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戏曲
44879100000008

第8章 国粹艺术——京剧(1)

京剧的形成

京剧是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剧种。它是由多种地方戏在北京汇聚、融合、发展而成的。约有140多年的历史。

京剧的产生要从徽戏说起。1790年清乾隆皇帝八十寿辰时,征集全国各地着名戏曲班子赴京作庆贺演出。之后,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继续留京献艺,他们的精彩演出受到热烈欢迎。1830年湖北楚调(汉剧)也进入北京,汉剧与徽剧出于同源,因而时常合班演出,汉剧是西皮调的唱腔、徽戏以二黄调为主,这两种腔调同台演出取长补短,并且不断吸取当时流进北京宫廷和民间的秦腔、弋腔和昆曲等戏曲的精华部分,同时又根据北京观众的要求和北京的语言特点,创造出南北观众都能接受的戏剧语言——韵白。这样京剧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最初称为“皮黄”又称“京调”。1840年前后,京剧便成为继昆曲之后在全国风行的主要剧种。到了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京剧便盛行全国。

京剧艺术比其他剧种更突出了戏曲集中、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形成了唱、做、念、打一套完整体系和统一风格,表演时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节奏感。

京剧名称的变化

京剧自从咸丰年间形成以来,它的名称几经改变。

北京是这个剧种形成的所在地。公元1403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下令把“北平”改为“北京”。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虽然改朝换代,都城仍叫“北京”。所以京剧形成以来,在清末、民初一直称“京剧”。

本世纪20年代,由于梅兰芳1919年访日、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程砚秋1932年访问欧洲,京剧有了很大的国际影响,一度被称为“国剧”。

在此时期,梅兰芳、余叔岩等人在北京前门外西珠市口路北(今晋阳饭庄所在地)成立了一个京剧艺术研究机构,名叫“国剧学会”(附设国剧传习昕)。该学会出版的期刊,名为《国剧画报》。着名武生杨小楼当时被誉为“国剧宗师”。

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下令把“北京”改为“北平”;随之,京剧就改称为“平剧”了。革命圣地延安1942年成立的京剧院,当时就叫“延安平剧院”。

本世纪30年代,所谓的新剧——“话剧”和“文明戏”兴起时,京剧一度又改称“旧制”。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北平”又改称“北京”,“旧剧”又叫“京剧”了。

京剧流派创始人

谭派:谭鑫培李派:李春来刘派:刘鸿声盖派:盖叫天言派:言菊朋孙派:孙菊仙汪派:汪桂芬杨派:杨小楼高派:高庆奎余派:余叔岩梅派:梅兰芳苟派:苟慧生马派:马连良麟派:周信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砚秋裘派:裘盛戎京剧世家。

北京京剧三团曾演出《真假美猴王》,饰演孙悟空的张善元,其父张翼鹏,祖父张英杰(盖叫天),是三代美猴王。

北京京剧院的梅葆和梅葆玖是已故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女儿和儿子,姐姐工须生,弟弟工青衣。更有趣的是,梅葆玖的父亲梅兰芳,祖父梅竹芳,曾祖父梅巧玲,是四世青衣。

北京京剧院的杨少春,其祖父杨隆寿,也是四世武生。

中国京剧院的茹元俊,其子茹富兰,祖父茹锡九,曾祖父茹莱卿也是四世武生。

还有北京京剧院谭元寿,其父谭富英,祖父谭小培,曾祖父谭鑫培,加上其子谭孝曾,是五世老生。

“生、旦、净、丑”的由来

京剧脚色中的“生、旦、净、丑”名称的由来,传说是反其义而名的。

“生”,是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老练成熟,故反其义为“生”。

“旦”指旭日东升。而且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名为“旦”。

“净”,即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不干净的反面就是干净,因而名“净”。

“丑”指属相,丑属牛,牛性笨。而演丑角的人。则要求伶俐、活泼、聪明,所以反其名为“丑”。

以上是传说。京剧脚色的分行十分细致,早先分为十行,后来才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各类脚色根据剧中人物的身份、气质与性格的不同,都有固定的脸谱、扮相和服饰,各行脚色的舞台动作也都有规范。京剧形成的初期,老生最受重视,出现“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20年代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后,旦角的地位变得重要了。这是京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

“旦”的流变

说起旦角,喜爱戏剧的人可能会津津乐道地给你说出许多着名的旦角演员。这里讲讲“旦”是如何出现在汉文化中的。

西汉桓宽《盐铁论》中,曾提到“今民间……奇虫胡妲,戏娼舞像”,《通雅》释之曰:“胡妲,即汉饰女伎,今之装旦也。”可见在汉代,已出现了角演员,只不过那时饰演的女演员为“胡”人,即西域人。

“胡妲”的“妲”,正如任半塘先生在《唐戏弄》里曾指出的:“可能乃用一汉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录胡语之音。”当然由于是音译,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庸人敦煌写本又作“黑旦”、宋人《乐府混成集》又写作“笪”和“旦”。另外,《燕乐考原》也解释了“且”(或“黑旦”、“笪”)在胡语中的本意:“又有‘五’之名,‘且’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滑韵也。

其声亦应黄钟、太蔟、林钟、南吕、姑洗。”即官商角微羽相当,为两域之地的音乐术语。汉以降,随着西域艺术的内传,“胡妲”被作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称。胡姐主歌而胡旋主舞。《唐书-礼乐志》说:“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可见这个“旋”正是舞蹈的一个特点。因此,旋与旦是有所别的一而伴随戏曲的兴起,旦则演变为唱工很重的女角的代称。如宋时有“装旦”。

元朝是我国戏曲一大发展的时期,杂剧中即有旦角的名称,不仅如此,还有正旦,如窦娥是由正旦扮演,还有小旦、搽旦等。

明清特别是晚清时,戏曲发展又达到一个高潮,旦角有所谓青衣(正旦)、花旦、老旦、武旦、刀马旦等等之别,表演特色各异。

“丑”居各脚色之首

过去,在京剧和各地方剧种的戏班里,生旦净末丑各行当中,丑角享有特别的权力。例如:剧团的行装要分装大箱(文戏服装)、二箱(武戏服装)、头盔箱、靶子箱(刀、检、剑、戟)、外箱(桌披椅披等)。规定:女演员不准坐箱,生、净、末不准坐女演员行装箱,否则以调戏女演员论处,头盔箱任何演员不准坐,而丑角除头盔箱外,任何箱子都可以坐,演出前要由丑角领头上三炷香,向戏台后堂安放的“老郎爷”雕像行九叩礼。化妆,丑角不提笔开脸,谁都不准开脸。某演员犯了“行规”,丑角升堂问罪,丑角坐首席,左边是打鼓的,右边拉胡琴的,演员分列两排,丑角宣布条规后,有处打屁股、罚款、开除的权力。为什么丑角权力那么大?据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讨好杨贵妃,降了一道圣旨,把在朝的左丞右相、王公大臣、嫔妃们都找来扮戏。其中一个叫“老郎爷”的脚色,没有人扮演,李隆基脱下龙袍说:“这脚色我来扮演。”当他走下金銮殿,来到二墀时,正好檐前燕雀飞过,屙了一堆白底带黑的屎,不偏不斜落在李隆基的鼻架两旁,李隆基顾不得许多,随手一抹,抹成了一个小白花脸(就是今天丑角的脸谱),引起大臣们哄堂大笑,李隆基还以为大臣们在赞赏他的艺术而高兴。从此,丑角就成了各角儿之首。

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人称为京剧界的四大名旦。1928年,北京的《戏剧月刊》,发起以“四大名旦”为题的征文,获得观众热烈响应。1930年,征文揭晓,集中于梅、程、砚、尚四人,称梅兰芳如春兰,有王者之香;程砚秋如菊花,霜天挺秀;苟慧生如牡丹,占尽春光;尚小云如芙蓉,映日鲜红。自此,“四大名旦”的名声流传全国。

京剧“四小名旦”

继京剧“四大名旦”之后,又有一批年轻的旦行演员脱颖而出。1940年,北平《立言报》邀请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四位演员合作演出《白蛇传》。四人分别演出自己擅长的一折戏,宋德珠演《金山寺》,毛世来演《断桥》,李世芳演《产子·合钵》,张君秋演《祭塔》,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从此,这四位演员被群众公认为“四小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