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新看台
45078200000022

第22章 甜味物为什么呈现甜味

提起甜味物质,人们自然地会想到糖,比如我们常吃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上述这些甜味物质是糖类化合物(旧称碳水化合物)。

其实,糖类化合物并非都有甜味,例如淀粉、纤维素等就无甜味。反之,不是糖类化合物,也不见得不甜,糖精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很甜,但不是糖类化合物。据统计,1970年前人们发现有甜味的物质只有200种,到了1983年就有1600多种了,而且可分50多个类型,因此,糖类化合物只是甜味物一个类型而已。

那么,这么多糖类化合物谁是甜中之“王”呢?

科学家规定蔗糖甜度为100,在同一浓度下比蔗糖甜5倍者甜度为500,甜10倍为1000,以此类推。经化学家测定,果糖甜度为173比蔗糖甜;葡萄糖甜度为64比蔗糖淡。虽然糖精比蔗糖甜几百倍,但并非最甜的物质。不久前,生物学家在非洲丛林中发现一种葛金科植物,它的果实中含有一种索马丁,它比蔗糖甜3000倍。然而,强中还有强中手,目前测定的最甜物质名叫“二肽——门冬酰脲丙二酸甲葑酯”,它比蔗糖甜3万倍,可算得上“甜王”了。不过,它不是糖类化合物,而是蛋白质。

在甜味世界中,最为奇特的是有一种叫“神秘果”的果实,它自身是无味的。如果有人吃了神秘果,立即吃酸的东西,那么,不仅不感到酸,而且还会感到很甜。神秘果为什么有这种神秘的本领,迄今仍是一个谜。

那么,产生甜味的秘密何在呢?

这是个很有趣的课题,目前在研究中。通常认为产生甜味必须具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甜味物质的化学结构,例如对单糖来说,甜味决定结构中羟基的数目,只有一个羟基是不甜的,三个以上就略有甜味,羟基愈多则愈甜,葡萄糖、果糖都有5个以上的羟基。另一个因素是人和动物舌头上的甜味接受器,人的舌头密密麻麻地布满血管,50万个味觉细胞分布在约2平方厘米的舌头上,每10~50个味细胞组成花蕊状的味蕾,味觉感受器就落在味蕾的尖端小孔内。当甜味物质溶在唾液中,接触味蕾的感受器时,感受器就产生脉冲,由神经传导到中枢,这个过程在1.4毫秒内完成,比视觉还快10倍。因此,只有甜味物质和甜味接受器接触并产生一定脉冲,人或动物才有甜味感觉。人类和猩猩、猴子、老鼠、鲤鱼等动物舌头上有甜味接受器,所以有甜味感觉,而鲸鱼、鸡、猪等动物舌头,没有甜味接受器,所以喂以最甜物质,它们也感不到甜味。总之,一切甜味物质必须能溶于水,有特定的化学结构,而这些结构能使甜味接受器产生脉冲。

甜味之谜尚未揭开,其他味觉秘密如苦、辣……也都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