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着名表演艺术家,戏剧活动家,京剧开山祖师。
名椿,字玉珊(一作玉山),安徽潜山人。活跃在清道光、成丰、同治年间,任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班主兼主要演员,工老生。咸丰时开始兼任精忠庙(清代北京戏曲艺人的行会性组织)会首。他艺术上严肃认真,兼收并蓄,极富创造精神,熔徽调、汉调、昆腔等于一炉,对京剧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做出了奠基式的贡献,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之誉。程长庚的唱腔音调高亢,寓柔于刚,表演凝重深沉,极为传神。戏路颇宽,尤其擅演忠臣、义士一类人物,激昂慷慨,感人至深。有“伶圣”之称。代表剧目有《文昭关》、《战长沙》、《群英会》、《镇潭州》。
谭鑫培
谭鑫培(1847~1917),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湖北江夏(今武昌)人。父谭志道,与程长庚同时的着名老旦演员,人称“叫天”。故鑫培艺名为“小叫天”。谭鑫培曾在三庆班演武生和武丑,深得程长庚赏识。中年以后专工老生。继“老生三杰”之后,他不断革新,为京剧老生的唱腔和表演艺术拓出了新天地。他改造了过去老生唱腔注重气足声宏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大胆吸收京剧青衣、花旦、花脸等行当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创造出悠扬婉转而略带苍凉的唱腔;同时,他不侧重一技之长,十分注重唱、念、做、打几种艺术手段的有机配合,善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他的艺术风格卓异,影响深远世称“谭派”。作为一代艺术宗师,谭鑫培文武兼擅。代表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李陵碑》、《击鼓骂曹》、《捉放曹》等。
谭鑫培在京剧发展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谭鑫培在世时,人称“伶界大王”,声誉甚隆。京剧老生行当“无腔不学谭”,观众听众迷谭,甚至有“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的说法。梁启超赠诗有“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州载轰如雷”之句。谭鑫培艺术生命长久不衰,艺术成就有口皆碑。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创出新的流派。30年代先后成名的“四大须生”都受到过谭派艺术的熏陶。他们是深得谭派艺术精髓而后独创的。
杨小楼
杨小楼(1878~1938),京剧表演艺术家,工武生,名嘉训,艺名小楼,原籍安徽怀宁,生于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是武旦演员,父杨月楼是“同光十三绝”之一。幼年在北京小荣椿科班从杨隆寿学艺,出科后,又拜名武生俞菊笙为师,并得到谭鑫培的指教和奖掖。他曾长期与谭鑫培、梅兰芳、余叔岩等名家合作演出,也曾首创性地以武生挑大梁领衔剧社。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地享有盛誉,人称“武生宗师”。
杨小楼身材魁伟,嗓音清亮,再加上学艺刻苦、转益多师,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武功超群,但从不卖弄技巧,一招一式,讲究合乎戏情戏理,揭示人物内心活动。他的唱、念,声如裂帛,喷吐有力,既字准句清又富有韵味。他脱出前人窠臼,“武戏文唱”,对武生艺术的唱腔和表演颇多创造性的发展。杨小楼一专多能,戏路颇宽,长靠短打,文武老生,演来都得心应手,形神毕肖,他的艺术世称“杨派”。李万春、李少春、高盛麟等都是杨派传人。擅演剧目有《长坂坡》、《挑滑车》、《铁笼山》、《闹天宫》、《霸王别姬》等。
王瑶卿
王瑶卿(1881~1954),卓越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改革家,戏曲教育家。
原名瑞臻,字稚庭,艺名瑶卿(一名瑶青)。祖籍江苏淮阴,生于北京,9岁学艺,14岁登台。始专工青衣,后也演刀马旦、花旦。18岁起任福寿班主演,已进人名演员之列。1902年秋至辛亥革命前,曾被选进清宫廷“承差”为皇家演戏,与“伶界大王”谭鑫培、“武生宗师”杨小楼合作。与此同时,他还在民间搭班演出,1906年以后,任同庆班头路青衣,与谭鑫培合演生旦戏,珠联壁合,一时称为绝响。辛亥革命后,王瑶卿重排和新编了一些古装戏,并尝试演出了时装戏,表现了艺术上的革新精神,他的成就改变了京剧形成后一直是生行领衔的局面,时人把他与谭鑫培并称“梨园汤武”。
王瑶卿对京剧旦角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奠基式的。原来京剧旦行分界森严,各行当在表演要求上各有所偏,像青衣只许捧着肚子傻唱,而不注意表情动作的配合。王瑶卿从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出发,融会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创“花衫”一行。又善于根据剧中人物的个性和演员的嗓音条件,创制新的唱腔。此外,对京剧旦角的服装、化妆等也做过重要改革。这一切,丰富了旦角艺术的表现力,为后来旦角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道路。1926年以后,王瑶卿因嗓音失润,息影舞台,致力于戏曲教育。他先后在中华戏剧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等处任教。解放后,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几十年来,他的入室弟子数以百计,有成就者,不胜枚举。四大名旦均曾师事王瑶卿,并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创了自己的流派。其他有影响的传人有赵桐珊、雪艳琴、王玉蓉、刘秀荣等。因王瑶卿教育成就卓着,戏曲界戏称他为“通天教主”。
肖长华
肖长华(1878~1967)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号和庄,艺名宝铬。祖籍江西新建,生于北京。11岁学艺,12岁登台。精通京剧各行当艺术,18岁以后专工文丑。曾与谭鑫培、王瑶卿、杨小楼等名家合演,赢得盛誉。又长期与梅兰芳配戏,铺垫衬托,严密得体,绿叶红花,互相辉映,声重一时。肖长华是京剧丑角艺术的集大成者,他成功地塑造过许多幽默机智的正面形象,也扮演过不少灵魂丑恶、道德败坏的反面典型。他的念白清脆流利,出口斩截,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做工舒展灵活,简洁传神,人们说他演的丑角不丑,谐而不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肖长华还长期从事戏曲教育事业。从1904年起,任喜连成科班总教习达36年。解放后又历任中国戏曲学校副校长、校长。在印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既教戏又教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材,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肖长华的代表剧且有《群英会》、《审头刺汤》、《法门寺》、《女起解》、《连升店》
等。长演剧目编为《肖长华演出剧本选集》,理论着述集为《肖长华戏曲谈丛》。他参加演出的《群英会》、《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已摄制成影片。
艺术传人有马富禄、茹富蕙、孙盛武等。
盖叫天
盖叫天(1888~1970),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人。8岁学艺,习武生,10岁登台。长期在上海、杭州一带演出。受到南派武生宗师李春来的指教,刻苦习练短打武生戏。他广泛吸取各种武生流派和其他戏曲行当的表演技术,并借鉴武术、杂技、舞蹈的技巧,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武打动作,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盖派”艺术。1934年,他曾在一次演出中不慎折断右腿,被医生误接致残。为了重上舞台,他忍痛将愈合的骨节摔断再接,并坚持练功,两年后重登舞台,表现了献身艺术事业的坚强毅力。盖叫天艺术精绝。表演注重体现人物的精、气、神,讲究舞台动作的美、帅、真。他的武功扎实,腰腿灵活,无论是独舞还是对打,翻滚扑跌,都有独到之处。他设计的身段动作,体态矫健,富有节奏感和塑型美。尤其擅演武松戏,有“江南活武松”之称。他演武松,恪守“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的艺术准则,以丰富的武打动作和充分体现人物形体美的造型,准确地刻画出这一古代英雄雄健威武、嫉恶如仇的豪放性格。擅演剧目有《武松》(包括《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
等)、《三岔口》、《一箭仇》等。有戏曲表演经验记录《粉墨春秋》行世。子张翼鹏、二鹏、剑鸣(小盖叫天)均能传其艺。
梅兰芳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浣华,又字浣华。
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都是京剧名旦,伯父梅雨田是着名京剧琴师。梅兰芳8岁学艺,11岁登台,14岁正式搭班演出,从专工青衣,到兼演刀马旦、花旦,文武混乱,无一不精。
晚清时,受新思潮影响,立志改革旧京剧。1913年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受过欧阳予倩等进步戏剧家的影响。返京后,尝试演出了时装新戏《一缕麻》、《邓霞姑》等,排过新古装戏《嫦娥奔月》、《黛玉葬花》。1919年、1924年两次出访日本,1930年出访美国,1934年出访苏联,均受到热烈欢迎。“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携妻儿移居上海。针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他先后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戏,激发人民的抗日热情,反映人民的疾苦。抗战爆发,梅兰芳辗转香港、上海,息影舞台,蓄须明志,拒绝为日伪演出,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重登舞台,专演昆曲。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多项社会职务,仍不辍演出。到厂矿、到农村、到边防,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1953年,还曾以近60岁的高龄赴朝慰问演出。1959年,梅兰芳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演出过近400多出传统戏,30多出新编戏,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游园惊梦》、《穆桂英挂帅》等。其中有些已收录在文献纪录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中。论文集《梅兰芳文集》、自述性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不仅是他的艺术道路、艺术经验的记录和总结,而且是研究中国戏曲的重要文献。《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收录他常演剧目,其中许多已成为京剧的保留剧目。梅兰芳是梅派艺术的创始人。他天资并不十分聪慧,但勤奋好学,刻苦自励。师承吴菱仙、陈德霖、王瑶卿等名家,而能博采众长,集其大成。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做功、舞蹈、服装、化妆等方面都做了改革,把京剧旦角艺术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梅派艺术讲究真与美的和谐统一,既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又注意表演的精湛、优美。梅兰芳的扮相雍容大方,唱腔圆润深醇,念自金声玉振,动作娴雅舒展,整个表演达到了出神入化,妙韵天成的艺术境界。他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者。他的弟子李世芳、张君秋、杜近芳等均成就显着,在戏曲界享有盛名,其子梅葆玖也能传其艺。梅兰芳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许多知名的艺术大师,如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着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印度诗人泰戈尔等,对梅兰芳都曾有过很高的评价。
程砚秋
程砚秋(1904~1958),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号御霜,满族,生于北京。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玉霜。1932年起,易名砚秋,改号御霜。幼年家贫,6岁卖身荣蝶仙学艺。先习武生,后改花旦、青衣。11岁登台。第二年与名老生刘鸿声、孙菊仙配戏,显示了扎实的功底和出众的表演才能。后因倒呛辍演,得诗人罗瘿公之助,从荣家赎身,并就教于梅兰芳、王瑶卿、阎岚秋等名师。嗓音恢复后复出,与余叔岩、高庆奎等合作,引起轰动。1921年独立组班,长期在北京演出,也问或到上海、杭州等地献艺。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幽咽婉转、外柔内剐的唱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
从30年代起,他以擅演悲剧着称,着力表现旧社会妇女的悲惨遭遇。
1932年曾赴欧洲考察戏剧、音乐。1933年创办中华戏曲职业专科学校,并任南京戏曲音乐学院北平分院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他曾排演了富有爱国思想的《文姬归汉》、《亡蜀鉴》等剧目。日寇侵占华北后,他离开舞台,到京郊务农,直到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致力于戏曲艺术的研究,曾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1957年由周恩来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程砚秋是京剧艺术的改革家。他整理加工的传统戏、新编演的剧目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创新。风格物异的程腔,是程派艺术中最迷人的精华,它如泣如诉、绵密低回,若断若续,含蓄深沉,抑郁幽咽,又柔韧刚劲。程腔声情并茂,调美意永。程派做工素来也脍炙人口,特别是他的水袖功夫,出神入化,称绝一时,他将水袖的勾、挑、撑、冲、拨、扬、掸、甩、打、抖等10种基本动作精心设计和组合,化为千变万化的舞姿,准确地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情感。程砚秋的代表作有《鸳鸯冢》、《青霜剑》、《荒山泪》、《窦娥冤》、《锁麟囊》等。《荒山泪》摄制成舞台艺术片。
常演剧目汇编有《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有戏曲艺术论集《程砚秋文集》
行世。程派传人中较有影响的有新艳秋、赵荣琛、王吟秋、李世济等。
荀慧生
荀慧生(1900~1968),京剧表演艺术家。字慧亩,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河北东光县人,幼年学河北梆子,8岁登台。11岁入三乐(后改正乐)社科班,与尚小云、芙蓉草(赵桐珊)并称“正乐三杰”。后兼学京剧,师事路三宝、陈德霖、王瑶卿等。1916年后专演京剧,常与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等名家合作。1919年到上海、宁波等地演出,声震江南。后长期在北京演出。通过对京剧旦角艺术的革新,逐渐创出风格新颖的“荀派”艺术。
30年代,为拯救国难,赈济灾民,多次参加义演,曾拒绝去长春为日本占领者和汉奸演出。20世纪40年代,因感于内忧外患,除为维持同业生计参加演出外,常深居简出,借绘画以抒情。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戏曲改革,率团到各地巡回演出,与兄弟剧种进行艺术交流,丰富和发展了荀派艺术。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等职。
荀慧生是京剧旦角艺术的革新家。他敢于突破京剧界的京朝派、外江派的门户之见,取南北不同风格的旦角艺术之长,借鉴河北梆子的曲调和表演技巧,兼取京剧老生、小生、武生等行当的艺术因素,根据自己的主观条件,从唱腔、表演到人物造型对京剧旦角艺术做全面的改革创新。荀派艺术卓然不群,独树一帜。他长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天真活泼、温柔善良的妇女脚色。表演讲究本色自然,雅俗共赏。唱腔柔媚婉转,俏丽活泼,念白顿挫有致、个性鲜明,做工不温不火,接近生活,武功扎实稳健、干脆利落。苟慧生是一位在歌、舞、剧三方面都达到银高成就的艺术家。着名剧作家曹禺称他为“一代艺术大师”,是很确切的。代表剧目有《红娘》、《勘玉钏》、《元宵谜》、《红楼二尤》、《杜十娘》、《荀灌娘》、《花田错》、《金玉奴》等。
常演剧目编为《荀慧生演出剧本选集》,艺术论述集为《荀慧生演剧散论》。
荀派传人主要有童芷苓、吴素秋、刘长瑜、宋长荣等。
尚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