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大多数皇帝篡权总是有着非常可耻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然而,后周太祖这个篡夺皇位的人,上任之后,没有贪图享乐,更没有依仗权势横行霸道,而是为天下苍生做了很多好事,而且还能做到超出凡人一般的节俭。
郭威曾经为前朝屡立战绩,但他并没有借此要高官厚禄,当隐帝要赏他时,他说破贼不是他一人的功劳,朝中的将相安定朝廷供给军需也有功,于是要隐帝赏赐史弘肇等人,他又说大臣们也有功,苏逢吉等人也因此加官进爵,郭威又说各地驻军将领和州县官吏也有功劳,让隐帝嘉奖他们。郭威不贪功,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威望。和一般人相比,他的谋略要远大得多。
郭威平定三镇之后,隐帝又将北方的邺都也就是魏州驻守防御契丹的重任交给了他。在他赴任前,朝中为他是否带枢密使之职离京发生了争执。两派大臣矛盾激化,虽然史弘肇坚持要隐帝同意让郭威带枢密使赴任,但郭威对朝中之事很不放心,临行时恳切地对隐帝说:“苏逢吉、史弘肇都是先皇的旧臣,都很尽忠为国,希望陛下推心任用,必当无事。边疆之事臣一定尽忠报效,不负陛下重托。”
隐帝也有点不愿郭威出京,他对郭威说:“朕夜里梦见你变成了驴,驮着我升了天,等我下来后,你又变成了龙,离开我向南去了。”郭威听了抚掌大笑。大概隐帝这时已经担心郭威对他皇位构成的威胁了。
郭威到任后,积极备战防御契丹,但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大事,隐帝并没有听他的话,而是听从了自己舅舅李业的挑拨,诱杀了史弘肇等人,将郭威的家属也全部杀死。然后命另一个舅舅李洪义到邺都去杀郭威等人。
但是李洪义和李业不同,他不想加害郭威,就将消息告诉了他。郭威听取亲信魏仁浦的计策,倒过来用自己的官印假造诏书,说是让郭威杀众将,以此来激怒他们,众将果然听命于郭威,以诛杀奸臣清君侧为名杀向了京城。
郭威夺得皇位后,并没有像一般的皇帝贪图享乐,而是下诏命令各地官吏不得以任何借口来加收百姓赋税,并将原来普遍存在的正税以外的杂税一律废除。
郭威又下诏减轻了后汉残酷的法律,后汉法律规定,盗窃一文钱的也要处死,不是重罪的人又经常株连亲族,后周则规定,不是反叛和杀害亲属之类大逆不道的重罪不再株连亲属。
后汉时,酒和酒曲(造酒的原料)实行国家垄断专卖,如民间有人私自买卖,不论多少一律处死,后周则大大减轻了处罚,而且做了具体的规定:一两至一斤的杖刑八十,一斤以上到五斤的判徒刑三年,五斤以上的则处死。
此外,在后汉时禁止民间收藏买卖牛皮,私自买卖一寸的就要处死,后周规定,有田四十顷的才收取一张牛皮的实物税,其余的民间可以随意买卖。郭威知道民间用牛皮的地方很多,为百姓生活着想,才做出此规定。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在生活上也非常注意尽量减轻人民的负担。他生活异常俭朴,衣食住行都很节俭,下诏禁止各地进奉美食及地方土特产品,珍宝就更不用说了。他对大臣们说:“朕出身微寒,尝尽人间疾苦,也经历了国与家的灾难,现在当了皇帝,怎么能养尊处优拖累天下百姓呢!”
他不仅不让进奉宝物入宫,还让人将宫中的珠宝玉器、金银装饰的豪华床凳、金银做的饮食用具一共几十件,当众打碎在殿廷之上。郭威经常对侍臣说:“那些帝王,怎么能用这种东西!”
在治理国家方面,虽然郭威有些能力,但他仍然谦逊,重任有才德的文臣,以行动来改变从后梁以来军人政权的丑恶形象,他对这些有才德的大臣们说:“朕生长于军旅之中,不懂得学问,也不精通治国安邦的大计,文武官员有利国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书言事,千万不要只写一些粉饰太平的无用话。”
郭威的精心治理,使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迹象,为周世宗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郭威在临死前还不忘节俭,他郑重地留下了遗言:“你们一定要为我薄葬,不要强征民工,也不要宫人为我长年守陵,陵寝不用石柱,枉费人力,用砖瓦代替就行,用瓦棺纸衣下葬。不要石人石兽,只须立一块碑,刻上这些字:‘大周天子临晏驾时和要继位的皇帝有约,只因平生喜欢俭朴,所以只让用瓦棺纸衣下葬。’如果违背此言,阴灵也不相助。”
其实,郭威这样做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受到汉文帝节俭事迹的影响。他见唐朝皇帝们的陵墓由于造得都很豪华,不但当时费尽钱物和人力,后世还遭到盗墓者的破坏,而汉文帝薄葬的霸陵却至今完好无损。
郭威还很开通,并不讲究死后的哀荣,他说每年的寒食节不忙时适当派人到他陵上祭奠一下就行了,如果没有人去,只须遥祭即可。最后说:“千万千万,莫忘朕言。”
由此可见,郭威叛变并不是为了自己贪图享乐,甚至他没有任何享乐的想法,反而为天下苍生做足了好事,给后来的皇帝留下了一个“节俭”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