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记住所学的,终身学习却不感到丝毫厌烦,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除了这三件事,)我还有什么呢?”
第5章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老得好厉害,好久都没有梦到周公了。”第8章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育的方法,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就不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的时候,就不开导他。如果不能使他举一反三,就不要教导他了。”
第14章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竟然为之迷得三个月不知道嘴里肉的滋味。他说:“没料到音乐可以达到这种神奇的境界。”
第15章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说:“他(孔子)老人家赞成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好,我要问问他老人家。”进去了,对孔子说:“先生啊,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后来有埋怨吗?”孔子说:“他们为了仁舍弃了国位,最终得到了仁的境界,有什么可怨恨的?”子贡出去后对冉有说:“他老人家不赞成卫君。”
第16章
·原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靠行不义之事而得到财富和权势,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聚散无常的浮云。”
第19章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请问子路对孔子的评价,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这样答复他:他这个人呢,为了学问发愤努力以致忘记了吃饭,在学问有获益的时候就忘掉了忧愁,而且根本就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如此罢了。”
第20章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是天才,而是爱好传统文化,靠勤敏而求得学问。”
第21章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第22章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在一起走路的三个人,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身上的好的地方学习,看到他们有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同样的缺点并加以改正。”
第24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你们诸位以为我讲学还会隐瞒什么吗?我没有隐瞒你们什么。我没有在什么地方不展示学问给你们的,这是我的教学的原则。”
第27章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取物有度,捕鱼时只用一个鱼钩而不用排钩,射猎的时候不射栖息在巢里的鸟。
第30章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的境界离我们远吗?我想到达仁的境界,那就到达了仁的境界。”
第31章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出去后,陈司败拱手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从不偏袒某个人,像孔子这样的君子难道也有偏私吗?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同姓的夫人,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昭公这样的人也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呢?”巫马期把这话转告给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啊,只要有了错,别人一定知道。”
第37章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光明坦荡,小人经常忧愁烦恼。”
第38章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严但不凶猛,恭敬而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