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非常道
37308100000024

第24章 高筑“黄金台”

非常道很多皇帝都非常重视人才,有的进行科举考试招纳人才,有的亲自登门求才,有的经人推荐招揽人才。可是,燕昭王却没有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他采用高筑“黄金台”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此举的确非常高明。

在中国历史上,大张旗鼓的招贤纳士之举,莫过于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五言诗颂扬这千古佳话:“燕赵延郭隗,遂筑黄金台。据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燕昭王为何要营筑黄金台呢?他其实是想借此广招天下有才之士来帮助自己兴国复仇。

公元前314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与燕相子之,燕太子平与子之争夺王位,致使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则趁火打劫,借口平定燕国内乱,出兵伐燕,仅用五十天的时间就攻下了燕都蓟城(今北京市西南),杀死了燕王哙与子之,企图灭亡燕国。

此事不仅引起燕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也招致中原各国的干涉。之后,齐国被迫从燕国撤兵,赵武灵王便把原在韩国作人质的燕公子职护送回国即位,公子职就是燕昭王。

昭王继位,国内一派凄凉景象:田地荒芜,房屋倒坍,百姓在废墟上啼饥号寒。昭王奋发图强,决心复兴燕国,他深知治理国家,最要紧的是延揽人才,有了人才能百废俱兴。但如何觅求贤才,昭王苦苦寻思,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为此,昭王不耻下问,很诚恳地去向郭隗请教:“先生,咱们燕国现在势单力薄,国破民穷,是无法向宿敌齐国复仇的。我很想找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能人,来帮助我革新政治,振兴国家,而后洗刷我们的奇耻大辱,请先生教我,该从何处着手?”

郭隗说:“大凡能成帝业的君主,总是与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在一起;能行王道的君主,总是与得心应手的臣子在一起;而那些亡国之君,围绕着他的势必是一些庸庸碌碌的奴才。如果君主能放下架子,礼待那些德才兼备的士人,甘当他们的学生,那么,非但他们会心悦诚服地出力效劳,还能吸引强十倍、百倍的贤才前来投奔,这是自古以来治理国家获取人才的规律。大王您如能在招聘到贤才后屈身向他们求教,大家看到您思贤若渴,那些有本领的人一定会像百川汇海似的源源而来。”

郭隗为此还接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可是,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听了非常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听了将信将疑,又觉得有道理,也不再责备侍臣。结果,等这个消息一传开来,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的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讲完这个故事,郭隗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从我身上做起,让天下人都看到,像我这样不才的人尚且受到您如此的尊重,何况那些德才大大超过我的人呢?这样国内外的贤才就会不远千里向我国聚集了。大王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于是,燕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选择了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住。昭王每天都要像学生请教老师那样前去探望。昭王还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台上还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礼。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求见。其中最出名的是赵国人乐毅。燕昭王拜乐毅为亚卿,请他整顿国政,训练兵马,燕国果然一天天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