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提醒:避免失败篇
37467500000008

第8章 避免纸上谈兵(3)

通过电脑,你可以在家里炒股,可以在家里办公,可以躺在沙发上参加北京的订货会,还可以和远在美国的朋友聊天,如果条件具备,也可以和月球上的宇航员谈话。通过电脑,即使不懂世界上最难学的爱斯基摩语也能和爱斯基摩人聊天,问他们住冰屋是什么滋味,有了翻译软件,消除语言障碍是近在眼前的事。在日益广泛的电脑网络世界里,国家没了边界,人类不再有种族之分,你会觉得世界近在眼前。千万不要觉得这一切离你还很遥远,去打听一下,商店里的286换成686花了多少时间。去中学里走一走,听听中学生对电脑游戏是多么痴迷。去找一个“网虫”、“大虾”,问问他们玩电脑的感觉如何。再让我告诉你:柳传志的联想集团已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展成如今电脑产品亚洲市场占有率第三的规模。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想集团要成为世界十大电脑制造商之一,中国如此之快地发展电脑产业,可以想象中国的电脑普及率的增长会如何之快。不懂电脑的人,真的会寸步难行。

如今,人才市场的要求栏里几乎都赫然写着“懂电脑”,所以现在想找工作就得学会电脑。过不了多久,想出门你非得懂电脑。到那时,问讯处为你服务的不是人而是电脑,售票员不是人也是电脑。回过头来说,只需花一点点时间学会操作,你就能得到如此多的方便。何乐而不为?

想学吗?赶快去电脑培训班。

6.起码应掌握门外语

虽然我们知道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但我们心里清楚,除了中国12亿人讲汉语,其他就只有海外一些华人了。在世界通用语言中,汉语是排在英、法、德、日、西班牙、俄等语言后面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掌握一门外语对亟待发展的中国人来说是必需的。

我们国家目前还比较落后,我们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国外学习。我们的宏伟目标中,计划到21世纪中期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如此看来,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学外语尤其重要。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目前的生活、工作离外国还很远,用不着学外语。但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要不了多久,你就会觉得这种想法是错的。十年前,出国对于一般中国人来说是很神秘的,但如今不要说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出国机会不断增多,就看多如牛毛的各旅行社组织的各种境外游,就知道中国已经有一部分人把出国旅游作为一种休闲。如今的大城市里,春节去新马泰旅游的人已不在少数。过不了多久,你也可能是其中一员了。为了给中国足球队助威,很多人包机出国当球迷。现今不光出去的多,进来的也多,街上见到老外,我们绝对不会像见到怪物一样盯着看。再看看中国那惊人的发展速度和似乎冷不丁就冒出来的一千五百亿的外汇储备,相信和国外接触是越来越普遍。如今的信息来得快、来得方便,以前是科研单位能看到外文资料,如今是企业有,工人手上也有,看来不懂外语是不行了。

如今的社会,就是不出国,也要懂外语,想找个好工作,外语不行甭提;拿学士学位要通过国家四级;评职称要考外语,连去当个酒店招待有时也得懂外语。

掌握一门外语似乎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但学外语要注意不能停留在考分上,而要注重应用。巩固外语的唯一方法是多实践。

三、该出手时就出手

1.要有风险意识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风险往往伴随着收益而来,要想成功,就必须要有风险意识。风险意识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敢冒风险。因为有风险而迟疑不动,那只会看着机遇从身边溜走。世界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充满了挑战和风险。社会的进步,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由许多有胆有识的风险家推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始积累阶段,各国政府就大力支持本国的冒险家出海抢占殖民地,掠夺财富。美国有八百家风险投资银行,虽然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五,但正是由于这些银行才培养出了许多有发明却没资金的聪明人。硅谷的许多经理都是在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中“泡”出一项科研成果,然后找上一家投资银行,一家高科技公司就诞生了。如果成功,双方利益共享;如果失败,投资银行认亏。康柏的创始人就是捧着自己的成果找了一家风险投资银行,得到六十万美元的资金,而这家银行的收益则是一比二百四十三。

中国科技成果的转化迫切需要建立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同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要敢于冒险。

其次,要冒合理的险。敢冒险不等于说不顾风险,鲁莽行事。在准备冒险之前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哥伦布如果凭空逞能,毫无根据地往西乱闯,他只能葬身鱼腹,而绝对发现不了新大陆。而根据他的“地球是圆的”理论,只要一直往西走,就一定能到达印度,应该说这是合理的。

此外,在行动的过程中,要谨慎行事,适时调整,并能居安思危,尽可能地预知风险。风险在很多情况下是慢慢聚积起来的,而不是开始就注定有的。只有不断检查、反省,才可能发现苗头,避免风险。中国之所以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幸免于难,主要就在于前几年经济过热时,政府审时度势,进行了宏观调控,避免了这场危机。

最后,在风险来临时,要学会应付,尽可能减少损失。这首先需要沉着、冷静,在分析前因后果以后再作定夺,最可怕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的话,风险还可能再次降临。所以在应付风险的时候要力争消除后患,以防再次发生。

2.“求变”才是人生

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最初几年,很多人忙着下海、跳槽,虽然其中也“沉”了一些,“跳”坏了一些,但这种穷则思变的精神还是挺可贵的。穷则变,变则通。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准能行。平平淡淡才是真,那是教你如何做人,不是叫你碌碌无为。人生平淡会产生乏味,乏味会产生“围城”心理。变化源自于希望,希望会产生活力。

如果你觉得工作不合适、不满意,别多顾虑,换!只要你有本事,找个更能发挥才能的岗位,利己也利国!感觉自己落后了,去上夜校,去考研,觉得国内条件不满意,走,留学去,弄个洋博士回来,肯定抢手。原“小霸王”老总段永平几年之内把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变成了举国闻名的大企业,一则花费低廉的“拍手歌”广告在中国广告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然而他觉得分配机制不合理,于是二话没说,走人!于是中国又出现了一个妇孺皆知的“步步高”。只要有本事,不愁没饭吃!春兰集团并没满足于生产名牌空调,要想发展,要想成为世界级大企业,只有不断地变。集团公司花巨资和名牌高校办起了春兰大学;花大力气进军彩电市场;吞并汽车集团,瞄准了大有潜力的中国汽车业。

社会在变,如果你不变,最终必将被淘汰。被动不如主动,自己主动求变才能更好地生存。在观念上变,在知识上变,在能力上变,而且还要不断改变自己的目标,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中充实人生。

当然,“变”也有变好、变坏之分。我们显然不能在生活方式上过多地求变,千万不要学禹作敏到北京开会竟一字排开十几辆奔驰,不要学陈希同用国库里的钱修豪华别墅。而要学吴仁宝率队进军北京,去抢下岗的国家机关人员,为华西村的进一步飞跃储备人才。

“求变”要朝着充实人生、发展人生的方向变,而不能朝着追求享受、腐化堕落的方向变。

那么,如何求变呢?其实也不难,虽然中国还没有戴尔·卡耐基这样有名的教育家,但各式各样的学校、班还是随处可见,虽然大部分是为了赚你的钱,但只有先被人赚,才能回头赚别人的!

3.要设法克服惰性

惰性就像你的手一样,伴着你来到世上,也伴着你离开世界,可谓形影不离。它会把一个很有潜力的天才变成一个庸人,使庸人沦为混蛋。但你切莫悲观地认为你身上的惰性比别人多,以至痛苦万分。即使坚强的巴顿将军,伟大的林肯先生都有惰性,只是他们会很好地对付、控制、打败它,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在坚定的信念面前,惰性就化为乌有。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对付惰性。

第一,我们的生活要有目标。很多情况下,当我们不知道今天是为了什么而活的时候,惰性是最容易逞能的。于是,早上一觉起码要睡到上班前十分钟。我的一个朋友在研究生毕业后一年一个目标。短短几年里,他拿到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驾照,如今正在读MBA。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考律师。我们可以设想,在工作的同时要考这么多证书,每天能有多少时间会输给“惰性”。当你有目标以后,每天活着就会感到挺充实。当然,目标不能太远、太大,要切实可行,而且要特别留心在达到一个目标以后要立即设定第二个目标。人很容易在达到目标之后自我满足、失去追求进而被惰性所俘。总之一句话,不要让自己闲着,要不断地找事干。你可以去学电脑,学外语,考律师,读成人高校。实在没事干,去买个字帖练字。

第二,订计划。照着目标、根据时间去订个详细的计划,而且不要偷偷摸摸,不好意思。计划要有整体计划、阶段计划,最重要的是每日计划。计划要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正,如果觉得有些离谱,不妨把计划撕了,虔诚地找张白纸重新订一个。

第三,立即行动。计划订好就立即行动,最重要的是在每进行一步的开始,不要让自己的思维陷入矛盾斗争中。吃完中饭,稍事休息后,想到计划规定要复习上午的学习内容,就应马上翻开书。如果再想一想这时有什么电视节目,是不是先看会儿小说,那就可能为惰性找了个借口。

第四,不断地找动力。在计划之初,肯定是干劲十足,但一段时间以后就容易松懈。我们必须不断地找新的动力。只要你动脑筋,会发现很多适合自己的创造动力法。你可以去看本名人传记,可以去找个出色的朋友谈谈心,也可以到大城市去跑一跑,感受一下时代的朝气,去看一看五星级大酒店,这样,你可能会有很多冲动,这也可能是动力。当然最容易做的是在显眼的地方贴个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

第五,找一个好环境。如果你的生活环境不是很催人上进,那就试着换个环境。如果一个人能更好地实行计划,那就一个人呆着。如果觉得和几个很上进的朋友在一起能更好地刺激自己,那就多花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只要觉得环境不适合,那就别犹豫,换个环境或许会大有成效。

4.正确对待压力

《简·爱》的作者意味深长地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人的一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于是内心总经受着煎熬,但这才是真实的人生。确实,没有压力轻飘飘,没有压力肯定没有作为。

前几年的大学校园里颇为时髦的一句话是:六十分万岁。这正是因为当时就业分配国家统包,只要不弱智加上不犯错误,毕业证书稳拿,所以学习上没压力。但如今不一样了,某所名牌师范大学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拿不到学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的学习气氛是前所未有的浓。看来,没压力的话是不行的。

压力能化为动力,但有时也会变为阻力,关键是如何对待。一次考试不及格,有的人会奋发努力,急起直追;有的人则淡然处之,自找借口;也有人会一蹶不振,甚至跳楼自杀。正确看待压力是人的一种处世本领。首先,压力不能太大。如果外界的压力巨大,同时自己又加给自己许多压力,在常人无法承受的情况下,压力很可能变成阻力。其次,要学会化解压力和转化压力。对于一些压力,首先要区分好坏,有些压力是正常的,能促人奋进的,有些压力则是不正常的。对于正常的压力要好好利用,使之转化为动力,而对于不正常的压力则要把它化解掉。面对下岗,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学习、完善,寻找新的岗位,这是正常的压力,可以促使自己奋发向上。而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无法面对家人、朋友,认为自己无能,这就是不正常的压力,应该设法化解掉。如何化解压力,关键是要以自己为中心,别在意别人如何看待,同时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一句话,就是要用“真实”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不要欺骗自己,不要太爱面子。

5.自强不息

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来世一遭,与其窝窝囊囊地混一辈子,不如风风火火地闯一辈子。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每个人天生并不比别人差,何不鼓足劲和别人比一比!很多人认为自强不息是很辛苦的,很累人的,但其实每个人都有体会:在自强不息的奋斗过程中,人是很充实、愉快的。相反,空虚、无聊的时候才是最累的。人人都有追求崇高的心理,缺少的往往只是勇气和耐心,但只要不断地试着去改变,你会发现,其实你一直都在进步,这也正是自强的表现。

不断地试着和别人比,不管结果如何,这是一种很富挑战性的生活,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些。而不断地和自己比,试着不断地提出新的目标,这也是一种很值得骄傲的生活。战胜别人是自豪的,战胜自己则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