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非常道
37308100000137

第137章 “昏君”屡建功绩

非常道历数各代皇帝,有的昏庸无道,有的屡建功绩。而明武宗的表面似乎很是“昏庸无道”,但是他确实又建了不少功绩,真堪称非同寻常的“怪皇帝”。

武宗风流好色,妃嫔无数,但是他却有一个遗憾无法弥补,就是没有子嗣,这是他心头无法抚平的伤痛,为此他甚至导演了迎娶孕妇的闹剧。

正德十一年,赋闲在家的马昂为求得复职升官的机会,结交武宗身边的红人江彬。江彬极力在武宗面前赞扬马昂的妹妹美若天仙,又娴熟骑射,能歌善舞。

武宗一听就动了心思,于是决定召见马昂的妹妹,等到一见,果然美貌,异常欢喜,竟不顾她已有身孕,将她从宣府带回豹房,并给马昂升官晋职。而实质上,武宗宠幸马氏,却另有一番打算。因为在意识到自己不能生育后,他就想借此瞒天过海,让自己的大业有人继承。朝臣听到了关于此事的一些风声,又见马昂授右都督,就都知道了传闻属实,于是纷纷上疏要武宗驱逐马氏,以绝后患。或许是奏疏中“吕不韦进孕女”这样的典故让武宗幡然醒悟,或许他见到事情已经泄露,武宗逐渐疏远了马氏,致使后来并没有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马氏风波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却给朝臣敲响了警钟,使他们认识到了预备皇储的紧迫性。于是,梁储上疏请求武宗从近亲藩王中选择二三个人,放在宫内加以培养,作为将来皇储的候选人,如果武宗有了自己的子嗣,那么就将其送回。

这种想法,既可以稳定人心,又保证了皇权可以顺利、平稳地传承,因而得到了很多朝臣的一致赞同,但武宗对此不予理睬。因为当时武宗尚不到三十岁,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不相信自己会没有子嗣。再说,现在选立藩王之子,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他不能生育的事实吗?那岂不是让自己丢尽了脸面?所以他说什么也不答应这样办。

武宗拒不立储,以至于他驾崩之后,内宫、大臣们匆忙选立新君,期间出现了三十多天国无君主的现象,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而且直接的后果是继位的世宗对武宗没有多少感情,之后就兴起了“大礼议”风波。

综其武宗的一生,他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边功和建设好国家的理想。他之所以听信江彬的鼓动游幸宣府,与这种想法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更为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武宗也曾经遇到过一显身手的机会。鞑靼小王子叩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鞑靼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

最后,小王子觉得这场战役难以取胜,就带领着部队向西边逃去,就这样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明英宗当年率五十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鞑靼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鞑靼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鞑靼兵长时间内不敢犯明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自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垂钓,不慎落水受寒,身体每况愈下。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三十一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鞑靼小王子,他还精通佛学,会梵文,礼贤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却很难看到一个完完整整的武宗。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武宗能够收敛任性的毛病,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