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人处世,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恭敬。但尊重别人往往都表现在细节上,比如自己的言行举止要适当,说话要委婉,方式要慎重,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否则就容易得罪他人,从而让自己处处树敌,失去朋友。特别是在与领导交往时,更要学会毕恭毕敬,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就算领导有缺点,也要委婉地指出来,不能口无遮拦,乱说一气。
只有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细节,才能让自己成为别人效仿的对象,获得他人的认可,成为社会高尚道德情操的良好典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信就是一个自高自傲的人,不注意说话表达方式。在与刘邦的沟通上不拘小节,最终以自己的出口不逊为本来光明的前程埋了单。
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韩信是汉朝的第一功臣。他熟读兵法,不但懂得以少胜多、以弱敌强,更懂得适时出击、占据有利,为后世留下了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大量的军事典故。他为刘邦打下了半壁江山,率兵出陈仓、定三秦、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从来没有过一次败仗。被刘邦称为人杰,又被明茅坤称为兵仙。所以司马迁曾说,汉朝的天下,有三分之二是韩信打下来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奇才良将,却因功高盖主,不懂内敛和礼让,说话直来直去,而犯了兵家大忌,为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有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说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不屑地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
刘邦又问:“那你呢?”韩信为了彰显能力,自豪地说:“我带兵,那是多多益善。”
这样的君臣对答,让刘邦很没面子,下不了台。于是,刘邦和韩信之间的隔膜就此产生了。对这件事,刘邦一直耿耿于怀。
所以,楚汉之争结束后,功高震主的韩信马上成了刘邦的一块心病。项羽一死,刘邦马上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在公元前201年,刘邦又以谋反为名将韩信诱捕。被抓时,韩信仰天长叹: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但是刘邦此时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贬为淮阴侯。在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钟室。
也许韩信真有刘邦所不能及的卓越军事才能,但这样的明目张胆地显露,不给刘邦以丝毫余地,无疑会让刘邦感到这是对自己权威的挑衅。韩信不懂得推功揽过,还在刘邦面前自吹自擂,让其有苦说不出。可以说,韩信是被自己一步一步逼上绝路的。
曾经,韩信能虚心地向左车求教,但是在刘邦面前却像是换了一个人,出言不逊,最终让自己落得个身首异处的结局。如果韩信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那么,他的命运很有可能就会被改写。
可以说,韩信不是死于建功,而是死于邀功,死于他的不尊“礼数”上。在刘邦看来,韩信本不过是一个“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的小卒,仅仅凭借萧何的一面之词,刘邦用之为大将。那时,韩信于刘邦既无微细之亲,也无尺寸之功。刘邦冒着被故旧责难等诸多政治风险提拔韩信,以刘邦的眼光,可谓对得起韩信了。没有刘邦的越级使用,韩信怎么会有“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而名高天下”呢?然而,几次在刘邦陷于歧路时,韩信的表现并不是异常的积极,从自立齐王到固陵邀击,几乎是在刘邦一再妥协的情况下才不得不给面子。韩信虽被封为齐王,可是和刘邦的君臣之分已经内定。自古以来,君与臣之间的关系与礼数始终是无法逾越的,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私下里,都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凡言之,礼先行”。
另一方面,假若有朝一日功成名就,那就更要保持平常和低调。如果像韩信一样目中无人,只会让自己的能力变成别人眼中的错误。做人不要恃才傲物,当取得成绩时,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这样才能给他人留下谦和有度的印象。时时、处处从小做起,从细而行,不失小节才能成就大业。
在生活工作中,人人都想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所以,总是处处表现自己。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其中的分寸,把功劳大包大揽、目中无人,就很容易冒犯上司,留下不恭不敬的印象。所以,在与上司交往时,无论与对方有多么熟悉,自己做过多大贡献,都不要轻易表露出来,也不要因略有寸功而小看领导。不给上司表现的机会,忽视领导的存在,否则就会弄巧成拙,因小失大。
推而广之,在所有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有智之人都会时时处处考虑对方的感受,甚至有意显得毕恭毕敬。这种礼仪方式总能收获到实惠的硕果,从而为自己的发展之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第6辑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活用历史之“柔”智慧
柔,不是懦弱,而是不鲁莽的精明。敢于示弱,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些都是怀柔的智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以柔对之,把逆境转换为顺境。懂得在强者面前示之以弱,用怀柔的战术来应付。
面对问题,不能一味地直面攻克它,不妨暂时把问题搁置下来,等待时机。一旦时机到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