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历史上,有些少数民族在一段时间里掌握了国家大权,绝大多数皇帝在统治期间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民族隔离的政策,而北魏孝文帝并非如此,他坚持改革,并将都城迁往汉族聚居的洛阳,其举措真是非同凡响。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夏,孝文帝宣称讨伐南朝,率百万之众,离开平城(今大同)。惯享安逸的鲜卑贵族,难以忍受征伐之苦,跪在孝文帝马前,请求终止南征。孝文帝即以迁都洛阳为交换条件,王公贵族们只好接受了这一条件。实际上,孝文帝南征为虚,迁都是实,一举结束了他与大多数贵族关于迁都的争论。
但是,随之而来的种种措施,更让鲜卑贵族们难以忍受。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下诏,在朝堂之上三十岁以下者不允许使用鲜卑语,如有违犯,就免去官职。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凡是前往洛阳的人,死后必须葬在河南,不得北返,这些人的籍贯一律改为河南洛阳。且不准穿鲜卑民族服装,要改穿汉人服饰。
太和二十年,又规定鲜卑贵族必须用汉语的习惯方式改变姓氏,比如皇族鲜卑姓氏为拓跋,改为元姓。孝文帝原名拓跋宏,此后则为元宏。其他贵族,如拔拔改为长孙,丘穆陵改为穆,步六孤改为陆,贺赖改为贺,独孤改为刘,等等,共一百一十八姓。同时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孝文帝与诸弟、贵臣,都娶北方汉人大族之女为妻。
早在5世纪前期,北魏就基本统一了北方,虽然也渐染华风,但在上层还基本保持着鲜卑文化,甚至比较保守。西晋初年,拓跋氏始祖之太子沙漠汗居洛阳为人质,回国后,部落贵族认为他服饰同于汉人,且习于汉人技艺,害怕他即位后会改变部落旧俗,多方进言,始祖疑忌,终杀太子。太祖拓跋珪称帝时,大臣贺狄干出使后秦,在长安期间,熟读汉人经史,举止风流,有似儒者。回国后,太祖见而愤恨,杀之。
这次孝文帝的汉化,也遭到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他们有的认为北魏立国,在于武力,武力在于有马,迁往洛阳,不便养马,会导致武力的丧失;有的不愿学汉文,认为北人不必读书;还有的抱怨孝文帝亲近汉人,疏远本族。
太和二十年,以大贵族穆泰为首的贵族集团在北方谋反,几乎重要的贵族家族都有人参加。令孝文帝尤为痛心的是,太子恂,年方十五,不好读书,身体肥硕,深为河洛一带的暑热所苦,总想回到凉爽的北方。他趁孝文帝出巡之际,欲以随从奔代(今大同及其周围),但被军队封锁,未能逃出。孝文帝回来即废太子为庶人。太子虽有悔悟,孝文帝还是担心宽恕他会引起后患,遂予处死。
在北魏君主中,孝文帝可以说是最为宽厚的,何以会为迁都采用如此不顾旧情、亲情的极端手段呢?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大同一带,本为北魏建国之地,可到了孝文帝时,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统治的重心以及经济的中心均已转到中原地区,为了更好地控制全国,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惟有迁都中原。
孝文帝此时不到三十岁,在国力鼎盛的状况下,很想有所作为,征讨南朝,统一中国的愿望非常强烈,偏居代地一隅,显然是无法实现这种愿望的。另外,国家机构逐渐复杂,所费亦多;代地苦寒,土地贫瘠,又无漕运之利,也是重要原因。代地几乎无年不灾,孝文帝几乎年年要因为干旱而祭祀祈雨。迁都之迫切性于此可见。
那么孝文帝推求汉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就不能不先了解他对汉族文化的熟悉和热爱。在《魏书》中记载,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受儒家的影响。他讲求孝悌,父亲及太皇太后去世,主张三年之丧;对所有的兄弟,都加以善待。怜惜下民,每有天灾,即认为是上天惩罚自己,下诏承担罪过,并免税、赈灾。不嗜刑杀。鲜卑君主以好杀之名著称于中国历史,崔浩国史之狱,只因所修国史涉及国恶,作为北方最尊贵之门第,国家之重臣,不但自己身死书毁,家族被灭,连姻族都不能幸免,牵连而死者达数百人。孝文帝则以仁心待人,下诏云,犯罪者之处罚止于其身。他有大一统、天下一家的思想,尊老,重视儒家教育。凡此种种,于《本纪》中屡见不鲜,细读诏令,每每引据儒家经典。
二、礼拜先贤。孝文帝为孔子立庙,凡出行,遇到尧、舜、禹、比干、汉高祖等古代高贤圣王之陵,无不礼拜,且亲自撰写吊文,为之竖碑。
三、建立制度。孝文帝依据《周礼》设立一些官职和制度,如他设立史官,且令之每日书写起居注。
四、爱好文学。对于儒家经典极为熟悉,比如,太和十七年,他率群臣至洛阳,看到城阙残败荒芜之象,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此非吹嘘之辞,限于篇幅,不及细谈。可从《魏书·彭城王勰(帝之六弟)传》、《郑道昭传》等得之。孝文帝并无有师承,生在鲜卑皇宫,具有如此高的汉族文化修养,令清代学者赵翼难以理解,只好归之于天纵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