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45081000000010

第10章 职场上的的博弈术——升职还是加薪(1)

没有士兵的司令成不了大气候,没有统帅的士兵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在职场上,员工与老板之间没有绝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两者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毫无疑问的是,在老板与员工的博弈中,员工往往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就只能被动接受。而事实是,是做青蛙、螃蟹还是成为雄鹰只依赖于员工自己的选择。要想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员工就应掌握必,要的职场博弈术。

器做青蛙还是做螃蟹

如果选择做青蛙,你将会被温和舒适的职场氛围“煮死”,如果选择做螃蟹,你将永远不会成为巨人。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不进则退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然而有关部门的研究数据却表明,有70%以上的职场中人随着职业经验的积累,反而会出现职业方向迷失的状况。而他们产生职业困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优劣势仅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缺乏对自己职业定位的科学认知,更不可能理性地把握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律。

毕业于某大学英语专业的小幽,在国内某高校涉外部门工作,她希望能在教育交流领域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因此,在正常的工作以外,小幽在业余时间又自学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并主动承担起了部门网站编辑和国际交流活动策划等工作,成功组织了多项活动,网站质量也受到上司的好评。几年后,因为部门管理过于混乱,而且自己也感觉如此干下去毫无前途可言,于是小幽跳到一家国际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做市场调研员,开始时每天都要外出跑业务,工作十分辛苦。但小幽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公司的业绩标兵,升职做了主管。后来小幽被安排到市场部,担任市场部经理助理。在助理的位子上,小幽觉得自己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且在公司里也没有多少升职空间了,就开始安于现状。她会积极地做好上司交代的工作,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时刻找机会充实自己,而且一旦发现周围的同事有人想向高处走甚至想超越自己,她就会如临大敌,千方百计地想办法阻止对方。因为她觉得只要没有人超越自己,那么自己的现状就是安全的。

或许钓过螃蟹的人都知道,放了一群螃蟹的篓子是不必盖上盖子的。因为只要有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拉下来。结果,没有一只螃蟹可以爬出去。

小幽很显然就是这样一类人,她不喜欢看到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更怕别人超越自己,因而天天想尽办法阻止与打压他人。如果一个组织受制于这种人,久而久之,工作单位里就会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那么,是不是说我们要想在职场中明哲保身,就必须要做职场中的“螃蟹”,只要周围人想爬上去,就果断地把他们拉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安于现状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在职场就像船在水中一样,不进则退,没有人永远可以做一只螃蟹。更何况,如果我们安于做一只螃蟹的话,最后你会发现你连螃蟹都不是,而是变成了一只温水中的青蛙。

“青蛙效应”是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的一次著名实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并安然落地。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再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等后来感到热度难忍时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是有名的“青蛙效应”或“温水煮蛙效应”。这个过程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的变化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

职场中,小幽最终的结局就是变成“青蛙”。可想而知,一旦公司面临人事变动,小幽就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者。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组织发展和变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文化环境。作为在这个环境中成长的职场人员,应理性选择职业,做到高瞻远瞩,善于将自己的理想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既不能做温水中的青蛙,也不甘心当篓子里的螃蟹,而应勇敢地面对现实,追求职业增值,像老鹰一样去搏击长空。这就像博弈一样,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器办公室菜鸟如何成雄鹰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的,在职场上是“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身为一只办公室菜鸟,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成长为一只可以搏击长空的雄鹰。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职场中人都曾经历过“办公室菜鸟期”,每天做着琐碎的事情,被老员工呼来喝去、随意支使。不过,有些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这段“任人宰割”的菜鸟经历,顺利地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有些人的“菜鸟期”则会长达一年乃至更长时问。但问题是,如果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菜鸟,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公司里已经没有了你的停靠之地。

博弈论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智猪博弈”的案例: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头猪去踩踏板,另一头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其实员工与公司之间也是一个“智猪博弈”的过程,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是具有选择优势的“小猪”,而员工是必须不停奔波的“大猪”。正如富兰克林所说的,在职场上是“你追求工作,不是工作追求你”。

通过下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员工是“大猪”,公司是“小猪”了。

在员工与公司的博弈中,员工的选择主要有两种,要么努力工作,要么敷衍工作。如果员工努力工作,那么公司和员工自己就都会受益;如果员工敷衍工作,公司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久而久之,不是员工选择辞职,就是公司对员工不满意而辞退员工,员工的收益自然大受损失。显而易见,员工的处境就如博弈中的“大猪”一样,只有行动才有收益,不行动则不受益,甚至受损。

同样的,公司也有两种选择,要么主动激励员工——这样风险很大,收益为负数,因此很少有公司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要么选择等待,等待员工勤奋起来。如果单个员工不主动积极工作,公司也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收益并不受损。即使员工辞职,也会立刻有人来补充这个岗位,对公司收益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公司具有选择等待的优势,相当于博弈中的“小猪”。

小蔡毕业后进入一家民营公司工作,这家公司很小,只有他一名会计。

小蔡认为自己是公司的“财政大臣”,掌握着财政大权,但他觉得以自己所学的财务知识来从事这个工作是大材小用,觉得公司亏欠了自己。于是,他对工作总表露出不积极的态度,老板催一下他就动一下,不催就干脆拖延时间,还每天对前来报销、送报表的同事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小蔡心想:“反正公司里只有我懂这方面知识,老板也有求于我,没有我,大家谁也领不到工资,谁都拿我没办法。”就这样,他经常把上个月应该报销的单子拖到下个月,把应该每月8日就发的工资硬是拖延到10日才清算完。

一位和小蔡很要好的同事劝他:“现在大家对你都很有意见,你要注意一些,要不会被炒掉的。”

小蔡对于同事的劝告根本不当一回事:“没事,公司就我一个会计,要是辞了我,公司的运营就得出现问题。再说了,我自己的专业知识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我还感觉委屈呢!”

后来这些事情纷纷传到老板耳朵里。老板对小蔡的行为其实早就不满了,只是碍于大局,暂时没有说什么,但这次老板实在无法忍受,就痛下决心把小蔡辞退了。被辞退之后,小蔡在一年之内接连换了两家公司,但事业都毫无起色。后来,他从以前的同事处得知,原来的公司在他离开后新聘用的会计工作态度积极,而且对公司的财务管理作了很多改革,深得老板的赏识。目前公司正准备扩大规模,这个会计很快就要做公司的投资经理人了。听到这里,小蔡追悔莫及,如果他当初能够认真主动地对待工作,即将做投资经理人的就是他了。

小蔡掌握着公司的财政大权,认为公司有求于他,就以此为由不努力工作,最终落得个被辞退的下场。而公司在小蔡走后很快就找到了替代他的会计,这个替代者工作态度好,工作能力强,很快就获得了赏识和提拔,在小蔡与公司的博弈中,小蔡就是“大猪”,而且是失败的“大猪”。

其实在职场上,不仅小蔡如此,所有的员工也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不是公司离开员工没法运转,而是员工离开公司没法生存。只有每位员工都对工作上心,在工作中求进,就如那位新会计一样,做到与公司双赢,员工才不至于变成等死的大猪。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曾对工作做过这样的注解:“工作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得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个舞台上得到展示……”所以在职场中,你应该做的是努力工作,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企业的发展中获得自己想要的收益,而不是坐享其成,更不是把公司当做学习的课堂。

身在职场,不要以为你可以慢慢成长。你要知道,公司把你招来,并给你提供薪水,绝对不是为了看你慢慢成长。公司不是老师,也不是慈善机构,它永久的也是唯一的目标是追求回报。一旦你所带来的回报与公司的期望不符,你很快就会被扫地出门,所以,身为一只办公室菜鸟,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成长为一只可以搏击长空的雄鹰。

要想迅速成长,你首先要从身边的团队伙伴开始人手,与他们搞好关系,不要因为他们老是指使你干一些琐碎、微不足道的事情而疏远他们。你要知道,大至在一个公司、一家单位,小至在一个办公室中,良好的协作氛围和团队意识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并且被认为是决定一件工作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你想在最短时间内在办公室里站稳脚跟,并在工作上做出成绩,一定要与你的团队伙伴搞好关系,否则在工作中你很快就会体验到孤立无援的尴尬与苦闷。

其次,你还要积极与部门负责人、专案领导人和重要的决策者建立联系并保持这种联系。很多人都认为办公室菜鸟不必急着认识公司的关键人物,觉得那样容易给人留下“溜须拍马”和只与领导亲近的印象,如果这么想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公司和部门的关键人物了解这个职场中的成功要点,透过这些人,你可以发现如何与上司互动,如何获得支持,以及了解各式各样的禁忌问题和行为。

第三,必要的时候,你要主动告知上司你的工作进度。不要假设你的上司已经知道你在做些什么,许多新员工或是因为害怕问题曝光而不敢与上司交流工作方面的话题,或是误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上司的掌握之中,不必再去作进一步说明汇报了。其实你的主管一定也希望你有主动的表现,这样才能使他看起来是一个有亲和力的主管。而且公司和部门有那么多事情要忙,他不一定知道你在做什么,或者还以为你只是在为同事倒水点烟呢。所以,有问题不要怕上司知道,他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朋友。

第四,明确你对工作的定义。如果你完全依赖主管来告诉你该做什么,你将永远无法主动出击,开发你的工作潜能。一个在别人眼中失去了工作潜质的菜鸟,恐怕要当一辈子的菜鸟!所以在你熟悉了公司的基本业务后,你应该学着思考:主管对你的工作期待与你的实质工作内容差别在哪里?你的工作可能为你带来多少表现机会?你应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在工作上获得大家的认同?把这些问题写下,同时记下你目前负责的工作,然后把这些记录反映给你的主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你自己量身打造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工作内容。然后,你可以大胆向你的上司说出你的真实思想,甚至包括你要求更换工作的要求,因为你是菜鸟嘛,一切调整都是及时的。

第五,点燃工作活力。当你发现自己在慢慢变成职场老鸟的时候,可能也不再有菜鸟时的任何冲劲了。这时你应该把自己下一个阶段当作你的第一个阶段,再次用在第一个阶段的那种心态来对待工作,重新点燃工作活力。

不要向老板要求公平

职场中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无论是老板与员工之间,还是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不公平,即使有公平,也不过是相对的。身为员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向老板和同事要绝对的公平,而应要努力提升自我,最大可能地争取相对的公平。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曾经提出这样一个理论,人们的行事动机常常受到实际收入的影响以及与他人相比较的相对收入的影响,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报酬和他人的付出和回报相比较,一旦他们觉得自己得到的报酬不合理,就会觉得不公平,以至于心理失衡。

有一天,狮子与驴子、狐狸一起去打猎。狮子让驴子和狐狸去追赶猎物,自己则坐在要道口防止猎物逃跑。一天下来,它们捕获了很多猎物。傍晚时分,狮子让驴子把猎物分一分,驴子于是按照狮子的指示,把猎物平均分成三份,请狮子和狐狸挑选,狮子勃然大怒,猛扑过去把驴子吃了。狮子又命令狐狸来分。狐狸把所有的猎物都堆在一起,除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留给自己之外,它把剩下的绝大部分猎物都给了狮子。狮子问它为什么要这样分,狐狸回答说:“您是百兽之王,能与您一起打猎是我的荣幸,还能获得大王的奖赏更是我的骄傲。”听了狐狸的话,狮子心满意足地接受了这个安排,而没有找狐狸的麻烦。

在这个故事中,狮子的力量比狐狸和驴子的力量要大得多,几乎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狮子在捕猎的时候出力最少,但如果驴子和狐狸想要求公平分配,就简直是在找死。相反,如果驴子和狐狸按照实力的大小来分配而不是按照贡献来分配就是最好的选择。但很显然,驴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它最终丢了性命。而狐狸却做出了必要的牺牲,最终也换来了相对的公平。

同样的,在职场中也是没有绝对的公平的,无论是老板与员工之间,还是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不公平。即使有公平,也不过是相对的公平。身为员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向老板和同事要绝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