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草原女杰:孝庄太后
39389100000031

第31章 布库少年

顺治千挑百选为儿子选择辅政大臣,还是看走了眼。鳌拜很快背弃了他曾经许下的诺言,暴露出自己专横暴戾的本性。鳌拜还利用小皇帝的年幼无知,就像当年的摄政王一样,完全取代了皇帝的作用。他秘密策划,结成党羽,还费尽心机地使用手段排斥异己,逐渐形成了独揽朝政的局面。鳌拜和他的党羽胆敢违背皇上的命令,擅自处理一些国家政事。一个大臣居然企图凌驾于皇帝之上,公然无视朝廷之法纪,破坏了封建伦理思想,践踏了皇家的威严和至高无上的权威。

鳌拜是武将出身,非常勇猛、有力气,但他的思想比较保守,对于顺治主张吸收汉文化变更礼制的做法很不赞同,现在大权落到了他的手中,他当然要毫无顾忌地按自己的意志办事。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要求必须听从祖训祖宗的常规。

康熙四年(1665年)康熙曾经下过禁令,满洲贵族都不能再实行圈地的活动。但是鳌拜拒不遵守这一禁令。他利用圈地换地的活动,大肆扩大自己的领土范围,使得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鳌拜这种目无法纪扰乱朝纲的行为,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但是慑于鳌拜的权势,大部分人都不敢做声。

唯一敢于对抗鳌拜的苏克萨哈被去除,鳌拜越发肆无忌惮,他的存在已成为皇帝权威的一个威胁。但鳌拜羽翼已成,他的集团有很多的成员,盘根错节,已经控制了朝廷的主要的要害部门,若对其处置稍有不当,极可能导致内乱。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的孝庄在经历了多场风云突变之后,对这些问题已有了相当的经验。她悄悄告诉性急的孙子,要暂时隐忍鳌拜的乱朝之举,同时不露痕迹地做好着手铲除鳌拜势力的各种准备。

谁都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皇宫里出现了一批少年,专门练布库(满语:摔跤),说是皇帝喜欢这种布库戏。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来说,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谁也没有多想什么。

在此之前,孝庄还指示康熙,要他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各种方法纠正辅政大臣们的一些失误和弊端。

康熙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勤政务实的好形象。康熙在亲政初期,几乎每天都会去太和殿视察朝政,风雨无阻。他广泛听取朝臣的意见建议,并妥善处理各种问题。有很多汉人官员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些官员平时对鳌拜不满,但是不敢直言。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朝廷上下对皇上的威望心生敬佩,人心得到了很大的振奋。

康熙皇帝果然没有让群臣失望,他有着果断机制处理事情的能力,又能集思广益治理朝政。他每天都要批阅奏折到深夜,以便朝臣们能得到及时并且明确的指示。渐渐地,鳌拜开始被孤立了。

当康熙的这种威严一点点树立起来的时候,他便想试探一下群臣们的态度了。有一天,大臣们在读自己的奏折,鳌拜像平时一样,依然不顾别人与其他人低声闲谈。康熙突然让大臣们停止读奏折,这时,整个朝堂之上就只剩下鳌拜的窃窃私语声。康熙大怒道,这些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你们这些整天在战场上打杀的人也许以为民生之事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朕并不这样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要好好被尊重的,朕很重视这些民生大事。一席话说得鳌拜面红耳赤,慑于康熙的威严,他也不敢多说什么,但是康熙的表现让大臣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康熙身上的帝王魄力和希望。

就这样,孝庄与康熙密谋着如何用一种巧妙的方法,不动声色地将鳌拜之流铲除。

皇帝喜欢布库,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武术、摔跤和骑马等运动,亲政后对这些运动似乎更加喜欢了。他下令从八旗子弟中挑选了十多个身强力壮的、聪明机灵的孩童进宫,天天练习角斗和摔跤。其实,这些孩子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很多人都对被称为满蒙第一勇士的鳌拜心存畏惧,但是这些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并不害怕鳌拜。每次鳌拜来进宫讨论事情,康熙也不让这些孩子们回避,故意让鳌拜看见他们在摔跤玩耍,有时候康熙也会跟随他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鳌拜以为康熙整天贪玩,觉得他胸无大志、玩物丧志、不顾及政事,于是在心中暗自得意,慢慢地也降低了对他的防范。

在孝庄的暗中安排下,索尼的儿子索额图自己请求调离原来礼部侍郎的职务,改为一等侍卫,这样就可以日夜陪在康熙的身边,帮助并且保护康熙的安全。其实这是康熙采取行动的先兆,然而,鳌拜对此并没有太多的察觉和在意。自以为是的鳌拜对孝庄康熙祖孙二人并没有太多的防备心理,因为康熙亲政后,在表面上对鳌拜是非常信任的,先是给鳌拜提升了官职,封鳌拜为一等公,然后又加封他为太师。康熙以此让鳌拜安心、松心,最后变得麻痹大意。

孝庄更是表面上依然安心当着她的太皇太后,对朝政之事并不过多地关注,这些都为康熙铲除鳌拜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