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正确的,既不根据事实分析情况,也不采纳他人的任何意见,结果导致损失惨重。这样的人并非是完全的痴愚,只是被顽固不化的自我所害。不根据遇到的难题来分析当时的环境和自己的情况,总要到损失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离谱儿。
如果你真有才华、真有能力,就应该分析客观事实,接纳他人的意见,衡量具体情况,再慎重下决定,从而解决问题。不要一意孤行,认不清事实真相就鲁莽行事。在生活中,我们更应该懂得权衡,哪些话应该说,哪些事应该做。懂得合理分析,采纳他人意见,综合衡量之后再做出决定,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春秋初期,宋、楚两国争霸中原,楚军击败宋军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西北)的战役,就是历史上非常典型的因没有认清敌强我弱而最终导致惨败的例子。
齐桓公死后,中原地区出现霸权真空。宋襄公欲代齐称霸,便乘齐国内乱之机,联合卫、曹、邾等国伐齐获胜。遂自以为力量强大,公然逞霸主威风。而早已觊觎中原的楚国,正力图北进,不容宋襄公所为,联合鲁、陈、蔡、郑、齐等国,形成与宋对立的集团,并设计使宋襄公在孟地之会中被俘受辱。
即使这样,宋襄公仍不自量力,与楚抗衡,于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夏,联合卫、许、滕三国出兵进攻臣服于楚的郑国。郑向楚求救,楚成王发兵攻宋以救郑。宋大司马公孙固(一说子鱼)鉴于宋弱楚强之势,力谏襄公不可与楚争锋。襄公不听,由郑地撤军回宋境迎战楚军。
十一月初一,宋、楚两军分别进抵泓水两岸。宋军兵力虽处劣势,但已在泓水北岸布阵,有天然水障可用,占据先制之利。楚军渡河时,协助襄公指挥作战的公孙固建议:楚军人多,我军人少,可乘其渡河之际进行攻击,必能以少胜众。宋襄公认为,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若乘楚半渡而击,将是危害仁义之举。乃拒绝公孙固的建议,静待楚军渡河而不出击。当楚军渡河而尚未列阵处于混乱之时,公孙固再一次请襄公下令攻击。襄公认为,“不鼓不成列”(《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是古时打仗的成法,宋虽是亡国(指商朝)之后,亦当遵古训行事。故再拒公孙固之请,直等楚军布好阵势,才发令进攻。结果,宋军在强大的楚军面前大败溃逃,死伤甚众,襄公的亲兵尽数被歼,自身亦受重伤。
泓水之战,宋襄公不自量力而行,已是战略失误;既处战场有利态势,又拘于前制,循于往古,不知趋利避害、因势而行,从而坐失了制胜良机,以致兵败国衰。
像宋襄公这样做事光有胆识却不懂得权衡的人,再多的智慧也是不会取胜的。如果宋襄公能够审时度势,全面衡量一下利与弊,不在敌强我弱的时候一意孤行,听取宋大司马公孙固的意见,就不会发生兵败亡国的事情了。
在形势未明的情况下,理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切忌分不清敌我强弱。更不可以忽视当时环境下做事情的目的,一味地逞强,盲目地追求其他结果。总而言之,要想成功地实现最初的目标,就须要谨慎而综合地考虑,认清孰重孰轻,权衡利弊,谋定而后动。
善于分析自己,学会听取他人意见,更要能认清形势,衡量做事情的目的和利弊,才能少受损失,取得成功。如此,也才能在社会中明白自己需要什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从而按照计划让自己更好地生活下去。
不仅行事如此,做人也同样不能盲目自大,踌躇于小的利益里不能自拔,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目的。学会权衡,学会分析,再谨慎决定,就能避免走向失败的深渊,就能更好地为人处世,寻求更稳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