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看就懂的博弈论
45081000000007

第7章 历史上的博弈术——用博弈思维来解读历史(3)

公元前613年,楚成王退位,其孙楚庄王即位,成为新一代国君。趁着楚国新王登基、政局不稳的机会,晋国与几个一向归附楚国的国家聚合起来订立了盟约。楚国的大臣们愤愤不平地要求楚庄王出兵争霸权。

但是楚庄王对大臣们的提议置若罔闻,完全不予理会,他白天打猎,晚上饮酒作乐,完全把国家大事抛到了九霄云外。在花天酒地的状态中,楚庄王过了三年。有人劝楚庄王要及时勤政,楚庄王也知道大臣们不满他的所作所为,但他下了一道死命令:谁要是敢劝谏,杀无赦。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看到楚庄王不理朝政的这段时间里佞臣当道,正直人士受到打压,深为国家的命运所担忧,便下定决心去劝谏楚庄王。但他知道如果明劝的话,很有可能会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便想好了一个计策。楚庄王正在寻欢作乐时,听到伍举要参见,就把伍举叫来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觉得有趣,就笑着说:“你说来听听。”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只鸟,它三年都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一听就知道伍举要说什么,就告诉他说:“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举心下了然,便不再问。

过了一段时期,另一个大臣苏从见楚庄王一直都没有采取行动,就又去劝说楚庄王。

楚庄王问他:“你忘记我的命令了吗?”

苏从说:“我知道大王的命令。但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意见,振作起来,我心甘情愿被判死罪。”

由此,楚庄王认定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已经到了,他高兴地对苏从说:“你们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

从此以后,楚庄王不再饮酒作乐,也不再外出打猎,而是把精力用到了政治改革上。他雷厉风行地撤掉了一批奉承拍马的人,同时提拔了伍举、苏从这样的忠臣,让他们主持处理国家大事。楚庄王还开始大量制造武器,操练兵马,并于当年收服了南方许多部落。六年以后,楚国兴兵,并打败宋国。八年以后,楚国再次兴兵打败了陆浑的戎族,还一直打到了周都洛邑附近。

后来,为了显示楚国的强大,楚庄王在洛邑郊外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阅。楚国的检阅惊动了已经徒有虚名的周天子,周天子忐忑不安地派了一个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

楚庄王在和王孙满交谈的时候,装作无意地问起了周王宫里的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问鼎”一词的来历。

对此,王孙满心中有数。他知道,在当时九鼎是周王室权威的象征,楚庄王问起九鼎,就表明他有心夺取周天子的权力。便劝楚庄王说,国家要想强盛就要靠德行服人,因此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而楚庄王很清楚自己当时根本不具备灭掉周朝的条件,便带兵返回了。

回国之后,楚庄王遍请名士,并找到了楚国有名的隐士孙叔敖做令尹。孙叔敖上任以后,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挖掘河道,奖励生产。几年之后,楚国变得更加强大,并先后出兵平定了郑国和陈国的两次内乱。最终,日益强大的楚国与当时的中原霸主晋国起了冲突。

公元前597年,楚国攻郑国,晋出兵救郑。在邲地,晋楚发生大战,晋国惨败,损失惨重。有人劝楚庄王乘胜追击,斩草除根。但楚庄王认为楚国大仇已报,何必多杀人?随后,楚庄王下令退兵,放过晋国的残兵败将。不久之后,楚国称霸。

仔细分析一下楚庄王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楚庄王始终都在等待机会。时机一到,他就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一飞冲天。

首先,楚庄王表面上下令说劝谏者杀无赦,但他实际上并没有昏庸到那个地步。问题在于,楚庄王刚刚即位的时候,国家正处于人心浮动的时候,国与国之间也是局势复杂,如果楚庄王一即位就对其他国家发起战争,必然会导致其他国家之间联合起来抵制自己。这样,楚国即便能取胜,也实属侥幸。因此,此时楚庄王的最佳选择无疑是,在不引起其他国家注意的情况下等待机会,消除对方对自己的戒心。权衡利弊,楚庄王选择了吃喝玩乐,荒废朝政,让人以为他是一个昏君,成功地消除了敌人的戒心。

其次,在楚庄王与周天子的博弈中,楚庄王很显然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但依照当时的条件,虽然周天子只是个徒有虚名的天子,但毕竟还有一定的威望,楚庄王想灭掉周朝是很困难的。所以,他又一次选择了等待。

最后,在楚庄王与晋国的博弈中,虽然楚军占尽了优势,绝对能做到斩草除根,但楚庄王的主要目的不过是洗刷以前的耻辱,而不是彻底消灭逃跑的晋军,所以他选择了放弃。但由于之前的铺垫工作已经做得很充足,所以这一次战役之后,野心勃勃的楚庄王顺理成章地登上了霸主之位。

事实上,以进为退在生活中多有应用。当我们的能力基础不够稳固、不足以扭转局面的时候,不动声色地等待时机就是一种最好的进攻。低调等待的时候也正是你提升自己的时候,等到实力强大,你就能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瞒天过海,虚实结合

对于博弈者来说,如果其中一方能够抓住那些不易引起对方怀疑的信息,用好瞒天过海的策略,使对方产生错觉,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博弈的过程中,信息常常会影响到事件的发展态势。对于博弈双方来说,除了要找出最合适的对应策略进行博弈之外,还应掌握足够的信息。如果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同,很可能会导致双方采取不同的博弈策略和博弈效果。所以很多军事家在博弈中常常利用己方所掌握的信息把自己的真实行动掩盖起来,把对手蒙在鼓里,以达到暗度陈仓的效果。这一高明的博弈策略在历史上多有应用,战国时期孙膑采用的“减灶诱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前344年,为了显示自己的霸主声威,魏惠王在逢泽召开盟会,宋、卫、邹、鲁诸国君主前来参加,而韩国没有参加这次盟会。公元前343年,魏惠王以此为由派太子申和大将军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在魏军的攻击下,实力很弱的韩国急忙星夜向齐国求救,以存社稷。

齐宣王很早以前就想找机会进攻魏国,所以一接到韩国的告急,齐宣王高兴万分,马上热情地接待了韩国的使者,并承诺说:“齐救兵旦暮将至。”韩国国君哀侯很高兴,全力组织军队抵抗魏军。但因实力悬殊,双方前后交兵五六次,韩军都大败。韩哀侯不得不再次向齐国求救,请求齐宣王马上发兵救韩。考虑到魏军在多次战斗中也有很大伤亡,实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于是,齐国抓住这个最佳时机,马上任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共统兵数万、兵车数百乘攻魏救韩去了。

在之前,孙膑已经策划了一次“围魏救赵”,这次,孙膑对形势进行了分析之后认为:“夫解纷之术,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作战,有直走魏都耳!”所以,他又一次大胆地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全部大军直奔魏都大梁。已经有过一次惨痛经历的魏惠王看到杀气腾腾的齐军又一次直扑大梁而去,不敢恋战,急忙调回魏军主力救援大梁。庞涓接到命令,马上率兵十万回援,企图与齐军决一死战。

但令魏惠王没有想到的是,孙膑在出兵之前就冷静地分析了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定魏军这次兵力比较多,战斗力也比较强,再加上对方来势凶猛,于是孙膑对自己的战术进行了修改,决定采用“减灶诱敌”的策略来取胜。

等庞涓风风火火地率兵以急行军的速度从韩国返回,快要抵达大梁城的时候,齐兵突然撤退了。于是庞涓整顿兵马,下令紧紧追赶齐军,但由于庞涓生性狡黠多疑,害怕齐兵有诈,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谨慎,行军速度放得比较慢,也很注意各队之间的联络和照应。后来,他发现齐兵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少,就以为齐军害怕自己的强大,以至于士气低落,闻风而逃。庞涓以为,这是上天给自己的雪桂陵之耻的好机会。于是他马上传令,步兵留在后面,自己亲自率领精锐骑兵,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穷追不舍。

田忌与孙膑率兵从容撤退,并派出许多哨兵观察并随时报告魏军的情况。当孙膑得知魏军已经过了沙鹿山的时候,他算算对方的行程,料定魏军日落的时候一定会到马陵。马陵地势险峻,两山之间只有一条很窄的通道,而且道旁树木丛生,正是设伏兵的好战场。于是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设置障碍,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孙膑还特意命兵士把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煤书写了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最后,孙膑挑选了一万名弓弩手,让他们埋伏在山路两旁,并下令:“天黑的时候,只要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一齐射箭!”

黄昏时分,庞涓率领魏军赶到了马陵道。魏军人困马乏,正打算停下来歇息一下,突然前军回报说,前面的道路被断木堵塞了,部队难以前进。疏忽大意的庞涓没能察觉到身边已是危机重重,反而认为这是齐兵害怕魏军追赶故意设置的障碍,于是命人搬开断木,又有军士来报说断木上有字。庞涓命人点起火把来看,于是众军士一起点火把,庞涓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断木上的字,心知中计,马上下令退兵。这时,齐军预先埋伏下的万名弓弩手一见到火把就马上万箭齐发。魏军被齐军团团围住,在狭窄的小道上既无法抵抗,又无路可逃,死伤惨重。庞涓也身中数箭,自知大势已去,便仰天长叹道:“吾恨不杀此刖夫,遂成竖子之名!”随后,庞涓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进攻魏军,曾经不可一世的十万魏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全军覆灭,魏太子申也成了齐军的俘虏。在这次战斗中,齐军缴获了大量轻重武器、车马和粮草。

在这场博弈中,孙膑正是准确地掌握了对方的信息,并顺势利用,瞒天过海,利用对方不熟悉自己的情况给对方传递了一种错误信息——齐军势弱胆小,让对方认为齐军军心涣散,无力战斗。这样,敌强我弱的态势转变成了敌弱我强的情况,孙膑以强示弱,减灶诱敌,最终成为战争的赢家。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这种利用对方不熟悉自己的信息情况来蒙蔽对手,让对手产生松懈情绪、放松对自己的警惕而最终取得胜利的策略,在之后的漫长时间里常常被很多军事家们熟练地加以运用。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定国号为陈,以建康为都城。但在其后的时间里,隋朝的实力一天天强大起来,而陈国却走到了灭亡的边缘。等到公元589年的时候,为了完成统一,隋朝进攻陈国。战争开始以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奉命统领江防,他常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当时,贺若弼每次进行调防的时候都会命令部队到历阳一带集中,还下令三军在集中的时候必须做到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尽可能地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贺若弼的做法让陈国感到很疑惑,迟迟无法判断出贺若弼的真实意图。刚开始的时候,陈国以为隋朝大军就要到了,所以倾尽国中兵力准备迎敌。可是很快他们发现隋军只是在进行守备人马的调防,丝毫没有出击的意图,陈国便撤军了。随后,隋军频繁调防,每次都大张旗鼓,却丝毫没有进军的意图,久而久之,陈国对此司空见惯,也就放松了戒备。有一天,隋军像往常一样又一次集结起了军队,陈国依然以为对方是在进行正常的调防,丝毫没有放在心上。不料,这一次,隋将贺若弼亲率大军渡江而来,如同天兵压顶一样。完全没有预料到对方会有此行动的陈军猝不及防,被隋军一举夺取了南徐州。

在上面这两个故事中,其中一方都是在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上运用瞒天过海的策略来使对方形成错觉。唯一不同的是在第二个故事中的隋朝将领贺若弼所用的策略更直接,却更容易让对方以为合乎情理,而放松了警惕,等到对方加以注意的时候,大局早已定了。其实,对于博弈者来说,如果其中一方能够抓住那些不易引起对方怀疑的信息用好瞒天过海的策略,使对方产生错觉,在多数情况下都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器用缓兵之策牵制对手

缓兵之策的重点不是坐等时机的来临,而是时机接近的时候,你要给其一把助力,让它向着你期待的方向加速发展。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一筹莫展的时候,其实,当你感觉一筹莫展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因为你无路可走,而是因为你暂时还没有寻找到合理的策略。这时,面对强势对手,聪明者就会采用缓兵之策来快速突破困境,改变局面。

魏明帝曹睿在位时,辽东太守公孙渊拥兵自重,自立为燕王,改年号为绍汉,不时在东吴的协助下侵扰北方。魏主曹睿得到边将的报告后派司马懿率马步军四万去平定辽东。

初战胜利后,司马懿很快就把公孙渊围困在襄平城里。但随着秋季的到来,襄平城内外开始秋雨连绵,而且连续一月不止,地上水深三尺,以至于魏军的运粮船可以直接从辽河口驶到襄平城下。整天都泡在水里的魏军苦不堪言,左都督裴景便向司马懿提议说:“雨水不住,整个军营中都泥泞不堪,何不把军营移到前面的山上呢?”司马懿大怒:“擒获公孙渊只在旦夕,怎么可以移营?如果再有人说移营之事定立斩不赦!”裴景只好退下。过了一段时间,右都督仇连又报告说:“军士们整日泡在水中苦不堪言,请太尉移营高处。”司马懿立刻呵斥说:“我军令已发,你胆敢故意违抗!”随后,司马懿斩仇连,并把仇连的首级悬在辕门外,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移营一事。

随后,司马懿下令让南寨人马退出20里,让城内的人出城放牧牛马和樵采柴薪。这个决定让魏军很不解,部将陈群忍不住问道:“以前太尉攻打叛将孟达时兵分八路,只用八天就赶到上庸城下,并在很短的时间里生擒孟达;现在太尉带了四万人奔波数千里而来,却不攻打城池,让兵士们长时间泡在泥泞之中,还让贼众樵牧,这是为什么呢?”司马懿笑着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从前孟达粮多兵少,而我军却粮少兵多,所以必须出其不意,迅速出击才能取胜。但现在敌人兵士远远多于我方,敌人的兵士缺少粮食而我军粮食充足,我又何必力攻?等到对方放松警惕的时候,我乘机进攻就可以取胜。我现在放开一条路,让他们樵牧,也是在让他们自走呀。”陈群深为叹服。后来,公孙渊果然率领部下突围,却被司马懿生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