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日本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二年,举行了首次全国选举,产生出日本的第一个议会。这是明治维新大改革的最后一步,也是这个东方岛国走上西方民主大路的第一步。日本建立了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度(和英国相比,只能算是初级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进步到高级水平)。在新浪微博的第一个连载中,我曾经很详细说过这件大事。这次政治改革的总设计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那位)。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高人。为了让日本的政治民主化顺利起步,他费了很大心思,才搞出了上上下下都可以接受的宪法和议会。《大日本帝国宪法》给天皇和政府很大的权力,对社会上层的特殊照顾很多,而对议会的限制却不少。当时的日本距离民主国家的水平还差得相当远(二战后,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才建立了真正的民主体制)。
新建立的日本议会分为两个机构——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的成员是皇室、贵族和天皇指定的名人。众议院的代表则是由各地选民公开投票选举出来的。按当时制定的选举法,日本只有45万人达到了可以投票的要求。这些人大概只占全国人口的1.2%。想投票,那么你每年至少要向中央政府交15日元的国税,还不包括其它杂税(当时,一般日本人的年收入超不过30日元)。光这种限制就把绝大多数人挡在了投票站外,而且妇女根本不能参加,无论个人条件有多好。如果想当上议员,那要求就更高了。总之,只有富人才可能进入议会去讨论国家大事。不过,这次全国选举可是货真价实的。所有的众议院代表都是一票一票选出来的,至少给那些有钱的老百姓提供了对政府指手画脚的机会。这是黄种人搞的第一次大选,一出超级牛气的历史大戏。在各县已经成立的地方议会也必须公开选举(它们的权力也很小),而投票人的财产资格是每年交2日元的国税。1890年11月29日,新产生的日本议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开始正式工作。
维新改革后的政治体制虽然看起来相当“原始”,但好歹已经有不少民主味道了。日本已经成了亚洲第一个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工业化的经济、西方式的教育、先进高效的军队和刚刚起步的民主政治。按照伊藤博文等维新领袖的想法,只要能起步,坚持继续学习西方,慢慢推动政治改革,那么日本迟早会完全变成民主国家。然而,凡事都可能出意外,尤其是国家大事的安排。1909年10月,日本高层实权人物中对民主制度最有好感的伊藤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人安重根开枪打死。这一下,政治改革的未来就麻烦了。以山县有朋为首的军人集团开始越来越放肆,随意插手政治,坚决反对继续走民主道路(皇军的所有统帅机构合称为“军部”,创始人就是山县有朋)。就在1907年,山县有朋和一批高级将领制定了一个关于军队建设的文件《帝国国防方针》,直接报给明治天皇批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完全背着中央政府搞,给当时的政府首相西园寺公望都没打招呼(伊藤博文的亲信,去欧洲留学过,支持民主改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开头。从此,军队要做什么,只向天皇请示就可以了,不必经过政府的同意。当然,首相和他的内阁还可以用钱来压制军队,但后来这招也不管用了(后面再说)。伊藤博文没能阻止军队“独立”。他一死,事情就更好不了了。西园寺公望等支持民主化的大人物逐渐被挤出了权力核心。很多军人出身的家伙开始进入中央政府,甚至当上了首相。这些人的智商真不低,但思想很守旧,尤其不怎么懂经济,还敌视西方文化和民主制度,结果闹出了大问题。
此时,日本爆发了经济危机,弄得全国不得安宁。1905年到1908年间,生活越来越困难的工人和农民发动了200多次大罢工和暴动。更要命的是,日本出现了信仰马克思大叔的政治组织,在穷人中到处宣传社会主义,影响越来越大。政府和大学里的一些聪明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开始高喊改革的口号,要求把日本变成民主国家。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社会更公平,一来稳定局面,二则能对抗社会主义那套听起来很不错的玩意。但政府和军部中的多数大爷并没有理睬这个好主意。1912年秋天,在位40多年的明治天皇去世,而脑袋有点不正常的大正天皇即位(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好),使大局发生了相当搞怪的变化。以前,军部反对政治改革的一张王牌就是天皇的权威(宪法给他非常大的权力)。明治天皇虽然不怎么管具体的事情(实际上,维新改革的主要负责人是那些大臣),但一直对民主改革不感兴趣,在大事上经常支持军方的意见。现在他死了,军部有点慌了,而支持民主化的那些势力却跳起来了。1913年1月,日本各地发生了很多游行示威和集会演讲,打的旗号是“保护民主宪法”与“打倒军部独裁”,闹得惊天动地。最后连议会里的很多议员也开始喊这些口号,要求继续搞民主改革。在军部的支持下,当时的政府首相桂太郎假传圣旨(他是山县有朋的铁杆亲信,当过陆军大将),把议会强行给“休会”了。这一下,议员、文官、知识分子和许多群众不干了。东京城里的几万市民包围了议会开会的大楼,抗议这种蛮不讲理的做法。一些人还跑去政府的报社和警视厅闹事(管理首都地区治安的警察总局,《名侦探柯南》里经常提到这个部门),甚至连烧带砸了几个派出所。没过几天,这场乱子竟然闹到了京都、大阪和神户等其它大城市。桂太郎和军部里的那些将军想大开杀戒、血腥镇压,但大正天皇和政府里的不少高官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和平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桂首相是干不下去了。2月11日,他不得不向天皇提出辞职,使军队的势力受到严重打击。一年后,大正天皇任命支持改革的大隈重信为内阁首相(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对西方文化很了解的文官),组织了新的政府。但政治改革没有真正开始,因为军部的压力并没有消失。
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弄出一个红色的社会主义政权。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开始把革命“出口”到周围的邻国,出钱出力支持那些社会主义组织。1922年7月,日本的一帮共产主义分子建立了日本共产党,还加入了苏联组织的第三国际(全世界共产党的大联盟),打算在日本搞社会主义革命,推翻天皇和“明治体制”。1918年和1920年,日本连续爆发了两次经济危机,搞得各行业一片哀叫。大量工厂和银行倒闭破产,使近百万工人失业(当时的全国人口8千万左右)。那些保住工作的也只能拿一半左右的工作。农村的情况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粮食产量严重不够,使米价上涨,搞得多数人吃不饱饭。1918年7月,日本的大多数县都爆发了要求大米降价的示威游行和暴动,参加的有几十万人,抢了很多粮店和粮仓,甚至攻打了警察局。政府一面派警察镇压,一面不得不拿出钱来压低米价。军部还出动了几万士兵去各地镇压,弄得上万百姓连死带伤。结果引起各大报纸争着写文章大骂军队和政府无能加混蛋,最后逼得当时的首相、军人出身的寺内正毅不得不下台(他的儿子寺内寿一是后来引发中日战争的关键人物)。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了“关东大地震”,死伤20多万人,灾民300多万。东京和横滨两大经济中心城市被搞得一塌糊涂。经济情况越来越糟,使社会上上下下都严重不满。日本各地出现了大小几千个“民间非法团体”,不但有信共产主义的,还有高喊法西斯主义的。参加这些组织的人越来越多,对当时的制度和政府都有一肚子的怨气。日本社会遇到了明治维新后从来没有过的全面危机,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