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明亮的眼睛,注视一件事物久了也是会疲劳的,人的精力和智力不会永远处在高潮,有高潮就会有低谷,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
然而,就像人们明明知道上山容易下山难,却因贪恋山顶尖的风景而不愿退却一样,很多时候明明已是强弩之末,却仍然执著。这时,我们更需要的是当退则退的智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以图东山再起。当退则退是一种美学,是有始有终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成大事者气魄的体现。
东汉末年,社会黑暗、官员腐败,地方割据严重,天下一片大乱。曹操尽力而为,想力转乾坤,但无奈自己的力量太微弱,根本改变不了天下大势。于是只得选择暂时蛰伏,退出官场,等待时机,为自己成就一番大业积蓄力量。但是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经历,曹操对天下形势认识得更加清晰了。
曹操辞官之后,朝廷曾一度想要再次起用他。但是曹操已经看清了官僚的腐败,坚决称病不出,只是在家里静候时机。
后来,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相互勾结,企图废掉汉灵帝,立合肥侯为皇帝。他们把这件事告诉了曾操,想让曹操和他们一起共举大事。但是曹操看他们无德无能,又没有大人物的支持,落败只是迟早的事,于是,便果断地拒绝了他们。
正如曹操所料,没过多久,这些人的阴谋就被汉灵帝发现了,很多人因此被杀。
不久,金城韩遂杀死了刺史郡守,率领十万人起义。曹操接受了韩遂的邀请,做了典军校尉。这时候,汉灵帝亡故,汉少帝登基继位,太后在幕后执掌大权。在外带兵的董卓趁乱闯进宫来,废了汉少帝,立汉献帝为帝,逼迫汉献帝封自己为丞相。
董卓为了拉拢曹操,就给他了一个骁骑校尉的官职,但是曹操认为董卓恣意妄为、不得人心,终究难以成就大事,于是,曹操一面假装为董卓办事,一面伺机逃出了京城。
结果,后来发生的事情又一次证明曹操的判断是正确的。董卓被部将吕布所杀,董卓的心腹们无一幸免。
曹操是个真真正正办大事的人。虽然曹操迫不及待地想要在乱世当中创出自己的事业,但是如果机会不好,他绝不会轻易出手,因为曹操知道,机会不好却硬要“迎难而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身败名裂,于是曹操果断地选择了以退为进,既然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干脆就隐忍不发。可以说,这种毫不迟疑当退则退的做法,把曹操成大事的气魄和谋略体现得淋漓尽致。
处处争先只会头破血流,能进能退才方显出智者的气魄。然而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不懂退却,只知前进呢?主要是因为他太过执著,不懂得权衡利弊,不从大局着手,只是盲目的坚持,从而被自己的盲目所左右。只有知道何时退让并勇于抽身的人,才更能在机会来临时取得大踏步的前进。
滚动的石头上不生苔;不下这座山,永远看不到其他山峰的高度。人的一生会爬很多座山,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这就需要我们善于选择,选择那些真正适合自己去攀登的山峰。
在全面分析、审时度势后,对于不适合的时机和不适合的目标,则要果断舍弃,当退则退。千万不要等到铸成大错之后方才扼腕,那时说什么也晚了,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第32辑 虚心纳下,散财得众活用历史之“让”智慧
智者,明退让之道。古人都懂“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虽然知道“谦”能“得益”,但谦让为人、淡定处世,做到却很不容易。
成大事者,必先懂谦让之道。言不让人,利不让人,往往一事无成。成事要能服众,要得人心。而遇事的谦让则是“虚心以纳下”;遇利的谦让则是“散财而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