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嘉六年(公元505年),徐陵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当时,陈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即陈宣帝)为司空,他身份尊贵,势倾朝野。直兵(官名)鲍僧睿依仗安成王的权势,阻塞诉讼,大臣们没有敢对他提意见的。徐陵听说鲍僧睿的事情,就上奏弹劾,他率领御史台的官员,捧着奏文去朝见陈世祖,世祖见徐陵服饰、态度非常严肃,貌不可犯,就收敛笑容,正襟危坐。徐陵上前宣读奏文时,安成王也在殿上侍立,抬头望着世祖,吓得流汗变色。徐陵叫殿中御史带安成王下殿去,终于罢免了他的侍中、中书监的职位。从此。朝廷风纪肃然。
不苟且偷生
文庆等因共谮縡受高骊使金①,后主收縡下狱。縡素刚,因愤恚,乃于狱中上书。……书奏,后主大怒。顷之,意稍解,遣使谓縡曰:“我欲赦卿,卿能改过不?”縡对曰:“臣心如面,臣面可改,则臣心可改。”后主于是益怒,令宦者李善庆穷治其事,遂赐死狱中,时年五十五。
《陈书·傅縡传》
【注释】
①谮縡受高骊使金:谮縡;指傅縡,南朝陈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人,文学家,官至右卫将军。高骊:朝鲜古国之一。谮(zèn):诬陷。
【译文】
施文庆等人一起诬谄傅縡收取了高骊使者的金子,陈后主因而收捕傅縡,把他关押在狱中。傅縡素来刚直。因而愤愤不平,就从狱中上书给后主。……后主看后大怒,过了一会,怒气稍稍缓和了一些,派人对傅縡说:“我想赦免你,你能改正错误吗?”傅縡回答说:“我心如面,我面能改,则我心也能改。”陈后主于是更怒,叫宦官李善庆彻底追查他的事情,终于把他赐死在狱中。当年五十五岁。
将军章昭达
昭达①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有所克捷,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于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②,备尽羌胡之声③,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对敌寇,旗鼓相望,弗之废也。
《陈书·章昭达传》
【注释】
①昭达:章昭达,南朝陈将领。
②女伎杂乐:女伎:指善于歌舞的女子。杂乐,种类很多。除歌舞外。很可能还有一些军事体育活动。
③羌胡之声:羌,我国古代西方少数民族。胡。古代对西、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羌胡之声”,慷慨激越,有利于鼓舞斗志。
【译文】
章昭达严厉刻急,每当出征,必定昼夜兼程,但打了胜仗,必定归功于(他手下的)将帅,他在饮食方面,也和部下一样,将士因此乐于追随他。每有饮宴之会,一定要盛设女伎和杂乐,表演羌胡之声,淋漓尽致,而那些女艺人的艺技和姿容也极绝佳,即使是面对敌寇,看得见敌军的旗帜,听得到敌人的鼓声,他还是照常不误。
程灵洗将军
灵洗①性严急,御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鞭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③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④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⑤。至于散用赀⑥财,亦弗俭吝。
《陈书·程灵洗传》
【注释】
①灵洗:程灵洗,南朝陈将领。
②御:督责。
③刈(yì)获:收割庄稼。
④伎:以歌舞供人欢娱的女子。
⑤纺绩(jī):纺丝,搓麻成线。
⑥赀:通“资”。
【译文】
程灵洗为人严厉急躁,对待部下非常苛刻,士卒即使有小过错,也定会动用军法处死,仓促之间,就加以鞭挞,但他又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所以部下也还是跟随他。他又特别喜欢干农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至于哪块田该种什么,收获时间的早晚,连老农也不如他熟悉。家中伎女侍妾没有白吃饭的,都让她们干纺丝缉麻这类活。至于散用家财,他也并不吝啬。
虎将程文季
文季①临事谨急,御下严整,前后所克城垒,率皆迮②水为堰,土木之工,动逾数万。每置阵役人,文季必先诸将,夜则早起,迄暮不休,军中莫不服其勤干。每战恒为前锋,齐③军深惮之,谓为“程兽”④。
《陈书·程文季传》
【注释】
①文季;程文季,南朝陈将领。
②迮(zuò):狭窄,使变狭。此言堵截。
③齐:此指北齐,曾一度与陈对峙。
④程兽:应为“程虎”。《陈书》作者姚思廉出于避讳的考虑,改为“程兽”,《南史》则作“程彪”。
【译文】
程文季遇事严谨性急。督责部下十分严格,先后攻克的城垒,都截水为堰,土木用工,动不动就超过数万。每有战事,他早早起床,到天黑也还不休息,比将领们都要忙碌,全军上下都叹服他的勤奋干练。每次打仗,他常常当前锋,北齐人很怕他,把他称为“程兽”。
高祖奇袭石头城
高祖①谋袭王僧辩②,诸将莫有知者,唯与安都③定计,仍④使安都率水军自京口⑤趋石头⑥,高祖自率马步从江乘罗落⑦会之。安都至石头北,弃舟登岸,僧辩弗之觉也。石头城北接岗阜,雉堞⑧不甚危峻,安都被⑨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⑩内,众随而入,进逼僧辩卧室。高祖大军亦至,与僧辩战于听事前,安都自内出,腹背击之,遂擒僧辩。
《陈书·侯安都传》
【注释】
①高祖:此指南朝陈武帝陈霸先。当时尚未称帝。
②王僧辩:南朝梁将,侯景叛乱,他与陈霸先俱为平叛主将,后为陈所杀。
③安都:侯安都,陈霸先部下将领,入陈后居功难制,被赐死。
④仍;乃。
⑤京口:当时军事重镇,在今江苏镇江。
⑥石头:城名,古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为建康军事重镇。
⑦江乘罗落:县名,有长江下游重要渡口,故城在今江苏句容北。罗落,桥名。
⑧雉堞:城墙。
⑨被:通“披”。
⑩女垣:即女墙,即城上端凹凸叠起之墙。
听事:厅堂,官府治事之所。
内:,同“阁”。
【译文】
高祖谋划袭击王僧辩,其他将领都不知道,只是和侯安都商议计策,于是让安都率领水军从京口奔石头,高祖亲率骑兵步兵从江乘县的罗落桥会合。安都进至石头城北,弃舟登陆,王僧辩没有觉察。石头城的北面靠着山冈,城墙不那么高峻,安都披甲,腰挂长刀,部下捧着他把他扔进城上女墙内,众人随之而入,直逼僧辩卧室,高祖所率大军也赶到,与僧辩战于厅堂前,安都则自内阁杀出,腹背夹击,于是擒获了王僧辩。
缺粮、限战与胜利
齐①遣东方老、萧轨等来寇,军至后湖②,都邑③搔扰④,又四方壅隔,粮运不继,三军取给,唯在京师,乃除奂为贞威将军⑤、建康令。时累岁兵荒,户口流散,勍敌⑥忽至,征求无所。高祖⑦剋日⑧决战,乃令奂多营麦饭,以荷叶裹之,一宿之间,得数万裹,军人旦⑨食讫⑩,弃其余,因而决战,遂大破贼。
《陈书·孔奂传》
【注释】
①齐:此指南北朝时期高洋所建立的北齐政权。东方老、萧轨,都是北齐将领。
②后湖:南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附近湖名。
③都邑:与下之“京师”都是指首都。
④搔扰:搔,通“骚”。
⑤“乃除奂为”句:除,授官。奂,孔奂,南朝梁、陈间人,入陈,历任要职。贞威将军,南朝时将军名号甚多,其权位也很不相同。
⑥勍敌:勍(qíng),强,有力。玭敌,劲敌。
⑦高祖;此指陈武帝陈霸先,但当时还没有禅位。
⑧剋日:限定时日。
⑨旦:早上。
⑩讫。充毕。
【译文】
北齐派遣东方老、萧轨等来犯,率领军队到达后湖,都城骚扰,加之四方阻隔,粮运跟不上来,三军的给养,唯在京师解决,于是任命孔奂为贞威将军、建康令。当时连年兵乱,百姓流亡散失,劲敌忽然来到,无处可得足够军需,高祖皇帝限定日子和齐军作战,下令孔奂多准备麦饭,用荷叶包裹,一夜之间,准备了数万个,军人早晨吃罢,把吃不完的都丢弃了。随后就投入决战,结果大败敌军。
仁者必有勇
及侯景寇郢州,申①随都督王僧辩据巴陵,每进筹策,皆见行用。僧辩叹曰:“此生要鞬汗马②,或非所长,若使抚众守城,必有奇绩。”僧辩之讨陆纳也,申在军中,于时贼众奄至,左右披靡,申躬蔽僧辩,蒙楯③而前,会裴之横救至,贼乃退,僧辩顾申而笑曰:“仁者必有勇,岂虚言哉!”除散骑侍郎。
《陈书·司马申传》
【注释】
①申:指司马申,南朝陈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官至右卫将军。
②要鞬(jiān)汗马:比喻带兵打仗。昫:系在马背上用来装箭的筒。要:约束。
③楯:通“盾”,盾牌。
【译文】
等到侯景进犯郢州(治所在今武昌)时,司马申随从都督王僧辩据守在巴陵(今湖南岳阳),每次向王僧辩提出计谋,都被采纳并发挥了作用。王僧辩感叹说:“如果要这个后生带兵打仗,或许不是他所擅长的;如果让他安抚民众,守卫城池,肯定会有奇绩。”后来,王僧辩讨伐农民起义首领陆纳的时候,司马申也在军队中,有一次,陆纳兵汹涌而来,王僧辩身边的人一个个地倒下,这时,司马申用身体掩护着王僧辩,用盾牌遮挡着身体向前冲。恰好裴之横救兵来到,陆纳兵因而退却,王僧辩回头看了看司马申,笑着说:“有仁义的人必定有勇气,此话不假呀!”司马申被提拔为散骑侍郎。
吴明彻救济乡亲
起家梁东宫直后①。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②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党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陈书·吴明彻传》
【注释】
①东宫直后:太子属官。
②明彻:指吴明彻,南朝陈秦郡(属今甘肃)人,陈朝开国功巨。官至领军将军、侍中。
【译文】
吴明彻在梁朝开始做官东宫直后。侯景进寇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天下大乱,出现大饥荒,吴明彻家有粟麦三千多斛(一斛为一石),他看到邻里乡亲挨饿,就与哥哥们商量说:“当今世道战乱,盗贼横行,度日艰难,朝不保夕,我们家有这么多粮食,为什么不与乡亲们共享呢?”于是,按人口计算,把粮食分给乡亲们,与乡亲们同甘共苦。附近盗贼听说此事,都逃避了。这样,许多乡亲得以生存下去。
守财奴
众性希啬①,内治家业,财帛以亿计,无所分遗。其自奉养甚薄,每于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屦。永定二年,兼起部尚书②,监起太极殿。恒服布袍芒廞,以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朝士共诮其所为。众性狷急③,于是忿恨,遂历诋公卿,非毁朝廷。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后因其休假还武康,遂于吴中赐死,时年五十六。
《陈书·沈众传》
【注释】
①众性希啬:众:指沈众,南朝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武康镇)人,梁尚书令沈约的孙子,官至中书令。希:同“吝”。
②起部尚书:官名。主管营造宗庙,宫室。
③狷急:性急不能受委屈。
【译文】
沈众生性吝啬,经营家业,财帛多达以亿计,但丝毫不分送给别人。他自己生活也非常俭朴,每次朝会中,穿着破烂衣裳,又亲自携带自己的帽子和鞋子。永定二年(公元558年)兼任起部尚书,负责监造太极殿。他总是穿着布袍、草鞋,以麻绳作腰带,又自带干鱼蔬菜饭,一个人吃,朝廷官员都饥笑他的行为。沈众生性脾气急躁,受不了委屈,由此心怀怨恨,于是诬谄公卿,诽谤朝廷。陈高祖大怒,只是考虑到沈众在家世、为政方面还素有声望,因而不想明目张胆地杀他,后来,趁他休假还乡武康途中,把他赐死在苏州城,当年五十六岁。
还无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