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嘻字诀。卧式,按念“嘻”字的口型吐气;吸气时口轻闭。对治三焦疾病,具有助消化、通便等功能。
这六个字奥妙无穷,它不仅可对治五脏疾病,而且还可以治疗身体机能的失调,如身体感觉到冷时练“吹”字诀;身体感觉热时练“呼”字诀;关节疼痛时用“嘻”字诀;疲劳乏力用“四”字诀;“嘘”字诀可散痰;“呵”字诀可除烦。
清代徐文弼在《寿世传真》里以晓畅简明的文字,总结了六字气诀功法的对治与效验。现将其歌诀附于后:
嘘属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泪如哭。
只因肝火上来攻,嘘而治之效最速。
呵属心兮外主舌,口中干苦心烦热。
量疾深浅以呵之,喉舌口疮并消灭。
四属肺兮外皮毛,伤风咳嗽痰如胶。
鼻中流涕兼寒热,以四治之医不劳。
吹属肾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阳道痿。
微微吐气以吹之,不用求方需药理。
呼属脾兮主中土,胸膛气胀腹如鼓。
四肢滞闷肠泻多,呼而治之复如故。
嘻属三焦治壅塞,三焦通畅除积热。
但须六次以嘻之,此效常行容易得。
四季却病歌
明清时代甚为流行运用六字气诀在不同季节健身的方法,明代冷谦《修龄要指》辑录为: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四定收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九)六妙门疗法
佛教认为,“息”是生命的本源,假如一口气不来,那时身体便是一个死物,神经不能再有反射作用,心也死了,生命就此完结。“六妙门”就是偏于“息”方面的调和功夫。
六妙门又称为“六妙法门”、“不定止观”、“数息观”,梵文名阿那波那。在佛教天台宗功中,六妙门是一种万行开发、降魔成道的禅定方法。
[功法]
1.一数:即数息。入座后,先调和气息,不涩不滑,极其安详,徐徐而数1~10.专注于呼吸,一呼一吸记一数;或心注在数,不让数数散断,若数不到十,心忽他想,应赶快收回,重新从一数起,数至十后又从头再数。数息日久,渐渐纯熟,自然数息不乱,出息入息极其轻微,即可不用功力而数息,此为“证数”。
2.二:随:即随息。“证数”后可合“数”修“随”,一心跟“随息”的出入,心随于息,息也随于心,心息相依。随息功深,心即渐细,觉息的长短可以遍身毛孔出入,此乃“证随”。
3.三止:即止息。“证随”之后,不去随息,把心有意无意地止于鼻端。修止后觉得全身不见内外境,身心泯然入定,这叫“证止”。
4.四观:即观息。功到“证止”,但仍须以心来观照息,令它明了,于定心中观照呼吸或意念,息出息入如空中的风,似无实在。观久之后,心眼开明,彻见息的出入已周遍全身毛孔,这叫“证观”。
5.五还:即还息。修观既久,心易浮动散乱,这时应合“观”还复于心的本源。
用心来审视呼吸出入之息,就有能观的心智和所观的意境。这能观的心智是从心而生,既从心生,应随心灭,达到无观心也就没有观境的“证还”。
6.六净:即净息。坐禅到此,不起妄想,不起分别,心里清静,尔后心慧相应,杂念全无,显露真心,达到心垢全无、一尘不起的高级境界。
修习者可以从学“数”开始,几天后学“随”,依次进行,然后再次从头开始,如此反复。这样安心修习,再过几天就可依自己的条件,以适宜于自己的容易入定的“妙门”人手,而不必按次第进行。觉得修此门效果不理想时,还可选择其他几门试修,此乃“安即为善”。
经过选择后,选取能使自己身安息调,心静开明,始终安固的法门专修。如此日长时久,可以心情调达,宽身放息,抑制烦恼,从而防治诸种慢性疾病和心理疾患,或是无病强身。
(十)瑜伽冥想术
据印度传说,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术流传于喜马拉雅山区。而瑜伽这个词源于梵语,意为联结、联系之意,是为了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的方法。《石氏奥义书》认为,瑜伽是“坚定地统制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瑜伽经》也说“瑜伽是抑制心识的活动”。
由于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瑜伽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冥想等。《瑜伽经》提出瑜伽有“八支行法”即八个部分:1.禁戒;2.持戒;3.坐势;4.调息;5.制感;6.持摄;7.静虑;8.三昧。
佛教中有许多经典,或涉论瑜伽,或专研瑜伽,使瑜伽成为佛教修炼方法的组成部分。而瑜伽术的最终深意,就是“冥想”。它将自己的愿望、爱、希望,都集中在同一法则之下而进行深层的冥想。
[功法]
1.想向术:明确自己的“方向性”而冥想。如希望摆脱罹患已久的气喘,希望不再咳嗽等,全力以赴地投入冥想。
2.想欲术:这是因为有某种欲望,而希望将这改正的“私欲整理”。如冥想治好气喘后,对读书会聚精会神,对工作会认真负责等…
3.想整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努力整理好自己每天的生活,如拟定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好饮食、呼吸、运动、休息等。
4.想和术:对于自己的计划是否都保持调和了呢?要加以核对,使之相互间保持均衡调和。
5.想心术:无论你操练什么功法,心中都保持乐观,而不是注意动作姿势的好坏,保持快乐地投入。
6.想定术:将自己所希望的事和所要求操练的事,都彻底而具体地表现出来。
如你想减肥,就毫不含糊地冥想:“我的体重现在是××公斤,一定要减至‘多少’公斤。”
7.想念术:这是你的实际行动了,你要按照自己的目标,调和五事,再进行冥想,如冥想自己杀死体内病毒的过程,冥想自己身体逐渐强壮起来等等,使自己的潜意识发挥强大的活动能量。
为了使冥想之前入静,瑜伽术有冥想阿、乌、姆音节的方法。瑜伽认为,阿、乌、姆包含了潜在力和普遍性的概念,是庄严之力的象征,是永存的精神,是最高的目标,先冥想阿、乌、姆,使身体、呼吸、感觉、精神、智性皆融于阿、乌、姆的音节之中,使冥想者逐渐变得安静、纯粹、伟大,体验超越时空的满足。
冥想时,要保持长时间的练功姿势,身体不要松垮。然后执著地冥想自己的愿望。每天早、中、晚休息时间,各冥想15~20分钟,就一定会有收效,你的愿望就会实现。瑜伽冥想首先着眼于身体的强健,然后再融合身心为一体,切不可疑虑和松懈,尤其要坚持下去。
冥想果真能使身体强健吗?现代医学认为,冥想与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有其生理基础,在冥想时,脑内的各种细胞以新的方式联系起来,对机体的其他器官起到新的调节作用,改变它们的功能活动,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控制各种传染病、癌症、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性疾病等等。
当然,若能把冥想术与其他医疗措施相结合,其效果会更明显。
五、“魔事”与气功偏差的治疗
“魔事”是指一切扰乱身心、妨碍学佛修行的意念和行为,它能使人丧失“慧命”而误入歧道。《婆沙论》说:“断慧命故名为魔。”《大智度论》也说:“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魔逆经》载,文殊菩萨对大光夫人说,魔事即“住于精进……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这就是说,学佛本当“精进”,但若执著贪欲等等,“住于精进”,则反为“魔事”。从现代气功学理论来看,所谓“魔事”就是气功偏差,它是在练功修持过程中出现的躯体症状或精神障碍。
佛教把“魔事”分为四种:1.烦恼魔,指自内心生起的贪嗔痴等烦恼;2.阴魔,即身心五阴;3.死魔,即死亡;4.天魔,指专门妨害修学佛道者的无欲天魔王。此外还有“十魔”之说,这些虽然是佛教有神论的解释,但“魔事”却确实存在。《摩诃止观》把“魔事”的表现总结为令人病、失观心、得邪法三类,表现为修禅过程中出现各种幻觉及身心的各种病态变化,主要是各种不自觉的生理、心理失调和变态现象。“魔事”使人失去行为控制,甚至使人丧失性命。
湖北医学院附属一医院罗照春曾对16例气功偏差引起的精神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临床症状为:感知障碍以幻听、幻视最常见;思维障碍以妄想如鬼神附体显灵、被害妄想、被控制感为主;情感障碍以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紧张恐惧等为多见;行为障碍以做怪异动作最为普遍。其次,有自杀、自伤、兴奋躁动、木僵、伤人毁物等异常行为的在25%以上。
造成“魔事”和气功偏差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练功者的素质及基础较差,行气速度过快,强度过猛,使体内之气聚集过多而又无所归纳,使经脉不能承受和抵抗内气的强烈冲击,而造成经脉阻塞及组织脏器的直接损害。
不能正确运用气门对气体的调节作用,使气行受阻,继而在体内某个部位造成气滞血淤、经脉阻塞及脏腑失调。
不根据体内精、气、神变化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练功,使体内的精气神三者的转化失调。过度化精可使人阳气不足,精神倦怠,身体无力;过度化气可使人气塞伤精,全身的生理功能失调;过度化神使人阳气过盛,令人心理烦躁甚至癫狂,耗伤阴血。
对功法不理解,盲目练功,对内气难以用意念驾驭,使之无所约束,不能收功。
练功者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差,以及个性缺陷,使之沉醉于幻觉,意念不能自持,耗伤人的心血和元精,使人神志恍惚。
贪功冒进,争于求成,不重视基础功法的修炼,在没有具备一定功力的情况下去练高深功法,从而造成偏差。
潜意识的活动,使练功者的不健康心理在练功时被激发,从而使心理障碍表现出来而发病,引起各种荒谬、离奇的精神症状。
魔事和气功偏差的出现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练功习禅者来说,首先必须消除习禅和练功的神秘化倾向,应谨慎行事,选择好指导老师,顺乎自然,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已“走火入魔”者应先找到病因,然后用止、气、息、观想等方法,对症施治。治魔事的方法如下:
(1)因不善调解,坐姿不正所致的脊背骨节疼痛,可用“下息”对治。从头顶往下沿脊骨运气,每节脊椎住气片刻,一节节直至尾椎,反复多次,令中脊气通则可治愈。
(2)因调息不当所致筋脉痉挛、肌肤焦枯等病,应先纠正呼吸,然后于吸气后住气片刻,想气从头顶流注全身,引向四肢末梢,放松全身毛孔,令气由内向外运行于肌肤,久之则关节灵活,肌肤润泽。
(3)初修数息观,呼吸不调,长短不一,致使心以上至头顶蒸热,可先解衣宽带,闭口缩气,向上至头顶,然后向下牵气,至呼吸平和,长短合度而止。
(4)坐禅中觉气短胸闷,或胸腹胀满,可先嘘气,然后从鼻中吸气,意想气满全身,安心于两掌中,不久即觉安和。若气上塞胸,腹胀,应宽解衣带,调息,令出气长,入气短,反复十次即可。
(5)修止时若不根据身心反应而灵活掌握,只知死守一处,久之则发诸病。若意守过猛而生洪热喘息,可放心令宽坦松弛。若意念过于宽缓松弛而发虚肿膀胀,应摄心稍紧。若感头重足轻,应意守丹田。若足重头轻,应观鼻尖、眉间。若头痛,应以鼻吸气,然后从口中微微吐气,吐气时观想头痛消散。
(6)坐禅所致全身虚肥肿满,可于坐禅中想气从头到脚溜向四肢,平心静气,挺直脊项,不久即可令肿满消散。
(7)若四肢痿弱无力,应于吸气时运气充满四肢,久之自愈。若致咳嗽,可于欲咳之时,吐气三次,再意守胸部。若腹中结积硬满,可仰卧,伸开手足,以手轻摩腹部10~15次,嗌气排出浊气。
以上方法也可用来治疗一般疾病。
六、武功武术疗法
《大般涅粲经‘金刚身品》说,佛教徒“应当执持刀剑器杖,侍卫法师”。佛家僧侣在修禅习定时,创造和发展了武术强身之术,使之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佛家武术。
早在佛教诞生之前,印度便有了29种武艺,既有实用搏击性武术,也有强身健体武术。相传释迦牟尼就出身于武士家族,自小就练就了高强武技。他精通印度各种武术技法,身强力壮超群;释迦出家前,曾为争夺美女耶输陀罗,参加诸般武艺竞争,竟无往不胜,攻无不克。他徒手高举起大象,抛入半空之中,还能再用手接住……
藏密瑜伽强调修气脉明点与打拳相结合,以活动肢体,流通气血,舒筋活络。密乘无上瑜伽注重以金刚拳、金刚舞锻炼身体,打通气脉,强体健身。
佛教传人中国后,教徒们为在乱世或僻壤中自卫和强身,创编传习了佛家武术,并使佛教武术不断发扬光大。自古以来,佛教武术以其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虚实莫测、灵活敏捷、变化神速而著称。习武使佛教徒们体魄强健,身心平衡,真正起到了御邪除疾、养生延年的作用。
佛教武术威震神州,饮誉全球,成为佛教文化的瑰宝,至今仍璀璨夺目,闪闪生辉。
明·程绍《少林观武》诗云: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
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挟搏虎能。
定乱策勋真证果,保邦靖世即传灯。
中天缓急无劳虑,忠义毗卢演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