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叔同大师的人生历练课
45087300000017

第17章 历练养身之道——以虚养心,以德养身(4)

面对别人取得的成绩,说一点羡慕之心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是羡慕归羡慕决不能变成妒忌。我们应该真心地祝贺别人,并且向别人学习,以他人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像他人一样取得荣誉。我们不能把竞争对手当作敌人对待,试图去消灭,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是朋友,互相勉励,在竞争中不断提高。

9.恬淡是养心的第一法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李叔同

“恬淡”即是恬静淡泊。李叔同认为这是养心的第一法则。养心最重要的是使心处在一个平静的状态,波澜不惊。当一个人能够恬静淡泊的时候,那么,他的心必然也是宁静的。世俗的很多事情纷纷扰扰,总是容易扰乱人的心境,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热衷于红尘俗世,愿意在红尘俗中打滚。若是我们能够恬静淡泊一点,自然就不会受到影响。

《东观汉记·闵贡传》中有:“恬静养神,弗役於物。”的语句,意思就是说,恬静可以养神,使人不拘于外物。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有很多事情会使得我们“动”,比如说,当我们看到社会的种种弊端时,我们往往会义愤填膺,大发牢骚,于是,我们就成了所谓的愤青,这样一来,哪里还有恬静可言。同样当我们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更加会蠢蠢欲动,想要得到手。因此,社会是多姿多彩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具有使我们“动”的魔力。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会造成我们的内心波动。恬静讲的就是一种退的处世态度,万事不萦于怀,任何事情都与自己无关。保持这种心境的人,在养心方面必然可以做得很好。

唐代历史上,有两个差不多时期的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这两个人虽都享有大名,但是在养心方面做得是不一样的。

李白之所以被人成为“诗仙”,这与他的诗文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极尽想象只能事,读来令人心旷神怡,飘飘欲仙。而他的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因为他的恬静。李白的人生哲学应该更加倾向于道家之学。前期的李白也热衷名利,但是他从不强求,因此他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后来受诏到长安为官,豪情大发的他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诗句。当他在长安得罪权贵,被赐金放还的时候,又写下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后李白彻底离开官场,纵情于山水之间,游历名山大川。纵观李白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爱做官,但不为做官而做官,也就是说,功名利禄对于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得也好,失也好都无所谓。这种恬静的人生态度,使得李白逍遥一生。

杜甫之所以被人称为“诗圣”,是因为他的诗文里充满了忧国忧民之心,他的这种思想非常符合儒家的入世思想,因而被尊称为“圣”。杜甫有儒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思想,因此,一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因此我们可以在他的诗文中看到许多关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描述,因此,有人把他诗称为“诗史”。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时常忧国忧民,一生都在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问题,因此他的诗是我们现实主义诗文的代表。杜甫直到去世的时候,忧国忧民之心依然未改,这也是他一生困顿的主要原因。

社会的发展尤其必然的客观规律,并不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改变。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有的人忧愁万分,茶饭不思;有的人不萦于怀,逍遥人世。第一种就是“圣人”,第二种人就是善于“养心”的人。儒家思想虽然强调“积极入世”,但是孟子也曾经说过“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我们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社会的时候,不如退而求其次,“养心为上”。因此,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种种不公之事,耿耿于怀,不能释怀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学会平静的面对。无论我们的周围发生怎样的变化,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我们要始终“静而不动”

“淡”则是指淡泊,所谓淡泊就是不汲汲于名利。名利于凡人来说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不能“养心”。如果我们不顾一切追逐名利,那么就始终得不到心的宁静,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我们会心力交瘁。“淡泊”比之“恬静”更加难以做到,因为名利对于我们来说,有致命的诱惑力。当我们认为它触手可及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当我们认为他在远方的时候,就会不畏艰险。名利使人如痴如狂,心境也随着名利的得失而大起大落,“养心”自然是难以做到。

陈抟老祖生于唐朝末年。历经五代十国,直至宋朝。在这个纷乱的年代,陈抟将黄老之学发挥到极致。他隐居于武当山中,后唐、后周的君主听说他的大名之后,都曾经请他出山,他都没有答应。后来陈抟隐居于华山之上,宋太宗两次请他出山,都被他拒绝。

《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富贵名利之于人生来说无足轻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闲趣的心。当我们能够把一切外在事物剥离的时候,才是真正享受闲适的生活。

李叔同所讲“恬淡”,归根到底就是要人们静心,“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原因不是风太大,而是心不静。只有心静,才能摆脱世俗的困扰,才能真正“出世”。

10.吾养吾浩然之气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李叔同

在古代哲学思想中,气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李叔同在这里讲了“和气”、“正气”、“浩气”和“静气”,李叔同认为拥有这“四气”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方面。孟子曾经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在孟子看来,浩然之气就是一种刚正、浩大的气。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李叔同所讲的这“四气”是包含在浩然之气之列的。

“和气”是待人之道。修身养性虽然是一种自我修炼的过程,但是却离不开与人群的接触。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也是锻炼自己修养的过程。因此,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要有“和气”,这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李叔同说“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和气是灭掉心头火的重要方法。修身养性追求的就是一个“静”的境界,若是我们没有和气,经常与人争吵,那么我们修养只怕要告一段落了。培养“和气”就是要拥有博大的胸怀,包容别人的过错,原谅别人的错误,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只要做到万事不与他人争,“和气”自然就会形成。

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修身养性的人,他也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他在写给胡林翼的信中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于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于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睥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培养“和气”是一个人必须的修养。看一个人的修养如何,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把他放在人群之中,与人交往的过程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好坏。如果我们不能在人群中与人和谐相处,那么就要继续加强自身的修养。

“正气”是一种刚正不阿的气节,这是个人修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文天祥在《正气歌》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是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的根基。一个人的修养再好,若是没有“正气”,其他的修养也是可以一笔勾销的。“正气”就是一种不苟且,不媚俗、不俯就的气节。一个人若是没有这方面的修养,随时都有可能为势力所趋,为金钱所诱。相传,武则天有一天说第二天要游上林苑,要求百花齐开。第二天所有的花都开放了,唯有牡丹不肯妥协,坚持没有开放,结果被贬到洛阳。牡丹的这种气节就是“正气”。

齐国的大臣崔抒与齐庄公为争夺美女发生矛盾。崔抒借机杀了齐庄公,立了齐景公,自己做了国相。对此,齐国太史记道:“崔抒弑其君”。崔抒不愿意在历史上留下弑君的恶名,下令把这个太史杀了。继任的太史还是这样写,又被杀了。第三个太史仍然这样写,也被杀了。第四个太史照样直书其事,崔抒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只好作罢。这时,齐国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说接连有三位太史因实录国事被杀,惟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便带上写有“崔抒弑其君”的竹简向宫廷走去,中途得知第四位太史照实记录没有被杀,就回去了。

“正气”是历代先贤们非常推崇的一种气节,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很多人在难以“独善其身”的时候,往往会放弃正气,只有少部分的人才能坚守,因此“正气”显得非常宝贵。李叔同说:“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坚守正气,则身边不会有妖娆之气,会正大光明。若是人人都能有“正气”,整个世界就会一片光明。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浩气”即是大气,做事的时候大气,则疑虑、畏惧就会消失。“大气”就是指一个人有大肚量,做事有气魄。疑虑、畏惧之所以会出现,就是因为一个人太过小肚鸡肠,任何人、任何事都心存疑虑,因而畏畏缩缩,不敢向前。一个经常疑、畏的人,如何谈得上修养二字,因此,我们也要培养“浩气”。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用“静气”养身,睡觉都睡得舒服。“静气”可以保证我们心里平静,心里平静的人睡觉自然会好。有一句话叫“日有所思,也有所梦”,如果我们不想那么多,晚上睡觉就不会做那么多的梦,睡眠质量自然就高,这对养身来说是非常有好处。李叔同这样讲,是以“养心”来“养身”世间万物纷纷扰扰总是会扰乱我们的内心,经常会让我们感觉不安,因而我们总是会经常在脑子里想这些事情,事情想得多了,睡眠自然就不会好,心眼太多睡不着就是这个道理。

李叔同从“四气”上,交给了我们修养身心的办法,这”四气’相互作用,互为臂助,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修养更进一步。