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14

第14章 历练养身之道——以虚养心,以德养身(1)

修身养性是在万丈红尘中来回穿梭的我们在忙碌之余必须要做的功课,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体悟生活的真谛。世俗的生活往往会遮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沉沦其中,只有不断修养身心,我们才能看透世情。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做好修身,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生活目标。

1.德行是一个坚持的过程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苦耐劳,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李叔同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都是好的,任何坏的品行都是在后天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这是很有道理。人在生下来的那一刻都是一样的,干净而又纯洁,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以及所经历的事情会逐渐将每一个人染色,有的人继续保持着初生时的纯洁并且修养自己的品德,成为品德高超的人,有的人逐渐吸收不好的品德,沦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因此,品德的修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人生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好的品德像我们靠近,若是我们不能坚持,则会染上坏的品德。“存心养性,须要耐苦耐劳,耐惊耐怕,方得纯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耐苦耐劳”就是讲人们在修养品德的时候要能够吃苦,要耐得住贫贱。孔子曾经讲“礼”,在他看来“礼”是贵族所拥有的,贫民是不会有的。道理很简单,一个贫穷的人,满心想的就是如何填饱肚子,如何生活得更好,又怎么会有时间去讲究“礼”呢?同样的道理,品德的修养也会因为贫穷而受到影响。一个坚持品德修养的人,在贫穷的面前,很容易放弃道德,以道德换来富贵的生活。在大饥荒年代,“人吃人”现象的出现,就是部分人不能坚守人伦道德。因此,我们在坚持品德修养的时候,一定要能够耐苦耐劳,品德的修养需要我们的耐力,面对困苦的生活,我们要安贫乐道,将道德的修养放在首位,不能以出卖道德为代价换取安逸的生活。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个“耐苦耐劳”人,当时的社会环境,礼崩乐坏,儒家思想难以通行,因此颜回宁可忍受贫穷,拒不出仕。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个修养道德的人,若是没有颜回的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只怕是难以将道德的修养持续下去。当富贵和道德摆在人们的面前时,那些没有安贫乐道精神的人,必然会抛弃道德而取富贵,这也是历史上有那么多出卖道德,换取荣华富贵的人的原因。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的玄学代表人物,然而他们最终分崩离析,就是因为其中有人汲汲于功名富贵。王戎就是这种人的代表。

王戎本也是个修养道德之士,经常和“竹林七贤”中的其他人纵情于山水之间,不参与司马政权。他和父亲的朋友阮籍交好。当时阮籍与王浑同为尚书郎,造访王浑时,便说:“与卿语,不如与阿戎语。”王浑死后,其故吏赠钱百万,王戎辞而不受,由此显名。钟会评之:“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同时王戎也是一个大孝子。据《世说新语》记载,他为母亲守制期间,虽逾越礼制,饮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体虚弱,连起身都要扶拐杖。中书令裴楷前往吊其母,说:“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然而王戎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好利而又贪吝。王戎早年做荆州刺史时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园宅,因此被免官,后来出钱赎回。据说王戎经常与夫人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日夜不辍。同时又十分吝啬。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王戎一生敛财,富甲京城。

王戎投靠司马政权之后,高官厚禄,然而在政治上却毫无作为。

道德需要清修,因此富贵往往是道德最大的克星。富贵经常会打断个人道德的修养,因此,我们若想要道德持续下去,就必须安贫乐道。

“耐惊耐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修养道德要经历很多的困难,道德的坚守必须能够直面困难。或人或事都有可能成为道德修养上的障碍,当有人向我们施压的时候,我们是坚守道德,还是向人屈服?当事情需要我们以道德为代价,才能及解决的时候,我们是坚守道德,还是放弃道德?很多人之所以会放弃道德,走上歧途,就是因为具有恐惧的心理。因此,在修养道德的路途中,我们要有勇气面对那些阻碍我们道德修养的人与事。嵇康不愿为司马政权所用,因而被杀;史可法不愿投降清廷而丢掉性命,都是道德的坚守。

道德的修养是一个长期坚持,不断约束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重重的考验等待着我们,只有勇敢接受挑战,并且战胜它们,才有可能达到道德修养的顶峰。

2.心中无嗔便是净土

不嗔,嗔习最不易除,“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李叔同

佛家认为“贪、嗔、痴、慢、疑”是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也被成为“五毒”。不应对人不满时对人不满,不应对人怪罪时对人怪罪则为“嗔”,这对人们的修行是非常有害处的。“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人一旦有了嗔心,则会失去理智,失去正确的判断力,“障”就会出现,阻碍人们的修行之路。因此李叔同认为“嗔”是要不得的,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根除,不可不畏惧。

嗔怒是一种情绪化的行为,在我们常人看来,嗔怒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当我们的自尊和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自然会去责备别人,甚至出现一些不理智的暴力行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在有修行的人看来,则不一样。有修行的人讲究“心净”,这与儒家所讲的“静”还不一样,儒家的“静”是平静的意思,而佛家的“净”则是空无一物的意思。心里空无一物,自然不会生出嗔怒,因此说,嗔怒是修行的人所不取的。

心中执着一念,嗔怒就会生出。我们爱干净,看到不干净的,就会责备;我们喜欢吃甜的,别人给了我们咸的,我们还是会责备。这样一来,心就会越来越小,小心眼多了,则会时时生气,这对修身养性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我们都知道生气伤身,而且使得心境不能平和,百害而无一利。《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所以会那么年轻死去,除了跟她的病有关,她的小心眼,经常生气、哭泣也是造成她死去的重要原因。咱们常说“养病”怎么样,就是不生气,保持乐观的心境,嗔怒是要不得的。

嗔心一起,杀业即兴。嗔心会让我们产生怨恨,怨恨他人,怨恨社会,怨恨上天,在我们的眼里,世上就没有好的事物存在,这个时候,厌恶的心态就会产生。当嗔怒之心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中就会出现恶念,报复他人,报复社会的心理就会随之而现。我们的修为也就彻底沦丧了。

一旦出现嗔怒之心,我们就要赶紧想办法戒除,玩意让它生根发芽就再也难以彻底拔出了。去除“嗔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忍字,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算世间万般苦难都降临到佛的头上,佛也不会生出“嗔心”,就是因为佛能“忍”。《圣经》中也写道:“当别人打你左脸的时候,你把右脸也给他。”这讲的也是“忍”。

古时候,有两个修行很高的禅师,经常在一起论佛。他们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浪不拘小节,云升为人庄重,不苟言笑。

有一天,坦山正在渴酒,云升正好来看他。坦山便邀请云升一起喝,云升不乐意,就拒绝了。坦山说:“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云升听后大怒反问说:“你敢骂人!”坦山疑惑地说:“我并没有骂你!”云升说:“你说我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这时坦山缓慢地说:“你的确不像人。”云升更生气地说:“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坦山说:“你像佛。”云升哑口无言。

嗔怒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因此,当我们嗔怒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给自己两分钟的时间使自己平静下来。这样嗔怒也许就会在这两分钟里消失。“忍让”是避免嗔怒最好的武器。当一个人能够忍受他人的攻讦和侮辱的时候,嗔怒就会离他远去。当别人以各种侮辱的手段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如果非要抬出大道理来跟他们论个长短,这就是“不忍”,嗔怒也就会产生。同样,避免嗔怒,还要学会与人方便,与人方便方能减少与他人的摩擦,从而减少自己产生嗔怒之心的机会。

佛祖想要到民风野蛮的输卢那国宣扬佛法,以拯救万民,于是叫来富楼那尊者。佛祖问尊者:“如果你去了那里,那里的人不听你讲佛法,反而辱骂你,你怎么办?“尊者回答说:“世尊,如果他们辱骂我,那我会感谢他们,因为他们仅仅辱骂我,并没有打我,已经是很客气了.”佛祖又问:“如果他们打了你呢?”尊者说:“我还是会很感谢他们,他们打我是为我消除业障,何况他们没有打死我。”佛祖又一次问道:“如果他们把你打死了,又当如何?”尊者答道:“世尊!这个身体本是业报之身,前世造了无数恶业,今生又有老、病、死苦。若因此为法捐躯,也了无遗憾!”

佛祖非常满意他的这种回答,于是就派他去了输卢那国。那里的人有感于富楼那尊者的诚心,纷纷虔诚信仰佛法,佛教在输卢那国得以兴盛。

在佛家看来,受了委屈之后,到处向别人诉苦,到处分辨的人不是修行的人,修行的人要能够“忍辱”。面对侮辱,依然可以笑颜以对,静等时间来道破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的人才算得上是有修为的人。

人们的恶业大都是在不理智的情况下做下的,我们看看那些犯罪的人,他们很多在愤怒之心消除之后就后悔。这就说明了嗔怒之心的危害,它不仅会使我们自己的心得不到宁静,影响自己的修为,并且会危害他人,因此,要修身养性,我们就必须戒除“嗔心”,以“忍”字面对生活中的顺与逆,以灵台空明完成自己的修行。

3.做一个清心寡欲之人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李叔同

佛家讲“六根清净”“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囊括了人的各种接收世间信息的器官。佛家之所以讲六根清净,就是因为,六根是接收六识的工具,而六识则决定了人的善恶。修行者六根清净则会行善事,种善因,必然也可以得善果。李叔同提出了“寡欲”和“有主”的思想,这是从人的内心来指导人的行为。“寡欲”就是减少欲望,“有主”则是有自己认知。

“寡欲”和佛家所讲的清心是一个意思,但是程度是不同的,“清心”有种超凡脱俗的意味,“寡欲”更加接近现实。现实中的我们很难做到“清心”,但是“寡欲”还是可以做到的,历史上也不乏“寡欲”之人。李叔同说“寡欲故静”,寡欲者大都淡泊名利,注重内心的修养而不为外物所累,因而能够在红尘中做到“静”。欲望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根源,当我们有欲望的时候,我们就会为了满足欲望而蠢蠢欲动,这样就不会有“静”;当我们寡欲的时候,则无所追求,自然不会有任何动作。

现实中的我们忙忙碌碌就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当我们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另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永远不会有终结的时候,因此,我们始终不得空闲,始终难以腾出时间用来修养身心。只有寡欲,我们才能从现实社会中脱离出来,才能一心修身养性,提高内心的修养。要知道,欲望是一切罪恶的开始,因为有欲望,所以我们必然会为了欲望而不择手段,因此各种卑鄙的小动作也就产生了,现实中的种种罪恶也因为欲望而层出不穷。

儒家认为修养身心主“静”,所谓“静以养德”,一个人必须要心如止水,没有杂念,才能做好修养身心的工作。李叔同给了我们一个“静”的方法,那就是减少欲望。当我们没有欲望的时候,世间的“权势、金钱、名利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内心,心绪就会宁定,这对于修养身心是非常有好处的,孙思邈就曾经指出,长寿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五难”,名利难去,喜怒难去,声色难去。滋味难去,神虑难散。“寡欲故静”,静则能排除“五难”人自然能长寿。

李叔同进一步提出了“有主则虚”。当我们做到“静”的时候,则需要用另外一种东西来填充我们的内心,否则,心无一物,必如无根之萍,随风游荡。“有主”就是有自我的认知。人必须确定自己所需,方能有目标地进行吸收,因此,李叔同说:“有主则虚”。我们决定要修身养性,要修养学问,自然会多读书籍,多学修养之法,其他与这无关的事物就不能进入我们的学习范围。如果一个人无主,那么必然会被纷繁复杂的事物迷住眼睛,杂乱无章地吸收各种不该吸收的事物。虚荣、名利、金钱、权势等等有碍修养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再次侵袭我们的内心。

一个年轻人向禅师请教修行的办法,禅师对他说,你去钓鱼吧,钓鱼可以使你心静下来,等你钓上来鱼的时候,我就告诉你修行的办法。

年轻人兴冲冲地跑到河边钓鱼,但是等了很久,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年轻人起初还可以坚持,后来实在是等不下去了,于是就换了一个地点再去钓鱼,然而还是没有钓上鱼来。这个时候,天下雨了,年轻人才匆匆忙忙地跑到一个凉亭下躲雨。过了一会,雨停了,年轻人发现,雨后的山上,景色迷人,于是信步游荡于山间,眼看太阳西下,年轻人才惊觉自己没有钓上鱼来。

回去之后,禅师问年轻人有没有钓上鱼来,年轻人惭愧地说没有,禅师说:“你心中挂念的事情很多,起初你钓鱼是为了让我告诉你修行的法门,然而你缺乏耐心,因此不停地更换地点。当下雨的时候,你立刻就躲了起来,这说明你没有意志。雨停之后,你发现了比钓鱼更好的事情,因此你彻底忘掉了修行的事情,去欣赏山中美景。这说明,你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修行也不是你想要的,你下山去吧。”

修身养性也需要耐心与意志,只有我们心中把修身养性当作是必生的事业,才会将精力投身于其中,才能真正得到修身养性的法门。因此说“有主”在修身养性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修身养性与人们的其他活动并不排斥,只要能把握住一个度,在内心有修身养性的认知和坚持,就可以把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当我们在从事其他事业的时候,正好可以检验自己修身养性的成果。

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以寡欲为基础,一个人只有尽量削减自己的欲望,才能不被世间的俗物所羁绊,才能挣脱贪婪的枷锁,在实践中完成修身养性。在外拥有自己的事业,在内修养自己的内心。

4.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应事接物,常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李叔同

涵养是人人都追求的,我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增广见闻等等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涵养代表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与气度,一个有礼貌、讲道理、懂包容、有气度的人就是一个有涵养的人。李叔同在这里讲到了“从容闲暇”四字,在他看来,一个人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从容闲暇,那么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涵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