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对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别人随口一说,你就把他说的当成圣旨一样记在心里,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有的人从嘴里说出的话,一转身的工夫,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其实,这种话就是场面话,根本不能当真。
有句俗语讲“听话听音”,就是说要能够听得懂“弦外之音”。学会区分哪些话应该记在心里,哪些话应该左耳进、右耳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明智的人。
战国时期,宋君偃想自己称王,却遭到了当时霸主齐国的反对。一听说这件事,齐国就打算率领大军来攻打宋国。无奈之下,宋国只能派臧孙子到楚国求救。臧孙子心中惴惴不安,宋国弹丸之地,而齐国却是一代霸主,楚国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宋国而得罪楚国呢!
没想到见了楚王后,对方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下来了。但是在回国的路上,臧孙子仍然高兴不起来,他认为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就能定下来。
看到大事已成而主人却一脸愁容,臧孙子的车夫不禁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楚国已经答应发兵援救了,您怎么还不高兴呢?”
臧孙子说:“宋国是小国,而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楚国怎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宋国而发兵攻打齐国呢?这件事肯定不会这么简单。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臧孙子继续说:“楚国对这件事肯定别有用心,他表面上答应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坚定攻打齐国的信心。这样,或多或少都能削弱掉齐国的一些力量。到那时楚国如果再发动兵力攻打齐国就简单得多了。”
结果正如臧孙子所料,他回国之后等了好久,齐国连续攻下宋国五座城池,都不见楚国发兵。
臧孙子的猜测对了,自己没有给楚国利益,楚国怎么会轻易发兵来救呢?对于宋国这样一个小国来讲,根本没有可以让楚王动心的地方。但楚王却一反常态,答应得如此爽快,明显就是想让臧孙子快点离开而说出的一些场面话。楚王知道如果直接拒绝援救,臧孙子肯定会滔滔不绝地说服他。但正是这些场面话反而让臧孙子感到楚国只是敷衍,根本不会出兵来救。
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别人能给自己多少好处的许诺,但往往这些只是空口白话,不能当真。涉及到双方利益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给对方什么好处了;如果没有,那么别人又为什么要无故来帮助你呢?那时对方说的所有好话都只不过是场面话,所提供的利益也是子虚乌有的。
语言有时候会被披上美丽的外衣而呈现在众人面前。所谓听得弦外之音,就需要秀过现象看本质,也许里面只是华而不实的东西,甚至一无所有,只是一片虚空罢了。所以说,在与人交流沟通时,一定要学会区分场面话,不被一些“糖衣炮弹”所迷惑。只有以这种态度来聆听别人的意见,才能更好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再结合自己的主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而深入地思考、分析,从而使自己的决策臻于完善。
平日耳边的纷纭之声、报刊上的古今纵横之谈、街谈巷议的牢骚之言,乃至语言颇为不恭的民谣歌谚之类,往往都包含着“曲突徙薪”之策,只要留心细听、体味,认真分析,取其精而用,择其善而从,就会产生效益。
善于倾听是对心灵的一种慰藉,它可以让你看到别人的智慧,同时也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给他的温暖。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想产生更多的共鸣,就需要反复斟酌对方的话,深挖内涵,听话听音儿,唯有如此,才能让倾听收获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