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明显地直接地打比方,因此又叫直喻。在明喻中,被比喻物、比喻物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犹如"等比喻词联系,表明两者的相似关系。它的基本格式是"甲像乙"。请看毛泽东同志1939年5月20日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中所运用的比喻:
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
毛泽东的这段话,用的便是明喻的修辞方法。"好像"是比喻词。
暗喻。
这是一种不明显的比方,它直接把被比喻物说成比喻物,因此,又称"隐喻"。在暗喻中,被比喻物和比喻物都出现,中间用"是、成、当、做、变成、成为"等喻词连接。它的基本格式是"甲是乙"。
1920年6月7日,毛泽东从北京到上海后,给在北京从事教育工作的黎锦熙写了一封信,信中先叙叙自京一别以来20多天在路途游览的情况,而后大量的篇幅是谈求学做学问的看法和自己的打算。他在信中说自己希望凭自己的兴趣去研究学问,认为自由研究,只要有规律,有方法,未必全不可能。在讲到学习外语时,他说:"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他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可稍有所得。"
"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就是用的暗喻这种修辞方式。毛泽东用这种修辞方式说明了外语在做学问当中的重要性。
借喻。
借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的比喻,叫借喻。在借喻中,被比喻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借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它的基本格式是:"乙代甲"。例如:
1906年秋天,少年毛泽东转到井弯里毛宇居先生的私塾读书。一次,毛泽东因对私塾的陈规陋习和古板教学方法不满而受到先生的斥责,先生还罚他作一首赞美天井的诗。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高声诵道: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同学们听了都拍手叫好,先生却弄得很尴尬。
这首《赞天井》诗,用的就是借喻的手法,将私塾封闭式的教学方法比作周围是高墙的天井,把束缚其中的学生比作小鱼。"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比喻用这种死扳的教学方式永远也培养不出有用的人材。
运用比拟的技巧
比拟,就是借助想象力,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绘。正确地运用比拟,可以使听者不仅对讲话者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讲话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比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分为"拟人"与"拟物"两种。
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临时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言语。有这一样一则故事--
有人写信问马克·吐温:"为什么美国的阔佬们都不喜欢你?"
马克·吐温在报刊上写了一个故事,权当回信:
一个母苍蝇生了两个儿子,母苍蝇把这两个儿子视如掌上明珠。一天,母苍蝇对两个儿子说:"今天老娘带你们去美餐一顿。"说完,娘仨儿个就一起来到一家糖果店,有个儿子想尝尝橱窗里包装精美的糖果,不料,刚一落上,就浑身颤抖不已,随后便一命呜呼。原来,美国糖果公司的产品有毒。
母苍蝇悲痛万分,从此,不准另一个儿子吃糖。这一天,相依为命的母子俩跑到一家食品店,小苍蝇刚舔了一下香肠,突然一头栽倒在地,抽搐不止,转瞬问便命归黄泉。原来,香肠已被毒素感染。这是美国食品公司的产品。
母苍蝇连失爱子,痛不欲生,便扑到一张灭蝇纸上大吃大嚼,想一下子结果了自己的性命。谁知,灭蝇纸吃了几大张,她竟安然无恙。原来,灭蝇纸无毒。这是美国灭蝇纸制造厂的产品。
这则幽默的讽刺信,采用的就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马克·吐温将苍蝇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借苍蝇之死,辛辣地讽刺了糖果等制造商们(阔佬们)的伪劣产品。
拟物。
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描绘,临时赋予人以物的情态、动作。
例如,毛泽东同志多次告诫全党同志不要因为革命胜利了而骄傲自大起来,他曾经用"牛皮不要吹得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来比拟。尾巴本为动物所有,毛泽东将骄傲自大的人说成是"尾巴翘起来"的动物,既生动又形象,寓意深刻。他采用的就是"拟物"的修辞手法。
在口才表达中,运用比拟,要求做到:其一,要有鲜明的感情色彩,说"侵略者挟着尾巴逃跑了",是基于对侵略者的憎恨;说"人民用乳汁哺育了我",是基于对人民的热爱。其二,进行比拟的人或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要有相似或相近之点,能引起人们的想象。其三,要分清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的基础是本体事物和拟作事物的相融关系,拟作事物并不出现;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是相似关系,即以喻体去说明本体。
运用借代的技巧
借代又称替代、换名,指不直接说出要表述的人或事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该人或该事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运用借代,可以使语言形象、简练,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特征代本体。
特征代本体,就是用人或事物形象上的特征来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例如:
唐朝大历年间,荆州有个名叫冯希乐的人。这人没什么才学,但却极会溜须拍马,花言巧语谄媚骗人。
一天,他去拜访长林县的县官,几句话就把那县官奉承得特别高兴。县官忙吩咐侍从设置酒宴来款待他。席问,冯希乐又吹捧县官说:"大人,您在长林广施仁德教化,连虎狼都被您感动得离开了这里……"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来向县官报告说:"昨天傍晚,山南村有个斑子把人给吃了。"
县令听了这个报告,问冯希乐说:"先生说虎、狼都离开了这里,怎么又有老虎吃人?"冯希乐说:"这斑子肯定是临时经过这里。"
因虎身有斑纹,所以人们根据它的这一特征,用"斑子"代称"老虎"。这就叫"特征代本体",也叫"旁代"。
具体代抽象。
具体代抽象,就是用具体的事物名称来代替抽象事物的名称。请看下倒--
有那么一家子,父子俩人相依为命。一天,父亲要出门,临走时,嘱咐儿子说:"我走后,你在家把门看好。"儿子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父亲走后,儿子两眼直盯着大门,一点儿也不敢分心,生怕门没看好。不久,村公所传来唱戏的声音,他想去看,可是还得在家看门。后来,他灵机一动,把大门拆了下来,扛在肩上,便去看戏了。谁知,他看戏的功夫,一群窃贼进了他家,把屋里的东西洗劫一空。
父亲回家一看,大为恼火,训斥儿子说:"不是叫你看门吗?怎么把东西都丢了?"儿子委屈他说:
"这怎么能怨我,门不是在这儿吗!"
父亲所说的"看门"的"门",是"照看家"的意思,由于那位傻小子不明白这一点,所以费了大力扛着门,还是把家里的东西全丢了。
部分代整体。
部分代整体,就是用事物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代替整体事物的名称。有这样一则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不久,一天,他突发雅兴,派人召来宫廷画师周玄素,命令他立即着手在大殿的墙壁上绘制巨幅"天下江山图"。
周玄素听后心想:这诺大的江山,仅凭一幅画怎么表现得了呢?再说啦,假如自己动笔时稍有不合皇上心意之处,恐怕自己的脑袋就得搬家。于是,他上前谢罪说:"微臣才疏学浅,又未曾遍迹天下九州,实不敢奉诏。臣下斗胆恳请陛下启动御笔,勾勒本图规模,臣从而润色一二。"
朱元璋见他说的在理,便当即提起御笔,唰唰唰,在墙上草画出一幅"天下江山图"的大致轮廓。随后,便对周玄紊说:"朕已构建了草图,你加以润色吧!"
周玄素看了看草图,又启奏道:"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再有改动!"
这一语双关的话,让朱元璋听了大为高兴,赏了周玄素白银三百两,画画的事也作罢了。
为什么周玄素的一句"江山已定",就说得朱元璋喜上眉梢,而自己又得以解脱了呢?原来,这话是一句双关语,它表面是说,这幅"天下江山图"陛下已经画好了,我不便改动;而更深的一层意思则是:陛下的政权已经非常牢固,谁也无法动摇。朱元璋是绝顶聪明的人,自然明白周玄索的婉言拒绝的用意。但这深层含义很能迎合朱元璋的心理,把他拍得心里甜滋滋的。所以,他不但没怪罪周玄素,还破例奖赏了他。
那么,"江山"与"政权"有什么关系呢?原来,这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江山"本是江河山岭的简称,人们借它们来代指所有的国家领土,这便是以部分代整体;占据领土,统治一国,就是掌握政权,因而,"江山"又借来代指国家政权,这则是以具体代抽象。
专名代泛称。
专名代泛称,就是用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的专有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位年轻小伙子端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汽车到了下一站,上来了一位面色苍白的中年妇女,她怀里还抱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孩子被人一挤,哇哇大哭起来,可那小伙子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旧旁若无人地坐在那儿。
一位老者实在看不过去,对那位小伙子说:"你能不能学学雷锋,给这位女同志让个座位?"小伙子白了老者一眼,没理这个茬,继续坐在那里。这时,一位带眼镜的中年男子感叹道:"咳,雷锋叔叔不在了!"
这前一个"雷锋"是专名,而后面的"雷锋叔叔不在了",则是代"雷锋精神消失了"。
借代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运用得好,不仅可以使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直白为曲折,化繁冗为简洁,化浮浅为深沉,增强语言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还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加深人们的感受。
运用对比的技巧
对比又叫对照,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的修辞方法。请看下例: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理论观点之后,不少人登门向他求教。爱因斯坦解释说:"比方说吧,你同最亲爱的人坐在火炉旁,一个钟头过去了,你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单地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只坐了5分钟,但你却好像已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这个比喻,不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深奥的"相对论",也为我们的"对比"修辞方法提供了形象的说明。他的比喻,便是通过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相互比较来表现的。
对比的构成方式有两种:一是一物两面对比,二是两物对比。
一物两面对比。
一物两面对比,就是把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描写和议论。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解说,便是用的这种方法。再看一例:
爱因斯坦还没成名的时候,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了一位熟人。那人见他的衣着寒伧,便问:"你怎么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笑着说:"反正这里没人认识我。"
几年后,爱因斯坦成了科学界的著名人物。也巧,一天,爱因斯坦又在街上遇到了那位熟人。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科学巨人,诧异地问:"你怎么还是穿得这样破旧?"
爱因斯坦依旧微笑着说:"反正现在这里的人都认识了我。"
这则轶事通过爱因斯坦成名前后的对比,突出了这位科学家的品格、胸怀。
两物对比。
两物对比,就是把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来描述。例如:
冯骥才的《神鞭》中,有一段关于中国人和洋人的有趣对比:
"三爷不知,洋人和咱们中国人习俗大不相同,有些地方正好相背。比如,中国人好剃头,洋人好刮脸;中国人写字从右向左,洋人从左向右;中国人书是竖行,洋人是横排;中国人罗盘叫"指南针",洋人叫"指北针";中国人好留长指甲,洋人好留短指甲;中国人走路先男后女,洋人走路先女后男;中国人见亲友以戴帽为礼,洋人就以脱帽为礼;中国人吃饭先菜后汤,洋人吃饭先汤后菜;中国人的鞋头高跟浅,洋人的鞋头浅跟高;中国人茶碗的盖儿在上边,洋人茶碗盖儿在下边。你刚才在贝哈姆先生家把碟子当碗盖儿,盖在茶碗上,当然人家笑话你了。"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式的对比,说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人与洋人的"大不相同"。
"对比"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增强说话的表现力、说服力,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运用对偶的技巧
对偶又叫对仗,就是把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的语句对称地排列起来,表达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技巧。对偶形式整齐匀称,讲起来节奏分明,意思互相映衬彼此补充,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偶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正对。
正对,就是由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子组成的对偶。这两个意思互相补充,互相映衬。例如: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有些开明绅士,虽然赞成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但内心总瞧不起新四军,认为新四军只不过是"草莽英雄"。一次,陈毅住在阜下一位绅士家里。这位绅士自以为有些学识,看不起摆弄枪杆子的来客,便故意出一上联请陈毅答对。他的出句是:
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
陈毅看了上联,当即对道:
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救寺。
这位绅士听了,很是惊讶,想不到身穿土布军衣的军人竟能有这样的文才。陈毅见他那惊讶的神情,笑了起来,便又向他介绍了革命队伍中的其他能才名将。绅士听了,连连点头,对陈毅肃然起敬。从此,这位绅士改变了偏见。
"读红楼,看宝、黛、钗,调情大观园;看西厢,有张、孙、杜,斗法普救寺。"这副对子就是用"正对"的修辞方式写成的。
反对。
反对,就是由两个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句子组成的对偶。例如:
有一次,何叔衡看到路边有一个孩子不去上学,却坐在地上哭泣,便关切地问他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孩子说先生为处罚他,出了个上联,让他对下联,对不出来,第二天挨板子。何叔衡心里说,这个先生也太可恶了,竟让一个孩子对对子。于是,他问那孩子,先生出的上联是什么。孩子告诉他说是:
世上少有蠢伢子
何叔衡一听,不禁怒上心头,心想:这个教书先生,怎能这样侮辱自己的学生呢。他和颜悦色地对那孩子说:"起来吧,擦擦泪上学去,对子我帮你对。"说罢他掏出笔来,在一张纸头上写下了七个字:
天下难得好先生
这副对子用的便是"反对"的修辞方式。
再如,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的也是"反对"的修辞方式。
串对。
串对,就是由两个内容连贯或相互间有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句子组成的对偶。例如:
抗日战争时期,黄桥战役后不久,新四军开进盐城将营镇。当地群众搭戏台演戏慰劳军队。戏台两旁挂着一副对联:
乘风破彼千层浪
抗日凭公一片心
横批:
欢迎陈军长
陈毅看戏间歇,笑着问坐在旁边的人:"字是哪位写的?"塾师吴润生拱手答道:"此乃敝人献丑,还请将军指教。"陈毅说:"笔力雄健,颇有功力,今后在宣传抗日方面,还要借重先生。"又笑着问:"对联也是你的手笔吗?"老秀才马如融起身答道:"此联是老朽所拟,有不当处,尚望斧正。"陈毅说:"老先生宿学通儒,文笔极佳。只是过誉之处,愧不敢当。想冒昧更动几字,未知可否?"
这时吴润生掏出原稿奉上,陈毅也不再客套,提起笔,改动了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