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庄公黄泉见母
郑武公的妻子名叫武姜,她接连生下两个儿子,郑武公都很喜欢。
当郑武公年老的时候,准备立太子。他与大夫们商议决定立长子寤生。可是他夫人武姜却坚决反对,她主张立小儿子共叔段为太子。原因是长子寤生出生时是难产,不吉祥。其实武姜是疼爱小儿子,而不喜欢大儿子。
不久,郑武公病死,太子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也很喜欢弟弟共叔段,为了安慰母亲,他还将京地封给共叔段。大夫祭仲进谏道;“京地地盘太大,位置又极重要,只能将来封给嫡子,不该封给兄弟呀!”
“母亲曾经替共叔段要过京地,不答应她,她会生气的……”郑庄公为难地解释说。
共叔段来到京地后,按照母亲的密示开始招兵买马,暗中策划叛乱,与母亲里应外合,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共叔段的阴谋,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郑庄公早日清除隐患,发兵伐共叔段。可是郑庄公却不忍下手,生怕得罪了母亲武姜。
不久,共叔段率兵偷袭都城,武姜预先打开城门作内应,企图一举获胜,诛杀郑庄公。然而郑庄公早有防备,提前备好战车和士卒埋伏在城内。他们乘其不备,将共叔段的兵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而逃。郑庄公又派兵包围了京地,共叔段的部下见势不妙,纷纷投降,共叔段也逃到黄河北岸。
郑庄公平息了叛乱,共叔段逃亡国外,武姜也像一条丧家之犬,无人理睬。大夫们提议处死武姜,因为她是罪魁祸首。可是郑庄公不同意,只是将她送到颍地囚禁起来。
郑庄公在送别母亲时哀伤地说:“母亲不要责怪我,您现在是国家的罪人。儿发誓,不到黄泉之下,我们母子二人就永远不要相见了……”
武姜浑身发抖,羞愧难言,哭哭啼啼地出城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郑庄公很思念母亲,一天,驻防颍地的颍考叔来拜见郑庄公,郑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席间郑庄公再三请颍考叔多吃些肉,然而颍考叔却纹丝不动。郑庄公有些生气了,这时颍考叔连忙解释道:“臣家中还有年迈的老母亲,臣想将您送的肉带给她吃,孝敬母亲……”颍考叔的一番话触动了郑庄公的心病。他长叹一声说道:“你想母亲,寡人何尝不想呢!只是我发过誓,不到黄泉之下母子不能相见。”
颍考叔笑着说:“这个容易,臣为您开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你们母子可以在地沟里见面,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太好了!这正合我的心意。快去办理此事!”郑庄公万分惊喜,重赏了颍考叔。
几个月之后,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在“黄泉”之下相见了。郑庄公黄泉见母的故事便由此传为千古佳话。
(二)蔡伦与造纸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是中国古代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就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蔡伦
蔡伦(63—121),字敬仲,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市)人。
汉和帝时,为中常待,待从皇帝左右,传达诏令,管理文书。后又任尚方令,掌管制造御用器物的手工作坊。
蔡伦一生爱好读书,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在他任尚方令期间,皇帝使用的不少器具,都由蔡伦设计、监制。他还主持和监督了东汉官修史书《东观汉记》的编写工作。
我国东汉时,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木牍和丝织物。竹简和木牍的制作、书写、搬运、保管等,既笨重,又很不方便;而丝织物的“纸”价格昂贵,平民百姓都用不起。蔡伦针对这种情况,立志要创造出一种质轻价廉,能大量生产又易推广使用的书写材料。他看到蚕妇们在水中篾席上敲打蚕茧,使茧变成丝絮,晒干丝絮后,篾席上总要附着一些相互交织的薄层短毛丝絮,揭下来可以代替竹简、木牍或丝织物,用来书写。他又看到有些倒在水中的树可以剥下同丝絮一样的东西。在这些事物的启发下,蔡伦带领工匠用树皮、废麻、破布(麻织物)、旧渔网作原料,先把这些东西煮沸捣烂,再放在水中浸成纸浆,最后将纸浆放在细竹帘子上,摊成薄片,漏掉水分,干透后就成了纸。蔡伦彻夜不眠,反复试验研究,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能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公元105年,蔡伦把造纸的方法写成奏章,连同制造的纸张奏呈汉和帝,和帝大加赞赏。为了区别丝质“纸”和表彰蔡伦的功劳,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自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造纸技术不断提高,造纸工具不断改进,直至今天用化学方法和自动化机械造纸,但造纸的工序仍然与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是一样的,即由原料经过沤洗、捣碎、抄纸、干燥成纸。
蔡伦发明造纸术,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古代科技成就,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勤于发明的张衡
公元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秋天,洛阳东北角太史府里,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府里的一角,顺着地势建起一座高台,台上有一个八角形的大亭子,亭中新安装了一个用青铜制成的酒樽形的巨大仪器,这就是候风地动仪。地动仪的圆径最宽处达8尺,连基座一起高达一丈多。在樽形的主体周围分别竖镶着形态生动的8条龙,按照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个方向排列。每条龙嘴里各衔着一颗铜球。在8条龙嘴的下面,相应地放置着8只铜铸的蛤蟆,如果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传来震波,哪个方向的龙嘴里的铜球就滚出来落在蛤蟆嘴里,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张衡这台巨大而精巧的地动仪是谁发明的呢?原来就是当时的太史令张衡(公元78—139年)。
在张衡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地震频繁的时期。张衡12岁那年,会稽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致使南山崩裂。两年后,又发生了一次,波及周围13个郡。在此后的30多年里,又先后发生了26次较大的地震。如公元121年11月的大地震,波及周围35个郡。第二年7月,京师及周围13个郡又发生地震,9月,又有27个郡发生地震。频繁的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而引起了张衡极大的关注。因此,在他第二次担任太史令期间,便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对地震工作的研究。
张衡从小就喜欢自然科学,小小年纪,就学会观察星星。他十分勤奋,博览群书,所以学识渊博,三十出头,被任为“太史令”。他对这个职务非常满意,便集中精力研究他所喜爱的天文学。为了观测天象,他经过苦思设计和反复试验,终于在公元117年制成了漏水转浑天仪。这个浑天仪,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一台天文钟,它的制成,当时曾轰动整个京师。
现在,他又集中精力研究地动仪。但当时的科学水平还没有达到研究地震预报的程度,还只限于地震的观测。即使这样,只要能准确地测出地震的方位或地区,及时通知居民做好准备,以避免余震造成的灾害,或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救灾,使损失减小,意义都是重大的。于是,在他第二次担任太史令期间,每当京都附近发生地震,他都及时带着几个随从到灾区察看,访问当地的居民。他看到,离震中不远的周围,倒塌的房屋,往往都不向着震中。
照理,它们都应该朝着震中的方向倒,因为地震时,震中的地下,必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向四周扩散出去,使周围房屋的地基向震中的相反方向移动,这样,房屋必然要向震中的方向倒下。但看到的却往往不是这样。
张衡想道:看来这股强大的力量还影响到地面。当地居民也说,地震时感到有一阵强风。
“这就对了。”张衡在心里琢磨,“如果在远离地震的地方,有一个装置来接收这股风力,带动另一个装置把这种力显示出来给人看见,这不就成了候风地动仪了吗?”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激动不已。于是,他集中精力研究这两个连带的装置。他一次次地设计方案图,一次次地按方案图做成模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试验。他工作起来,常常忘了吃饭,忘了睡觉。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他终于研制成这个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这时,他已是头发花白年过五旬的老人了。秋天的阳光,映照这台巨大而又精致的仪器闪闪发光。
参观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
“这真是科学和艺术的美妙结合啊!”
“张子平(张衡字子平)真不简单,年轻时伏案十年,创作了《二京赋》,中年发明了浑天仪,到了晚年,还有这样惊世杰作!”“有了这台地动仪就好了,远方发生地震,京师立刻知道,朝廷就可以立即组织人力救灾了,就可以减少百姓和地方的损失了……”
来参观的人们纷纷议论,赞不绝口。
但也有人表示怀疑:怎么远方发生地震,这个仪器就能知道呢?尽管其后接连几年,京师发生地震,这台地动仪都灵敏、准确地反映出来了,但还是未能消除一些人的疑虑。因为那时很多人都信“谶(chèn)纬”的荒诞之说,自然难于理解张衡科学的发明创造。
公元138年的一天,西北方向一条龙突然吐出了球而当地人却丝毫未觉察到地动。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便攻击张衡的地动仪让人虚惊一场,根本不准确。岂料没过几天,即有飞马来报:陇西地区发生了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所报时间与地动仪测得的时间完全吻合。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得不在事实面前服输了,打心里佩服地动仪巧妙。自此以后,我国便开始了用仪器远距离观测和记录地震的历史。
我国古代的科学家张衡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了地动仪,这能为国家减少多少不必要的损失啊。愿我们的青年朋友也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个小发明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四)学习西方的魏源
魏源生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即1794年,卒于咸丰七年,即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韶阳县金滩人。父亲魏邦鲁,做过主簿之类的小官,在魏源十岁时,家乡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当时父亲正在江苏,无法救济他们,家庭生活极为艰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魏源还是坚持看书学习,而且喜欢看历史书。这使他伯父很不高兴,因为这不是科举制度要考的内容,但魏源仍然偷着读。魏源一生在功名场上不很得意,因为他看不起儒家的繁琐文风,而且他的思想又与传统的那些文人官僚不同,所以,参加科举考试在二十九岁时中了举人后,考进士一直落榜,到了五十一岁时,才中了三榜的第十九名进士。有一次,考官嫌他考卷上的字迹潦草,取消了他的殿试资格。可见魏源的个性是他一直不能中举的主要原因。不过,魏源还算得上有真才实学的,有一位考进士第一的御史叫陈沆的,就很喜欢魏源身上那种朝气,还将自己的文章拿给魏源看,向魏源请教,虽然当时魏源还没有中进士,自己则是地位很高的人,但陈沆还是顶住压力和魏源交往。魏源在五十一岁正式中进士之后,到扬州、高邮等地做过知县和知州,在此之前,他主要是做幕僚和为寻求救国之路而写作。他在认识龚自珍之后,结为好友,当时叫做“执友”。他们都对当时那种陈腐的文风不满,不想做儒家思想的书虫,而是放开思路去研究“经世致用”的真学问,即“天地东西南北之学”,积极寻求改革图强之路。他的一生亲眼目睹了近代中国的剧烈变革,而且他也参与其中,为救国富国而倾注了满腔热情,“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他提出的著名思想。魏源在三十二岁时,江苏布政使贺长龄请他编《皇朝经世文编》,一年之后魏源就完成了,工有一百二十卷,包括了政治经济等方面。因为搜集了很多的社会经济资料,而且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所以,编成之后影响极大,受到当时许多人的赞赏,凡是关心国事的官员几乎人人都有这本书。
鸦片战争期间,他亲眼看到英国侵略者用洋枪洋炮打开中国大门,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也亲眼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知识浅薄,不了解世界形势。1846年,他编成《海国图志》100卷,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他在《海国图志》的序言中,说明写这部书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意思是说,在同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为了掌握可战可和的制胜权,就要学习外国的长处,以抵制外国的侵略。所谓的“师夷”,就是学习西方的一套先进军事技术。他说,外国的长处有三:一、轮船;二、枪炮:三、练兵的方法。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创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的练兵方法,改造军队;改革考试制度,增设水师科。他还特别强调向俄国彼得大帝学习,改革中国内政。所谓的“制夷”,就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方法。他提出“战”、“守”、“攻”三项军事原则。
“战”是在军事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是抵抗敌人侵略的总原则。“守”是诱敌深入的战术方法。他认为守海洋不如守海岸线,守海岸线不如守内地。调外地兵作战,不如训练本地士兵。“战”、“守”、“攻”这三项军事原则,不是孤立的消极抵抗,而是有机的配合为统一的整体,积极地进攻敌人、消灭敌人。他认为,以守为战,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才能有效地“以夷攻夷”。综上所述,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主张,是写《海国图志》这本书的目的所在。
《海国图志》这本书是近代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的介绍世界各国国情的著作。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而且在书中魏源还重点介绍了自己抵抗侵略、民族自强的重要思想。后来这本书传到日本,备受重视,成为日本近代抵抗西方殖民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我国的近代史是受外国欺辱和压迫的历史,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爱国志士积极探索强国救国的真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倡的就是学习西方使我国强大从而从根本上抵制外国的侵略。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不仅在清朝是进步的,在我们今天也是值得提倡的。
(五)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
——长征精神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宣告结束。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被人民赞誉为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当时,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危害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央红军主力即红一方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人,于1934年10月21日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