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总督胡宗宪是海瑞的顶头上司,也是严嵩的同党。有一次,胡宗宪的儿子与大批随从路过淳安,并住在淳安的官驿里。这位胡公子之前一直是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看到官驿里没有特意为自己准备山珍海味,他便认为对方是有意怠慢自己,于是马上叫人把送饭的驿吏吊起来拷打。官驿里的差役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海瑞。海瑞得知消息后不动声色地说:“总督是个清正廉明的人,他早就吩咐各县在招待过往官吏的时候不能铺张浪费。现在这个花花公子排场阔绰,态度骄横,怎么会是胡总督的儿子?这人一定是冒充胡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随后,海瑞便带一大批差役赶到官驿,把胡公子和随从抓起来,带到衙门审办。原来,海瑞早就对胡公子鱼肉百姓的行为有所耳闻,而且极为反感,但因为有所忌惮,而且对方也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情,所以没有处理,但现在对方居然无端毒打驿吏,海瑞觉得这次一定要管一管了。刚开始的时候,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威势完全不把海瑞放在心上,还对海瑞暴跳如雷。不过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的,并威胁他说要重办此事,他才不做声了。后来海瑞又从胡公子的行装里搜出了几千两银票,并把这些银票统统没收充公,又狠狠地教训了胡公子一顿并撵出县境去。最后,海瑞以公文的形式将此事报告给巡抚衙门,说胡大人向来名声甚好,家教甚严,因此定是有人冒充总督儿子,无故吊打驿吏。后来胡宗宪知道了此事,虽然恨海瑞不给面子,但由于海瑞的报告写得滴水不漏,他怕这事传扬出去会有失自己的脸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自己肚子里咽了。
在这场博弈中,虽然海瑞处于弱势,但因为他掌握了博弈的主动权,借口胡公子把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已经伤了县太爷的面子,非处理不可。并一口咬定上司向来对儿女的管教甚严,怎么会有如此奢侈骄横的儿子,因此这个人一定是个招摇撞骗的“冒牌货”,从而成功地给上司设计了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上司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定会有损于自己的脸面;如果上司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儿子,就伤害了儿子的利益。一般而言,官场上文人讲究“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很多时候贪污归贪污,但表面文章还会做。而海瑞的这位上司显然也深谙此道,于是双方在这场博弈中都选择了点到为止,找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点——海瑞惩戒了恶霸,但保全了胡宗宪的名声;胡宗宪心疼儿子,但又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因此,海瑞也就取得了斗争的胜利。不过在这种博弈中,如果对手选择了不同的手段,那么海瑞的取胜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一段时间之后,一位名叫鄢懋卿的人到浙江视察情况。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善于敲诈勒索,而且是那种坏事做尽,还要作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样子的人。鄢懋卿在到达浙江的时候四处发放公文,说自己素来俭朴,通知各地从简招待,海瑞得知消息后便假戏真做,给鄢懋卿写了这样一封信:“我们接到您的通知说要招待从简,但是据我们了解,您以前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都必须大摆筵席,这让我们很为难呀!我们要是按您的通知办事,就是怠慢了你;但我们要是像别的地方一样铺张浪费、大摆筵席,就是在违背您的意思。那么请问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啊?”显然,这又是海瑞把自己的两难选择像皮球一样踢给了对方:如果自己按照对方要求办事,就是与对方的一贯表现不合,难免会委屈对方;但如果不按照上司的要求去办事,就是不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事,也就是不尊重上司的建议。我自己确实不知该怎么办,还是你自己来说吧。对此,鄢懋卿恨得咬牙切齿,虽然他当时对这个两难问题避而不谈,并在视察途中绕过了淳安,但事后仍然找机会撤了海瑞的淳安知县的职务。在这场博弈中,因为对手的行动不同于以往的对手,海瑞便成了失败的一方。
等到海瑞做了京官后,他更是将自己忠直耿介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其典型体现便是他上奏折骂皇帝说:你的年号是“嘉靖”,天下人说这两个字的谐音就是“家净”——家家皆净,没有财用了。这件事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可谓是明朝最忠直的忠臣与最无道的昏君也就是嘉靖皇帝之间的一次最直接的博弈。
海瑞把这道奏章送上去之后,自知定会惹得龙颜大怒,而且很可能会因此性命不保。于是他在回家的路上买了一口棺材,并向妻子交代好了后事,还把家里的仆人打发走了。他已经作好了随时被捕赴死的准备。
果然,嘉靖看到这道奏章之后大发雷霆,他把奏本丢到地下,叫侍卫马上逮捕海瑞。这时旁边的宦官黄锦说:“听说这人自知活不了,他已和妻子告别,托人准备好了后事,家里的用人也都遣散了。此人秉性刚直,名声很大,居官清廉,不取官家一丝一粟,倒是个好官呢!”嘉靖原本怒气冲冲,必欲置海瑞于死地而后快,但一听海瑞连棺材都买好了就迟疑了起来,他把奏本捡起来,一边看一边叹气,还自言自语地说:“这人真比得上比干,不过我还不是纣王。”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嘉靖一想起海瑞来就发脾气拍桌子骂人,还下令把海瑞关押了起来,但却一直没有将海瑞处死。
在这场忠臣与皇权的直接交锋中,海瑞所采取的方式与他对付胡宗宪的方式颇有相同之处,那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为皇帝设下了一个两难的局。在这个局里,海瑞事前就对可能招致的灾祸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加上其清正的名声,如果嘉靖皇帝杀了他也就成全了他的美名,而嘉靖皇帝则无疑将自己置于纣王的境地。如果嘉靖不杀他,那么海瑞不死,嘉靖也不会招致骂名。在这样的情况下,嘉靖就有可能暂时放过海瑞,而嘉靖对海瑞的种种表现确实也就是其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的体现。
从海瑞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忠臣与昏君的博弈中,处于弱势的忠臣并非没有胜算,其关键在于忠臣一定要注意博弈技巧,尽可能地牵制对方,如此才能取胜。
霸利益是唯一的黏合剂
帕累托最优所追求的是共赢,也就是所谓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伴随着局势的变化,双方曾经的利益分配的均衡状态已经不存在,自然就没有了合作下去的动机,那么再强大的利益联盟也必然会破裂。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效率,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雷托提出的。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分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最有效率的。
比如,假如由两个人来分50元钱,就会有多种分配方式,如一个人拥有50元,而另一个则没有。当然,这种分配方式也可以倒过来:一个人没有分到一分钱,而另一个人拥有50元。这两种分配状态都是帕累托最优的,都是最有效率的。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给每个人25元,这样两人所得就是同样的。我们要增加一个人的福利,就只能损害另一个人,但如果不改善其中一个人的利益分配状况,那么另一个人就不会有所下降,所以这样的状态也是帕累托最优的。不过,不管是哪种状态,彼此之间是不可比较的,这也是帕累托最优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帕累托优势中,社会资源的总量虽然没有增加,但却可以通过分配资源的方式实现帕累托改进。比如,A、B两人分别做同样的工作,他们的收益分别为4,但如果两人合作的话,假设平均分配收益的话,那么每人收益就都为10,其收益总量就为20。显而易见的是,A、B两人在合作的时候得到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两人单独行动时的收益,虽然平均分配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实际生活中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无法平均分配,以至于出现(14,6)或者(15,5)等情况。但无论如何,只要合作双方的收益都大于两人单独行动时的收益4,合作就有可能进行下去,因为在不占用更多社会资源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从中得到了改善。
这种帕累托最优也可以用来考察三国时期的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结束之后,刘备占据了荆南四镇,孙权攻取南郡,后由于周瑜去世,孙权占据南郡的计划失败。在孙权让出南郡之后,刘备占据了益州和汉中,这时孙权则已经将势力拓展到了交州。在这一系列的扩张过程中,孙刘两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孙、刘联盟也就是可以维持下去的。但等到孙权占领交州之后,东吴因为东、南两面临海,也就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西面则是西蜀的地盘,孙权要想发展,就必须北进。因此,孙权曾经多次攻打合肥,意图打开一个突破口,但屡屡无功。
孙权在淮南与曹军交战的时候,损失了很多将领如陈武、董袭、公孙阳等,却没有任何收获。这时孙权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处境,北面的发展空间由于无法突破合肥而被阻断了,西面刘备的实力却在同时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增长着。这时,在孙刘联盟中,双方的收益比率已经降到了帕累托最优以下。也就是说,孙刘联盟利益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已经被打破,而帕累托优势所追求的就是共赢,也就是所谓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伴随着局势的变化,双方曾经的利益分配的均衡状态已经不存在,自然就没有了合作下去的动机,那么这个利益联盟的破裂就是必然的。
这也告诉我们,要想使合作继续下去,就必须使双方在合作中都是赢家,而不能企图其中一方占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