火再也没点燃过。尽管冷善人、冷嫂及乡亲们竭力劝慰,但孙操夫妻深陷在失子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几月后,孙操便重病缠身、奄奄一息,临死前,他拿出一小部先祖孙武留下的兵法残简对两个儿子说:“我不行了,这是你们先祖孙武写的兵法。他是吴国的大将军,统兵打了很多胜仗。他的名字会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永远发光发亮,会像西面这条大河一样永远留名。我希望你们兄弟能像先祖,像他一样也统兵打胜仗,像他一样也写兵书。”
冷善人至此才知道这个挑着铁匠炉子四乡为人打农具,打刀的孙操原来就是吴国大将军孙武的曾孙。孙武虽然早就不在人世了。吴国离鄄邑也相去不近,且此时已被越国所置,但孙武的名字在齐国、卫国,以及远远近近的民间百姓中却是赫赫有名的。冷善人为自己当年收留的孙操一家竟是自己所崇敬爱戴的孙武后代而慰藉、骄傲,更为孙操失子之痛难解,病体日久不愈而伤感。
孙操满怀着对冷家庄的深情,满怀着对大儿子孙江、三儿子孙伯灵的希望离世了。
就在冷家庄掩埋了孙操后不久,孙操坟堆上的黄土还没有长出草芽的时候,刘氏竟承受不住失子亡夫的打击,抛下两个儿子也去世了。
公元前372年,孙伯灵约十岁那年,赵国武侯卒,其子敬侯立,公子朝谋乱,魏国帮助赵国公子朝争赵国君位,因此与赵结下怨仇。公子朝与赵国争夺卫国,赵国的军队一气夺下卫国七十三个村镇。卫国(今河南淇县、濮阳一带)东面紧依鄄邑,鄄邑以东数百里百姓纷纷逃离家乡,以避战乱之灾。就在这次战乱中,孙伯灵与唯一的亲人大哥孙江失散。记得是在往东逃的路上,在过一道山隘口时,当时隘口窄狭、人群拥挤,众人争相而过却阻塞了溢口,牲口、小车、大筐、小包,人喊马叫,乱成一团。孙伯灵是被夹裹在人群中与大哥松了手。等过了隘口,就再也没看见大哥。他喊哑了嗓子,揉红了双眼,在隘口守了两天两夜,却再也没等到大哥孙江,再也没有够着大哥那只被人挤开的手。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哥与他被人挤散时,大哥呼喊他的名字,大哥拼命喊他“伯灵!伯灵!”大哥的手最后消失在人群中时还高高举着、举着。
赵国的军队退去后,孙伯灵随着返乡的乡亲们又回到了冷家庄。站在空无一人的孙家院内,看着塌了一间半屋的家,想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相继离开二哥、失去父亲和母亲,又与唯一可依靠的大哥失散,孙伯灵只有十岁的身体瑟瑟发抖。今后怎么办?依靠谁人过日子?孙伯灵走到那仅剩的半间屋前,抚摸那曾经留下过父亲、母亲、大哥、二哥体温的土墙,喊着爹和娘,喊着大哥,二哥,止不住的泪水如雨如注。
这时,一只大手抚在他肩上。
孙伯灵泪眼婆娑转回身看时,见村里的孤寡老人七婆婆拄着拐立在他身后。七婆婆拉起伯灵的小手什么也没说往院外面走。伯灵聪慧的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七婆婆要养活他。他挣脱七婆婆的手,立在七婆婆身后。七婆婆年老了,行动不便。还没等七婆婆转过身,孙伯灵便跪倒在地上,一个头磕向地面,并“哇”的一声哭了。
从此,七婆婆和孙伯灵相依为命。冷善人和村里乡亲经常看望帮助孤儿老母,并隔三差五送点粮食瓜菜,老少俩勉强维持着生活。为了挣点粮食,伯灵开始为村里一户乡亲放牛。将牛往有鲜草的坡地上一牵,牛便自己去寻找可口的嫩草啃吃起来,伯灵则捧出父亲留下的先祖的兵书残简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诵读研究起来,不认识的字,他去问冷善人,或问过路人。不懂的句子更是虚心向庄里庄外的老人请教。和其他孩子们一起放牛时,他也不忘研究兵书、演习阵法。两拨孩子玩打仗的游戏,他当统帅的这一方总能在他精心策划下战胜对方而取得胜利。因此,久而久之,远近村庄的乡亲们都知道冷家庄里有一个姓孙的十余岁的孩子能说兵法、懂打仗,孩子们对他更加崇拜至极,并纷纷投他麾下充当士兵。他常常率领着这群孩子玩得忘了牛群,忘了回家,忘了吃饭。
孙伯灵十余岁时,赵国攻打卫国又打到鄄邑,在这次战乱中,孙伯灵失去了冷善人。冷善人年老体弱,没有跟随年轻人离开家乡。等冷嫂及家人返回家乡后,看见冷善人跪在炕沿前,胸口插着一柄长缨枪。
孙伯灵没有看见那柄缨枪插在冷善人的胸口,没有赶上为冷善人送殡下葬,回到村里时,冷家祖坟地里又多了许多新堆的坟墓。这些新坟中有一座就是冷善人的。孙伯灵在每一座坟前都驻足停留,默默地看了看。当冷嫂告诉他脚下这座坟就是冷善人的坟时,伯灵再也抑制不住悲痛,如哭自己亲生父母一样长跪不起,悲泣欲绝。
他记得从他一记事,爹娘就告诉他,是冷善人一家收留了孙家,是冷家庄的乡亲们收留下孙家。孙家将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是贵是贱,无论多少代之后,都不要忘记冷善人一家,不要忘记冷家庄的众乡亲。伯灵清楚地记得冷善人和众乡亲如何给他吃给他穿,他一岁岁长大,一年年成人,是冷家庄的乡亲用汗水、用心血培育和抚养的。他怎么能忘记冷善人!怎么舍得冷善人!
战乱过后,冷家庄的乡亲们收拾家园,收拾庄稼,看望乡邻,安抚孤幼,又开始了更艰难的生活。
七婆婆在战乱中藏在废弃多年的地窨子(放菜的地窖)里,因而躲过了战争。但是,待乡亲们把她从地窨子里拉上来时,她已被吓得痴迷呆傻,分不清东西南北。战乱后不多久,七婆婆也离开了人世。
这场战乱,使孙伯灵失去靠山冷善人和亲奶奶般的七婆婆。战争的创痛使孙伯灵更加成熟,更加仇恨战争,更加渴望学到兵家学识,统兵打仗,反击侵略齐国的军队,保护家乡的百姓不受战乱的侵害。
孙伯灵回到冷善人家,和冷嫂一家共同生活。在帮冷嫂放牛的时候,他更加努力研习兵法,常常用石头代表一国军队,用树棍代表另一国军队,琢磨如何布阵,如何前进,如何撤退,何国军队在什么环境下战斗,谁施巧计打败对方,谁用智谋转败为胜。他以极大的热情,以满腔的爱和恨投入学习和钻研之中。
公元前368年,赵国进攻齐国,直打到齐国长城。与鄄邑紧紧相依的卫国趁机扩张领土,轻而易举打下鄄邑。
又过了几年,孙伯灵在冷嫂张罗下与邻村一苏氏贫家女子结婚。第二年,苏氏生下儿子孙胜。孙胜出生不久,赵国又来攻打鄄邑。鄄邑四乡百姓纷纷逃离家园,村道旁、田野里到处是死难乡亲,尸体露天而没有人掩埋。孙怕灵携妻儿一家逃难时有幸遇上苏氏娘家哥嫂。苏氏与哥嫂邂逅于战乱之中,抱头悲泣。伯灵被仓皇而逃、像洪水一样不能遏阻的人流裹到无法辨识的一座村寨后,把妻子和儿子安顿好,独自出了村庄。他遥望北方,那是齐国都城所在的方向。都城里,上至齐国君齐威王,下至上卿、大夫均是田氏子孙。孙氏与田氏本来就是一家人。伯灵想:此时在齐都城的王孙贵族们有谁知道他们的同族兄弟正为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连一口饭一口温水也吃不上、喝不上啊?一阵冷风袭来,孙伯灵打了个寒战。他突然想到了冷家庄,那里才是他的故乡,父母亲活着时曾多少次教诲他:“今生今世别忘了冷善人,别背弃冷家庄。”想到这儿,他深情地朝西北方冷家庄的方向望去,他为正处在战乱之中的冷家庄而担忧,为离散的冷嫂一家人和冷家庄众乡亲而担忧。他们还好吗?他们都安全吗?他们能躲过这次战争危险吗?
孙伯灵想到众乡亲为避战乱而四散奔逃、远离家园,想到妻儿柔弱的身体却仍然逃不脱流浪的生活,想到自己一个堂堂七尺男子汉却不能保家卫国、不能保护乡亲们,想到自己竟也如兔子一样被战争撵得四处逃跑,顿时悲愤交加,羞愧无比。想起父亲临死前紧紧握着他的手说的那几句话,想起父亲不知说过多少遍的先祖孙武征战沙场、智勇善战、威名远扬的动人故事,孙伯灵感叹莫名、汗颜无比。
星星布满天空的时候,也正是月亮无光的时候。孙伯灵想,弱国好比是星星,强国好比是月亮。弱国团结起来,一起对付强国,强国的光再强不是也将被弱国的光所掩埋吗?
孙伯灵摸了摸随身携带的包袱,发现先祖留下的兵书残简还在,心中舒了一口气。
孙伯灵正了正衣冠,朝着妻子和儿子所在的方向深深弯腰、长躬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