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打败大盘:价值投资法则的精髓
38278000000011

第11章 巴菲特学派那些人(3)

巴菲特回忆道:“我是1960年遇到蒙哥并告诉他,虽然学习法律是一项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你从事别的行业会更成功的。”蒙哥当时刚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并在落杉矶开办了律师事务所,生意正如日中天。巴菲特后来终于说服了蒙哥转行从事投资;而蒙哥也不负众望,他的投资天分从中可见一斑。和巴菲特一样,蒙哥也是坚持集中持有少数股票、买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的投资策略。

我们注意到了巴菲特对蒙哥的评价中从不使用“冒险”这两个字。但如果一定要用股票价格波动的传统定义来衡量所谓的风险,蒙哥的投资组合简直可以用“惊涛骇浪”四个字来形容,因为他的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几乎是市场标准差的两倍。但从年平均报酬率看,蒙哥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卓越的投资人而不是冒险者,因为他只会去投资少数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

著名的“水杉基金”

巴菲特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格雷厄姆的“股票分析”课程时认识了鲁安,这两位当年的同班同学在以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巴菲特很欣赏鲁安数年来的投资操作成绩。1969年,巴菲特结束了原先的合伙事业后,便和鲁安联络,并询问鲁安是否愿意为他的客户成立一个基金,这就是后来非常著名的“水杉基金”的由来。

他们两人都知道那时并非是成立共同基金的好时机,但鲁安还是一头扎了进去,并从一开始就做得很投入。当时的股票市场主要分成两大类股,大部分热钱都流向知名的大型蓝筹股,比如IBM公司或施乐公司(Xerox)。但是一些不知名但却很有价值的股票却乏人问津。虽然巴菲特认为价值导向型投资策略的初期成绩很难看出来,但巴菲特说:“我很高兴也很感谢我的合伙人不但没有赎回资金,还继续加码,不过后来他们的获利也很令人满意。”

水杉基金首开价值投资之风,因为从水杉基金公开的持股记录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鲁安及他的合伙人罗克·坎利夫(Rock Cunliffe)是以低周转率的价值投资方式来运作基金的。水杉基金通常将其90%的资金投资于6到10家绩优公司上,虽然持股相当集中,但他们尽量选择业务性质不相同的企业。鲁安表示,水杉基金是一个价值投资形态基金,但水杉基金所持有的企业却门类较广,其中包括商业银行、制药厂、汽车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等。

和大多数基金经理人的看法相比较,鲁安的观点是相当独特的。通常,基金经理人对于投资组合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然后再去购买不同股票以满足他的主观预期。但鲁安和卡尼夫则是先想好选择哪些可能的绩优股票,然后自然而然形成他们的投资组合。

如何选择绩优股,需要做很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鲁安和坎利夫的选股策略也与别家公司不同,他们也因此被誉为是最聪明的基金经纪公司。他们宁可自己慢慢研究可能投资的每家标的公司的资料,也不愿意参考华尔街分析家们向他们提供的现成报告。鲁安说过:“我们很少想要用什么头衔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果真要有什么头衔的话,那么我宁愿在名片上印上‘研究员比尔·诺内’就足够了。”这种想法在当时的华尔街上是很独特的。鲁安说:“人们一般都认为研究员是刚入行从事研究分析的菜鸟,日后再高升为比较受人尊敬的基金经理人一职,因此感觉上基金经理人好像更高人一等。我们公司刚好持相反政策,我们认为作为一名长期的投资者,研究分析工作是最首要的工作,如果研究分析工作很扎实,自然就具备了操作投资组合的能力。”

水杉基金到底用什么方法为股东赚钱?是水杉基金1971到1997年间的操作记录,在这段时间内,水杉基金的年平均报酬率高达19.6%,同期标准普尔500股票价格指数的涨幅仅为14.5%。和其他价值投资组合一样,水杉基金的报酬率也曾经历过一段颠簸震荡的过程。这段期间内整体股市成长率的标准差是16.4,而水杉基金的报酬率标准差却达20.6%。这样的标准差会让人觉得水杉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很高,但鲁安和卡尼夫在选股上所花的精力足以降低任何风险,从中也再次证明,传统的风险组合观念是不能用来衡量水杉基金的风险的。

辛普森的投资风格

1996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盖可汽车保险公司(GEICO),当时盖可公司是全美第七大汽车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公司从此开启了和盖可汽车保险公司一段长期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凡是跟巴菲特工作过几年的人都会相当熟悉盖可公司的名字,因为盖可公司在伯克希尔公司的体系内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巴菲特是在1951年通过他的老师格雷厄姆的介绍认识这家公司的,格雷厄姆当时是这家公司的董事。在一月某个星期天早晨的寒风中,巴菲特来到这家公司的总部,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这家公司的营运状况。向巴菲特介绍公司情况的是洛里默·戴维森(Lorimer Davidson),当时他只是总经理特别助理,后来才晋升为该公司的执行长。

当巴菲特回到故乡为父亲的证券经纪公司工作时,他开始介绍他的客户持续买进盖可公司的股票,他甚至针对盖可公司写过一份调研报告,该报告刊登在《商业金融纪事报》(The commercial and Financial Chronicle)上,标题是“我最喜欢的投资标的”。1951年底,巴菲特把他所有资产的65%,大约一万美金统统投资在盖可保险公司上了。

20世纪70年代初,盖可保险公司遭遇了一些问题,多年来的削价竞争造成的损失几乎拖垮了这家公司。而这时,巴菲特却仍坚持他的想法,认为盖可保险公司只是短暂性的营运不当而引起股价超跌。1980年,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以4570万美元代价取得了盖可保险公司约33%的股权。同时,巴菲特又延揽了一位后来被证明对盖可保险公司财务有着极大帮助的人,这个人就是辛普森。辛普森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硕士,1979年被巴菲特作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招揽到盖可保险公司之前,曾在斯坦罗和法纳姆公司(Stein Roe&;Farnham)的投资部工作。从面试开始,巴菲特就已认定辛普森深具投资天分。辛普森从不阅读华尔街的任何研究文件,反而大量阅读企业年度报告。他选股的方式和巴菲特颇为类似,只选择那些经营管理上轨道的高获利企业,然后等待时机用合理价格投资。他和巴菲特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持股种类少。盖可保险公司可投资资金高数十亿美金,但投资组合中的股票却不超过十种。

从1980年到1996年间,盖可保险公司股票年报酬率高达24.7%,而大盘指数增长率为17.8%。巴菲特认为,这种报酬率确实令人惊喜,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正确的投资策略。辛普森只买股票被低估的股票,所以不容易造成大损失,可说是接近零风险操作。巴菲特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绝对无法作为衡量投资风险的指标,真正的投资风险在于,投资标的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产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