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江南市镇旅游文化研究
44859800000022

第22章 江南水乡古镇生态环境对比研究(1)

江南水乡古镇都有自己的独特风光和生态环境。而古镇作为我国长三角地区一个标志性的带有江南地域性的旅游风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古镇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述

江南古镇旅游产品已经成为华东线旅游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地方在开发古镇旅游中,也提出了要将其发展成为生态旅游产品的概念。

生态旅游也称为“绿色”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潮流。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认识自然、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高层次旅游活动。专家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我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将大有可为。但是,由于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中国旅游开发模式,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特别是目前“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却做着破坏生态环境旅游”的现象确实存在。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真正发展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绿色产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CU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H.Ceba11osLascurain于1983年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的,它不仅用来表征所有观光自然景观的旅游,而且强调被观光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其他还有与生态旅游近似或相关的旅游胜地名词,如自然旅游、绿色旅游、旷野旅游、乡村旅游等,但都不如生态旅游的含义深刻和全面。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风景。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游览而不是去现代城市和海滨度假,强调发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生态旅游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但究竟何谓生态旅游,目前尚无统一定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澳大利亚发展生态旅游国家战略”(1994)中把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通过这些类似的定义,可以归纳出生态旅游的内涵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控制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它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在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特别强调的是把旅游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从而达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因此,生态旅游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相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态教育。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营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论证,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同时,生态旅游应该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学校。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类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自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发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急速提高,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在“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的欢呼声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生态环境受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完全归咎于旅游显然不对,然而,因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而使生态环境受损,却是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

生态旅游环境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在开发经营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对于旅游地环境保护、开发及呈现在旅游者面前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生态旅游环境是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而旅游资源的衰退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旅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危机。江南古镇拥有着丰富的、优秀的旅游资源,同样的,这些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着相对的脆弱性。所以,江南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发展古镇生态旅游工作的重点。

古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现今,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旅游产品开发中,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突现。古镇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不好,既影响古镇原有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影响古镇居民的生存环境,更不利于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江南水乡古镇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赋存状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南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旅游者。江南古镇旅游资源是江南一带地区旅游资源的典范和代表,已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人家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水小阁,比比皆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单外美,而且内秀,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

古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一)江南六大古镇生态环境共性分析

1.共同的地理优势

江南六大古镇在地理空间上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都地处太湖流域-江南运河这一平原水乡空间,它们与山地丘陵或盆地区域的市镇相比,有着不同的聚落空间。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河道是这一区域的主要交通纽带,形成了镇区进水、蓄水、回水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构成了六大古镇因水成镇、因水成市的共同特色。

学者陆建伟从聚落地理角度考察了六大古镇的文化成因,将江南六大古镇分为两类:即以同里、周庄、西塘、甪直为代表的低地湖泊型聚落和以南浔、乌镇为代表的,地处江南古运河及其支流的,典型的低湿地河川型聚落。

2.富有江南韵味的景观设计

江南六大古镇的景观格局基本上都是“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人们常说江南古镇“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江南古镇的定义就是一种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类集聚地,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水是古镇的灵魂,水是古镇的命脉,水是古镇千年的承载,水的律动、水的轻灵造就了古镇整体的美。

说到水就不得不说说桥。在江南平坦的地平线上桥是制高点,拱背隆起,打破田野村镇的单调和平直,将远山和近水烘托得万般调和,把水路和陆路紧相连接。站在桥上河街景色尽收眼底。桥,本身就是一个美好的景物,秀水拱桥,石栏环洞,极富诗情画意。对于中国人,特别是江南人来说,最骄傲的就是“水乡模式”。人具有亲水性,当人与水接触时会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感受水的亲切和水的状态,从而使人感到兴奋。无论对于江南水乡也好,对于整个中国也好,我们必须处理好人和水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将这些水视同自己的血脉,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还原地貌,还原本来的生活。

周庄,小小的一个地方,拥有10座400年至800年历史的古桥,14座元、明、清代的石桥。着名的古桥有双桥、富安桥等。双桥地处周庄中心地段,位于交叉的河道上,呈直角状排列,当地人称“钥匙桥”。当年着名油画家陈逸飞画了此桥后,曾经被美国石油大王收藏,后来石油大王访华时又将这幅画转送给邓小平。从此周庄随着双桥一起在世界上声名鹊起。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3.地方特色鲜明的建筑风格

水乡的民居多以木构一、二层为主,为适应江南湿润的气候,布局多穿堂,有天井。院落构造为木架、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和马头墙,形成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建筑和水打成一片,人和水尽量亲近。弯弯的河道,排排的廊柱,重重的券门,凌空的水阁,粼粼的倒影,是充满诗意的梦境。周庄是前街后河,西塘沿河全是柱廊,南浔百间楼的廊柱就立在河沿口,轻巧而通透,乌镇临河的房屋索性跳出河面,做成水阁房,家家枕河而眠。这些临水而居的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水的优势通常在房屋临水的一面开个后门用石板铺成几级台阶通向水面,这样就便于浣洗。同时这样几级台阶也可作为船码头便于人们在此上下船。有些人家还把建筑设计成凹形,水面似乎进入了宅内,既减少了对河道交通的阻碍又便于雨天使用,真是匠心独具。

西塘镇的长廊共有1300多米长,廊棚是从街面房屋延伸至河边的一层斜斜的屋面,将沿河的小街保护起来,既可遮阳又可避雨。考究其由来,原来是因为人们靠岸进行贸易往来,形成了水边街市。许多商家为了给顾客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就在店面前搭起了廊棚,以便给上岸购物的顾客遮风挡雨。这种古朴的功能意识和浓厚的人情味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周庄拥有大量古老建筑,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

同里老房子特别多,镇内40%以上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这些老屋多数是木楼、木梁、椽子的框架结构,砖墙瓦顶,坐北朝南,完全保留了最正宗的江南建筑特色。徜徉在这些建筑之间,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辉煌的古老岁月。

江南古镇的景观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塑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及审美情趣。人们因此可以体会到其间洒脱的生活气息、动人的水乡风情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给人情景交融的境界,是理性与浪漫、功能与艺术、实用与感人完美的结合。这种三种结合同时也是现代景观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其间功能主义与人文关怀相互依存的完美模式是中国园林与建筑文化中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特质。

4.适用与美观相结合的私家庭院

在古代,中国士大夫阶层追求老庄无为浪漫、逍遥悠游的隐士生活方式,热衷于山水间的静思默想,退隐山林,游山玩水,以诗酒琴画为乐。文人士大夫在园林景物中寄托了更深层情欲,追求象外之意趣、神韵,使物境与心境融为一体,启动人的心灵的主观能动性。

同里古镇的退思园是晚清私家园林建筑的经典。园名“退思”二字取“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园以水为中心,具贴水园之特色的亭、山、堂、廊、轩、榭、石舫等皆紧贴水面,园如出水上,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学上也堪称一绝。清式的建筑,蜿蜒的曲廊,破水的石舫,平静的水面,折射的阳光,起了变化的影子,加上闪烁的树影、清淡的花香掺杂其间使人不由得感受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寻找到灵魂深处最宁静的归依。

江南古镇因为这些别具特色的私家庭院而更显得清丽秀美,这些私家庭院与古镇的整个大环境是如此的协调,是古镇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人们往往也把城市公园或城市广场作为其间的亮点来对待,而古镇的这些私家庭院给我们提供了局部之于整体、中心之于全局完美依存的模版。同时,中国古典园林那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识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二)各具特色的江南六大古镇

拥有小桥、流水、人家共性的江南古镇,给游客们留下了秀美的江南印象,同时各镇也利用自身特色旅游资源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打造着属于自己的江南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