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帝王非常道
37308100000031

第31章 “无赖”皇帝加封太上皇

非常道百善“孝”为先,像汉高祖刘邦这样听任项羽吃自己父亲肉的人,确实使人震撼,人们称这样的人为“无赖”。而汉高祖这位“无赖”皇帝,后来却加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他的非常行为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公元前204年楚军包围了荥阳,刘邦感到形势危急,向项羽求和。当时楚军锐气正旺,项羽不但拒绝求和,反而对荥阳加紧了围攻,形势对汉军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刘邦的大将纪信为解汉王安危,为了汉军的生存,决定牺牲自己,掩护刘邦逃走。

刘邦在陈平的劝说下,深被纪信之举所感动,于是让纪信穿上汉王服乘汉王车扮汉王出荥阳东门诈降,自己则趁机从西门出逃至成皋。项羽发现上当后即烧死纪信,发兵荥阳,攻破成皋。刘邦又迅速从成皋逃出,北渡黄河,军至修武,得到韩信的援助,势力又壮大起来。他接受以往教训,决定采取深沟高垒和项羽作持久战,以消耗楚军兵力。同时,又派兵袭楚烧其粮草。

之后,成皋失守,项羽急回师广武,刘邦却闭城不出。楚军粮食缺乏不利久战。为了迫使刘邦投降,项羽据城东把俘虏来的刘邦的父亲太公拉至广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涧要挟刘邦说:“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亲下锅煮死。”

刘邦故作镇静地说:“当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怀王面前誓盟结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你要煮咱们的父亲,别忘了给我一碗肉汤。”

项羽听后更加恼怒,决定杀掉刘太公。这时,项伯劝项羽道:“杀太公不是时候,这样对我们来说就失去了信誉,对楚军十分不利。”项羽听了项伯的劝告,放了太公。

此故事广为流传,当时的人包括后人,更是对刘邦大加斥责,认为他竟然忘记了孝道,置父亲的性命于不顾,还像个“无赖”一样要项羽分他一碗肉汤。

但是,刘邦称帝后,他并不向人们认为的那样没有“孝道”。每当朝会,皇帝一到,百官山呼,依次奉贺。在起兵前只做过亭长(管理十里地方的小官)的刘邦,此时也摆起了天下至尊的架子。尽管是这样,刘邦在家中对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五日一朝(看望)”,而且要拜见,“如家人父子礼”。之后,太公的管家觉得不妥,对太公说:“现在皇帝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天下万民之主;您尽管是皇帝的父亲,可也还是个臣子,怎么能让皇帝拜见臣子呢?这样下去,皇帝就失去了权威。”

太公认为这话确实有道理,于是,等到刘邦再来看望时,就恭敬地拿着扫帚站到门口,又向后倒退,好像奴仆迎接主人,以表示尊敬。刘邦见状吃了一惊,急忙搀扶太公。太公于是把管家讲的道理说了一遍。刘邦听了也非常高兴,便重赏管家,还尊太公为太上皇,之后对太公愈加敬重。

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没有做过皇帝,就当了太上皇的人。而汉高祖刘邦,也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封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的皇帝。

后来刘邦迁都长安,住在长乐宫。刘太公是个勤快朴实的农民,过不惯宫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餐鸡鸭鱼肉的奢侈生活,所以总是思念家乡和父老乡亲。刘邦看父亲年事已高,再让父亲回到故乡沛县很不放心。但太公思乡心切,竟为此得了一场大病。

为了宽慰太公,刘邦下令在渭江河岸骊邑,仿沛县故里,重建了一丰乡,并把故乡邻里的那些屠贩少年,沽酒卖饼,斗鸡蹴鞠的乡亲都迁来居住。见到故乡邻里,太公格外愉快,病很快就好了。

太公去世后,为表达对父亲和家乡的思念,刘邦把父亲葬在新丰正北的荆山原上,意在让父亲能天天看到家乡。这荆山原地势辽阔,极目南望,直视没有障碍,渭水如练,滔滔东去,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回首北顾,乔山高耸屹立,如千里屏障。人们在塬上不禁增添几分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