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最有财(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6400000002

第2章 佛教与财富:从佛教中学投资(一)

谈到佛教与投资,一种人是认为这两者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毕竟佛教谈人生八苦,出世情绪是有的。另外一种则认为佛的精神对投资有益。比如佛所讲究的淡泊无争精神以及入禅坐定之类的仪式等,倒是让不少投资者觉得,这样的哲学思想倒是可以清楚杂念,减少心理的波动,所以对投资也是有益的。这也的确是不少投资界人士热衷佛教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这里不想说什么哲学与宗教精神,倒是想谈一些佛教本身与投资之关联。粗鄙之说是物质决定精神,但这样的决定论,无论如何在佛教的发展中,倒是经常有所体现的:在整个佛教的历史之中,关于是否应当投资以及如何投资这样的事儿,竟然也是贯穿始终,而且经常对佛教的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当然,这其中,还有一段我最想讲的佛寺高利放贷的往事。

一切要从头说起。

众所周知,当初是佛祖创立的佛教。当年,乔达摩悉达多四处寻道,最终在菩提树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思考,终于领悟成佛。于是,佛教也就此出现。

佛教从无到有之后,宣扬佛法自然也就成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情了,而佛法之宣传,最重要的自然是吸收信徒,扩张佛教之规模了。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自然信徒来源是不做区分的,所以当时印度虽然是种姓制度之下,但对于佛教而言,不管你是来自那个等级的,只要信,就可以加入。

一个企业从无到有,很多时候是机缘巧合,但更多时候是自身定位与发展的方向正确。佛教的发展也不是全然自发漫无目的的。鉴于在当时不平等的社会环境之下,富裕人口和权力人口无论是在财富、权力以及传播渠道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佛教也就把重点的发展方向放在了商人这个阶层了。为什么呢,因为商人一是富有,二是比较乐善好施,也愿意听僧侣宣讲,既然能提供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又有这样的情怀,那么自然也就应该主要向他们布道宣扬,让更多的富人加入到佛教之中来。

佛教的这种传播倾向,到今天仍然存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佛教在富人圈子中的兴盛,这既有当前的具体社会因素,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的特征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想,这或许与佛祖本身的出身有关。佛祖成佛之前算是一个落魄贵族,所以对上层的社会应该有更多了解,所以知道走高端路线也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应算是一种天然的出身优势吧。此外,佛祖在悟道之路上一直也和富人阶层有所交往。据说,佛祖参悟之后,从菩提树下起身的时候,前来送饭食的,也是两个商人。

投资是一项逐利的事业,它本质上是向有钱人靠拢的,所以在谈佛教与投资之前,也就先讲了一下佛教的这一点特性。

不过,在佛教发展的早期,基本的教义还是不支持逐利活动的。作为信奉佛教的居士,自然很多都是追名逐利的富人,而正是他们的追逐名利,才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支持(这一点后面还会继续谈)。但是作为僧侣,最初还是要求不能从事生产活动,也不能储存财富,反正就是需要靠乞讨为生。如果涉及到物质生产和财富的事儿怎么办呢?他们把这样的事儿交给了“净人”这样的一个岗位。这个岗位的人是没有出家受戒的,所以就可以不受戒律限制。不过在最初僧团们也没什么财富可言,也就是居士们帮着来坐坐劳务罢了。

但是,无论哪种宗教或者学说,不仅在外部会有很多与之不同的对等物,即便是在内部,也往往会有不同的声音。

在佛陀还在的时候,佛教的内部出了一个人,叫做提婆达多。这个人的观点相对比较极端原教旨,他就认为佛教徒就应该是苦行的僧侣,要四海为家,粗茶淡饭,不事生产。不过,佛陀本人则主张圆通,肉也不是不可以吃嘛,只要那动物不是因我而死就行了嘛。从这一点看,佛陀还是有大智慧,是个大战略家,我觉得他是知道,要是规则森严,那么佛教的传播肯定就会受到诸多限制了。

不过,佛陀死后,这两派就开始打架了。后来两派互不相让,各自找来支持信徒,要定立戒律,树立自己是佛陀正宗后继者的权威。这两派中,一派就是坚持“单纯”,坚决走苦修道路(《摩诃僧祇律·三十尼萨耆波夜提法》:“佛告诸比丘。汝等当如是学。不得畜金银。”)的长老派,他们宣布“十事非法”,其中,尤其以接受货币或财务为不合戒律(金银净)。但另外一派则坚持认为,这个事儿原来的佛祖等说的也不是特别绝对,只要不是为了自己,那么收受金银也就说的过去,而为了长期发展,储蓄财务也不能说违反戒律。最后,两派在如何对待求乞金银等问题上相持不下,发生了“根本分裂”。

说到这里,就不难明白,为何我们今天在初次接触佛教时,会有很多的困惑,有的时候你知道的佛教是这样的,有时候又截然相反。这都是在最初的时候就有了派别。这一点,倒是与我们后来所知道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分野,略有几分相似:丐帮所分净衣派和污衣派,恰如佛教的大众部(因为这一派人多)和上座派(人少但权重)之分。不知道是金庸参考了这些历史,还是史上的丐帮真的就是如此和佛教有历史的巧合。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他们的这种争论可能更多的是限定于出家的僧侣身上的。所以,即便是对于坚持求乞金银非法的上座部而言,他们也不是憎恨金钱的,其实他们是承认物质生活的,只不过要求自我持戒远离这些东西而已。除此之外,在僧侣之外还有一种叫做在家众的信徒类型,这种类型的信徒可以过家庭生活自营生计,所以也就有真实的财务需求。

也正因为如此,故即便是上座部的佛法典籍中也有谈及物质和财富的成分。比如《别译杂阿含经》就说:“集财为四分,一分供衣食,二分营作事,一分俟匮乏。”《杂阿含经》说:“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餘一分藏密,以擬於貧乏。”《佛说善生子经》:“若索以得财,当常作四分,一分供衣食,二为本求利,藏一为储跱,厄时可救之。”,这些大同小异的说法,按照现在理财的观念看,可以就是一种理财口诀,而这种口诀的核心,基本上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时又十分注重以本生利。

当然,分散理财并不是特别高明的独创,因为在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私有财产了,所以如何打理私有财产也肯定是一个热门话题。除了佛教,后来的基督教也同样有这样类似的观点。比如,在圣经《传道书》中就有这样的话:“将你的家产分作七分八分,因为你不知道世上要发生什么灾祸。”(思高本)。

总而言之,因为对金钱的态度问题(还有一些其它问题),佛教在这个时候分裂了,而后在几百年中,佛教又发生了眼花缭乱频繁复杂的派别变化,并且以南北之分,扩散到世界各地,直到后来大乘佛教兴盛起来。

与原始或者说最初的佛教、尤其是上座部的戒律相比,大乘佛教的一大特点是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具体差别而做出自我适应,并且显得更为积极入世(这也是后来有不少观点认为,大乘佛教是继承了大众部的传统)。这样的特点使得大乘佛教逐步成为最兴盛的佛教派别。而正是因为他的入世与主动适应环境的特征,他在对待金钱和投资上就有了更为实际的做法。

(未完待续)

附注:由于佛教博大精深,发展历史长,各种教义驳杂,所以这篇文章,算是一个小小的探索,兴趣所致,也就点到为止,也未必没有错误之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再去探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