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闲暇”四字意义深广,一个人能够在待人时从容闲暇,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懂礼貌且具有包容之心的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个彬彬有礼的人,才能做到从容不迫,一个有包容之心的人,才能在与旁人发生摩擦或者是受到侮辱的时候,依旧从容闲暇。一个人能够在做事的时候从容闲暇,更能彰显一个人的修养。“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之人,定然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攻打东晋。当时有人劝阻苻坚说东晋有长江天险,难以进攻,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这时在东晋朝廷里也形成了两派,一派主站,一派主降。以丞相谢安为首的主战派决意奋起抵御。但是当时东晋只有8万军队,到底能够抵挡得住前秦的90万大军,实所难言。若是不敌,东晋则有亡国之险。谢安临危不乱,他命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派胡彬率领水军5千增援战略要地寿阳。又任命桓冲为江州刺史,率10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经过一些列的战役,前秦与东进的这场战争到了决战的时刻。当时苻坚在淝水的西面安营扎寨,阻挡晋军。晋军无法渡河,只能与秦军僵持。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对他说,你把军队都摆在淝水边上,我们的军队不能过河,大家不能速战速决。不如你们向后撤出一点,使我们安全渡河,然后一决胜负,这样不是很好吗?前秦诸将都反对,但是苻坚却坚持认为可以将计就计,于是命令大军后撤。秦军本来从北方来到南方作战就水土不服,因而士气低落,这以撤退,更是使得阵脚大乱,晋军趁机抢渡淝水,追击秦军,并且高喊“苻坚死了……”。前秦军队首尾不能相顾,被军队打得落荒而逃,苻坚也收了箭伤。
谢玄派人快马回报丞相。当时谢安正在与人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去,他的兴奋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过门槛的时候,踉踉跄跄的,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种临危不乱的确是最大的涵养。其实涵养就是内敛,就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露声色就是真正的涵养。奔流的溪水在遇到阻碍的时候,就会激起浪花,做人不能这样。“古井不波”是做人的极高境界,无论是遇到危难,遭遇不幸,还是欣逢喜悦,我们都要平静如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将世间的事物都看淡一些,这就是涵养。
有涵养的人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们的举手投足都给人以优雅的感觉,给人以深沉的感觉,这种娴静和从容不迫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在遇到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会忘乎所以,怪相毕露,什么礼仪风度都抛到了脑后;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会伤心难过,到处诉说,甚至会诅咒谩骂,形象全无。而有涵养的人无论对待什么样的事情都能始终保持那份从容,好似天下事都不在他的心中,任何事情都动摇不了他,甚至让人感觉天下事似乎尽数在他的掌握中,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不动声色。李叔同说:“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个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一个“缓”字道出了涵养的精髓所在。
有涵养的人必定是非常稳重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能保持言语和动作和平时一样。比如说,当我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必然会言语加快,向别人宣布好消息,或者是在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以显示自己的高兴;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给人一眼看穿。有涵养的人则不会被人看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他们会在私下里解决问题,等到问题已经解决的时候,其他人可能还懵然不知。一个有涵养的人,任何事情都不会给他造成困扰,任何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清风拂面。有涵养的人是山,管他狂风骤雨,还是电闪雷鸣都不能动摇分毫。
5.人不可心浮气躁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李叔同
谨守本心,则心定。收敛抑制心气,则心气平和。李叔同在这里提到了“心气”,这对人的修养非常重要。在修养身心上,最忌讳的就是躁动不安,佛家讲“空”,儒家讲“静”,道家讲“清静无为”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让人心境平和。
现代人的非常讲究养生,但是他们的养生走上了歧途,现代人总是用一些保健品来补身体,认为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寿。事实上,养生最重要的不是养身,而是养心,心气好,则血脉畅通,再辅以药物,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宗教里,道家是最讲究养生的,道家在养生上就讲究养心,所谓“清虚自守”即是如此。道家的“清虚自守”的理想人格发端于春秋时期,主要是讲人们要合理地调控自身的欲望、情绪,对其进行应有的节制。李叔同在这里所讲的“心气”问题和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大多数的人都显得非常浮躁,因浮躁而产生的悲剧数不胜数。浮躁的心理在内心作祟,使得人们总是不能保持镇定和平和,从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那么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如何摆脱浮躁的心理呢?李叔同先生告诉我们要“敛抑其气”,这个“气”就是指“心气”,普通人的心气要么是过高,要么就是过低,总是不能处在平和的状态上,因此,高不成、低不就,看任何事情都不顺眼,都不能得自己的心意,自然就会产生浮躁心理。
心气过高的人,眼界自然就高,眼界高的人则会对现实产生不满,一个心气高的人,看世上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滞后,因此总是想要尽快地改变现状。这样一来就会失去耐心,浮躁的心理就会出现。浮躁的心理出现之后,整个人就会变得非常糟糕,整日里挑三拣四,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总是责怪别人做事拖沓。这样的人不仅会让别人觉得难以相处,也会使自己整日焦躁不安,头脑中总会有很多事情,搞得自己晕头转向。这样的人难以搞好人际关系,虽然自己感到问心无愧,但是别人却不买账。这样的生活会很累,紧张有余,闲趣不足,自然对身心都不会有好处。
三国时著名的才子祢衡,才高八斗,却心高气傲,到头来被黄祖所杀,年仅26岁。
曹操听闻祢衡素有大才,于是召见他,希望能为自己所用。祢衡自恃才高,而曹操礼数不周,因此,故意贬损曹操。他对曹操说:“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说:“我手下有数十人,都是当时英豪,怎能说没有人呢?”曹操将他手下文臣武将尽数数了一遍。那祢衡不知天高地厚,将所有的人都损了一通,他说:“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这一下不仅得罪了曹操,更得罪了曹操手下所有的人。张辽举剑就要杀他,被曹操制止。曹操认为他素有大名,贸然把他杀了不好,于是派他去做敲鼓的小吏。
有一次曹操让他在大宴之上敲鼓助兴,他居然在大宴之上,脱了个精光,这一下,曹操实在是恨得牙痒痒。曹操用了借刀杀人之计,将他送给了刘表,刘表本来爱惜他的才能,但是没多久他就把刘表手下的人也得罪了,渐渐地连刘表也不放在眼里。刘表无奈之下,又把他送到了黄祖那里。这黄祖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有一次,祢衡在宴会上很不给黄祖面子,黄祖一怒之下就把他给杀了。
心气过高的人最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这样的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做任何事情都力求立竿见影,因此,常常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最后弄得自己不容于人。相反,心气过低的人也不好。心气过低的人则更容易产生浮躁心理,心气低的人自我感觉出处低人一等,做什么事情都心中无底,经常会出现恐慌的心理。这样的人总是心神不宁,对世事没有信心,内心充满对未来前途的困扰和忧虑。试图改变这一状况的人,会经常和别人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更是会出现不安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被情绪所左右,理智就会被情感所取代,盲目冲动,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李叔同讲要敛抑心气,主要是针对人们心气过高的时候说的,人们在心气过高的时候,往往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就像祢衡一样,给自己招来祸患,因此,压抑自己的心气,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当我们心气过低的时候,我们也要学会调节。心气低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来自自身的,情绪的不稳定,容易带来意志的消沉,始终郁郁寡欢。忧郁绝不是一个修身养性的人应该有的情绪。克服浮躁的心理需要我们学会调节。说到底心气源于内心,只要我们能够平衡自己的心态,就能理顺心气,使自己始终心气平和,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都能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6.做足“慎独”功夫
群居,守口;独处,防心。
——李叔同
在与人在一起的时候,守住自己的嘴巴;在自己独处的时候,要守住自己的心。李叔同在这里强调了修身养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慎独”,这是我国儒家思想中重要的修养方式,也是升华自身修养必须通过的考验。所谓“慎独”就是指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道德修养,坚持按照道德标准形式。这是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就可以认定他的修养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现代社会非常强调社会公德,所谓社会公德就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应该遵守的一种道德标准。社会公德以大众的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维护公共场合秩序和整个社会形象的目的。除了少部分人不愿意遵守社会公德而肆意妄为以外,大多数的人迫于舆论的压力,在公共场合都会将自身最优雅的一面展现出来。然而,这并不代表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的修养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因为道德并没有深入内心,而只是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使得他们不得不按照道德标准行事。比如说,社会公德要求我们不能随手丢垃圾,大多数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会乱扔垃圾的,然而,一旦周围没有人的时候,又有几个人能坚持呢,很多人还不是随手就把垃圾丢在路边。因此说这种修养只是表面功夫,究竟几成真,几成假,是说不清楚的。唯有“慎独”才能真正将道德标准内化成自己的修养,使自己在没人的时候也能按照道德标准行事。
平静的湖面旁边坐着一对母子,他们是来钓鱼的,按照这里的规定,两个小时之后,才能钓鱼,但是他们提前了两个小时到来。母亲帮孩子把鱼饵放好,让孩子先钓鱼。
孩子耐心的等待,终于鱼线动了,孩子赶紧往上拉,一条大鲤鱼被孩子给钓了上来。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这个时候,母亲跑了过来,对孩子说:“放了它吧,现在还不到钓鱼的时间,还差十分钟呢。”
孩子很不乐意,他大声地说道:不,这样的大鲤鱼好不容易才碰到,更何况现在这里又没有人,不会有人知道的。”母亲坚持要放掉,她说:“湖边是没有眼睛,但是我们的心里有。”
在母亲的坚持下,孩子还是把这条鱼给放了。
修养是一个真实的过程,不是表面功夫,也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所谓“真君子”和“伪君子”的区别就是是否能够做到“慎独”,有的人在人面前,一本正经,道貌岸然,暗地里却是男盗女娼,这种人就是伪君子。这样的人是没有修养的,一向为人们所瞧不起,所以就有了“伪君子”不如“真小人”的说法。“伪君子”无一可取之处,“真小人”起码光明磊落。《大学》中是这样说“慎独”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意思就是说小人独处的时候,什么坏事都干,见到有道德修养的君子的时候就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丑陋的行为。每个人看自己,就像是看人的肺和肝一样,自欺又有什么用呢?
修养必须要“慎独”,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能够做到的“慎独”的人,才能够无愧于天地,才能真正完成道德上的修养。
东汉时期的太尉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在道德上堪称楷模。
有一回,杨震四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在赴任的路上,路过昌邑,遇到了他在荆州刺史任上曾经举荐过的官员王密,王密现任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特地准备了十两黄金于白天去拜见,被杨震退了回来。王密以为杨震是白天不好收,于是到了晚上无人的时候,又一次去拜访杨震。
杨震见他又来送钱,对他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离去。
“慎独”是一种自我约束,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把道德修养流于表面,在大众面前,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彰显自己的美德,然而到了夜深人静,无人之时,自己是否还能够坚守道德就不得而知了。世上从来没有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脸上贴上标签说自己是坏人,因此世上多了很多“笑面虎”。现在有很多贪官,一边在大会上大力批判贪污受贿的行为,看起来义愤填膺,一边私底下接受贿赂。等到被捕的时候,大家才看出来原来这么一个老好人也会做这种事情。这些官员的堕落就是因为没有做足“慎独”的功夫。
任何道德修养都要经过“慎独”的检验,只有通过“慎独”考验的人,才能真正了解自身修养的程度。道德修养不是靠嘴皮子标榜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当我们为社会舆论所迫,遵守着社会公德的时候,不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把那种公德当作了顺理成章的事。若是没有,就不能放松自己的道德修养,千万不要等自己成为一个“伪君子”的时候再来谈道德修养。
7.时常反省自己
静坐常思己过。
——李叔同
静坐的时候要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李叔同在这里讲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也是一个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按照普遍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喜欢把过错都推给别人,而不喜欢从自身找原因,因此常思己过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然而修身养性必须要学会自我反省。所谓的修身养性,说白了,就是不断提高自己。想要提高自己就必须不断发现自身的错误,才能改过迁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