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首。刘镛发迹后,一方面亟力教子读书,以求荣宗耀祖,另一方面在家乡行善积德。他还教育子孙要关心族人、亲善乡邻、扶贫救灾,热心社会公益,故先后受到清廷褒奖,获赐“乐善好施”题词及“承先睦族”九龙金匾。刘家是南浔首富。有关刘家发家致富的说法有多种“版本”,不仅乡邻中有不同的说法,就连刘家自家人中也有不同的根据。其中,“铜匠说”已经被编入新编的《南浔镇志》。一说是讲夫人沈氏有功。有一年春丝上市时,广州来南浔收丝的商人故意联手压低丝价,致使南浔当地转手商人无利可图。刘家创始人刘镛夫妇辛辛苦苦从乡下以7分1的银价收丝上来,而转卖给广商是7分银价,一气之下,不卖了,夫妻俩摇船回家。后在夫人的建议下,决定去上海试试运气。就这样,刘镛夫妇两人临时租了一条船,通过运河入太湖,再沿苏州河进入上海滩,上岸一打听,南浔“辑里丝”的价格竟达2两多,是南浔收购价的3倍!从此刘氏打定主意向上海跑洋行,从而一举发财。
另外根据刘镛三房的孙子刘承桐的说法是,老太爷为人忠厚老实,在南浔开布店的时候,就常跟从上海来南浔收购生丝的外国人及洋行买办打交道。有一次,一家洋行来镇上办货,办完货却不慎将钱包遗忘在刘家的店里。刘镛急人所急,见钱包里有巨款,赶紧设法将钱包归还失主。洋老板甚为感动,从此便专门和他做生意,并指点生意经,又提供大笔货款,用于收购生丝,同时鼓动他去上海发展,几十年后中终成千万富翁,名列“四象”之首。综合而言,无论是哪种说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是一致的,是值得当代人学习的。
张颂贤(1817-1892),字竹斋,清乌程南浔人(祖籍安徽休宁)。祖上以弹棉花为生,至父亲张维岳开始从商,传至张颂贤时已小有积蓄。张颂贤既勤奋,又好学;既有魄力,又有策略。
与南浔其他商人一样,先以丝业发家,后又经营盐务,至光绪中期已称雄一方,财富仅次于刘氏家族。张颂贤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商业意识、信息领先和精明能干。当上海开埠后,他敏锐地意识到生丝对外贸易将移师上海,出口需求旺盛,价格走高,所以,就聘请得力丝通事,全力经营辑里丝。分别在南浔和上海设立丝行,南浔收丝,上海与洋行洽谈销售,直接对外贸易,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利润丰厚。为了快速传递信息,光绪九年(1883)在南浔开设电报局,这样,有关生丝的信息来源要早于南浔其他丝商。由于张颂贤经营有方,精明过人,很快成为巨富。光绪十年(1884),张颂贤充分汲取其他商人因囤丝而亏损的经验教训,逐渐收缩生丝交易量,将目光投向盐业贸易。为了达到浙盐专营之目的,张颂贤大量买进盐业引票(经营食盐的官方数量凭证),加强辑查,切断私盐来路,从而达到官、商两利。不久,张家就由丝商转化为大盐商,并逐渐成为浙江盐业巨头。
庞云鏳(1833-1889),字芸皋,清乌程南浔人。15岁去镇上陈裕昌丝行当学徒,满师后已通晓蚕丝经营之道。1861年以后与人合伙在丝行埭开设丝行,并发财。拆伙后在南浔丝行埭设庞怡泰丝行,在上海泰康里独资设庞怡泰丝号,专与洋商搞出口贸易。由于直接与洋商打交道,故信息灵通,加上经营有魄力,数年后即成暴发户。庞云鏳在蚕丝经营中,与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胡雪岩成为莫逆之交,并为胡大量收购湖丝。后来胡雪岩因囤丝受洋商抑价的影响,几至破产,而庞云鏳丝毫无损,却从中大捞一笔。从此庞氏不再营丝,改做军火生意,又获暴利,终成南浔“四象”之一。为免受非议,以儿子庞元济的名义,向清廷捐献纹银十万两。光绪十七年(1891)得慈禧太后旨恩赏庞元济举人,特赏庞云鏳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在家乡,庞云鏳还经营规模较大的医药业、酱园等等。为赡养族人,在东吊桥外建宗祠和义庄。
顾福昌(1796-1868),字成之,号春池,清乌程南浔人。因排行第六,在丝业上又颇有声望,故大家称他为顾六公公。为南浔“四象”之一。少年家贫,母早卒,遂弃学经商,初在镇上摆布摊,后至震泽开小布店,兼营蚕丝。父病卒后,全力在南浔经营“辑里丝”,开设顾丰盛丝行。后去上海四马路开设顾盛丰丝号,后改顾寿泰丝号,与外商直接来往,并成为上海早期的丝通事,经理洋务。因信息灵通,又是丝通事,故经营蚕丝得心应手,终成暴富,是南浔丝商中发迹最早的一家。顾氏经营蚕丝致富后,在南浔、上海两地购买土地建大住宅,并买进了上海滩上当时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不仅独占了进出口业务,还与英商合作,办起了英商怡和打包公司,任英商怡和洋行买办、怡和打包公司总经理。顾福昌有三个儿子,均继承父业,经营蚕丝,其中以长子顾寿藏最有声望。后因囤丝亏损,故“四象”中以顾家衰落较早,其曾孙顾乾麟(又名顾怡康)抗战前后在上海和香港重振了顾氏家业。
顾乾麟,1909年出生于上海,原名怡康,字乾麟,后来以字为名。他出身丝商世家,为南浔“四象”之一顾家之后裔。顾氏第二代,有兄弟三人,他们继承父业,继续经营蚕丝。其中以老二顾敬斋经营蚕丝业最有声望,成就最高,他就是顾乾麟的祖父。顾敬斋生有13个儿子,却都守不住这份家业。当把上海十六铺的丝栈一卖掉,就再也发不起来了。不多久,长子病逝,由排行第八的儿子顾叔苹即顾乾麟之父继承家业。民国15年(1926),顾乾麟17岁,那年春天,其父患肾炎,深明孝道的顾乾麟为救其父生命而效仿古人“割股疗亲”的做法。无奈其父已病入膏肓,不久就去世了。叔苹临终时拉着儿子乾麟的手谆谆告训道:“一个人不能无钱,不过钱要赚得正大,用得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之于社会的,必须还之于社会。”从此,顾乾麟就以其父的遗训作为他人生的努力方向,身体力行,并贯彻于一生的事业之中。由于顾叔苹生前的怡和源打包厂负债三万七千银两,而顾氏家庭中的叔伯无人承担此项债务,并力主“父债子还”,于是顾乾麟被迫辍学经商,并承担了全部债务,开始了其艰难的人生旅程,起初在打包公司从最低下的粗活做起,身兼学徒、账房、仓库保管员、经理等职务,每天从早上6时进厂开始,直到晚上8时回家,连续工作十四个小时。
后来兼任上海怡和洋行进出口部经理、怡和纱厂代理人、公和祥码头经理等。苦心经营十年,终于在上海滩站稳了脚根,重振了家业。1939年,时任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事业兴旺,资产逐渐增加。此时,他常常想到自己早年因父早逝中途辍学而读书太少,所以,当他目睹了许多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优异的中学生由于家贫而无力继续升学的痛楚,联想到父亲“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教时,遂决心创办一项奖学金,用于支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叔苹奖学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