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慧缘佛医学
38234000000017

第17章 修禅练功疗法(1)

五、念诵和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是一种心理情志疗法,它通过对病人进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诱导,使病人无形中接受某种“暗示”,从而改变其心理和行为,进而达到治病疗疾的目的。

它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念诵也是一种有效的暗示手段。

佛教医家治病时,大都要向东方念诵《服药咒》,《新罗法师方》就记载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南无东方药师琉璃光佛、药王药上菩萨、耆婆医王、雪山童子、惠施阿竭,以疗病痛;邪气消除,姜神扶助,五脏平和,六脏调顺,七十五脉自然通畅,四体强健,寿命延长,行住坐卧,诸天卫护,莎呵!”这种念符咒固然是唯心的宗教信仰,但不可否认又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心理安慰,它就像“他人暗示疗法”一样,尤其是对诚信佛教的病人来说,念符咒增强了病人的治疗信心,使病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精神依托,从而增强了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佛教徒数珠念诵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疗法”。数珠是僧侣们念佛号或经咒时的计算工具,又叫佛珠、念珠。从电影、电视上我们常看到和尚颈上挂一串佛珠,口里念念有词,手则在拈动佛珠。佛教认为这样可以断除烦恼,《木槌子经》说:“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橒子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常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若复能一百万遍者,当得断百八烦恼结业。”

佛珠以108粒为常见,最多的达1080粒。据《金刚顶经》载,中国人好简便,将佛珠减为54粒、36粒、27粒、21粒、18粒、14粒。古代念佛常用36粒佛珠,禅门则用18粒,均取108的三分和六分比数,简便易行,还可绕在手腕。

《敦煌曲子词》有这样一首偈:“念观音,持势至,一串数珠安袖里;目前灾难不能侵,临终又得如睡眠。”佛教徒数珠念诵,并不像偈里所说的免灾难,但它却能通过摄心来消除自身妄想,用心专一,从而有益于身心安康,此所谓:“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从上述内容来看,佛教念诵确实是一种较为原始的暗示疗法,它通过人们的意念活动,动其神而应于形,从而起到良好的暗示效果。现代心理学将暗示疗法进行发展,运用药物、科学仪器进行情景渲染,使暗示疗法更具疗效。

暗示疗法主要用于心理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尤其对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心理疾病最为有效。

治疗器质性病变时,在药物和其他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若恰到好处运用暗示疗法,也可提高疗效。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年至80岁时,自知阳寿将尽,便最后从王合城出发,作一次巡行。他向西北走到希拉尼亚瓦提河西岸的两株莎罗树下,头朝北,右手支颐,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取侧卧姿势,面向西,进入了涅槃,这就是“双林人灭”。

释尊入灭后遗体由大弟子迦叶火化,火化后的遗骨称为“合利子”,梵语“宝利罗”(即骨身)。它被分成8份,由与释尊因缘深的8个国家各取一份,另有迟到的两国代表一个拣拾碎骨小块,一个扫骨灰,共合10份,各起一塔供养,共有10塔。中国历史上就有9次迎奉释尊“合利子”的记载。陕西省西安市近郊的法门寺内外就存放有“合利子”,寺内还有座刻有“真身宝塔”4字的古塔。

1000g:年来,法门寺笼罩着令人迷惑的传奇色彩,而“真身”二字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然而,20世纪80年代,该宝塔因风化等原因陷塌,谁也没有想到,竟由此产生了“合利显灵”的千古奇观,合利子之谜亦随之被解开。

那是1987年4月,西安市政府决定重建“真身宝塔”,考古人员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发现残砖碎瓦里有个地宫,地宫里藏有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而最令人惊异的是还有一节安然无恙的“合利子”!而这一天又恰恰是“佛诞”。

1988年,当到了农历十月一日那天,有关方面在宝塔建成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庆典——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子瞻仰礼法会。那天数百名高僧及10万信徒汇聚法门寺,零时三分,就在礼拜进行的过程中,那枚放置于主席台上的合利子,突然生出一股烟雾,在舍利子上方约17厘米处形成耀眼的光团,地宫中诵经之声顿时大振,摄影师纷纷拍下千古奇观。

合利子发光现象,佛教典籍多有记载,但它为什么会发光呢?答案是:气功!刘文阁先生曾在《羊城晚报》撰文写道:“佛教讲求修心养性,这本身就是气功态,修炼气功就是人将自然界的能量和自身的精、气、神收聚至身体某处,形成具有较大能量的生物能量场,佛教称为‘明点’。一个人修炼时间越长,程度越深,会使能量场广为分布和积累在体内,最终导致体内骨灰变化而成为晶状体,故合利子虽火焚仍能保存完好。”

释迦牟尼灭度后,肉体消失了,但作为强大能量场的载体合利,依然具有很高的接受外界能量的灵敏度。当高僧、信徒汇集在合利周围时,他们的生命运动产生的生物能量便汇聚成一个较为强烈的能量场,合利子因接受了这个能量场的能量后,便以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便是佛教之谜?

这便是气功之谜?

一、佛教流派与气功

气功是东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气功现象在人体生命中普遍存在,它是古人生命整体观,通过内向性意识的锻炼,增强人体以自我意识控制的能力,激发和强化人的固有功能,使人身心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它既能治病疗疾,又能健身壮体。而佛教修禅习定,也是通过“以念止念”,“以心治心”的心理过程来增强人体自身生命运动的调节、控制和运用的能力,以期超凡脱俗、趋于涅槃寂静。确实,诚如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贾题韬居士在((佛教与气功》一文中所说:“佛教的教义和戒律,几乎无不与气功有关。佛家所提倡的修持方法,基本上都是气功家所必由的途径。”

修t·禅”、“定”,这是佛家修持法门的核心。所谓“禅”,即“思维修”、“静虑”,它是指在寂静的心态下冥想,或者解释为“止观”。止者静也,观即虑也。所谓“定”,即“三摩地”、“三昧”、“等持”,定境为修禅之所得,为离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由禅而定已被认为是最好的法门。后来禅定并称。坐禅修定,在心理精神境界的修持中,人体生理发生变化反应;它以合弃一切求得佛道,合于佛道表现出禅的大智慧。因此,佛家禅定与气功相比,它是一种气功,又在理论和境界上深于气功,超乎气功。

佛教有许多流派,下面则从气功角度简单介绍—下小乘禅法、天台宗、禅宗、密宗、净土宗。

(一)小乘禅练功法

小乘佛教的禅定修持法主要是指“四禅四定”。佛教有三界诸天之说,三界即“欲界、****、无色界”。“欲界”为营营扰扰的众生世界,人生活在财、色、名、食、睡“五欲”炽盛的境界中,尤以男女****为甚,故日“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日欲界”。

“****”位欲界之上,虽已离欲但有物质窒碍,其地“宫殿高大,是色化生,故名****”。“无色界”则位****之上,为已破除物质窒碍的高深境界,“但有四心,无色形质,故名无色界”。这三界诸天是佛教修禅后所达到的境界之反映。

“四禅”是超离“欲界”而进入“****”的“果”,“四定”则是超离“****”而进入“无色界”的“果”。四禅四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修持禅定者按照一定的程式和标准逐渐进入三界诸天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高级气功。

1.初禅:宽衣端坐,调和五事,通过“寻”(寻求,属粗住)和“伺”(伺察,属细住)的方式,去支持“合”,“念”和“正知”的思维活动,使自己从内心厌离“欲界’‘而达“喜”、“乐”—对顺情境分别领纳而生“喜”;对无分别而生“乐”,这是初离欲界的感受。这“寻”、“伺”、“喜”、“乐”、“定”即为初禅的“五支”。此外,在初禅中还出现动、痒、轻、重、凉、暖、涩、滑等“八触”的生理反应,还有“十功德”的心理现象,即一空(身心虚豁)、二明(明净美妙)、三定(一心安稳)、四智(不复昏迷疑惑)、五善心(惭愧信敬)、六柔软(心善性温)、七喜(庆喜前悟)、八乐(恬愉禅心)、九解脱(心离苦境)、十境界相当(安隐久住)。

2.二禅: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上,只有“意”在起作用,内心自然生起光明恬淡的“喜”“乐”,形成内心的信仰,其他眼耳鼻舌身都处于寂静状态。

3.三禅:合去二禅中“喜”而“离喜妙乐”,“乐”感充溢身心,身心安乐,无有疲极,此境界为佛界坐禅所重视。

4.四禅:断除“乐”支,身调柔,处在“心一境性”的高级禅定状态,其时无苦无乐,安稳调适,湛然寂然。

完成“四禅”后,即可修“四定”,它是“无色界”中的不同定心境界,故称为“四无色定”。

5.空无边处定:从意识中排除一切物质形态观念,自我意识处于虚空态,“思无边空,作无边解”。

6.识无边处定:合去“空无边处”的意识,仅以“内识”作“心识无边”之念,心与识作无边相应,但不是“无边、无边”的意念,这样泯去了主观意识。

7.无所有处定:虚空、内识均消失,一切意念对象都不复存在,心与无所有相应。

8.非想非非想处定:本来“无所有处定”是要合弃一切意念,超越于一切,即是“非想”。这时已无粗想,而非无冥顽不灵之空境,故为“非非想”。修炼至此,已超然一切观想而进入_种物我两忘,如眠如暗、无所爱乐、万念泯灭的境界。

据说四禅四定修成后即可得“六神通”,而古往今来,得六神通者毕竟不多,足见其难而不可思议。

(二)天台宗禅练功法

天台宗是大乘禅法宗派。它的中心理论为“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等,其哲理烦琐。但其禅法以坐禅法门为代表,明指直说,周遍精详,可分为以下几种禅相。

世间禅相:四禅、四无量心、四空定;

亦世间亦出世间禅相:六妙门、十六特胜、通明。

出世间禅: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等。

诸法禅相境界虽有深浅,但方法不出“止观”,所以读者可参见“修习止观禅法”。其修观的行仪如《摩诃止观》所载,有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坐非行等4种。

修观之前加行方便有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25种。

1.具五缘

(1)持戒清静,防止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从而止恶修善。

(2)衣食具足,衣服过于贪求,则心乱妨道,不利修行;饮食之法有四种,即如上人大士于深山绝世,草果随时资身;常行头陀受乞食法;头陀若兰处(寺庙)檀越送食;于僧中洁净食。如此可驱除享受食的魔障。

(3)闲居静处,如深山绝人处,头陀若兰处等环境安静之地。

(4)息诸缘务,断绝名利思想,省却一切不必要的交际应酬,省却精神和体力上的不必要负担。

(5)近善知识,亲近有道德学问的君子,有益于自我修持。

2.诃五欲

就是要诃除尘世间能蛊惑人心的色、声、香、味、触“五欲”。意志不坚强者会贪美色;消遣沉湎于箜篌筝笛、男歌女唱之声欲之中;贪闻饮食馨香、男女身香;贪食酸、苦、甘、辛、咸、淡等诸种美食美味;沉迷于男女触欲的业障。这些对于修禅者来说,都不利于修成正果,应当诃除。

3.弃五盖

就是要合弃贪欲、嗔志、睡眠、掉悔、疑等能使人心生欲念的五种情况。贪欲使人生烦恼,远离正道,坐禅则要排除种种欲念;嗔恚使人生怨生恨,坠入恶道;睡眠使人神昏气伤,有损健康;掉悔使人身好游走,纵意攀缘,忧恼覆心;疑使人资质愚钝,以疑覆心。

4.调五事

即调食令不饥不饱,调睡眠令不节不恣,调身令不缓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调心令不沉不浮,详见“调五事”的气功养生原理。

5.行五法

就是要具备五种方便法门。即是:

(1)欲:“一切善法,欲为其本”,要“欲离世间一切妄想颠倒,欲得一切诸禅智慧法门”等。

(2)精进:坚持禁戒,专于精修坐禅之法。

(3)念:念想世间为欺诳可贱,念想禅定为尊重可贵。

(4)慧:用智慧比较“世间”乐少苦多和“禅定”永离生死、与苦长别之乐。

(5)一心:就是要一心分明,“明见世间可患可恶,善识定慧功德可尊可贵”,心如金刚而不被业障所阻。

天台宗禅法的创始人智凯认为,从本体而言,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是自然存在的,而且互相关联。因此,人的一念之中包含着一切现象,一切境界,即“一念三千”。人可以从一念之中悟得“真如”,顿悟圆满。

(三)禅宗练功法

禅宗也是大乘禅法之属,它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也是我国流传最久、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佛教宗派。禅宗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悟性,提倡单刀直入,直指人人本来具有的心性,以彻见此心性而成佛。《涅檠经》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因此,它强调顿悟渐修,以倡人人皆有佛性。

这顿悟、渐修,本为佛学界顿、修之争,而禅宗创始人惠能则认为顿悟还须渐修。所谓顿悟者,“凡夫迷时,四大为身,妄想为心,不知自性是真佛,奔波浪走,忽被善知识指尔入路,一念回光,见自本性,而此性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故云顿悟”。而渐修之意为“虽悟本性与佛无殊,而无始习气卒难顿除,故依悟而修,渐熏功成,长养圣胎,久久成就,故云渐修”。可见,“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佛”,众生因顿悟渐修成佛,佛与众生在乎一念之间。

禅宗在这些理论指导下,进行修持实践,主张无论吃饭睡眠,都应“随缘任运”,顺其自然,行所无事,无念,无往;在每日寻常中修持,“佛法无用功处”,“恰恰无心用,恰恰用心功也”。这样将禅宗渗透于日常生活。《传灯录·慧海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源律禅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日:“用功。”日:“如何用功?”师日:“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日:“一切人总是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日:“不同。”日:“何故不同?”师日:“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可见只要借用一切言语举动皆可修禅。

禅宗倡导佛法即在世间,佛即自佛,因此不须离世别觅,亦不须离心外觅。“行住坐卧,运水担柴,无往非道”,这样,禅宗显得生机勃发,质朴无华,令人随处自调身心,因此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融汇了先秦道家和儒家学说及中国传统养生之道,使得禅宗对后世中国文化理论和中华气功都产生强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