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45081000000006

第6章 历史上的博弈术——用博弈思维来解读历史(2)

曹操远去了以后,吕布对董卓说:“刚才曹操似乎要行刺恩相,只是被您发现才佯装献刀的。”董卓一听吕布的话也觉得曹操有些可疑。这时,董卓的女婿李儒来见董卓,他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听董卓介绍完曹操刚才的行为,便说:“曹操的妻小都不在京城,他一个人住在寓所。现在可以让人请他来,他如果毫不怀疑地来了,便是献刀;如果借故推托不来,就一定是行刺,那样您便可逮捕审问他。”董卓便马上派了四个狱卒去寓所传唤曹操。过了很久,狱卒才回报说:“曹操根本就没有回寓所。他对门吏说丞相让他去办紧急公事,早就骑马飞奔出东门去了。”这时董卓才知道曹操果然是来行刺的,便大怒,然后下令悬赏通缉曹操。

其实,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功脱身,正是因为他在动身之前就不仅想到了成功,还想好了失败后保全自身的策略。他知道七宝刀不但可以用来刺杀董卓,还可以当做进献董卓的礼物,这样,即使刺杀不成功,他也能找到一个好的借口,顺利脱身。

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的成败都是由许多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们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同时作好面对失败的准备。必要的时候还要学会随机应变,见机行事,才能最终获得最大化的利益,而这也正是博弈理论的精髓之,一。

大利益与小利益的较量

当一些眼前小利与自己的远大理想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妨将之舍弃,这样反而更有利于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的实现。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有时候我们必须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另外一些,如果什么都想占为己有,那么结果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争取,也要学会适时放弃。韩信忍胯下之辱就是对此一种最好的注解。

韩信的忍可以说为后人提供了人格上的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范例和启示。自韩信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以此激励自己审时度势,变通处事。像西汉名臣东方朔虽精通文史,奇智多谋,却甘居于俳优之列。“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辅佐汉武帝刘彻成为“千古一帝”。三国时期的刘备也是按照韩信的处世哲学跳出了迂腐的框框,适时地弯下刚直的脊梁,屈于曹操麾下,整日种菜浇花,并最终走出人生的低谷,奠定了三国鼎立的伟业。清代中兴之臣曾国藩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好汉打脱牙,和着血吞下肚,其意思就是说必要的时候要能忍,能够舍小利换大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信的忍胯下之辱就是委曲求全。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人提倡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也提倡士可杀不可辱,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是要学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还是要学项羽死也“不肯过江东”呢?其实,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项羽能够改变“无颜过江东”的想法,回到江东重组军马卷土重来,那么中国的历史很可能就要重写。这也告诉我们,当一些眼前小利与自己的远大理想相冲突的时候,我们不妨将之舍弃,这样反而更有利于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的实现。

从韩信的故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愿意从市井无赖的胯下爬过,是因为这样做无碍于他以后施展一身的才华。他之所以敢于离开刘邦,是因为自觉自己得不到重用,才华无法施展。也就是说,在韩信看来,眼前的得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够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和远大理想。可以说在人生旅程中孰轻孰重,韩信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能够长远地看待自己的得失,不因小利而弃大义。

可见,士可杀不可辱与甘受胯下之辱之间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是指人在小节上要能屈能伸,后者则是指人在大节上要坚守原则。为了人生大义,必要的时候从胯下爬过,忍一时之痛又有何妨?也许这样做,你才能够更快地从人生的低谷中爬出来,创造出一个美好亮丽的人生。

用人之术与人才之争

在用人的时候重要的是要看人才有什么优势,而不能专注于他的缺点,要全面权衡各方面的关系,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逐鹿中原,最后,项羽和刘邦在角逐中脱颖而出。随后在长达数年的征战中,原本在各方面都占优势的项羽却被原本各方面的实力都稍逊一筹的刘邦给打败了,最后刘邦高唱《大风歌》,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而项羽却只能兵败乌江,被围垓下,最终自刎而死。其实,除了双方的性格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刘邦有知人之明,而项羽不仅无知人之明,更不能有效用人。这些特点在两人的日常小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有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突然有军士来传报说有一个儒生在军营外求见,刘邦平时最讨厌儒生,就毫不客气地让军士告诉他,“现在是非常时期,见这些读书人没有什么大用。”不料,这位儒生却直接闯进营门,对刘邦不满地说:“你为什么看不起读书人?”刘邦冷淡地说:“既然我可以从马上得天下,还要读书人干什么?”儒生当即反问他:“马上可以得天下,也能治天下吗?”刘邦听后深受触动,他马上就变得和颜悦色,还向这个儒生施礼道歉,并请他上座。这个儒生就是后来写出《新语》一书的汉初政治家、辞赋家陆贾。

刘邦取得天下后,有一天他问左右臣子:“你们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这些臣子们只是拍马屁说刘邦英武神明、指挥有方等话,刘邦听后摇摇头说:“我之所以能打败项羽,是因为我有三位人才。”接着刘邦一一列举说:“论出谋划策,研究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比不上张良;论制定典章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比不上萧何;论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豪杰,而且都为我所用,这就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却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予以重用,所以他注定要失败。”

事实上,项羽的确缺乏知人之明。他身边的范增可以说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能人,却始终不得重用。范增70岁的时候投奔了项羽,为项羽出了很多好主意。刚开始的时候项羽对范增还算尊重,但常常在关键问题上拒绝采纳范增的意见。在著名的鸿门宴上,范增曾经劝项羽除掉刘邦,而项羽却优柔寡断,最终没有听从范增的劝告而让刘邦逃脱。打进咸阳以后,项羽大肆烧杀抢夺,这时范增曾经力劝项羽以咸阳为中心逐步统一天下,但项羽却说“吾闻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由于范增提出的建议多是逆耳忠言,因此项羽开始越来越嫌恶他,最后甚至怀疑范增通敌,结果使范增愤而离去。后来,项羽一意孤行地回老家彭城建立了西楚王朝,结果被刘邦大军围困于垓下,自刎而死。

从本质上来说,博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竞赛,人才常常希望遇到明主,而管理者一心想用“完人”。但刘邦与项羽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完人”是不存在的,更何况用“完人”所获得的利益也并不能达到最大化,一心想用“完人”的管理者常常不能权衡好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关系,而只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标准来用人。他们把那种听话、顺从的人当做“完人”,而把敢于提异议的人看做有缺点的人,就像项羽冷落范增那样置之不用。然而事实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些小毛病。如果对人才苛求完美,而只要所用的人才有缺点就弃置不用,就会使得人才不能尽其用,管理者也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更不能造就出一个优秀的团队。

所以,当你在用人的时候要学学刘邦,只专注于人才有什么优势,而不能专注于他的缺点,要全面权衡各方面的关系,将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地方。你要明白,选用人才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不是看他们有什么缺点。

路径依赖与萧规曹随

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好的路径形成后,可以使人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并获得一种“赢家通吃”的优势。

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有一句人们十分熟悉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在人类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其中有一种枷锁与物理学的惯性很相似,这就是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的通俗解释是:人们一旦作了某种选择后,就好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他由于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述了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对未来世界的影响,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斯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正如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可以使人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并获得一种“赢家通吃”的优势;而一个坏的路径则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可以使人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导致停滞。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改弦易辙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为了证明这一理论,科学家曾经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四只猴子关在一个密闭房间里,每天喂食很少食物,让猴子饿得吱吱叫。然后,实验者在房间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还没等它拿到香蕉,就已经先触动了预设机关,被泼出的滚烫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后面三只猴子依次爬上去也想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众猴只好望“蕉”兴叹。

几天后,实验者用一只新猴子换走一只老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三只老猴子制止。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再换一只新猴子进入,当这只新猴子想吃香蕉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仅被烫过的两只老猴子制止它,连没被烫过的那只先来的新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实验继续。当所有猴子都已被换过之后,没有一只猴子曾经被烫过,上头的热水机关也被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却没有猴子敢去享用。这就是路径依赖的自我强化效应。这也告诉我们,当你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的时候,你一定要首先给自己一个看得见的目标,然后去实实在在地实践,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路径依赖虽是现代博弈论中的一个理论,但在西汉时期就已经被实践了。

西汉惠帝元年(前194年),曹参代萧何为相。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来打理政务,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有一天,惠帝对在朝廷担任中大夫的曹窑(曹参的儿子)说:“你休假回家时,碰到机会就顺便试着问问你父亲,你就说:‘高祖刚死不久,现在的皇上又年轻,还没有治理朝政的经验,正要丞相多加辅佐,共同来把国事处理好。可是现在您身为丞相,却整天与人喝酒闲聊,一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政务;二不过问朝廷大事,要是这样长此下去,您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好百姓呢?’你问完后,看你父亲是怎么回答的,回来后你告诉我一声。不过你千万别说是我让你去问他的。”曹窑接受了皇帝的旨意,休假日回家找了个机会,一边侍候他父亲,一边按照汉惠帝的旨意跟他父亲闲谈,并规劝了曹参一番。曹参听了儿子的话后,大发脾气,大骂曹窑说:“你小子懂什么朝政,这些事是该你说,还是该你管的啊?你还不赶快给我回宫去侍候皇上!”一边骂一边拿起板子把儿子狠狠地打了一顿。

曹窑遭了父亲的打骂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宫中,并向汉惠帝哭诉了一番。惠帝听了后就更加感到莫名其妙了,不知道曹参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第二天下了朝,汉惠帝把曹参留下,责备他说:“你为什么要责打曹窑呢?他说的那些话是我的意思,也是我让他去规劝你的。”曹参听了惠帝的话后,立即摘帽,跪在地上不断叩头谢罪。汉惠帝叫他起来后,又说:“你有什么想法,请照直说吧!”曹参想了一下就大胆地回答惠帝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也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当年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这些法令在执行时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作为曹参的前任,萧何已经为西汉王朝制定了一系列合理的良性制度。继任者曹参只要沿着这条设计好的路径前行,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不作改变,就能保障西汉王朝的繁荣发展,这就是良性路径所能产生的重要作用。

雹等待机会,一飞冲天

当我们的基础不够稳固、能力不足以扭转局面的时候,不动声色地等待时机就是一种最好的进攻。

在双方进行博弈的时候,对阵双方都各有两个行为选择方式:一是选择退却,放弃进攻,一是选择进攻,毫不退却。无论是其中哪一方选择放弃进攻,只要另一方选择进攻,那么对方就会是胜利者;如果对方也选择退却,双方就是平分秋色;如果双方都选择进攻,其结果或者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取得胜利,另一方失败,或者是双方的实力旗鼓相当,两败俱伤。很明显,在这种博弈中,最好的结果无非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选择进攻。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其中一方处在弱势地位,让强者主动选择放弃无异于天方夜谭。不过棘手的是,如果两方在这种情况下都想成为赢家,那么弱者就无异于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其实,对于处在弱势的一方来说,此时最好的策略是静待时机成熟,然后一招制胜、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