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
44859800000012

第12章 水文化——江南水乡六大古镇文化之魂(5)

阿婆茶冲茶用的水,是周庄人方言中的“天落水”,即雨水。

古镇所住居民中,有些年长者仍保留这种喝茶方式。他们在院子中放置一口大龙水缸,让雨水自然落到缸中,然后加盖储藏。煮茶时,缸中澄澈的“天落水”被舀进陶罐,然后搁在炉子上煮开。用这些“无根之水”冲出来的阿婆茶,浓香四溢,沁人心脾。初秋之时,阿婆茶的茶香随着秋风在古镇蔓延。阿婆茶所在之处,笑声不断,温暖浮现。

2.乌镇香市

香市是乌镇民间的一大传统节日,是江南一带特有的民间民俗活动,江南地区的农民为祈蚕桑丰收,每年都要到乌镇烧香祈福,祈求“蚕花廿四分”(蚕茧丰收)。又因商业活动的加入,乌镇“香市”便更兴盛了。

乌镇香市由来已久。民国7年(1918)董世宁编纂的《乌青镇志》记载:“三月三日为上巳节……翌日谓二明日,村男女争赴普静寺祈蚕,及谷雨收蚕子乃罢。”民国25年卢学溥续修的《乌青镇志》记载:“清明后,村男女赴普静寺烧香,今名香市(谚云:三月初一庙门开。昔时耍货摊均设于乌将军庙,今在普静寺)。其时有洋片摊、糖摊、马戏、髦儿戏、傀儡戏,诸游乐场游人甚多……幼童沿路拜香,燃臂香(以铜钩穿臂下悬香鼎),肉身灯(以铜钩穿颈及肩及胸,攀竹梗撑腰间,周围扎绳如网,下悬油灯),笙簧喧哗,齐至普静寺顶礼,名报娘恩。河港中更有竞渡者,驾划船挑四橹,枪刀斗勇,名达拔船。西栅高桥下堍,尚有名烧茅场者,临时设摊售物,以供关外香船购买。谷雨收蚕,香讯渐淡。”这就是对上个世纪30年代乌镇香市的真实记录。

乌镇香市在杭嘉湖地区名气极大。这大概与乌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等因素密不可分。由于乌镇历史上曾是二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地,又是浙北水运的枢纽,苏杭水路的中点,所以周围的农民都在这里进行农副产品与日用品的交易。再加上乌镇历史上多寺庙,明清时期,乌镇的寺、院、庙、观、堂、庵不下40余处,寺庙多,香客来的就多,所以乌镇的“香市”比其他地方显得尤为热闹。

对此,茅盾曾在1933年所写的散文《香市》中有过描述:“清明”过后,我们镇上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约半个月。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到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谓“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另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小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成一片骚音,五里外也听得见。从茅盾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乌镇香市的热闹程度。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香市已销声匿迹了几十年。从2001年清明开始,为了推动乌镇旅游事业的发展,当地人民在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重新恢复了这一传统节日,并将“香市”这个传统民间活动与乌镇自然秀美的水乡风光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民间表演活动,比如金狮闹春、水乡明珠、八仙踩高跷、香灯祈福、打莲湘、瘟元帅出巡等,其浓郁的地方文化、丰富的旅游内容、乐趣无穷的参与过程使乌镇香市再一度成为水乡古镇游的一个热点。

从乌镇香市民间旅游活动的开发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市镇之间的民俗信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的传承性。我们不能将它作为“封建的、迷信的糟粕”而加以批判和抛弃。喜的是,在我国旅游事业腾飞的今天,方方面面已经充分认识到流行于民间的民俗信仰活动的重要性,各地在不断地研究和挖掘这种“旅游资源”富矿,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新途径,这无疑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3.南浔含山轧蚕花

南浔含山轧蚕花活动与乌镇香市活动是相似的。每年清明节前后,南浔、练市、双林等四周蚕农乡民均要去含山踏蚕花(或称轧蚕花)。“轧蚕花”的由来,源于当地流传的一则民间故事。相传蚕花娘娘在清明节这一天将化作村姑走遍含山,留下蚕花喜气,谁来上含山,谁就会把蚕花喜气带回去,得个蚕花二十四分(即蚕茧大丰收)。所以,方圆百里的蚕农乡民每年清明都要去上山“轧蚕花”。江浙一带的蚕农把蚕宝宝的上簇作茧称之为“上山”,源出于此。由“轧蚕花”所引起的各类娱乐活动也就构成了内容丰富的蚕花文化。

含山是四野平畴之中一独立孤山。山上有塔,曰含山塔,塔细耸如笔,故俗称“笔塔”。始建于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3),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后,受数十年风雨剥蚀,塔身破败。1991年,乡民集资已修葺一新。塔西侧原有蚕花殿,供奉的蚕花娘娘骑白马,所以也叫马面王殿。蚕神庙或寺庙中置蚕花殿供奉蚕神,湖州市境各处过去都有。而含山蚕花殿设于净慈院。净慈院始建于唐乾符三年(876),称含山院,宋治平二年(1065)改名“净慈”。

每年阳春三月,蚕农们沿着“蚕花路”踏青、轧蚕花,并开展诸如草台戏、拳船、快船、标竿船、龙船、拜香船等竞技娱乐活动,其场面热闹非凡,盛况空前。1992年,在湖州市、南浔区及当地乡政府的积极支持与组织下,这一反映当地古老民俗文化的“轧蚕花”活动被命名为“蚕花节”。现每年举办一次,吸引了众多八方来客。

4.江南妇女服饰文化

江南一带妇女的服饰有着鲜明的特点,特别是甪直的劳动妇女,她们以梳髻髻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裆裤、束裾裙,穿绣花鞋为主要特征。她们很重传统,至今她们的衣服和鞋都用几种不同颜色的布拼接而成。

头巾是江南妇女必戴的,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江南一带早晨雾气大,防止弄湿了头发。老年妇女的服装更加传统。

四、江南水乡古镇人文精神之分析

一切文化形态,无不因所在地域数千年生态环境与精神积淀的差异而秉性有别。正所谓山川浑厚,有民族性、文化传承性和区域性。以生态结构界之中华文化,大体有“山文化”与“水文化”之分。山文化粗犷、刚毅、朴厚、深沉,稳健如泰山之不移;而水文化则阴柔、善变、奔放、兼容,灵动如幼鹿之机敏。水的柔性赋予江南水乡智柔兼容的文化魅力;水的动性和灵性给予江南水乡自强不息的文化力量及敢于开拓创新的文化个性。江南水乡文化的“水性”特征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江南水乡人的品格生成与劳动创造,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

(一)智柔兼容的文化魅力

1.智柔兼容的文化魅力来源于水的熏陶

江南市镇地处太湖流域,河流、湖泊、荡漾众多,是水的世界。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山水秀媚,物产丰富,长期以来,自给有余。水晶晶的自然之美、富足安逸的生活及富有“水性”特征的人文景观构成了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纯朴挚着而又奋进的风土人情孕育了历朝历代无数名人,以及由他们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足迹,所谓钟灵毓秀是也。正如前人所说:“三吴之州,莫大于杭,其地水秾山妍,其人机慧毓秀而清明”;“吴兴山水发秀,人文自江右而后,清流美士,余风遗韵相续”。千百年来形成的江南水乡独特地域文化,就有了多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价值。

江南古镇文化的源头是水,江南古镇文化的背景是水。江南水乡智柔兼容的文化魅力和性格特征来源于水的熏陶。

水的柔性特征激发和培养了江南水乡人的智巧。如果用中国传统的审美眼光来看,水是具有“德性”的,即刚、柔、坚、韧、容、浮、和、善、献。刚:水射刃物,水滴石穿。柔:水汽相生,以柔克刚。坚:巍巍冰山,坚不可摧。韧:抽刀断水水更流。

容:能容万物,浑然一体。浮:载舟浮桥,水力输运。和:无微不至,随物赋形。善:恩泽四方,滋养众生。献:蹈火灭灾,献身人类。淫:狂怒奔泻,恣意泛滥,必制约之。

水的生命在于水的动性,水的风韵在于水的灵性,而水的魅力则在于水的柔性。先哲认为,“水为天一所生,得太易之精”。其德行是随物施功,随时善应,不择物而用能,不逆物而施利,去高就下,行止自然,实为“上善”之物。正所谓“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的宏论,阐明的是水之柔慧智巧,至德至善。水性柔顺洒脱,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性慧敏超逸,处海洋形之海洋,在江河形之江河。滴水穿石,柔以克刚,惟“柔德”所在。有道德的上善之人,理应有如水一样的柔性与灵性。水,是浸泡文明的种子。水,亦是文化体征的一面镜子。江南市镇文化,其基本元素正是水。以太湖水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江南人长期生活在江河湖泊之畔,熟习水性,并以种植水稻和捕鱼、耕织为生,这就要求人们在劳作中必须善于把握时机、把握时节,否则就难于生存。我们从钱山漾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稻谷、石制农具、丝麻织品、骨鱼镖、陶网坠(渔猎工具)等文物来看,江南古镇文化的源头正是“水文化”。“大禹治水”的人文精神正是江南古镇“水文化”的典型例证。

水在孕育生灵的同时也促使人学会与水打交道,进而使生活在水环境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感悟、生产方式、生活行为等带有明显的水性印记。俗话说:“柔情似水。”江南人的“柔性”特征是众所周知的,一致公认的。“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江南的自然环境、湿地文化滋养了江南人柔慧俊逸的性格:话语是那样的温文尔雅,生活是那样的浪漫洒脱,思维是那样的机智敏捷,做事是那样的精明强干。尤其是文人,个性气质深受江南水性的滋润。刘焘《进士题名碑记》云:“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人才之生是以似之。”现代文化名人茅盾、徐志摩、戴望舒、郁达夫、柳亚子等就极为典型。他们崇尚信马由缰的笔致,潜心于抒写性灵,将水的俊逸恣肆张扬到了极致。尤其是海宁徐志摩,这位素来被人称为“抒写性灵的诗人”,其为人,自由洒脱、飘风俊逸;其作诗,至情至性、申舒真心。性灵之美,充溢在诗人的人生与创作之中。而这种诗美特质的本源则在于诗人对故土文化的依恋。尽管在徐志摩一生中,多种文化冲突和碰撞都在他身上留下过印记,但故土文化的内在因子是流注在他的血脉里的,那种思根思本的文化依恋是与生俱来、刻骨铭心的。可见,是水的柔性铸就了江南古镇人的智巧。

2.人文蔚起、科第兴旺造就了大量的英才

由于江南市镇水运交通,经济发达,信息灵通,整体生活环境优越,这就吸引了周边地区大量的知识阶层向它汇聚。这样就使得江南市镇具备了两大优势:即知识和文化优势。也就是说江南市镇具备了“崇文重教”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耕读传家与诗礼传家的训导,历来被江南市镇人所景仰。如果细细考察水意周庄、隐逸同里、清风甪直、书香乌镇、布衣西塘及嘉业南浔,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人文蔚起、科第兴旺而称着于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