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股市的泡沫,并不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老百姓太富裕了,其本质是中国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冶。
从1634年开始,荷兰百业荒废,全国上下都开始为郁金香疯狂。与所有的投机泡沫一样,参与的人们最初都实际赚到了钱。由于价钱节节上升,只需低买高卖,买高卖更高。得了甜头后,大家信心大增,倾家荡产地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郁金香的买卖,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原本旁观的人看到挣钱这么容易,也受不了诱惑,加入到疯狂抢购的队伍中来。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投机商也纷纷云集荷兰,参与这一投机狂潮。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干脆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随后,在鹿特丹、莱顿等城市也开设了固定的郁金香交易场所。
在1841年出版的《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基对这次郁金香狂热(Tulipmania)作了非常生动的描写:“谁都相信,郁金香热将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有钱人都会向荷兰发出订单,无论什么样的价格都会有人付账。欧洲的财富正在向须德海岸集中,在受到如此恩惠的荷兰,贫困将会一去不复返。无论是贵族、市民、农民,还是工匠、船夫、随从、伙计,甚至是扫烟囱的工人和旧衣服店里的老妇,都加入了郁金香的投机。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成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在没有交易所的小镇,大一点儿的酒吧就是进行郁金香交易的‘拍卖场爷。酒吧既提供晚餐,同时也替客人确认交易。这样的晚餐会,有时会有二三百人出席。为了增加顾客的满足感,餐桌或者餐具柜上往往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大花瓶,里面插满了盛开的郁金香。
到1636年,郁金香的价格已经涨到了骇人听闻的水平。以一种稀有品种“永远的奥古斯都冶为例,这种郁金香在1623年时的价格为1000荷兰盾,到1636年便已涨到5500荷兰盾。1637年2月,一枚“永远的奥古斯都冶的售价曾高达6700荷兰盾。这一价钱,足以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或者购买27吨奶酪!相对于这种顶级郁金香来说,普通郁金香的涨幅更是“疯狂冶。1637年1月,1.5磅(1磅=0.4536千克)重的普普通通的“维特克鲁嫩冶球茎,市价还仅为64荷兰盾,但到2月5日就达了1668荷兰盾!别忘了,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荷兰政府发出声明,认为郁金香球茎价格无理由下跌,劝告市民停止抛售,并试图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但这些努力毫无用处。一星期后,郁金香的价格平均已经下跌了90%,那些普通品种的郁金香更是几乎一文不值,甚至不如一个洋葱的售价。
郎咸平先生谈起国内公众最为关注的楼市和股市。咸平分析,就“工商链条冶而言,制造业开始衰退是第一张骨牌,“制造业衰退的原因很多,比如说,汇率、成本上升以及宏观调控等。很多制造业企业家面临困难的时候,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拿出来炒楼、炒股,推倒第二张骨牌,造成楼市和股市的泡沫。而民营制造业衰退的结果是必然拉低楼市和股市,从而形成这两个市场的泡沫崩盘现象,套牢大部分人。而进入楼市、股市的,都是比较有闲钱的人,当他们的财富被席卷一空时,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受到影响,导致纯内销的企业成为第四张骨牌。
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如果泡沫一旦破灭,必会导致社会震荡袁甚至经济崩溃。
郎咸平先生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地产商暴利。政府地价提高、游资介入,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而本质是“腐败冶。从供应层面上看,房地产开发有两大环节:土地开发和贷款。这两大块都牵涉到大量的部门,要盖一大串公章。公共权力的滥用就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某种程度上就导致房地产供应价格的居高不下。
从需求面看,为什么房价无论高到什么程度还是不断会有人买?原因在于除了搞房地产和炒股票,没有其他投资机会。对政府投资环境不信任形成了投资短视。而当某些部门的腐败使得少数民间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机会欠缺时,“虚拟资金冶便开始投入股市,反过来,资金再打回房产,又带动房价上涨。
富兰克·奈特(1885~1972)美国经济学家。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芝加哥学派创始人,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对于经济学发展和经济分析方法的创新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作为一个古典自由主义者,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作为一个批评家,他告诫公众,经济学家的知识是有限的,其预测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教师,他培养出了弗里德曼、斯蒂格勒和布坎南等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冶。主要著作有:《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经济组织》、《自由与改革:经济学与社会哲学论文集》、《论经济学的历史与方法》、《认知力与社会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