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岁丧父。许多中国作家、政治家的“第一教师”是寡母,茅盾即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宣传部的代部长是毛泽东。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遂拿起小说家的笔。这段上层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的题材也多取于此。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文艺界为他做了五十寿庆,他的声名日隆。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此时,他已很难分身创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日月,挨批靠边,稍稍平稳便秘密写作《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1981年辞世。
沈尹默,祖籍浙江省吴兴县竹墩村。生于1883年6月11日,卒于1971年6月1日。字中,号秋明、瓠瓜。沈尹默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着名文学家徐平羽先生,谓沈老之书法艺术成就,“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已故全国文物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已故台北师大教授、国文研究所所长林尹先生赞沈老书法“米元章以下”。台湾大学教授傅申先生在《民初帖学书家沈尹默》一文中,有“楷书中我认为适合他书写的,还是细笔的楮楷,真是清隽秀朗,风度翩翩,在赵孟頫后,难得一睹”。
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沈先生的书法理论着作,则多发表于1949年以后,1952年的《谈书法》,1955年的《书法漫谈》,1957年的《书法论》和《文学改革与书法兴废问题》,1958年的《学书丛话》,1960年的《答人问书法》,1961年的《和青年朋友们谈书法》和《和青年朋友们再谈书法》,1962年的《谈中国书法》和《怎样练好使用毛笔字》,1963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上》,1964年的《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和《二王法书管窥》,1965年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中》,1978年的《书法论丛》,1981年的《沈尹默论书丛稿》。沈老书法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内外,深得人民的喜爱。特别是1981年出版的《沈尹默书法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他二十岁以后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反映了他书法嬗变的全过程。1999年的《沈尹默手稿墨迹》则收录他的草稿书扎精品四十余件,以行草为主。近年来故居在海峡两岸收集到沈老书墓志铭八种,从1921年到1960年,横跨四十年,可以看到沈老楷书从北碑、唐晋风味演变到自成独特风格的过程,乃为研究沈氏碑帖及学书者临摹之范本。其中一种为沈老在1921年为蒋(中正先生)母王太夫人书墓志(现陈列于台北中正纪念堂)。孙中山先生为蒋母写祭文并书“蒋母之墓”四个大字。此帖碑即将付印。尹默先生一生追求学术与进步,不愧为一代诗人,书坛泰斗,将与史永存。
张钧衡(1871-1927),字石铭,又称适园主人,吴兴南浔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授兵部车驾司郎中。他除了继承祖业经营丝绸、盐业外,还在上海经营房地产,开办慎大钱庄和东南信托公司,也经营股票和公债业务。因经营有方,故成为较殷实的财主。张钧衡不但在经商中颇为精明,而且在文化艺术上极具品位。他生平爱好金石碑刻和玩赏奇石,故取字石铭。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毛福庵等交往甚厚,是杭州西泠印社的发起人和赞助人,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张钧衡书写的对联石刻。他还爱好收藏,是南浔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聚书达十余万卷。
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原籍石门县(今属桐乡市)。清光绪十八年(1892),时年20,嫁南浔富绅梅谦吉的儿子、光绪癸巳科(1893)秀才梅福均为妻。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镇人张弁群创办浔溪女校,聘徐自华为校长。时秋瑾自日本归国,经褚缚成等人介绍,至浔溪女校执教,与徐相识,遂成莫逆之交。经秋瑾介绍,秘密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
因秋瑾在校鼓吹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孔教等,故受到校董事会部分势力的反对,并迫使秋瑾辞职离校。徐自华亦愤然辞去校长职务。秋瑾离校后去上海创办《中国女报》,徐自华资助上千元得以创刊。1907年5月,秋瑾为筹措革命经费去绍兴组织光复军起义,访徐诉说衷肠,徐自华对革命深表同情,并积极支持,将所蓄黄金三十余两及珠宝饰物全部捐赠。起义失败,秋瑾被捕,于是年7月15日在绍兴轩亭口就义。徐闻讯后不顾一切,为秋瑾营葬,按秋瑾遗愿,立墓于杭州西泠桥畔,并亲为撰写《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同时成立“秋社”,被推为社长。民国元年(1912)为纪念秋瑾,王金发等在上海创办竞雄女校,经孙中山推举,由徐自华出任校长。她积极反对袁世凯窃政,主张民主共和,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为妇女界的表率。1935年病卒,遗着有《听竹楼诗稿》、《忏慧词集》、《炉边琐忆》等。
蒋汝藻(1876-1954),字孟苹,吴兴南浔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曾任学部总务司郎中,参加过辛亥革命。蒋氏为南浔望族,代有文人。祖父与叔祖均为南浔有名的藏书家,其聚书各万卷。父蒋锡绅,字书箴,七岁能诗,光绪五年(1879)举人,对祖传藏书又有扩展。蒋汝藻承家学,能鉴别古籍真伪,并大量收购诸如宁波范氏、杭州汪氏、泰州刘氏、泾县洪氏、贵阳陈氏等藏书家散出之古籍,在南浔唐家兜老宅处,辟传书堂藏书室,编《传书堂书目》,藏宋善本83种,元本102种,明本863种,并以1500银元觅得宋孤本周密《草窗韵语》一册六卷,即以此书名额其书斋,名“密韵楼”,集祖孙三代藏书,不亚于湖州陆心源的“皕宋楼”。着《说文解字校勘记》15卷,《求是斋杂着》三卷,未编定本有《唐藩镇考》、《水经注碑目考》等。蒋汝藻是湖州着名的藏书家之一。
徐一冰(1881-1922),原名益彬,又名逸宾,吴兴南浔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秀才。其祖父及父亲均为南浔有名诗人。
徐一冰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进大森体操学校,立志体育救国,两年后回国。于1908年2月28日,与徐筑岩、王季鲁在上海老西门创办了第一所中国体操学校,并任校长兼训育,同年秋又设女子部,为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体育教师。
为此,他获得了北洋政府颁发的一等文虎章和七等嘉禾章两枚勋章。大总统黎元洪还颁发给他一块“教思无穷”的大匾额。
1914年3月,徐一冰与王文濡合作创办了我国最早的体育专业刊物——《体育杂志》及我国第一张体育专业报纸——《体育界》。民国9年(1920)春中国体操学校迁到南浔西庄村,占地50亩。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名中国体操专门学校,为南浔历史上第一所大专学校,徐一冰任校长。徐一冰不仅是体育教育家,也是儿童职业教育家。民国3年(1914),他拍卖家产,创办南浔贫儿教养院,自任校长,夫人任管理员。此外,徐一冰还担任南浔高等小学校长。由于工作繁重,积劳成疾,于民国11年(1922)11月在南浔病逝,终年42岁。育有三女二子,大儿子徐迟,排行第四,为当代着名作家;小儿子徐舜寿,排行第五,为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的设计主持人;三女儿徐和嫁伍修权。
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生于吴兴南浔镇。1940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研究生,曾在美国布法罗寇蒂斯飞机厂任工程师,成为出色的飞机设计机师。抗战胜利后回国执教,是当时清华园中最年轻的教授。
1961年担任战略导弹研究院副院长,随后,又兼任了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主任。1968年初,屠守锷和他的同事们拿出了洲际导弹的初步设计方案。1971年9月10日,我国首次研制的洲际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基本成功。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春天,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导弹伴随着震天的巨响,耀眼的光芒,冉冉升起,扶摇直上,飞向太平洋,准确地命中目标。屠守锷,不愧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为此,他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培育了众多锐意进取的企业家
近年来,江浙两省最大的成就就是令国人咋舌的富裕。许多人将江浙的富裕归于地理环境、政策优势。事实上并非如此,江浙两省并没有任何资源优势,政策的惠及对于江浙人来说也不例外。
江南的富裕与繁荣全在于江南人特别能吃苦。生存意志异常坚韧,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生存意念和艰苦奋斗,也培育了众多锐意进取的企业家。应该说是水的灵性和动性滋润和濡养了江南人的文化品性,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是这样……
南浔是中国晚清最富有的古镇,由于辑里丝质优量多,而且.销海内外,从明万历年间至清朝中叶期间是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时期,它以江南蚕丝名镇载誉世界。至清同光年间,南浔因经营蚕丝贸易而成为富豪者达数百十家,从而形成了“四象,八牛,七十二只小金狗”的说法。南浔人很幽默,镇人称家财上千万的富商为“大象”;家财五百万的富商为“黄牛”;而身价一百万者只能屈居“小金狗”的行列了。
刘镛(1826-1899),字贯经,清乌程南浔人(祖籍浙江上虞)。兄弟三人,排行第三,发迹后,人称刘三东家。相传祖上从事铜匠业,后开铜匠铺于丝行埭。刘镛少年时遂弃学到蒋元春锦绸店当学徒,到邱启昌丝行当伙计。四年后与人合伙开设正茂丝行,因经营有方,没几年已成阔老板。拆伙后,独资在上海阜安里设刘贯记丝号,由于积极进取,不断开拓与创新,学会与洋商直接贸易,生意上以出口为主。在南浔改设刘振茂丝行,经营“辑里丝”,至同治初年已殖财白银数十万两。后改营盐务,置庄田,开发房地产;经营钱庄、典当;投资银行、涉足金融市场等等,资产迅速扩大,至光绪中,其财富已居南浔“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