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的艺术(智慧必读丛书)
4332000000019

第19章 口才的表达方法与运用(2)

所谓归纳说理,即是通过若干个别事例,概括它们的共同属性,综合它们的共同本质,从而得出一个反映普遍规律的结论的说理技巧。其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符合人们认识活动的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通常总是先认识许多个别的特殊的事物,然后再逐步扩大到一般的事物;由认识不同事物的特殊本质,进一步概括出诸种事物的共同本质。亚里斯多德在《论辩篇》中指出:"归纳法是有说服力和简单明了的,从感性认识的观点看来是比较方便和简单易行的。"所以在说理论证中运用得比较普遍。例如,吕元礼的《祖国--母亲》的演讲词中有这么一段话:

历史上,多少中华儿女像热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屈原抱石投江,为的是祖国;文天祥慷慨悲歌,为的是祖国;陆放翁留诗示儿,为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刀俎,脸不变色,"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念念不忘的也是祖国;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就义时,慷慨悲歌"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视死如归,甘洒热血,所报效者还是祖国。为了祖国,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这里就运用了归纳说理的技巧。在这段话中,"多少中华儿女像热爱自己的母亲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一句,是论点,下面列举归纳的根据,用屈原、文天祥、陆放翁、谭嗣同、吉鸿昌的英雄事迹来证明论点的正确。

运用归纳说理技巧,一要事例典型,二要事例真实,而决不能任意罗列材料,将个别情况当作普遍真理。必须认真分析各个事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从就事论事进到就事论理,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否则,就会犯"轻率概括"和"以偏概全"的错误。

演绎说理技巧

演绎说理是一种常用的说理技巧。所谓演绎说理,即是根据公认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普遍原理,去推断个别事物,从而得出新的结论或新的观点的一种说理技巧,也叫演绎推理。演绎说理与归纳说理正好相反,其特点是从一般到个别,这也符合人们的认识活动规律。因为,人们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以后,又可据此继续认识其他的个别事物,找出其特殊的本质。演绎说理又叫三段论证法,通常由三个判断构成:一个是用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原理、原则,叫大前提,这是演绎推理的根据;另一个是提出所要分析的那个事物及其某一方面的属性,指出它同这个一般原理、原则的联系,叫小前提;第三个是表述所推出的结论。其公式是: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以,所有S都是P。

例如,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们问:在我们国家里,马克思主义被大多数人承认为指导思想,那末,能不能对它加以批评呢?当然可以批评,如果可以批评倒,那么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

在这段话中,毛泽东先用一个直言三段论从正面论证马克思主义不怕批评。其推理过程是:

凡科学真理都是不怕批评的;(大前提,因众所周知而省略)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小前提)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结论)

接着,毛泽东又用充分条件假言三段论的否定后件式,从反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不怕批评。其推理过程是:

如果马克思主义害怕批评,可以批评倒,那末,马克思主义就没有用了。

马克思主义是有用的,(省略)

所以,马克思主义不害怕批评。(省略)

运用演绎推理,可以加强说话的逻辑力量,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要运用好演绎说理的技巧,关键是大前提必须正确,大、小前提之间必须有本质上的必然联系,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应该指出,归纳说理和演绎说理是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归纳为演绎提供一般原理、原则,作为前提;演绎则反过来证明个别结论的确实性。二者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从而取得更好的口才表达效果。

类比说理技巧

所谓类比说理,就是将两类或两个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得出有关结论的一种证明或说理的技巧。"类"指类似,"比"指比较。类比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如果说,类比的事物是"表"的话,那么,借助类比所证明的事物或道理就是"里"。从个别到个别,是比较类推这一表达技巧的根本标志。大家熟知的《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就采用了类比说理的技巧: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靓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甚美,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中,邹忌由"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因而"我虽不如徐公美,却都说我比徐公美"的事实,与齐国"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的事实相比较而形成的共同之处作为前提,进而由自悟"受蒙蔽"到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前提与结论既抓住了本质属性,推论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因而产生了强大的说服力。

在说理技巧中,还有分析说理、直言说理、引证说理、例证说理、对比说理、因果说理等技巧。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从而把道理讲得更加明白、深刻,达到更加理想的口语表达效果。

针锋相对的反驳技巧

反驳,就是用事实和道理驳斥对方的错误主张和观点的技巧。反驳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针锋相对则是最常用的一种反驳技巧。

针锋相对,就是抓住对方论点的要害,直接进行反驳,或引用确凿的无可置疑的事实,或从理论上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指出对方论点的错误和荒谬。这有如两军相遇,短兵相接,步步进逼,"刀刀见红"。运用针锋相对的反驳技巧,首先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或胜过对方,这样才能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威震对方;其次,立论要准确,有强烈的针对性。不仅如此,而且反击的言论还应比对方高出一筹,使说话有声有势,沛然如流,具有无可抗衡的雄辩力量。这样,才能在两相对照之中,保持主动地位,克"敌"制胜。

李大钊在北洋军阀的法庭上受审时,法官何林丰杀气腾腾地要给李大钊治罪,但李大钊却因真理在手,处乱不惊,以充分的证据。反而针锋相对地把何林丰驳得体无完肤。请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何林丰:李大钊你听着:你自小缺少良好教育,青少年时期就不老实,天生一副反骨,处处与政府作对。走上社会之后,你一天也没有消停过……

李大钊:法官大人,你说的都是些虚夸不实的词儿。什么"反骨"啦,"消停"啦,就是说不出我有什么犯罪事实?

何林丰:你无视法庭,罪加一等!

李大钊:你这是什么法庭?我要审问你们可有根据。你主审官何林丰,曾伙同张作霖,一次就谋杀了376人,犯了十恶不赦的杀人罪……

何林丰(气得脸色铁青,嘴唇发抖,气急败坏):不准你胡说八道!

在这段对话中,李大钊针锋相对的反驳,反而把反动法官何林丰推上了审判台,把反动法庭变成了正义反审罪恶的场所。

以退为进的反驳技巧

在言语交锋中,面对对方的攻击、刁难、指责和无理的要求,不直接回击或回绝,而是先做出必要的让步,承认对方观点的正确或事实可靠,然后再分析和利用其观点或事实中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从而积蓄力量,反戈一击,压倒对方,取得实际上的主动权,这就是以退为进的反驳技巧。

有这样一个故事:肖伯纳的剧本《武器和人》演出前,剧院举行了隆重的首次公演仪式,邀请各界知名人士参加。演出很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肖伯纳上台见见大家,接受众人的祝贺。可是,当肖伯纳走上舞台,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从观众席里站出一个人对他大声喊叫道:"肖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收回去,停演吧!"观众们大吃一惊,大家以为肖伯纳一定会气得浑身发抖,用高声的抗议来回答这个人的挑衅。谁知道肖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地对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的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着,他指了指剧场中的广大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剧本演出吗?"两句问话,引起全场一阵响亮的笑声,紧接着是暴风雨般的掌声。在掌声中,那个故意寻衅的小丑灰溜溜地低头走出了剧场。

在这里,肖伯纳表面上同意了对方对《武器和人》剧本"糟透了、停演"的意见,然后用鲜明对比的事实予以反驳,反过来置对方于跳梁小丑的位置上,窘得对方灰溜溜地滚出了剧场。

引申归谬的反驳技巧

在言语交谈中,不直接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而是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尔后作合乎逻辑的引申和推论,使之得出荒谬可笑的结果,达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目的,这是一种设假为真,以结论驳倒前提的技巧。在口才实践中运用这种技巧,犹如驱马于绝壁,或登高而撤梯,使对方处于十分危险而难堪的境地。因此,引申归谬往往比直接反驳更能收到奇效。请看下例--

爱国将领冯玉祥任陕西督军时,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还狡辩说:"我们这次到陕西,贵国的外交部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写着准许携带猎枪吗?可见我们行猎已得到贵国政府的准许,怎么是私自行猎呢?"冯玉祥马上反问:"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行猎吗?若是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你们就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

冯玉祥在这里运用了引申归谬的反驳技巧:准许携带猎枪,就是准许行猎;以相似事例进行类比,难道准许携带手枪,就可以随意杀人吗?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可笑的。以此反推,私自行猎的行为是错误的,他们的论点根本站不住脚。两个外国人对此困窘无言,只好认输。

釜底抽薪的反驳技巧

这是一种通过论证对方论据的虚假,来反驳对方论点的方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反驳技巧。因为,论点来自论据,论据孕育论点。论据真实,则论点正确;论据虚假,则论点谬误。所以,驳倒了论据,有如釜底抽薪,刨根倒树,是从根本上展开对对方论点的反驳。

运用釜底抽薪的反驳技巧,一定要紧扣论据与论点之间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如果论据与论点之间并无内在联系,反驳论据必然落空。

据说,美国第十六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年轻当律师时,一次,他得悉朋友的儿子小阿姆斯特朗被控为谋财害命,已初步判定有罪。他以被告律师的资格,到法院查阅了全部案卷,知道全案的关键在于原告方面的一位证人福尔逊。因为他发誓说在10月18日的月光下,清楚地目击了小阿姆斯特朗用枪击毙了死者。对此,林肯要求复审。在这场精彩的复审中,有以下一段对话--

林肯问证人:"你发誓说看清了小阿姆斯特朗?"

福尔逊:"是的。"

林肯:"你在草堆后,小阿姆斯特朗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能认清吗?"福尔逊:"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林肯:"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看清他的吗?"

福尔逊:"不是的,我肯定看清了他的脸。"

林肯:"你能肯定时间是在11时吗?"

福尔逊:"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了钟,那时是11时15分。"

林肯问到这就转过身来,发表了一席惊人的谈话:"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晚上11时在月光下看清了被告的脸。请大家想想,10月18日那天是上弦月,晚上11时月亮已经下山,哪里还有月光?退一步说,也许他时间记得不十分精确,时间稍有提前。但那时,月光是从西往东照,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面对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月光的!"

大家先是一阵沉默,紧接着掌声、欢呼声一起进发出来。福尔逊傻了眼。

在这里,林肯就运用了釜底抽薪的反驳技巧,戳穿了福尔逊的谎言,澄清了事实,彻底驳倒了福尔逊的论点,还小阿姆斯特朗以清白。

论证错误的反驳技巧

论证错误,这是一种指出对方在论证过程中违反逻辑推理法则,所运用的论据推导不出所要证明的论点,而对方却硬要去推导,因而必然导致错误的反驳技巧。

在口才表达中,揭露对方的论证方法是错误的,所用的论据是根本不可能导出其观点的,二者没有同一性,这样,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例如:五十年代末,英国电视台记者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你是否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将来会向外扩张领土?"的问题,周总理是这样回答的:"你似乎认为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的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英国电视台记者将一个国家向外扩张、侵略与这个国家人口众多联系起来,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周总理看出了记者在论证方法上的逻辑错误,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指出其支撑论点的论据是片面的、虚假的、不能成立的,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其论点的荒谬。

运用比喻的技巧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所谓比喻,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打比方"。它是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说明或描摹甲事物。运用比喻可以把人们感到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表达得浅显具体;把平淡无奇的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有时候,人们要不用比喻,简直不知道怎样把事情说明白。

比喻有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即被比喻物、比喻物和相似点。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

(2)被比喻物和比喻物之间不仅要在某一点上相似,有时还要用"像"、"是""仿佛"等比喻词来连接。

根据被比喻物、比喻物和比喻词出现的不同情况,可把比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