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市镇的民居建筑是很有特色的。首先从地基上来看:
江南民居大多是临水而筑,几乎达到了“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的程度。周庄、同里、南浔、乌镇等无一例外。其次从平面布局上来看:与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似,但由于院落占地面积不大,故布置较为紧凑小巧。这主要是与当地人口密度较高,应尽量少占耕地有关。院落大门一般设在中轴线上,高墙深院,三进四进乃至五进,幽雅宁静。迎面正房为大厅,后面院内常建二层楼房,大户人家还建有后花园。由于江南雨水多,所以大多数庭院建有“天井”,天井具有采光和排水的功能。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式建筑。再次从建筑结构上来看:单体建筑以传统的“开间”为基本单位。房屋开间多为奇数,一般三间或五间。每间面阔3~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1.5米。各单体建筑之间以廊相连,和院墙一起,围成封闭式院落。江南民居一般为穿斗式木构架结构。厅堂内部随着使用目的的不同,用传统的罩、木鬲扇、屏门等自由分隔。梁架仅加少量精致的雕刻,涂栗、褐、灰等色,不施彩绘。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色调雅素明净,与周围自然环境结合起来,形成景色如画的水乡风貌。这种建筑结构空间利用相当充分,美观适用,布置灵活,充分体现了江南市镇人的聪明与才智。
影响江南市镇民居建筑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气候影响。江南属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的特点要求建筑物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最好贯通,以便于通风换气;建二层楼房的目的是便于防潮。其二,地形影响。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较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主要是为了适合江南的地理条件,房屋组合比较灵活。其三,视觉影响。江南植被丰富,一年四季花红柳绿,颜色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极佳,所以,民居建筑大多是粉墙黛瓦,白色墙面也利于反射阳光,在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其四,日常生活与交通的影响。江南多水,将房屋建在临水之处,河流从门前屋后轻轻流过,居民取水非常方便,可直接饮用、洗涤。水又是中国江南民居特有的景致,水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舟楫是江南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临水而筑是江南民居的主要选择。例如周庄镇因河成街,民居以传统的黑、白、灰三色为主基调,清一色的乌瓦粉墙,错落有致,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西塘民居的特色是家家都在门前搭建廊棚,有些人家还在廊棚中建了亭子和椅子供人们休息,廊棚在西塘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从高低相错的廊棚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塘人的诚朴和厚道。南浔古镇深宅大院多,且以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称着于江南。
(二)自强不息与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
1.自强不息与开拓创新的文化力量来自于水的动性
“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可谓至柔。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水,又是世间意志最坚韧的物质。水的外柔内刚,得力于水的生生不息、奔腾不止。孔子曰:水,“其万折必东,似意”。荀子亦曰:“发源必东,浩浩呼不屈”;“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淮南子》这样描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绝”,“河以逶迤,故能远”。孔夫子慨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有感于水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志,他阐释说:“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智慧之人崇尚于水,就因水奔流澎湃,日夜不停,好像毅力坚强的人。
动,水的生命之本。水之“动”表现为富于变化,在动态的吸收中保持活性。因此,水的动性,其本质就是创新。“山不转水转”,流动不息的水性,又启迪人类不断创新求变。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仁人志士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历经磨砺,饱经风霜,仍能勇往直前,开拓创新。其坚定意志正是水“浩浩呼不屈”,“其万折必东”,使“万物不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的文化内蕴力的昭示。
水的柔性,滋养了江南市镇人的智慧与技巧;而水的动性,同样也滋润和濡养了江南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坚韧执着的文化品格。
一方面,处于太湖流域的南浔、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境内多宽广平缓的平原,没有崇山峻岭的阻隔。虽然河流湖泊密布阻碍了交通,但吴地先民却借助于“舟楫”,化害为利,与外界交流与开拓变得优越于其他地区了,从而使他们形成了坚忍不拔、勇于开拓、外向进取的精神。江南市镇属于吴文化圈,由于远离中原,所以文化精神上很少有传统观念的束缚,它在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中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精髓,比如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等,但仍保留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吴文化的个性。也就是说,江南市镇人在保留“儒雅”品格的前提下,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思想比较开放,具有“柔刚兼容”的特征。
如历史上明初朱元璋对江南士人的残酷杀戮就是很好的例证。“吴地士人就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来平衡自己的心态,在文化事业上倾注了全部心智,将政治上的追求转化为精神上的执着,形成了江南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并凭借丰厚的文化成就坚强韧性地承传下来。”又如南宋之时,吴地文人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穷尽终生之力,书稿几度佚失,但仍不气馁,痴心不改。另一方面,水既有宁静柔美的一面,同样也具有桀骜不驯的性格。每逢多雨季节,常常洪水泛滥,造成江河决堤,田园家园瞬间就可能被洪水吞没,大地变成汪洋泽国。为此,人们在亲水的同时,需要加强治水。江南市镇人就是在治理和征服太湖、东西苕溪、汾湖、吴淞江、同里六湖的过程中培育了积极进取、坚韧执着、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锲而不舍,代代相传。事实上,亘古之时的吴越先民早就具备了这种特质。
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古代吴越之地受到洪水的祸害,特别是“于越”地区被称为“荒蛮”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大禹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大禹婚后离家十三年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积极进取、坚韧执着、自强不息”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并成为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如,据《吴越春秋》记载:勾践三年,越王败于吴王夫差。勾践夫妇忍辱入吴充当奴仆,为吴王清宫除道,驾车养马,三年如一日。为了进一步取悦于吴王,勾践曾亲尝夫差粪便,终得吴王赦免。而勾践归国,随即任用贤臣,练习攻战,修筑城池,建造车船,繁殖人口,薄赋轻徭,韬光养晦,结交盟国。“十年教训,十年生聚”,终于击败吴国,一雪丧权辱国之耻。此外,江南市镇又濒临大海,故自古以来就与海外有着较为广泛的文化交流,在与外商频繁的商贸往来中,很容易激发起人们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
可见,江南市镇人深得水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就具有自强不息的执着的追求精神。积极进取、坚韧执着是江南市镇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苏南、浙北精神的重要内涵。
2.自强不息与开拓创新文化力量的精神意义自古以来江南人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不盲从权威,不墨守成规,颇具冲决网罗、一往无前的精神气概,其意义是深远的。
(1)造就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文化名人
善于接受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促进社会不断进步是江南市镇文化的突出表现。江南市镇河流密布,人们以舟代步,四处游走,对异地有浓厚的猎奇心理,从而也形成了江南市镇人好思、好动、善变,乐于开拓、锐意进取的文化氛围,培养了人们求新、求异的思想意识。“20世纪初,当世纪新风在人们面前打开一个新奇的外部世界之时,在近代文化思潮大裂变、中西文化激烈冲撞之际,吴地得风气之先,不少知识分子再也难于平息骚动的心绪,纷纷东渡西行,赴海外学习新的科学技术,进行寻根究底的探询。如近代江浙跨出国门的留学生人数居于全国前列,仅东渡日本的浙西知名人士就有王国维、钱玄同、沈氏(尹默、兼士、士远)兄弟、郁氏(曼陀、达夫)兄弟、丰子恺等。
吴地不少杰出人物,如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兄弟,化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都对引进西方科技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叶楚伧(1887-1946),名宗源,笔名小凤,为着名的南社诗人,政治活动家。叶楚伧祖籍周庄,自小在周庄长大,身材魁梧,橘皮脸,有幽燕之气,恰如其名。他早期的小说风格接近鸳鸯蝴蝶派,文笔秀丽轻逸,笔名“小凤”,更如出自女子手笔,所以有“以貌求之不愧楚伧,以文求之不愧小凤”的美称。少年时,叶楚伧就忧愤国事。清代末期,政治腐败,外患日亟。他为了谋求中国的出路,响应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参加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叶楚伧即投笔从戎,加入姚雨林率领的粤军,在军中任参谋长,随军北上,策划战略,草拟露布。光复南京后,叶楚伧便离开军队,致力于宣传工作。
他在上海和于右任、戴季陶、邵力子等创办《民立报》。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改为《民呼报》,又改称《民吁报》(即后来的《民国日报》)。叶楚伧主持《民国日报》笔政时,经济来源时告不济,他往往四出向友人借贷,应付出版,苦心孤诣地维持了十多年。叶楚伧着有《世徽堂诗稿》、《楚伧文存》以及小说《古戍寒笳记》、《金阊之三月记》等作品。1946年叶楚伧在上海病逝,终年63岁,公葬于苏州木渎灵岩山。
王大觉(1897-1927),名德钟,字玄穆,号大觉,又号幻花。
原居商榻渔荇村,家世耕读,8岁丧父,举家定居周庄镇后港,就读于沈氏义庄小学。年少能文,15岁参加南社,在《南社丛刊》中发表诗文。16岁将其先人的着作辑刊,取名《青箱集》,有清芬世泽,传之不替之意。后附《扬风雅唱》,系明、清名家对其家藏明代贤达周顺昌遗扇的题咏。清末,国事日非,常以诗文骂世,自命为醒者,有“东江诗人”之称。着有《乡居百绝》、《鸯鸯湖即事》、《琅鎯碎锦》、《咒红忆语》,部分列入《风雨闭门斋诗文词集》中。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国,他愤而起草《讨袁檄文》,载《南社丛刻》。1919年,任《民国日报》文艺小说栏编辑。1925年,创建周庄红十字会,任会长,为贫济医,施药种痘。1927年中秋病卒,时年30岁。其时,柳亚子亡命日本,悼诗有“嗟予亡命日,是汝首丘时”之句。中国红十字会送来挽联:“设慈团力护乡间不世英才兼盛德,步贾生竟成谶语云亡壮岁惜斯人。”
陶煦(1821-1891),字子春,号让邨,周庄镇人。“平日有志经世之学”,爱好文学,擅长写诗,精于医理,后为监生,候选翰林院待诏,诰封奉政大夫。年青时,他去吴县唯亭一带以行医为业,同社会下层有一定联系,对民间疾苦尤其是农村中的状况有相当了解。太平天国失败后,对苏州一带官绅勾结催科逼租所造成的农民悲惨处境深有感触,在同治三年(1864),写了《重租论》一文,后在光绪十年(1884)继续写成《重租申盲》和《减租琐议》两部分,论述减租的必要性和减租的办法,连原来的《重租论》,辑为《租核》一书,初刊于光绪二十一年。《租核》揭露苏州一带地主对农民严重的地租剥削和收租过程中残酷的政治迫害,呼吁减租并放松对农民的压迫,保存了较多反映农民疾苦的史料。1977年,由日本东京都立九段高等学校教授钤木智夫译成日文本,题为《近代中国的地主制》。陶煦着《重租论》后,足不出户,于光绪六年至八年,撰成《周庄镇志》6卷,另着有《让邮诗钞》、《让邨手辑唐人百篇诗》、《贞丰诗萃》和《国朝医学丛钞》、《医学须知》等。
叶圣陶(1894-1988),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名绍钧,着名作家、教育家,父亲在地主家做账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闲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甪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他称甪直为自己的第二故乡。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曾与夏丏尊合作出版了《阅读与写作》、《文心》、《文章讲话》等。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民进中央主席。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着名作家。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乌镇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